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106例TIA患者(2017年7月—2018年12月)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3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安全性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BI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 0. 05);治疗后两组BI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P <0. 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基础上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TIA,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具有保证,有利于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双联抗血小板联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凝血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老年AIS患者12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予以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凝血功能、动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强化降脂治疗伴基底动脉狭窄的后循环梗死的效果。方法:50例伴基底动脉狭窄的后循环梗死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及常规降脂治疗;观察组给予双联抗血小板聚集及强化降脂治疗。疗程均为3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3周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92.0%,观察组对神经功能缺损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严重出血情况及肌肉疼痛情况。结论:短时间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联合强化降脂对伴基底动脉狭窄的后循环梗死治疗效果优于单独使用阿司匹林及常规降血脂组,且不会发生严重的出血事件。  相似文献   

4.
魏红霞 《当代医学》2016,(35):145-146
目的 观察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联合ABCD3-Ⅰ(年龄、血压、临床特征、持续时间和糖尿病加上双重TIA)评分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发作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首发TIA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患者发病后48h内行危险因素评估及影像学检查,并参照ABCD 3-Ⅰ评分标准分为低危、中危、高危;按照治疗时不同治疗方案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单一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对比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TIA中、高危患者脑卒中发生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 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联合ABCD 3-Ⅰ评分在TIA 发作防治中具有积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方齐  李杰  王红菊 《当代医学》2022,28(10):67-69
目的 探究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穿支动脉疾病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乳山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200例穿支动脉疾病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NIH...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月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AMI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PCI术后接受常规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观察组PCI术后接受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中医疗效、心功能[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体积分数(LVEF)]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86%(39/42)]高于对照组[73.81%(3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治疗1个月,两组LVEDD、LVEF、SV、LVESD水平均较术后1 d改善,且观察组LVEF、SV均大于对照组,LVEDD、LVESD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能改善患者心功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效果。方法 76例TIA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颈动脉斑块性质、纤溶系统指标、脑梗死发生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TG、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颈部斑块超声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不稳定性低回声斑块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7.9%、18.4%,观察组患者脑梗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10.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TIA能有效降低血脂水平,改善凝血功能,稳定粥样斑块,降低脑梗死发生率,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在预防TIA后脑梗死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TIA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行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照组仅行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脑梗死发生率,总结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血脂指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凝血与血小板计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颈动脉平均斑块发生率、平均低回声斑块发生率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平均强回声斑块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IA患者行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可改善血脂、血小板指标,降低脑梗死发生率,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陈述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5):2800-2802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IS)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杞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PIS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接受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联合组接受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NIHSS评分、SF-36评分。结果治疗后,联合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SF-36评分较对照组高(均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丁苯酞应用于PIS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魏永娜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6):1097-1098
目的探究血府逐瘀汤+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心功能及心肌酶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清丰县人民医院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53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6例采取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观察组27例采取血府逐瘀汤+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E峰与A峰比值(E/A)、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LVEDD、E/A较对照组低,LVEF较对照组高(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K、CK-MB、LDH水平较对照组低(均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采取血府逐瘀汤+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能改善心功能及心肌酶谱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心内科自1995年10月--2005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5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抑酸药对小儿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4 2例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儿分成 3组 ,分别以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洛赛克静脉滴注治疗。结果  3种药物的显效率分别为 4 0 .0 %、4 6 1%、77.8%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χ2 =3.6 5 4 ,P >0 .0 5 ) ;总有效率分别为 90 .0 %、92 .3%、88.9%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χ2 =4 .372 ,P >0 .0 5 )。结论 抑酸药对小儿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观察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伴自杀意念抑郁症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氟西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的抑郁量表(HAMD-17)评分、自杀意念(BSSI量表)评分、认识功能(MoCA量表)评分、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4周、8周后,两组HAMD-17评分和BS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MoCA总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00%,与对照组的4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可降低抑郁评分和自杀意念评分,提高认识功能和治疗总有效率,效果优于单纯氟西汀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环境中致癌物质越来越多,以及人们一些不良生活方式等许多因素,使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加。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治疗癌症的药物品种亦不断增加,使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均明显提高,新药艾恒(即注射用奥沙利铂,OXA)自2003年3月在本科室应用观察,对治疗应用5-氟脲嘧啶(5-Fu)失效的大肠癌患者取得一定的效果。本品是1、2-二氨基环已烷铂类的水溶性衍生物,与其他铂类一样,艾恒通过产生烷化结合物作用于DNA,形成链内链间交联,从而抑制DNA的合成及复制,一些对顺铂耐药的细胞系,艾恒治疗均有效,癌胚抗原持续下降,通过对临床33例患者用药的观察及护理,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95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47眼)与观察组43例(48眼)。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视力水平、眼压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6个月视力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6个月眼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可提高视力水平,降低眼压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  相似文献   

17.
胆结石与胆囊炎互为因果,相互伴发,是常见多发病。我们近十年来采用排石汤合双金散治疗胆结石并发胆囊炎190例,排石率为94.74%。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布司他联合秋水仙碱对高尿酸血症患者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ALP3)、IL-1β的影响。方法将86例高尿酸血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非布司他联合秋水仙碱治疗,对照组采用别嘌醇联合秋水仙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BUA)、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NALP3、IL-1β水平。记录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UA、NALP3、IL-1β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BUA、NALP3、IL-1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cr、BUN水平未发生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6.28%)显著低于对照组(2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布司他联合秋水仙碱能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NALP3、IL-1β的水平,疗效较别嘌醇更好。  相似文献   

19.
20.
本应用抗入CD20,CD3及其亚群单克隆抗体,检测了4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及27例正常月经周期妇女的CD20,CD3,CD4,CD8百分率。其中24例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用参合剂保留灌肠加他莫西芬治疗,并观察了其治疗前及治疗两个疗程后CD20,CD3,CD4,CD8,CD4/CD8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本病患机体存在明显的免疫功能紊乱,其紊乱程度随着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变化程度而上升;丹参合剂加他莫西芬治疗对调整机体免疫功能,改善了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症状起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