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联合带蒂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创伤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江门市人民医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62例创伤后软组织缺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观察组患者接受VSD联合带蒂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对照组患者待创面坏死组织溶解、肉芽组织生长、再行皮瓣修复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优良率(90.3%)明显优于对照组(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满意度(93.5%)明显高于对照组(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住院时间[(11.4±7.6)d]、术后住院时间[(34.8±27.6)d]及住院费用[(7854.52±1563.71)元]明显低于对照组[(25.3±11.4)d、(59.5±31.2)d、(12145.61±2103.4)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引流联合带蒂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具有防止创面污染、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简单有效的创伤后软组织缺损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复合组织瓣移植在四肢严重创伤后皮肤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深圳市坪山新区人民医院2013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严重四肢创伤后皮肤缺损患者12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观察组给予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对照组给予常规皮瓣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评分、肢体功能恢复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15例获一期修复,47例获二期修复;对照组9例获一期修复,53例获二期修复.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评分和肢体功能恢复优良率分别为(84.3±13.8)分、9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6±14.1)分、7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住院时间为(8.2±2.7)d,住院费用为(1.12±0.26)万元,显著短于或少于对照组的(18.6±3.4)d和(1.54±0.33)万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合组织瓣在四肢严重创伤后皮肤缺损的修复中具有良好效果,其能够有效修复患肢外观,并能最大程度地恢复其运动与感觉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复合组织皮瓣修复四肢严重创伤后皮肤缺损的意义。方法:根据肢体皮肤缺损情况设计、切取复合组织皮瓣,移植(同侧供区血管吻合或桥式血管吻合)于组织缺损部。结果:全部病例随访8~60个月,平均15个月,组织瓣全部成活,患肢功能及外形恢复良好。结论:组织瓣移植是修复四肢组织缺损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雷春芳  韦平欧 《海南医学》2009,20(3):146-148
目的探索下肢严重创伤的急救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2000年-2007年下肢严重创伤患者28例。采用显微外科手术血管吻合技术、复合组织瓣移植技术、复合骨组织瓣移植技术抢救下肢严重创伤肢体。结果除1例死亡和1例延期截肢外,其余26例获2—8年随访,26例肢体成活、等长。功能评定结果:Ⅰ级(优)17例,Ⅱ级(良)7例,Ⅲ级(可)1例,Ⅳ级(差)1例,优良率85.7%。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严格掌握好保肢指征,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抢救下肢严重创伤是可行的,效果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游离组织瓣移植与外固定器固定修复创伤性下肢组织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及临床效果。方法对19例下肢由于创伤造成骨、关节合并软组织皮肤缺损的患者采用有血运的组织移植瓣修复下肢复合组织缺损.同时采用A-D管状外固定支架或单侧多功能支架行骨外固定。术前予心理护理、皮肤准备,术后做好患肢护理、组织瓣护理、感染的预防、功能锻炼指导。结果19例患者,下肢骨缺损愈合良好,移植组织瓣全部成活,术后6~8个月拆除外固定器,下肢功能恢复满意,元畸形及关节僵硬.结论应用有血运移植及外固定技术是修复下肢复合组织缺损较理想的方法。而围手术期护理在保证手术成功和肢体恢复中则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关节镜下自体镶嵌式骨软骨移植修复关节全层软骨缺损的方法及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自2004年5月始,于关节镜下行自体镶嵌式骨软骨移植修复关节软骨全层缺损13例18膝,术后早期配合使用CPM行患肢被动功能锻炼1周,2~6周行患肢不负重主动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2~4年,平均3年。所有患者膝关节活动良好,疼痛症状基本消失。采用HSS膝关节评分标准综合评价,术后膝关节功能优10膝、良5膝,优良率83.3%。