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皮肌炎,多发性肌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变化意义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放射配基结合位点分析法与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36例皮肌炎,多发性肌炎治疗前后及30名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位点数及GRmRNA表达水平,同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患者血中糖皮质激素水平。结果皮肌炎,多发性肌炎患者血中糖皮质激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糖皮质激素受体位点数[位点,细胞]及GR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糖皮质激素受体位点数[位点,细胞]及GRmRNA表达水平高者,治疗效果好,而治疗前糖皮质激素受体位点数[位点,细胞]及GRmRNA表达水平低者治疗效果差。结论皮肌炎,多发性肌炎患者糖皮质激素受体位点数及GRmRNA表达水平降低,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变化不仅与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的发病有关,还与治疗反应有关。皮肌炎,多发性肌炎患者糖皮质激素受体位点目的减少可能与GRmRNA表达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2.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自身免疫介导的,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该病是结缔组织病中最易累及多脏器并引起严重脏器损害的常见疾病之一。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 GC)为其首选治疗药物。GC 由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合成和分泌,受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调节,具有调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水、盐、电解质的代谢,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以及抑制免疫、抗炎、抗休克、抗过敏等多项生理功能。其通过与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 GR)结合而发挥作用。现在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水平及基因多态性与SLE的发病、病情轻重及激素治疗效果相关。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糖皮质激素和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显示糖皮质激素的活性升高与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相关。糖皮质激素不仅通过直接干扰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代谢而拮抗胰岛素的作用,而且它对胰岛β细胞胰岛素释放还有直接的抑制作用。由于糖皮质激素受体和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对其在不同组织中表达的调控具有潜在的调节糖皮质激素活性的作用,这能否用于胰岛素抵抗的治疗尚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经脂多糖处理后人胚肺成纤维细胞中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表达及地塞米松对其的影响.方法 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经脂多糖处理后,给予地塞米松进行干预,行细胞病理学检查及细胞增殖实验,检测培养细胞上清液中羟脯胺酸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表达.结果 应用地塞米松后,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病理变化减轻,细胞的增殖明显减少,细胞上清液中羟脯胺酸含量显著下降,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增加,与脂多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地塞米松可减轻脂多糖所致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纤维化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糖皮质激素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UPS和Dex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盐皮质激素受体(MR)的表达情况,以探讨糖皮质激素作用的新机制.方法 利用内毒素脂多糖LPS“致伤”血管内皮细胞,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然后通过RT-PCR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盐皮质激素受体(MR)的表达情况.结果 内皮细胞本身能明显表达MRmRNA,运用不同浓度Dex和100 ng/mlLPS刺激后,可使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MRmRNA表达明显下降,应用大剂量(10-6mol/L)的Dex刺激细胞3h,MRmRNA的表达无明显变化,6h开始有升高,12 h达高峰,24 h回升近刺激前水平.免疫组化的结果与RT-PCR一致.结论 大剂量的DEX( 10-6mol/l)可上调MR的表达,GC引起GR和MR表达的不同变化可能是机体对损伤应激的一种调节机制,表明糖皮质激素作用存在新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表达及意义王九平,刘俊彬,阎荣近年来,研究证明淋巴细胞上存在着多种激素受体,糖皮质激素受体(GCR)便是其中之一。作者采用放射配体法观察各型乙型肝炎(乙肝)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上GCR的变化,从受体水平研究乙肝...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受体(GR)亚型GRα、GRβ在皮肌炎,多肌炎(DM/PM)患者发病及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不同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36例DM/PM患者(其中激素敏感组24例、激素抵抗组12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内GRα与GRβ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M/PM患者GRα mRNA的表达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Rβ mRNA在激素抵抗组中表达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激素敏感组中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M/PM患者GRα、GRβ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导致GRα与GRβ比例失调.使组织细胞对激素的敏感性降低。因此,导致DM/PM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不同,DM/PM患者出现激素抵抗可能与GRβ mRNA表达水平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LPS和Dex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内毒素脂多糖LPS"致伤"血管内皮细胞,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然后通过RT-PCR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表达情况。结果内皮细胞本身能明显表达GRmRNA,运用不同浓度Dex和100 ng/ml LPS刺激后,可使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GRmRNA表达明显下降,应用大剂量(10-6mol/L)的Dex刺激细胞3h,GRmRNA的表达无明显变化,6 h开始明显下降,12 h达高峰,24 h回升近刺激前水平。结论大剂量的Dex(10-6mol/L)可下调GR的表达,表明严重创伤时血管内皮细胞中糖皮质激素作用存在其他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两种糖皮质激素受体(GR)亚型表达水平及其与糖皮质激素疗效的关系。方法在糖皮质激素治疗之前留取MG患者PBMC并涂片,根据糖皮质激素治疗MG的不同疗效分组,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各组GRα和GRβ阳性细胞比例并评分,分析GRα和GRβ表达量与糖皮质激素疗效的关系。结果对照组、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组和依赖组PBMC中GRα阳性细胞计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计分明显高于糖皮质激素治疗抵抗组(P〈0.01);对照组、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组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抵抗组PBMC中GRβ计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计分明显低于糖皮质激素治疗依赖组(P〈0.01)。结论MG患者PBMC中GRα表达降低和GRβ表达增高均与糖皮质激素疗效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0.
糖皮质激素受体在干扰素诱导抑郁症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伟  谢青  谢敬东  刘云野  周惠娟 《肝脏》2005,10(1):16-18
目的探讨干扰素引起抑郁症是否与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相关,以及干扰素如何调节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方法分别给予3 ng/mL和300ng/mL剂量的干扰素诱导Jurkat细胞1,2,3 d;给予300 ng/ml的干扰素诱导Jurkat细胞3 d,然后分为两组,一组继续给予干扰素诱导3 d,另一组停用干扰素观察3 d.采用Western blot,RT-PCR和定量实时RT-PCR方法分析Jurkat细胞内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的蛋白质和mRNA水平.结果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的蛋白质和mRNA水平随着干扰素所诱导的剂量及时间的增加而下降.同时干扰素诱导的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表达的下降能在干扰素撤除后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结论糖皮质激素受体的下降可能是干扰素引起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之一,有望将来成为临床上干扰素治疗各种疾病过程中引起抑郁症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糖皮质激素受体是一种细胞内的可溶性蛋白,与糖皮质激素呈高亲和力与专一性的结合,也是糖皮质激素发挥生理和药理作用的中介物。本文介绍糖皮质激素受体的结构,体内分布以及其水平在肺部疾病中的变化与意义。  相似文献   

