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电视纪录片是以自然生态或社会生活现实为视点,运用电视手段进行声像化、故事化叙事的纪实节目作品。电视纪录片制作人怎样才能牢牢把握真实性原则,  相似文献   

2.
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以历史学、社会学、传播学的观点看,用纪实手法解释历史、分析现在、预测未来的纪录片,由于审视并再现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无疑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重要传播手段。一些电视学家认为,在电视进入到每个  相似文献   

3.
乌镝 《记者摇篮》2008,(7):76-77
电视纪录片是以自然生态或社会生活现实为视点,运用电视手段进行声像化、故事化叙事的纪实节目作品。电视纪录片制作人怎样才能牢牢把握真实性原则.并在制作纪录片的全过程切实掌握真实性原则,在每个制作的细节中或隐或现地体现真实性原则,应该说这才是关键的所在。  相似文献   

4.
电视纪录片是取材于真实的生活内容,通过电视摄影的手法,将事情经过完整地记录,并经由后期电子设备的处理,最终在电视台播出的电视节目。纪录片始终强调真实性、有效性、启发性等特点,因此具有自身的特征与独特的拍摄手段与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5.
方韶毅 《青年记者》2006,(14):78-79
目前,中国电视节目市场主要有电视剧、电视栏目、电视纪录片三种产品。对于电视纪录片的概念,中国电视界素来把“电视纪录片”和“电视专题片”混为一谈,存在很大争议。本文所指的电视纪录片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凡符合纪录片基本特性,即以非虚构、纪录手段制作的电视片都在本文探  相似文献   

6.
电视纪录片是变化着的画面艺术、音响艺术或者说是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的二者融合。一部优秀的电视纪录片创作,要有画面、解说、字幕、配乐、特技等多种手段,撰写好电视纪录片解说词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纪录片问题断想任达青中国的电视纪录片发展到今天,无疑只有近几年在理论与创作上都是最兴旺的时期。这种兴旺一方面是由产电视工作者对纪录片这种表现手段认识的日趋深入;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沙与海》、《最后的山神》等纪录片在国际上获奖后所带来的“大奖效应”。于是...  相似文献   

8.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电视纪录片悄然在我国的电视屏幕上兴盛,并逐渐成为电视荧屏的一个新亮点,直到今天,电视纪录片依然发挥着它无穷的魅力, 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而,有关纪录片理论的研究便成为多年来电视艺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纪录片的拍摄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劳动,是一项特殊的调查研究,是真实性与艺术性的辩证统一。真实性和艺术性是纪录片拍摄赖以存在的美学基础,它的一切造型手段都必须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纪录片拍摄强调客观纪录,但允许必要的主观“干预”。交友拍摄既是纪录片拍摄的一种有效手段,又是完美表现纪录片真实性和艺术性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9.
刘巍 《声屏世界》2002,(12):29-30
色调是电视创作过程中不可忽视的艺术元素。对它是否进行合理而准确的处理,影响到电视作品的成与败。因为电视是一种多元素合成的综合艺术,弱化了其中某一项,就是弱化电视作品的本身。色调是电视视觉中重要成份,它直接影响到观众的视觉感受,对激化情感的共鸣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同时,色调作为一门艺术,它也是流动发展的。因此,我们作为电视工作者要随时领略色调的走向,根据自身对生活的理解和体验,处理好色调这门电视艺术。  相似文献   

10.
刘庭康 《新闻窗》2008,(6):63-64
怎样选择和讲好一个故事,是我们在摄制电视专题片、纪录片中必须思考和琢磨的问题。这不仅是电视表现手段之所长和优势,也是电视受众的需求。我自2001年开始,拍摄了一些纪录片。其中,纪录片《守望》和纪录片《那山那人》分别在2003年和2004年参加贵州省广播电视评比中,获得二等奖,受到专家和评委的好评。在拍摄纪录片的实践中,深感讲好故事的重要和必要。  相似文献   

