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6 毫秒
1.
目的 建立荧光聚合酶链反应(F—PCR)检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的方法,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公布的SARS冠状病毒基因序列,自行设计合成引物、探针,应用研制的SARS F—PCR诊断试剂盒,检测115份临床漱口液样本。结果 PCR扩增产物经测序证明与SARS冠状病毒基因序列完全一致。67例确诊SARS患者漱口液中49份为阳性118例密切接触者漱口液中8份为阳性;30名健康者漱口液均阴性。结论 建立的F—PCR检测SARS冠状病毒方法可成为SARS筛查和早期诊断的一种快速、准确、有效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结果比较痰液结核杆菌(TB)阳性率。方法:痰直接涂片和浓集涂片找抗酸杆菌;痰培养;实时动态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痰液TB—DNA。结果:浓集法较直接法阳性率有大幅提高,培养法阳性率较低。对50份来自临床诊断肺结核病人高度怀疑有结核分枝杆菌的标本检测表明,FQ—PCR检出28份阳性,直接法检出6份阳性,浓集法检出16份阳性,培养法检出12份阳性,其中1例假阳性,其余证实无结核分枝杆菌的标本,几种方法检查均为阴性。结论:涂片检查结核杆菌应提倡用浓集法,FQ—PCR法检测TB—DNA可列入TB实验诊断常规项目,涂片。培养,及FQ—PCR同时检测可从不同方面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3.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疑示支原体肺炎患儿。分别采用快速培养法和PCR法对患儿进行MP检测,并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MP检测结果。结果 120例疑是支原体肺炎患儿,快速培养法MP检测阳性52例,阳性率为43.3%,PCR法检测MP阳性55例,阳性率为45.8%。两种检测方法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PCR法与快速培养法均能有效的检测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能满足临床需求而且成本较低,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P-IgM抗体检测与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60例MP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入院后均进行MP-IgM抗体检测、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以及PCR法+测序法检测MP,并比较检测结果与诊断效能。结果260例患儿中采用PCR法+测序法检测出155例阳性,105例阴性;MP-IgM抗体检测出真阳性144例,真阴性87例;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出真阳性116例,真阴性77例。MP-IgM抗体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结论MP-IgM抗体检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价值优于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实时定量PCR在血流感染病原体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患者共92份血液标本进行实时定量PCR检测,同时进行血液培养,比较两种方法的特异度和敏感度。结果在92份标本当中,两种方法共同阴性标本66份(71.7%),两种方法共检测出病原体10种。实时定量PCR和血培养共同检出阳性标本7例,两种方法的一致性为79.3%。实时定量PCR的阴性预测值是0.94,敏感度是0.64,特异度是0.82。其中15份标本实时定量PCR阳性而血培养阴性,4份标本血培养阳性而实时定量PCR阴性。其中2份标本所培养出的病原体不在实时定量PCR的检测范围内,且实时定量PCR也不能检测光滑念珠菌。结论实时定量PCR是快速检测血液感染标本的有价值方法,但不能完全替代血培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6h快速检测法、PCR检测法、血清抗体检测法在肺炎支原体(MP)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呼吸科收治的1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入院次日咽拭子进行快速鉴定培养基检测;抽取患者静脉血2mL,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MP特异性抗体;取MP快速培养基,对MP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结果 140例患者中共有43例咽拭子培养呈阳性,其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2个月至14岁,其中肺炎24例,急性支气管炎9例,慢性肺部疾病10例。MP快速培养法检出阳性率为30.7%(43/140),PCR检测法检出阳性率为45.0%(63/140),PCR检测法检出阳性率显著高于MP快速培养法(χ~2=4.347,P=0.037);两种方法一致性检验,kappa=0.554(t=6.868,P=0.000);MP特异性抗体检出阳性率为37.9%(53/140),MP快速培养法与特异性抗体检测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50,P=0.284);两种方法一致性检验,kappa=0.338(t=4.050,P=0.000)。结论 MP 6h快速检测法用时短、操作简单,但是依然存在假阳性的可能,将其作为MP诊断指标可能存在一定误差。  相似文献   

7.
