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为提高船舶用双相不锈钢在海水介质环境下的耐蚀性能,针对HDR双相不锈钢,采用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工艺,通过3D显微镜、维氏硬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等分析显微组织、成分、硬度和耐蚀性,研究其在3.5%NaCl溶液中的耐点腐蚀性能,从而确定合适的热处理工艺。结果表明:固溶温度为1 050℃~1 150℃时,时效处理促进脆性相σ析出,材料硬度提升;固溶温度为1 100℃时,HDR双相不锈钢耐点腐蚀性能最好;在1 050℃和1 150℃固溶温度条件下,时效处理明显削弱了不锈钢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休氏试验法研究了不同固溶热处理工艺对尿素级316Lmod不锈钢管材休氏腐蚀性能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不同工艺热处理的试样在休氏试验过程中的表面腐蚀形貌,并分析了休氏试验的腐蚀机理。结果表明:在1000~1150℃下固溶热处理试样的平均腐蚀速率随固溶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而耐休氏腐蚀性能随固溶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随着腐蚀试验周期的增加,试样晶界的腐蚀坑数量增加,腐蚀坑面积增大,腐蚀速率也增大;随着固溶温度升高,相同腐蚀试验周期的试样晶界的腐蚀坑数量减少,腐蚀坑总面积也减少,耐休氏腐蚀性能提高。平均晶粒尺寸与固溶温度成正比,尺寸越大,材料耐非敏化态晶间腐蚀性能越好,耐休氏腐蚀性能也就越好。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固溶处理温度对特超级双相不锈钢CD3MWN的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铸态下其组织中出现了大量的析出相;在1 060℃固溶处理时,σ相不能完全消除;在1 080~1 120℃固溶处理时,铁素体含量可以达到55%~57%;当固溶温度从1 060℃提高到1 100℃时,拉伸强度和硬度逐渐降低,冲击性能逐渐增强;当固溶温度从1 100℃提高到1 140℃时,拉伸强度和硬度逐渐增加,冲击性能逐渐降低;CD3MWN钢的耐点蚀性能和耐缝隙腐蚀性能优于CD3MN钢和CN7MS钢的。  相似文献   

4.
针对温度为60℃的稀硫酸介质,研制了超低碳低镍双相铸造不锈钢,着重研究了该钢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金相组织及其腐蚀行为。结果表明,经1050℃固溶处理后该钢具有优良的耐均匀腐蚀晶间腐蚀与抗点蚀能力,并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  相似文献   

5.
采用化学浸泡腐蚀试验及微观组织和化学成分分析研究了5种铸造双相不锈钢在6%Fe Cl3溶液中的点腐蚀行为,并与316L奥氏体不锈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铸造双相不锈钢的抗点腐蚀性能均优于316L的,腐蚀速率和点腐蚀深度均小于316L奥氏体不锈钢的;双相不锈钢主要耐点蚀能力合金元素在奥氏体和铁素体相内分布不均匀,铬、钼更多地分配于铁素体相内,而镍、氮则更多地分配于奥氏体相内,铁素体相的耐点蚀指数PRE(Cr%+3.3Mo%+16N%)大于奥氏体相;双相不锈钢的耐点腐蚀性能与化学成分有关,随着PRE的增加,双相不锈钢的耐点腐蚀性能提高,铜元素在铁素体内析出的富铜相导致点蚀优先在铁素体内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型00Cr23Ni6Mo4Cu3铸造不锈钢的组织及其局部腐蚀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金相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进行了金相组织观察与分析,并采用快速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新型00Cr23Ni6Mo4Cu3铸造不锈钢的局部腐蚀行为。结果表明,该钢经1050℃×2h的固溶处理,其组织为铁素体基体上分布有适量的奥氏体。该热处理使组织细化与均匀化。由于铁素体对奥氏体组织有电化学保护作用,因而这种新型双相不锈钢具有优良的耐晶间腐蚀性能和较高的抗点蚀性能,与高合金化的奥氏体C15钢相当。  相似文献   