结论关节镜下自体镶嵌式骨软骨移植是修复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伴有复合组织缺损的断指再植的手术方法。方法将43例45指分为伴皮肤缺损的断指、伴皮肤、肌腱缺损的断指、伴手指节段性缺损的断指三类,分别应用单纯皮瓣、带肌腱的皮瓣、足趾复合组织桥接断指。结果43例45指断指及移植组织全部成活,经6~12个月随访,断指功能恢复满意,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指再植与再造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属优者16指,良者24指,可和差者5指,优良率89%。结论不同类型的复合组织桥接修复伴复合组织缺损的断指再植的方法,可以不缩短手指,既完成了断指再植,又修复了复合组织缺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腿高能创伤组织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方法,以提高手术效果及减少伤残率。方法采用各种皮瓣、肌皮瓣、骨(皮)瓣,带蒂转位、移植、组合移植及桥式交叉吻合血管移植,修复小腿创伤组织缺损128例。结果均能保存小腿,组织瓣全部成活。有2例组织瓣远端边缘坏死经换药愈合。随访1~5年,按Punor等提出的标准对保存的小腿功能评定,优良率达95.31%。结论小腿高能创伤组织缺损显微外科修复,可最大限度保留和恢复小腿的功能和外形,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介绍利用废弃指或肢体形成游离组织移植修复手指及肢体的方法。方法 :对 9例肢体及手指损伤者利用废弃肢及手指损伤者利用废弃肢及手指形成游离皮瓣 ,复合组织 ,超大面积皮瓣移植修复肢体残端及手指。结果 :共移植 9例组织块 ,均成活。术后随访 4个月~ 2 a,所有修复肢体及指功能满意。结论 :废弃肢体及手指合理利用 ,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患者功能丧失。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利用废弃指或肢体形成游离组织移植修复手指及肢体的方法.方法:对9例肢体及手指损伤者利用废弃肢及手指损伤者利用废弃肢及手指形成游离皮辩,复合组织,超大面积皮瓣移植修复肢体残端及手指.结果:共移植9例组织块,均成活.术后随访4个月~2 a,所有修复肢体及指功能满意.结论:废弃肢体及手指合理利用,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患者功能丧失.  相似文献   

11.
冯仕华  陈转  郑开达 《吉林医学》2012,33(23):5043-5044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移植修复四肢动静脉损伤和腕掌、背部静脉在断指再植的实用性。方法:应用大隐静脉移植修复四肢动静脉缺损25例及腕掌、背侧静脉修复手指动静脉缺损23例。结果:25例应用大隐静脉移植修复四肢大血管缺损的患者术后患肢全部成活,其中1例窝静脉损伤,经大隐静脉移植术后出现血管危象,经手术探查修复,术后患肢成活,2例患者远期出现患肢缺血性挛缩,22例患者术后肢体功能基本恢复;23例取腕掌、背侧静脉修复手指动静脉缺损患者,21例患指成活,术后患指大部分功能恢复,3例远期部分患指有不同程度肌肉萎缩,2例术后出现血管危象,经探查修复失败,行残端缝合术。结论:自体大隐静脉是修复四肢主干动静脉缺损的最佳取材物,具有取材方便、手术吻合的血管通畅率高;腕掌、背侧静脉与手指动静脉管径相符,取材方便,术后血管通畅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游离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修复外伤导致指体皮肤缺损进行随访研究。方法 简单随机选择2020年5月—2021年7月苍南县人民医院及台州骨伤医院收治的60例外伤致指体皮肤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游离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修复,30例)和对照组(指动脉岛状皮瓣,30例),并在治疗后对患者采取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手指外观满意度、触觉恢复率、疼痛恢复率、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瘢痕挛缩、腕关节屈伸、活动受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手指外观满意度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80,P<0.05);观察组的触觉恢复率、温痛恢复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外伤致指体皮肤缺损疾病治疗中对患者应用游离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修复治疗可明显提高修复效果,能够作为皮肤缺损与断指桥接再植的一个修复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利用废弃指在拇、手指损伤中的应用。方法2001~2008年间我们在手外伤急诊手术当中对拇、手指缺损患者,利用患指废弃指移位再造9例,利用废弃的断指远段或离体组织块作成游离皮瓣或复合组织后,修复手部的组织缺损14例,观察术后成活情况,随访术后5~24个月,平均13个月。结果9例再造拇指、手指均成活,再造拇指、手指外形满意,指体红润、饱满,对指、对掌功能恢复良好。14例拇、手指皮瓣成活良好。结论充分利用废弃指再造拇、手指和修复手部的组织缺损可较好地恢复手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四肢重度创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f临床应用,为重度创伤软组织缺损、离断歼软组织缺损肢体再植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53例重度创伤软组织缺损或离断许软组织缺损肢体患者首先运用骨科、显微外科技术重建骨骼结构、修复血管、神经、肌腱,恢复肢体血运,然后联合应用负乐封闭引流技术Ⅰ期封闭创面、Ⅱ期植皮或皮瓣移植修复肢体。结果:53例患者缺损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血液循环丰富,局部组织无水肿,通过Ⅱ期植皮或皮瓣移植修复,缺损创面愈合良好,再植肢体成活,外观和功能满意。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改变了传统创面治疗中频繁更换敷料的换药方法,免除患者换药的痛苦;同时能够有效防控创面的感染、改善局部血运、减轻局部水肿、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从而利于创面的修复;在重度创伤软组织缺损或离断并软组织缺损肢体中的应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袁艳琦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9):2557-2558
