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肥厚的超声心动图测量与心电图标准的对比研究贵阳中医学院陈道揆,宋振才据资料统计,高血压病左室肥厚,超声心动图检查阳性率为75.5%,而心电图(ECG)检查的阳性率仅16.6%。为了提高ECG诊断左室肥厚的敏感性,用超声心动图作对照,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超声心动图左室构型与动态血压的关系。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21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左室构型进行了研究,并对全部患者进行了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左室正常构型66例,向心性重构49例,向心性肥厚55例,离心性肥厚42例。向心型肥厚及离心性肥厚其ABPM24小时平均血压、血压负荷及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者明显高于左室正常构型(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24小时血压水平、血压负荷与血压昼夜节律状况可反映左室构型发生和发展,而左室肥厚的有无又与左室舒张、收缩功能的改变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变化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对50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对其超声心动图左室肥厚与左室质量指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的高血压病患者其左室肥厚检出率(50%)显著高于血压昼夜节律正常者(23%),夜间收缩压、舒张压与左室质量指数的相关性比白昼更密切,而夜间收缩压、舒张压下降率与左室质量指数呈负相关。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夜间血压水平与血压节律性对左室肥厚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背景:既往研究多采用左室容积或容积指数和左室质量或质量指数来评价左室重构.近年来有学者尝试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室重构指数,并提出左室重构指数可作为评价左室重构的新指标应用于临床.目的:分析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重构方面的评估价值.时间及地点:病例一对照观察,于2008-09/2009-09在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完成.对象:30名正常人及90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者根据室间隔、左室壁心肌厚度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分为3个亚组,即正常构型组、向心性肥厚组及离心性肥厚组,每组30例.方法:采集90例高血压病患者与30名正常人的左心室三维超声图像.测量左室舒张末容积、左室舒张末期心外膜容积、左室重构指数;以体表面积校正计算左室质量指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结果与二维超声心动图Simpson法测量值比较.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与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的左室重构指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左室质量指数比较.结果:各组间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与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的左室重构指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左室质量指数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在病例组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高血压正常构型组、高血压向心性肥厚组内,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的左室重构指数与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左室质量指数呈显著相关性(P<0.01).离心性肥厚组内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测的左室重构指数与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左室质量指数呈显著相关(P<0.01);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的左室重构指数与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左室质量指数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测的左室重构指数可作为一项无创、客观的新方法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目的:超声心动图超声法计算公式与心电图电压标准法对左心室肥厚诊断的阳性率比较。方法:经超声心动图超声法计算公式诊断为左室肥厚的85例患均予作体表常规十二导心电图检查。结果:85例超声心动图超声法诊断为左室肥厚的患心电图检出16例符合电压诊断左室肥厚标准。结论:心电图诊断左室肥厚的敏感性受心外影响因素较大,而超声法计算公式可作为诊断左室肥厚的金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与左室肥厚的相关性。方法对120例高血压病患者行超声心动图、动态血压监测检查。根据左室质量指数将患者分成左室肥厚组38例和非左室肥厚组82例。结果左室肥厚组24h收缩压负荷(24h SBPL)、24h舒张压负荷(24h DBPL)、夜间收缩压负荷(nSBPL)、夜间舒张压负荷(nDBPL)、白天收缩压负荷(dSB-PL)显著高于非左室肥厚组(P0.01)。结论高血压病动态血压负荷异常者左室肥厚的发生率增多。  相似文献   

7.
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性左室肥厚的超声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两组(5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患者应用β1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治疗前后左室肥厚及心功能的改变,显示治疗后两组左室肥厚指标、空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心肌重量、左室心肌重量/左室容量均明显减小,左室舒张功能指标、舒张早期流速峰位明显增高,房缩期最大流速两者比值下降,左室收缩功能指标、左空射血分数无变化。提示β1受体阻滞剂可有效地抑制左室肥厚,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8.
左室肥厚的心电图诊断多以QRS电压增高、ST段T波改变、电轴左偏为标准。以PTFv1变化作为诊断指标的报道不多,我们以超声心动图有无左室肥厚为标准,分别选择有完整心电图资料病例各60份,进行了PTFv1、Sv1+Rv5、ST-T变化的测量,以客观评价PTFv1诊断左室肥厚的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1990~1995年住院及门诊经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左室肥厚和无左室肥厚病例120例。左室肥厚60例,男42例,女18例;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47.5岁;其中高血压病11例,慢性肾炎29例,主动脉瓣狭窄5例,肢端肥大症6例,原醛4例,嗜铭细…  相似文献   