儿童三种肺炎支原体检测法的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咽拭子快速液体培养法、咽拭子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血清MP被动凝集法(MP—Ab)等方法在儿童MP感染诊断治疗过程中的敏感性。方法采用3种MP检测法对362例临床拟诊为呼吸道(非细菌性)感染的患儿的咽拭子和血清标本进行配对研究,每个患儿取咽拭子做快速培养和PCR,同时取血清做MP—Ab检测,对3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回顾临床病例诊断MP感染患儿152例。MP快速培养法检出阳性78例,阳性率为51.3%,病程为(4.5±2.6)天;PCR法检测出阳性103例,阳性率为67.8%,病程为(6.2±3.5)天;MP—Ab法检测出阳性127例,阳性率83.5%,病程(8.1±4.5)天。结论3种MP检测法的敏感性与病程有相关性,临床医生应根据患儿病程选取检测方法,以提高阳性检出率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作者采用在微孔板上用地高辛标记探针,比色法检测PCR扩增产物的方法来检测肺炎患者支气管灌洗液(BAL)中的肺炎支原体(MP),并介绍了一种快速的DNA抽提方法处理标本。首先评价了快速PCR检测MP的敏感性及特异性。非肺炎患者BAL分作6份,一份作培养以排除MP阳性标本(结果全部阴性),一份作阴性对照,4份用MPATCC标准株接种(作1:10倍比稀释,相当于100~0.1色变单位),以PCR所能检出的最低浓度为灵敏度。用其他肺炎病原菌及人白细胞作同样检测以测定PCR的特异性。第二步用PCR检测116例肺炎患者BAL。无菌试管中加入10…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评价Bactec MGIT 960系统自临床标本分离分枝杆菌的价值。 方法:收集临床标本共578份,分别接种于Bactec MGIT 960系统和改良罗氏培养基,分离到的分枝杆菌用荧光PCR进行菌种鉴定。 结果:578份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出171株分枝杆菌(29.6%)。两种方法均阳性有105株,仅Bactec MGIT 960系统阳性有54株,仅罗氏培养基阳性有12株。Bactec MGIT 960系统分离率为27.5%(159/578),罗氏培养基法为20.2%(117/578)。Bactec MGIT 960系统法阳性平均报告时间为10.2 d,罗氏培养基法为27.5 d。Bactec MGIT 960系统法污染率为7.6%,罗氏培养基法为4.3%。 结论:Bactec MGIT 960分枝杆菌检测技术是一种较好的快速分离分枝杆菌的方法,联合改良罗氏培养基可进一步提高分离率。  相似文献   

10.
HCV胶体金试剂在急诊患者手术输血前的快速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HCV胶体金试剂对急诊手术患者输血前进行检测,并与抗-HCV ELISA法进行比较。方法对本医院2008年1~10月的3216例急诊手术患者,先应用HCV胶体金试剂检测抗体,再分别用试剂①、②两种抗-HCV试剂进行ELISA法检测。对HCV胶体金试剂、试剂①、②检测为阳性的标本,再进行HCV RNA RT—PCR荧光定量检测。结果3216份标本中HCV胶体金试剂检测阳性25份,抗-HCV试剂①ELISA法检测阳性33份,试剂②检测阳性34份(两种试剂均阳性26份,仅试剂①、②阳性的分别为7和8份)。HCV RNA RT—PCR荧光定量检测阳性28份。结论HCV胶体金法与抗-HCV ELISA法结果符合率为92.59%,与HCV RNA RT—PCR荧光定量法结果符合率89.29%,HCV胶体金试纸法假阳性率低,操作简便、快速,适合急诊患者手术前输血的筛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用于肺炎支原体(MP)感染检验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行回顾性调查法,采集126份MP标本,分别采用PCR和ELISA对每个标本的MP进行检测,对比记录各组标本的检出阳性率,分析两种方法结合使用进行检验的效果。结果对于MP的检验,ELISA与PCR的阳性检出率分别82.5%、81.0%,阴性检出率分别为17.5%、19.0%,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合使用的阴、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5.6%,99.3%。结论对于MP检测而言,PCR与ELISA对其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均较理想,两者联合可提高阳性检出率,有利于支原体肺炎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P)荧光定量PCR检测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支原体肺炎患儿108例,分别于入院当天、治疗后7 d、14 d、21 d留取呼吸道分泌物(咽拭子或鼻咽拭子)两份,一份采用MP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咽试子标本中MP DNA水平,另一份用特异性的MP快速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结果 肺炎支原体感染早期MP培养与MP-DNA阳性率分别为86.11%和89.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 的符合率为95.4%.用药后,MP培养的阳性率明显降低.结论 荧光定量PCR动态监测肺炎支原体病原体含量,可作为MP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的良好指标,作为治愈停药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3.