11.
王蕾 《青年记者》2013,(2):50-51
电视纪录片是指纪录型的电视专题报道类节目,也称专题片,是运用电子采录设备和手段,对涉及人类生存的各种题材,进行比较系统完整的纪实报道。它是运用镜头客观真实地记录社会生活,反映客观世界原生形态的完整过程,排斥虚构和扮演的电视节目形态。随着《舌尖上的中国》在全国的热播,电视纪录片开始成为吸引观众、提升收视率的重要节目体裁,这也促使了电视人勇于探索纪录片的制作。在纪录片制作中,解说词的作用不可忽视。现代电视纪录片追求画面与解说词构成的视觉感受与听觉感受的完美  相似文献   

12.
黄雄  刘珺 《新闻窗》2009,(5):60-62
电视纪录片娱乐化是指借鉴故事片等其他叙事艺术的手法和技巧,用讲故事的方式,综合利用各种电视手段,生动活泼地把纪录片呈现给受众①。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电视纪录片迅速发展,出现越来越多的艺术创作形式,其中创造性真实在电视纪录片创作过程中的应用极为普遍.许多学者对这种“真实再现”的手法持否定态度,认为真实性是纪录片的天性,容不得半点扮演、摆拍、补拍等创造性的真实;也有学者觉得只要符合当时的真实情况就可以合理利用这些手段进行创作.本文从电视纪录片的渊源、发展,创造性真...  相似文献   

14.
在构成电视传播的诸多元素中,音乐音响是最不具体而又最富于表情性和宣泄性的手段,它具有概括性、抽象性、多释性和不完整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它能够表达画面和文字无法表达的境界,成为画面和文字的补充和延伸。在人物感情的深度难以用画面、文字来表现的时候,在画面气氛最需要渲染的时候,音乐的恰当运用可起到延伸语意、深化情感的作用,这就是电视声音的独特魅力。本文着重谈一谈在电视纪录片中的声音创作。  相似文献   

15.
罗秋实 《记者摇篮》2010,(9):42-42,41
纪录片栏目化之后,其走向应该顺应电视发展规律和观众的收视习惯来调整。信息的点状爆发和记忆点的传播成为新的课题,这是抓住观众、提高收视率的有效手段。无论是什么级别的电视纪录片栏目,要想生存,必须要抓住观众和广告,必须要加强栏目策划和营销,然后才能谈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从媒介融合视角出发,结合近年来媒介融合的特点及发展趋势,阐述中国电视纪录片叙事理念的拓展。同时,结合一些优秀的电视纪录片,分析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纪录片叙事手段的创新。最后,探讨电视纪录片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媒介环境下实现更高层次的媒介融合,提出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要关注人性最本质的需要,坚守纪录片的核心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电视纪录片作为一种以电视映像和音响等元素反映生活真实的手段,其创作过程离不开纪录片创作者主体作用的发挥。本文从纪录片创作的四个方面入手,探究主体作用发挥的形态和特征。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审美价值越来越倾向于务实,电视纪录片作为电视节目一种独立的形式,也就越来越为社会所称道了。而与之同时的制作手段的日益丰富,表现形式上的不断创新,更使今天的电视纪录片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和所有事物的发展一样,这中间也存在鱼目混珠的现象,有些电视纪录片会使人感到做作和虚假,有些内容虽然很好,但形式又有些呆板,缺乏艺术感染力。究其原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电视纪录片是对某一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生活或历史事件作长篇纪录的电视节目。它要求制作者直接拍摄真人真事,以采访摄影为基本手段。随着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于电视特性认识的不断提高,必然带来对电视纪录片从内容到形式的不断创新。特别是对电视纪录片结构的处理,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拍摄的《北京运动服装一瞥》、《众手编织的花环》以及曾引起很大反响的大型电视连续片《话说长江》、《丝绸之路》,都  相似文献   

20.
电视纪录片是“以摄像手段,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历史事件等作比较系统的完善的纪实报道,并给人以一定的审美享受的电视片”。它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来记录真实世界,并解释真实世界、进而交流对世界各种各样的认知和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