9.
左心室肥厚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对比分析山东省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B超室尹利华左室肥厚是高血压及其它心脏疾患常见病理改变,临床上许多患者心电图诊断为左室肥厚而超声正常,或心电图正常超声显示左室肥厚,本文将左室肥厚超声与心电图对比分析。方法:超声证实为左室肥...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超声与心电图分析西安市第一医院王少青,张焕萍,葛永萍本文就192例高血压病的左室肥厚超声表现类型及其与心电图表现作以相关分析,并探讨了左室舒张功能改变情况。结果表明,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类型是以向心型肥厚为主;舒张功能异常,在有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引起心脏的阻力后负荷增加,从而引起心肌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高血压病(EH)与左室肥厚(LVH)的相关性已为流行病学研究所证实,超声心动图无创伤性的评估心室舒张功能已被临床广泛应用,本文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左右室舒张功能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高血压及左室肥厚对血浆NT—proBNP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变化及其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81例研究对象分两组:高血压病患者47例,健康对照者34例;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所有人选者血浆NT—proBNP浓度;高血压病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左室结构和功能。结果: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浆NT—proBN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左室肥厚的高血压病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明显高于非左室肥厚患者(P〈0.05)。结论:并发左室肥厚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明显升高,临床测定血浆NT—proBNP浓度可能有助于鉴别并发左室肥厚的高血压病患者。  相似文献   

13.
科索亚降压疗效及对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宏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6):1345-1346
左心室肥厚(LVH)是高血压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发生心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预防或逆转左心室肥厚町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预后。我们观察科索亚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降压疗效,并以超声心动图检测评价其对左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病对称性左室肥厚与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压升高是引起左心室肥厚(LVH)的最主要因素,在高血压者约1/3有LVH。许多研究曾揭示高血压患者LVH可呈不同类型。但构成这种形态学差异的机制不明。本文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2D-UCG)对不同类型左室肥厚患者的左室结构和心功能参数进行评价,力求为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肥厚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68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二维超声及多普勒心脏检查,同时进行体表心电图QT离散度(QTd)测定,旨在探讨左室肥厚和功能损伤与QTd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左室壁最大厚度与总厚度积分与QTd呈正相关,QTd与左室内径缩短分数之间无相关关系。65%的患者存在1项或多项多普勒左室舒张功能异常指标,QTd与左室舒张功能异常程度密切相关。提示高血压左室肥厚和功能损伤时表现有QTd增大,说明高血压左室肥厚超声心动图特征与心电图QTd增大产生的基质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替米沙坦治疗后其血胰岛素抵抗及左室肥厚的变化。方法对56例高血压病患者和56例健康对照者测定空腹及餐后2h血糖、胰岛素、C肽值,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高血压病患者接受替米沙坦降压治疗21周后,复查上述指标并与用药前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替米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能够显著降低血压,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P<0.01),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心肌重量及左室重量指数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结论胰岛素抵抗可能是高血压病患者合并左室肥厚的诱发因素之一。替米沙坦在降压的同时,具有改善其胰岛素抵抗和左室肥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参数对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及左室肥厚的影响。方法老年高血压病患者95例经颈动脉超声和超声心动图检查被分为颈动脉内膜增厚组(n=67例)和内膜正常组(n=28例);左室肥厚组(n=30例)和左室正常组(n=65例)。测定并比较动态血压参数,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结果 (1)颈动脉内膜增厚组和内膜正常组的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颈动脉内膜增厚组和内膜正常组动态血压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左室肥厚组和左室正常组的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左室肥厚组和左室正常组的动态血压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病动态血压参数对颈动脉内一中膜增厚和左室肥厚有显著影响,可能参与其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症状性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中高血压病的发病率,运用超声心动图对主动脉瓣狭窄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左室重构类型及左心功能进行测定,评价高血压病对主动脉瓣狭窄的症状发生及临床情况是否产生额外的影响。方法 193例有症状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男性113,女性80,平均年龄68±9岁)接受了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左室心肌质量指数以及相对室壁厚度,将左室重构分为四种类型:正常构形、向心性重构、向心性肥厚和离心性肥厚。结果 62例(32%)症状性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同时合并高血压病,而131例(68%)患者血压正常。两组之间LV重构类型的分布比例相似,均以向心性肥厚为主。反映左室收缩、舒张以及左室整体功能的指标均无显著差别。但是,与血压正常的患者相比,主动脉瓣狭窄同时合并高血压组具有较大的主动脉瓣口面积和较低的搏出功损耗。结论在有症状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中,合并高血压病并非少见,它对左室重构类型及左室功能并不产生额外的影响。合并高血压病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在病变相对早期的阶段即可产生症状,对这类患者高血压的治疗和随访应更加积极。  相似文献   

19.
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心肌梗塞左室心肌重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左室心肌重量(LVM)的准确测量对高血压病等疾病的预后判断及疗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M-型超声及二维超声心动图方法因形状假设等限制性使其测量LVM的准确性受到影响。本研究采用多平面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冠状动脉结扎前后分别测量了19只实验犬的在体心脏左室心肌重量,并与左室心肌重量的实测值进行了对照。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结扎前后,三维超声心动图的LVM测值均与其实测值高度相关(r分别为0.95,0.96;SEE=2.2g,2.1g)。结论认为,多平面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冠状动脉结扎前后均可准确测量LVM,为临床定量评价左室肥厚提供了新的准确方法,尤其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心律失常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病是老年人死亡最常见的原因之一。高血压病性左室肥厚被认为是“心律失常事件”独立的预测因素。本文通过173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超声心动图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检测,旨在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心律失常的特点。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按照WHO1978年诊断标准,173例均为本院住院的高血压病患者,男115例,女58例,年龄65~81岁,平均68.4±7.8岁。全部病例经严格的病史、体检、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片等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