7.
通过OM、SEM、力学试验以及电化学试验研究了固溶温度对核电海水循环泵叶轮用双相不锈钢材料GX2CrNiMoN22-5-3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50~1250℃固溶,γ相呈岛状或长条状弥散分布在α相基体上,α相含量随固溶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组织中无析出相出现,而抗拉强度大都在700MPa左右,拉伸断口形貌以韧窝为主,随固溶温度的升高,韧窝逐渐变浅变大.不同固溶温度下的点蚀电位保持在1.0V以上,在1150℃和1200℃时有较好的抗点蚀性能.  相似文献   

8.
摘要针对海水循环泵叶轮的服役条件,利用烟台台海玛努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提供的材料,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GX2GrNiMoN22—5—3双相不锈钢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双相不锈钢的7中击性能在常温下随固溶温度的升高而逐渐下降,并且在1120~1160℃固溶温度范围内下降明显,在1160-1200℃温度范围内下降趋势缓慢。...  相似文献   

9.
利用箱式电阻炉、金相显微镜、电化学工作站等设备研究固溶处理温度对2205不锈钢在不同介质中显微组织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固溶温度升高,奥氏体含量不断减少,铁素体含量不断增多;在p H值不同的溶液中,双相不锈钢的耐蚀性能有一定差异:酸性溶液中,在1 050℃左右进行固溶处理,此时的双相不锈钢奥氏体与铁素体含量比接近1∶1,耐酸性能较好,而在碱性溶液中,1 100℃固溶处理时的腐蚀速度较小,耐蚀性能较好;1 100℃固溶处理的双相不锈钢在含氯离子的环境中虽无明显钝化区,但腐蚀速率较小,具有一定耐点蚀性能。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微量元素含量不同的1Cr18Ni9Ti、304、316L三种奥氏体不锈钢的耐局部腐蚀性能,包括晶间腐蚀、点蚀和应力腐蚀。结果表明,Ti元素的添加和较低的含C量都能改善抗晶间腐蚀性能;Cr和N含量最高的固溶态304不锈钢最耐点蚀;Ni含量最高的固溶态316L在42%沸腾氯化镁溶液中抗应力腐蚀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1.
针对海水循环泵叶轮的服役条件,利用烟台台海玛努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提供的材料,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GX2GrNiMoN22-5-3双相不锈钢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双相不锈钢的冲击性能在常温下随固溶温度的升高而逐渐下降,并且在1120~1160℃固溶温度范围内下降明显,在1160~1200℃温度范围内下降趋势缓慢。铁素体含量测试表明,随固溶温度的升高,铁素体的变化趋势与冲击功的变化趋势具有良好一致性,表明固溶温度升高铁素体含量降低,是冲击功减小的重要原因。对冲击断口形貌进行观察,冲击断口以韧窝型断裂为主。  相似文献   

12.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是一类具有优良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的合金结构钢,适当含量的固溶氮是这种钢具备优异性能的前提条件.高氮奥氏体不锈钢能否在工程上得以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焊后接头性能,为了获得与母材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相匹配的熔焊接头,焊缝氮含量及氮存在形式的控制至关重要.对熔焊时焊缝氮含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以期为这种钢的焊接加工以及焊接材料的研制开发等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铸造双相不锈钢磨损腐蚀的机理,综述了形变强化、第二相强化、热处理及微量元素合金化等强化双相不锈钢耐磨损腐蚀性能的途径。对指导双相不锈钢的材料设计、性能研究,特别是新型抗冲刷腐蚀磨损材料的应用等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固溶处理获得不同初始组织状态的S32750双相不锈钢样品,然后进行厚度压下量80%的冷轧变形和1050℃的退火处理,采用SEM-EBSD和XRD技术研究合金相界与晶界特征以及相组成分布情况,并利用拉伸实验、纳米压痕和双环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DL-EPR)分析不同初始状态样品的组织对力学性能与耐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高温固溶处理的合金样品经冷轧退火后晶粒细小均匀,两相分布接近1∶1,且相界占内界面(晶界+相界)比例较高,同相晶粒团簇程度最低,表现出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合金样品经敏化处理后,σ相易沿α相晶界析出,高温固溶并经轧制退火后的样品中,由于α晶界比例较少且满足K-S取向关系的相界比例较高则又表现出良好的晶间腐蚀抗力。因此,通过适当的工艺来调控合金的相界与晶界分布可以实现材料强度和晶间腐蚀抗力的同步改善。  相似文献   