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肺炎支原体抗原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检测肺炎支原体(MP)抗原的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并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不同株MP单抗,用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MP抗原,优化该方法检测MP抗原的最佳实验条件。对MP标准株及147份临床标本进行测定,观察双抗体夹心ELIS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及该方法与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的符合率。结果包被单抗量为20μg/ml,酶标记单抗1:200稀释时,阳性对照与阴性对照吸光度之比(P/N值)最大,检测MP抗原敏感度达2μg/ml,和其他支原体没有交叉反应;147份临床标本PCR检测阳性率13.6%(20/147),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阳性率12.2%(18/147),两者符合率达95.9%。结论建立的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MP抗原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方法,直接从粪便中检测腹泻患者的致病菌。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快速检测粪便中志贺菌及EIEC(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ial基因片段,与通过培养鉴定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48份腹泻患者粪便中通过便培养检出的阳性标本10例,用PCR方法检出甜阳性的标本15例。其中甜阳性,粪便培养阴性的标本5例,经x^2检验,两方法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用PCR方法直接检测粪便中甜基因是检测腹泻患者致病菌的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实时荧光 PCR 技术和细菌培养法检测妊娠晚期孕妇定植 B 群链球菌(GBS)的敏感性。方法采集孕妇生殖道-直肠分泌物拭子2份,一份标本用普通细菌培养法、另一份用实时荧光 PCR 技术检测生殖道 GBS。比较两种方法的准确性、快速性。308例孕妇根据实时荧光 PCR 检测分为 GBS 阳性组与 GBS 阴性组,通过对比较分析 GBS 与发生胎膜早破的关系。结果将308例孕妇进行生殖道 GBS 检测,用普通细菌培养法进行培养有18例阳性,阳性率5.8%(18/308),实时荧光 PCR检测有29例阳性,阳性率9.4%(29/308)。在 PCR 检测 GBS 阳性组中,发生胎膜早破9例,发生率为31%。在 PCR 检测 GBS阴性组中,发生胎膜早破33例,发生率为11.83%。结论该次调查结果显示实时荧光 PCR 技术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细菌培养法,应用该法检测技术为 GBS 的快速诊断以及更加准确有效地进行抗菌药物预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滴金免疫法快速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血清特异性IgM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敏感、适于基层应用的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清特异性IgM的方法。方法将汉坦病毒核蛋白点于硝酸纤维薄膜上,用来捕获血清标本中的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特异性IgM,通过胶体金标记的抗人μ链单克隆抗体直接显色,阳性者出现红色斑点。结果整个试验过程仅需2~4分钟,操作简单。用该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比检测45份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清标本,两法均阳性为41份,两法均阴性为2份,总符合率为96%。结论滴金免疫法简便、快速,适于基层应用,可用于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早期诊断及流行病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无偿献血者中开展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CAg)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美国强生公司HCV核心抗原(HCV—CAg)酶联免疫分析(ELISA)试荆,对无偿献血者样进行了检测与结果分析。阳性者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HCV检测,并将抗体检测、抗原检测、病毒核酸检测(nucleic aeldtesting,NAT)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676份合格血样的HCV—CAg结果均为阴性。63份抗-HCV阳性中有11例HCV—CAg阳性,138例ALT阳性中有2例阳性,合计检出13例HCV C抗原阳性标本。经荧光定量PCR检测有12例HCVRNA阳性,其中11份抗-HCV阳性,ALT阳性的1份。结论:现行的抗-HCV检测方法有可能出现HCV感染的漏检,HCV—CAg检测方法可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应在献血者中开展该检验项目.  相似文献   

18.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Rh血型Del表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采用DNA技术鉴定Del基因型。方法 根据文献和GenBank报道的中国人Del等位基因序列 ,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 ,再引入一对内对照引物 ,建立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Del基因型 ,用此法检测 10名Rh阴性、10名Rh阳性和 2 0名经血清学吸收放散试验鉴定的Del表型个体的样品。结果  10份Rh阳性和 10份Rh阴性样品PCR检测均为阴性 ,2 0份Del样品则均为阳性 ,显示此法能特异性检测Del等位基因 ,且与吸收放散试验结果一致。结论 与吸收放散试验比较 ,PCR方法简便、快速 ,可用于临床常规实验室鉴定中国人群Del表型个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支原体快速液体培养基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泌尿生殖道标本采用解脲支原体(Uu)及人型支原体(Mh)液体培养基对泌尿生殖道200例患者标本进行培养,同时用UU-DNA-PCR方法鉴定.结果 48h内上清液变红且清亮者判为阳性.200例患者中,共检出阳性68例,其中Uu 60例,Mh 8例;再用UU-DNA-PCR检测,60例Uu阳性者均显示为阳性,8例Mh阳性者及132例阴性者均显示阴性.结论 支原体快速液体培养法在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特异性且操作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20.
目的用荧光定量PCR(FQ-PCR)和逆转录PCR(RT-PCR)法检测抗-HCV阳性血清中的HCVRNA,探讨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方法抗-HCV阳性血清样本1062份,其中481份用RT-PCR法检测,465份用FQ-PCR法检测,另有116份同时用两种PCR法检测。结果RT-PCR法检测HCV RNA的阳性率为49.90%(240/481),FQ-PCR法的阳性率为62.58%(291/465),两种方法的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1)。同时用两种方法检测116份,RT-PCR法阳性率为49.14%(57/116),FQ-PCR法阳性率为65.52%(76/116),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FQ-PCR法检测的40份阴性中RT-PCR法检测出4例HCVRNA阳性。结论FQ-PCR检测HCVRNA比RT-PCR特异性高.但RT-PCR的敏感性较FQ-PCR高,部分FQ-PCR检测的阴性结果不能排除HCV RNA阳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