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是吉安市农村各项基础设施中的“短板”。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切实改变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滞后局面,务实水利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硬件”基础;就要创新农村水利管理体制,增强水利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就要建立农村水利投入机制。提高水利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因具有补充、增强和替代传统灰色基础设施的服务功能,绿色基础设施日益受到国内外资源环境领域的重视。通过梳理传统灰色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挑战,分析了绿色基础设施提供水服务的主要领域和实施绿色基础设施滞后的原因,提出把绿色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纳入相关规划,制定和完善绿色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技术标准,建立和完善投资激励机制,以及提升相关的知识和技术能力等促进绿色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江苏水利》2014,(10):51-51
江苏省水利地理信息系统是我省数字水利、现代水利的基础设施,是现代水利业务应用和社会公众服务的基础平台,是水利信息化进程的一项标志性工程。系统充分考虑了江苏省水利管理工作的特点,采用基于服务的体系架构、面向应用的空间分析与图式化表达,实现了水利地理信息跨平台部署、共享与服务,为全省水利系统的资源整合、信息共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系统基于全省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相似文献   

4.
水利产业化是水利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笔者认为,推进水利产业化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好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的关系。水利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又是基础产业。作为基础设施,着重体现了水利的社会功能,水利要为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支撑;而作为产业,则着重体现了水利的经济效益,通过为社会提供服务,直接产生效益。水利基础产业是建立在水利基础设施之上的,没有水利基础设施就没有水利基础产业,但这并不意味着有了水利基础设施就  相似文献   

5.
水利是一个兴利除害的古老行业,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水利提供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提供服务的领域和保障的范围越来越广,人们对水利地位的认识也不断提高。从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到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但是,水利行业内外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这两个概念的内涵、涵盖的内容存在不同的认识,进而影响到水利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属性和发展政策。本文想就此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为全面了解掌握我省水利系统和水利行业利用外资及对外开展经济合作情况,进一步加强水利系统对外经济工作的宏观管理,及时总结经验,更好地做好水利外经工作,为我省水利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服务。我们对全省水利系统和水利行业改革开放以来利用外资和开展对外经济合作情...  相似文献   

7.
宋宇 《东北水利水电》2021,39(12):69-70
为促进水利事业的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践行新时期水利发展和治水思路,增强服务能力,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财务工作的服务水平.文中结合工作实际,分析和研究了如何提高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为进一步做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财务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水利信息化建设需要充分开发与利用水利信息资源,从而提高水利事业活动的效率和效能。从水利信息化的角度分析,水利自动化是水利信息化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自动化系统是水利信息基础设施。只有实现了水利信息的自动化采集、传输、存贮和处理,才能提高水利信息资源的聚集能力,充分发挥水利工程设施的效能。因此,水利自动化是水利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9.
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各级领导要亲自抓,而且要首先抓认识。各级领导要从全局的高度、战略的高度、政治的高度来认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等手段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使之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0.
《江苏水利》2008,(11):1-1
“乘风破浪三十载,扬帆远航情满怀。”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在一波又一波的改革开放大潮中,水利从作为农业的命脉,到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的内涵更宽,服务的领域更广,责任和地位也越发重大。30年江苏水利发展也正经历着重要的历史变革,实现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跨越。  相似文献   

11.
水利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公益性特点,决定着国家每年有大量公益性投资用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效益,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保障水利财政资金的安全、及时、准确到位,预算执行很关键。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颁布的《水利产业政策》提出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党的十五大和九届人大也把水利摆到了基础设施首位。桃江县抓住这一大好机遇,乘势而上,围绕水利作文章,积极探索水利产业化的有效途径,为加快水利产业化进程摸索出了一条新的路子。全县形成了以骨干企业为主体,以中型水库为龙头,以机械修造、水电工程建筑、物资供应、城乡供水、小水电为支柱的水利经济体系。先后办起了不同规模的水利经济实体255个,拥有固定资产6264万元,从业人员达1812人,产业、销售收入、利税实现了跳跃式增长。1997年完成水利经济产值657…  相似文献   

13.
1994年拟定的我国水利长远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和总体部署是: 水利发展应符合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为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水利作为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应适度超前发展;水利发展应除害与兴利并重,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  相似文献   

14.
目前,水利地位和性质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水利已被中央、国务院确定为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从而迎来了水利发展的新时期。要在深化水利经济体制改革中,转变观念解决一系列深层问题,明确目标,改善经营管理,改进运行机制,完善产业政策,使水利基础产业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5.
《水利发展研究》2008,8(11):98-99
一、从“能治”走向“善治” 改革开放以来,宁夏水利发展与改革经历了发展、跨越式发展两个阶段。 一是“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20世纪八九十年代,宁夏水利改革开放,服务国民经济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温江区水利局党委,下鸽机关党支部、水利水政党支部、江管防办党支部、工程队党支部、离退休老干部党支部等5个基层党支部,共有党员84人,占职工总数的4.77%因此,抓好水利系统党的建设,加强水利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推动全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搞好城乡经济“五统筹”,更好服务“三农”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城镇是国民经济的主要载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必须更好地为城镇服务。近10年来,我省城镇水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以及城镇发展的要求还很不适应,必须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切实重视和加强城镇水利工作。  相似文献   

18.
房山区水利五年来的新进展局长刘同光十四大以来,在全社会对水利的认识从农业的命脉到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的转变过程中,房山区水利事业获得长足发展。水利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地位得到逐步确立和巩固,水利改革逐步深化,水资源管理迈出坚实步伐,水利经济稳步...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和全国人大七届四次会议提出的有关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的建议和纲要中,已明确提出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确立了水利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无疑,这将会促进水利事业发生重大的变革,使其充满活力地向前发展。水利从一项为社会服务的事业向基础产业、基础设施转化,决不仅是名称、地  相似文献   

20.
为发挥新疆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整体效能,建立健全信息资源共享、业务协同机制,解决信息孤岛问题,通过资源整合、统筹共建和必要补充,建设新疆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共享平台。优化新疆水利信息化资源配置,初步实现基础设施资源、数据资源、应用资源等信息化资源的整合共享、应用协同、基础支撑和安全保障,并逐步过渡到集中部署、多级应用的服务模式,形成完备的新疆水利信息化组织保障服务体系,显著提升新疆水利信息化水平和整体服务能力,促进和引领全疆水利事业从"传统水利"向"智慧水利"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