随着纤维外科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皮瓣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创伤后肢体大面积组织缺损的修复,皮瓣移植术后的护理工作是手术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我院自2003年收治45例创伤后关节及肌腱外露的患者,采用岛状皮瓣与肌皮瓣对外露创面进行修复,均获成功,所有皮瓣全部成活,创面外形及患肢功能恢复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探讨手部指动脉穿支皮瓣在手部皮肤缺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手部皮肤缺损的患者均分为2组(n=32),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手指皮瓣移植的修复方法,试验组采用手部指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的修复方法,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2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手部皮肤缺损修复总有效率(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手部皮肤缺损修复总有效率(65.63%)(P<0.05);试验组患者手指肌腱功能优良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手指肌腱功能优良率(40.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患者手部皮肤缺损的治疗,手部指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的修复方法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患者预后手指肌腱功能恢复良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应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外伤组织缺损早期修复及功能重建的护理方法,提高疗效。方法通过对37例复合皮瓣移植早期修复手部组织缺损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病情观察、血管危象的观察及处理、患肢功锻炼等护理。结果2例因血管危象及血肿压迫出现皮瓣部分坏死。其余35例皮瓣成活,手部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加强术后护理,预防血管危象的发生,加强患肢功能锻炼,是治疗手部外伤促进功能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手指部各种组织瓣转位术在指组织缺损修复部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94例102指,不同原因、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指组织缺损,分别应用带血管神经蒂的食指背侧岛状皮瓣、中环指双叶岛状皮瓣、指动脉皮瓣、邻指皮瓣、指掌侧提升皮瓣、指部随意皮瓣、指端V-V推进皮瓣等方法进行修复。结果 经6月~4月随访,修复组织转位处皮肤无溃疡,感觉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指部组织转位修复指部组织缺损技术具有操作简单灵活,成功率高,修复后组织结构、厚度、韧性、色泽与原组织相同,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手指长度,创伤小,对生活护理影响小。  相似文献   

19.
钟甫华  郭峭峰  林炳远  陆建伟  张晓文 《浙江医学》2015,37(17):1443-1445,1452
目的 探讨创伤控制理论在保肢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急诊收治的35例肢体损伤患者,以创伤控制理论为依据进行分期治疗,早期急救控制出血、污染、临时固定,转ICU进一步治疗、待病情稳定后,最后二期再行确定性手术,可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降低致残率。结果35例患者中,保肢成功32例(91%),各骨折部位达到骨性愈合,创面闭合良好,肢体恢复满意;因骨与软组织缺损伴严重感染、骨髓炎伴窦道长期不愈合、骨鳞癌变等原因而行截肢术3例(9%)。结论采取创伤控制理论进行分期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保肢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探讨急诊拇食指再造的方法和疗效观察。方法:对指体严重损伤、无再植条件35例共38指,选择急诊植骨和管状皮瓣进行拇食指再造,治疗时间为1~3个月。结果:术后平均随访6.5个月,再造38指,其中拇指16指,食指22指,全部成活。结论:手创伤后修复的手术方法很多,各有优缺点,本术式操作简便,取材容易,不受伤指皮肤缺损面积的影响,可一期完成,适用于急诊拇食指再造和多指再造,疗效好,成功率高,再造的手指有实体感觉,有对指和捏持功能,皮瓣痛觉、触觉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指的部分功能,恢复手指的一定外形,不用牺牲部分肢体,易为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