12.
糖皮质激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糖皮质扩素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和地位可以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去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理。本文综述了近15年来的国外相关研究某讨论糖皮质激素与核受体的作用原理及其与脂蛋白代谢和动脉血管壁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并从基因水平阐述了糖皮质激素对某些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基因转录和表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糖皮质激素(GC)诱导的骨质疏松症(GIOP)以患者骨量丢失、骨重建功能减退及骨脆性增加为特征。有证据表明,GIOP主要由于GC通过其受体(GR)影响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及骨细胞的正常生物学功能。本文主要简述GR介导的转录因子在调控特定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及在骨系统相关细胞的增生、分化、凋亡中的作用。糖皮质激素(GC)诱导的骨质疏松症(GIOP)以患者骨量丢失、骨重建功能减退及骨脆性增加为特征。有证据表明,GIOP主要由于GC通过其受体(GR)影响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及骨细胞的正常生物学功能。本文主要简述GR介导的转录因子在调控特定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及在骨系统相关细胞的增生、分化、凋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糖皮质激素受体与支气管哮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皮质激素受体是一种细胞内的可溶性蛋白,与糖皮质激素呈高亲和力与专一性的结合,是糖皮质激素发挥生理和药理作用的中介物。支气管哮喘常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其治疗效果与糖皮质激素受体有一定关系。本介绍了糖皮质激素受体的结构,体内调节及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变化与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最近10年积累的证据显示,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抗原提呈细胞和Th1细胞表达自细胞介素(IL)-12、干扰素(IFN)-γ、IFN-α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而上调Th2细胞表达IL-4、IL-10和IL-13。通过以上机制,使用糖皮质激素会选择性抑制Th1介导的细胞免疫,并向Th2介导的体液免疫偏移,而不是对Th1和Th2均产生抑制。在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过程中,应激系统激活,糖皮质激素水平升高,诱导向Th2偏移,从而使机体免于Th1/促炎细胞因子和激活的巨噬细胞产生的其他产物的损伤。尽管如此,引起糖皮质激素水平较大变化的情况,如急性或慢性应激、剧烈运动、妊娠、产褥期等,均可通过调节Th1/Th2细胞平衡而引起感染和自身免疫、变态反应性疾病或改变其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以气道慢性炎症为主要特征,糖皮质激素是强有力的抗炎药物,但对COPD的治疗效果不太理想。活化蛋白1和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表达水平及活性状态是影响激素疗效的重要因素,本文针对活化蛋白1和糖皮质激素受体在COPD发病中的作用以及对激素治疗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糖皮质激素诱导软骨损伤的内在机制。方法 选用3种不同浓度的经典糖皮质激素泼尼松龙处理斑马鱼幼鱼,用同样量的二甲基亚砜(0.01%)处理同胞幼鱼作为对照组。在第4、5和6天采集处理后的样本进行软骨染色实验;采集6 d后的样本进行qRT-PCR分析;使用JASPAR在线软件预测和分析6个胶原编码基因的糖皮质激素反应元件,并构建由6个胶原编码基因组成的启动子驱动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将其与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 GR)和/或糖皮质激素泼尼松(prednisone, PN)转染到细胞中,测量荧光素酶活性。结果 PN 25μmol/L浓度对斑马鱼软骨造成明显损伤。随着PN处理浓度的增加,胶原蛋白编码基因相对mRNA水平显著降低。单次转染GR后,除col10a1a外,所有胶原编码基因的荧光素酶活性均降低;单次添加PN后,6个基因的荧光素酶活性均降低;当GR和PN同时添加时,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降低。结论 PN可引起明显的斑马鱼软骨发育损伤,胶原蛋白编码基因表达降低是PN引起斑马鱼软骨损伤的原因,而PN通过GR抑制胶原编码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糖皮质激素受体是一种细胞内的可溶性蛋白,与糖皮质激素呈高亲和力与专一性的结合,是糖皮质激素发挥生理和药理作用的中介物。支气管哮喘常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其治疗效果与糖皮质激素受体有一定关系。本文介绍了糖皮质激素受体的结构、体内调节及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变化与意义。  相似文献   

19.
支气管哮喘缓解期外周血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支气管哮喘缓解期外周血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变化周燕斌容中生观察60例不同严重程度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在糖皮质激素(Gc)及非激素类抗哮喘药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cR)水平及血浆皮质醇浓度。哮喘缓解期患者60例,男28例,女32例,年...  相似文献   

20.
糖皮质激素与脑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研究显示,糖皮质激素在脑缺血过程中起着广泛而复杂的作用。脑缺血后应洲水平的糖皮质激素可能对新生动物有神经保护作用,而对成年动物则将导致神经元对缺血性损伤的易感性增加,其机制涉及兴奋性氨基酸及NMDA受体、能量代谢、钙超载、凋亡、即早基因表达、免疫与炎症反应、脑血流调节和脑水肿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