15.
深入研究了P、RE、晶粒细化和组织类型等因素对钢铁材料耐大气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和作用原理。研究发现,P改善耐大气腐蚀性能显著,也可有效提高钢的强度,由较高的P含量所导致的钢铁材料的冷脆问题可通过晶粒细化或超细化控制而显著改善;RE可显著改善钢铁材料的耐大气腐蚀性能,其主要作用机理是:在钢中形成的RE化合物、RE/Fe金属间化合物和固溶稀土等在腐蚀薄液膜中水解,并在pH值较高的阴极沉淀,从而起到缓蚀作用;晶粒细化有益于提高钢铁材料的耐大气腐蚀性能。通过集成上述3项技术,开发了新型的P-RE复合合金化超细组织经济型耐候钢。所开发的新材料成本优势明显,强韧性高,耐大气腐蚀性能可接近Cor-ten B钢水平。  相似文献   

16.
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凭借其优异的耐CL-腐蚀性能近年来被广泛应用。通过对UNS08367焊缝及热影响区焊态以及固熔处理态耐点蚀和耐缝隙腐蚀试验,分析焊接对UNS08367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耐碱泵用新型KM-1双相铸造不锈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本项研究工作中,设计了用于具有固相颗粒的高温碱条件下的双相铸造不锈钢的组织及其化学成分。采用金相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的方法分析研究了试验钢的组织,通过均匀腐蚀、电化学腐蚀、晶间腐蚀等腐蚀试验方法研究了钢的耐蚀性能。试验及现场试运转结果表明,具有双相组织的KM-1铸造不锈钢在具有固相颗粒高温碱介质条件下具有较好的耐蚀性能,由KM-1制做的泵件寿命比常用的316提高了约一倍。此外,KM-1钢还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ZG4Cr25Ni35WNb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的热处理工艺条件对其金相组织及理化性能影响。试验表明.采取1050C17℃保温0.5小时.水冷的固溶处理,可使这种不锈钢获得合理的相结构并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耐蚀性及综合机械性能.文中并研究了这种钢的敏化处理。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316L不锈钢在冲刷腐蚀类环境中的耐腐蚀性,在其表面激光熔覆Co Ni Cr Al Y合金层。采用冲刷腐蚀试验比较了316L不锈钢及Co基合金熔覆层在含固相颗粒酸碱溶液中的耐冲刷腐蚀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熔覆层物相,采用金相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熔覆层腐蚀前后的形貌。结果表明:在低浓度酸碱、低含砂量及低速冲刷条件情况下,Co Ni Cr Al Y熔覆层的耐冲刷腐蚀性略高于316L不锈钢;在高浓度酸碱、高含砂量及高速冲刷条件下,Co基合金熔覆层的耐冲刷腐蚀性能明显优于316L不锈钢的;Co基合金熔覆层中析出的Cr2Ni3,Al Co和Al Ni硬质相以及Co元素本身的抗腐蚀性的综合作用使Co基合金熔覆层的耐冲刷腐蚀性能远远高于316L不锈钢的。  相似文献   

20.
运用极化曲线、循环极化曲线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0Cr17Ni4Cu4Nb钢经不同工艺固溶处理后的耐海水腐蚀性能,并对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1040℃下该不锈钢经60min固溶处理可获最佳的耐海水腐蚀性能和较高的硬度值。其显微组织主要为淬火马氏体+少量的残余奥氏体+δ-铁素体,且晶粒大小均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