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古岩溶的识别标志及地球化学研究方法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检索国内外有关古岩溶的文献,列举了古岩溶的主要识别标志。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关于古岩溶和古岩溶岩研究的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总结,主要讨论了古岩溶岩的地球化学研究方法。通过古岩溶岩中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得出古岩溶形成过程中古流体性质、古水文条件等,对预测古岩溶储层以及与古岩溶有关的矿床的分布规律提供地球化学信息,从而有效地、经济地勘探和开发油气田和相关矿产资源。  相似文献   

2.
路晓君  殷海涛  狄翔  王超 《辽宁化工》2013,42(2):149-151,163
为了搞清鄂尔多斯盆地古隆起周边的古岩溶地貌对储层的影响,根据古隆起周边的地质背景,探讨了稳定的克拉通盆地浅海环境下形成碳酸盐岩构造。不整合面大致代表了古岩溶地貌形态。按照成岩阶段和成岩环境把鄂尔多斯盆地古岩溶划分为同生期岩溶,表生期岩溶,埋藏期岩溶三种类型。运用"残余厚度法"及"印模法"恢复古地貌。将古岩溶地貌划分为岩溶台地,岩溶斜坡,岩溶残丘三个二级构造单元和高地,平台,残丘,洼地等多个三级构造单元,其发育主要受岩性、构造、成岩环境和古气候等控制。通过对古岩溶特征及古地貌的恢复进一步了解油气储存的空间和运移规律。了解古岩溶储层特征。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古陶瓷研究所涵盖的科技和人文元素,并分别探讨了科技和人文元素在古陶瓷研究中的作用及意义.本文结合古陶瓷的研究现状,阐述了运用科技和人文元素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古陶瓷,对挖掘古陶瓷的优秀传统工艺、恢复失传的名瓷品种及研究古陶瓷在人类社会中所形成的文化渗透、技术传播和审美观念变迁等理论问题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古沟槽为风化壳表面被水流侵蚀切割而成的岩溶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排泄通道。受古构造、岩性、古气候和古水动力场的控制,古沟槽的分布表现出放射状成排发育的特点,总趋势与古地形倾斜方向一致。构造特征基本决定了大的古沟槽呈近东西向展布的格局;云灰坪、泥云坪微相带中的白云岩发育构成了奥陶系岩溶盆地古沟槽发育的物质基础;中、晚奥陶世一早、中石炭世半干旱亚湿润一潮湿温带气候条件是沟槽发育的重要保障;古水文地质特点是古沟槽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5.
李卢春 《佛山陶瓷》2012,(6):57-57,59
紫砂花盆是中国古陶瓷发展历程中的产物,是中国古陶瓷中的一朵奇葩,它的出现丰富了古陶瓷的种类,紫砂花盘在实用性和观赏性上完全能和瓷器在古陶瓷领域争得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6.
陶瓷纵横     
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和中国古外销陶瓷研究会1986年年会暨学术讨论会召开“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和中国古外销陶瓷研究会1986年年会暨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0月23日至30日在西安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一百五十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既有老前辈,又有一批脱颖而出的中青年学者,充分体现了我国古陶瓷和古外销陶瓷的研究工作正朝气蓬勃、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7.
基于不同产地、时代的古陶瓷在原料配方、原料的来源和处理技术的变化和不同,其最终的元素组成模式也存在相应的特点和差异。这种差异使得利用古陶瓷的元素组成来进行古陶瓷的断源断代成为可能。随着现代分析技术的发展,可以提供快速、便捷和良好重复性的X荧光成分分析技术已日渐成为古陶瓷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的分析手段。本文提出了X荧光成分法能真正应用于古陶瓷的断源断代的3个前提条件:(1)完备的古陶瓷物理化学数据库;(2)一套适合于古陶瓷无损测试分析的标准参考物;(3)分析者具有良好的古陶瓷工艺知识和多元统计分析知识的基础,并进行了系统的剖析。  相似文献   

8.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储集空间以碳酸盐岩岩溶孔洞缝为主,古岩溶发育程度对奥陶系油气成藏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古岩溶发育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古地貌形态是控制古岩溶发育及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研究古岩溶分布规律,应先进行古地貌恢复。本文以塔河油田4区奥陶系油藏为例,总结了一套应用三维地震资料及钻井资料进行古地貌恢复的方法和技术,并恢复、描述了塔河4区奥陶系在石炭系沉积前的古地貌形态及特征。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古陶瓷文献的含义出发.分析了古陶瓷文献所含内容的双重性,并以大文献学观为指导,结合古陶瓷文献自身的特点,剖析了中国古陶瓷文献学的研究内容.构建了中国古陶瓷文献学的内容架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古陶瓷表面的纹饰特征来对古陶瓷器具进行断源断代是我国古陶瓷鉴定领域的传统方法之一。使用Matlab软件对古陶瓷纹饰进行数字化处理,可以发掘出更多古陶瓷纹饰所蕴含的深层次的数字信息,有助于提高古陶瓷鉴定精度。在对古陶瓷纹饰进行数字化的过程中,边缘提取的算子选择决定了图片的清晰度。本文采用不同算子对古陶瓷样品的纹饰进行边缘提取处理,对比其处理效果,研究发现Sobel算子可作为古陶瓷纹饰边缘提取的最优算子,为我们后续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古陶瓷的纹饰特征进行研究和探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主要简述了XAFS的基本原理,国内外学者应用XAFS研究古陶瓷结构信患的相关工作,旨在推动我国XAFS在古陶瓷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挖掘更多的"潜"信息,丰富古陶瓷研究的内涵,更好地探讨古陶瓷呈色机制和烧成制度.  相似文献   

12.
古陶瓷分类研究中的模式识别—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模式识别-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应用于古陶瓷分类研究中,给出了古陶瓷分类的数学判据,用计算机设计了新的陶瓷釉化学组成点,并对古陶瓷的分类进行了定量预报。  相似文献   

13.
戴春燕  杜锋 《山东陶瓷》2005,28(3):40-43
古陶瓷的鉴定以往都是采用传统鉴定法,即“耳、目、手”三者并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现了对古陶瓷进行科技鉴定的方法,此法主要采用X-射线荧光分析、质子激发X-射线荧分析和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分析法得到古陶瓷胎釉的常、微量元素,用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但无论是传统鉴定法还是科技鉴定法都有其不足之处,因此只有两种方法相结合才是鉴定古陶瓷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戴春燕  杜锋 《佛山陶瓷》2005,15(1):33-36
古陶瓷的鉴定以往都是采用传统鉴定法.即“耳、目、手”三者并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现了对古陶瓷进行科技鉴定的方法。此法主要采用X射线荧光分析、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和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分析法得到古陶瓷胎釉的常、微量元素.用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但无论是传统鉴定法还是科技鉴定法都有其不足之处.因此只有两种方法相结合才是鉴定古陶瓷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生活陶艺作为一门既传统又现代的陶瓷艺术形式,从彩陶时期,一直伴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生活陶艺在拥有实用性的同时,也很有趣味性。本文围绕生活陶艺的趣味性展开,从我国古代陶瓷趣味性的萌芽出发,重点论述如何运用趣味性元素发展我国现代生活陶艺。  相似文献   

16.
对景德镇传统陶瓷兴衰的历史原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认为景德镇传统陶瓷兴盛的原因主要有五个:一是水土宜瓷的自然资源,二是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三是景德镇古代窑工兼容并包,善于继承与创新,能够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瓷器产品,四是民窑与官窑的共同推动,五是分工细密、技艺专精的工艺基础。而近现代景德镇传统陶瓷衰落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近代工业和后工业时代的出现,使得世界制瓷业进入了一个多元争霸和多元发展的道路,二是近现代景德镇陶瓷技艺的传承力与创新力大大下降,三是景德镇传统陶瓷的优势对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来说可能是劣势。  相似文献   

17.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法(EDXRF)是目前古陶瓷科技鉴定中应用最广泛的成分测试技术之一。在应用该法进行古陶瓷科技鉴定时,由于不同研究者所选择的分析测试条件不同,测试数据会出现一定的差异性,严重的甚至导致截然相反的结论。有鉴于此,本文对EDXRF应用于古陶瓷科技鉴定的实验条件进行了分析探讨,为建立统一的测试标准,实现数据的通用性打下基础,以提高成分鉴定法的准确度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古陶瓷数字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实际上就是对古陶瓷器型轮廓进行轮廓识别、轮廓形状提取等一系列的数字处理过程。它是古陶瓷器型研究领域中尝试的一种新方法。本文选用5种常用的边缘检测算子对古陶瓷器型进行边缘提取,对比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实验表明,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边缘提取算子。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物理化学的原理和物理化学的方法在古陶瓷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应用成果,特别是在古陶瓷釉的呈色、分相釉、陶瓷釉中的气泡和坯釉过度层形成等的机理研究,并介绍了古陶瓷烧成温度和烧制年代测量的原理。随着物理化学的发展,新理论和新方法不断涌现,努力掌握这些新方法和新理论,并探索将其应用于陶瓷科学技术史研究中,将有可能出现更加显著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