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功果桥水电站施工截流模型在考虑河床覆盖层的动态变化条件下,试验研究导流洞前围堰拆除爆堆的可能型式及其导流洞分流特性,导流洞和龙口分流比;系统地试验了在截流设计流量下龙口段水力要素和抛投料尺寸,优选切实可靠的截流方案,合理估计其截流风险,使截流方案实现合理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的统一,为工程截流设计与施工组织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澜沧江小湾水电站施工截流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湾水电站施工截流模型在考虑河床覆盖层的动态变化条件下,试验研究导流洞围堰拆除爆堆的可能型式及其导流洞分流特性,提出围堰拆除、保证导流洞分流的条件;系统试验不同级别截流试验流量下龙口段水力要素和抛投料尺寸,优选切实可靠的截流方案,合理估计其截流风险,使截流方案实现合理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的统一,为工程截流设计与施工组织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三峡工程明渠截流实施期间,水工模型试验全程跟踪原型施工。结合水文水情预报、边 界条件、施工进度对截流水力学指标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向业主、设计、施工单位提供了大量的跟踪预报试验成果,对原型、模型数据进行了对比总结。这显示出对截流施工的科学化、信息化的管理水平,证实了模型试验的相似性和对施工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按照初步设计要求,三峡工程将于2002年12月上旬实施三期截流,鉴于三期施工基坑上游RCC围堰施工强度高,有关方面对提前实施三期截流开展了大量工作,这包括截流设计方案,截流模型试验,施工进度安排等研究,为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从水文、施工的角度,对三峡提前三期截流进行了风险率分析研究,在选取截流设计流量为10300m^3/s和12200m^3/s时,无论是用历时曲线和泊松分布推算水文风险,还是以截流落差为风险指标,用一次阶矩方法求算施工风险,均表明三期截流时段适当提前是可行的。此研究可作为决策过程中的依据和支持。  相似文献   

5.
三峡工程三期截流 ,流量为 12 2 0 0m3 /s ,落差为 5 .77m ,此截流工程将是目前世界上综合难度最大的截流工程。依据三峡工程 1/ 80整体截流模型的试验成果及以往葛洲坝等工程的研究成果 ,对三期截流方案 ,防止抛投体流失的措拖 ,及垫底结构形式、施工时机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 :三峡三期截流方案以双戗截流为好 ;龙口先平抛垫底加糙可以有效地防止抛投料的流失 ;为确保垫底施工成功 ,垫底施工期在今冬明春为好 ;目前 ,2 0t混凝土四面体加 3~ 5t大块石的垫底结构可基本满足渡汛的要求。方案仍需进一步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6.
锦屏二级水电站工程位于雅砻江大峡谷中.受建筑枢纽布置和施工导流设计方案的限制,工程截流采用单洞导流、窄戗单戗单向立堵进占.为保证截流工程成功实施,联合三峡大学对截流进行了水工模型试验,同时根据实际边界条件对截流关键要素展开了研究,制定了详细实施方案和预案,并对截流期的水文要素进行了实测,并用于指导施工.由于导流洞分流条件达不到设计要求,龙口流态较试验模型发生变化,故因地制宜,改进了特殊材料结构、抛填工艺、抛投方法,使得龙口关键段进占成功.  相似文献   

7.
葛守西  赵文焕 《人民长江》2003,34(Z1):82-84
截流戗堤渗流量的定量估计是开展龙口水文要素预报的一个新问题.对三峡工程大江截流和明渠截流龙口预报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对堰体渗流量的估算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和研究.1997年10~11月的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曾2次观测到渗流量大于1 000 m3/s数量级,而截流流量仅10 000 m3/s左右.这说明渗流量在截流水文要素预报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要素.对截流戗堤渗流量的研究还鲜见报告,三峡工程截流进行的截流戗堤渗流量的研究可供今后开展水文要素预报和截流施工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8.
0前言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施工导流设计,因流量大(百年一遇日平均流量83700m3/s)、要求施工期确保通航和围堰档水、提前发电,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和技术难度,成为设计和科研部门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从1956年开始编制长江流域规划以来.三峡工程施工水力学试验曾研究过南津关、三斗坪和太平溪3个有代表性坝址的施工导截流水力学问题。结合枢纽总体布置进行过高山深谷、狭谷及较开阔河道的施工导截流水力学及施_二通肮方面的试验研究,提出试验研究成果和技术总结论文60余篇,其中国家“七五”科技攻关课题——三峡工程施工导流分期与临…  相似文献   

9.
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导流采用分期围堰导流的方式,导流明渠截流为第二期,截流设计流量为1 300 m3/s。采用单戗堤两头同时进占的方法,最大流速为3 m/s,设计截流最大落差为2 m。对黄河海勃湾泄洪闸工程二期截流施工进行技术总结,归纳截流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确保湖南茶林河水电站首台机组于2007年5月发电,需进行二期截流围堰挡水。二期工程的截流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从结构、可操作性、施工进度、施工成本、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和优化。本截流方案得到了业主和监理的好评,为二期截流施工和首台机组发电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对三峡工程三期截流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三峡工程三期截流,流量为12 200 m3/s,落差为5.77 m,此截流工程将是目前 世界上综合难度最大的截流工程。依据三峡工程1/80整体截流模型的试验成果及以往葛洲 坝等工 程的研究成果,对三期截流方案,防止抛投体流失的措拖,及垫底结构形式、施工时机等问题 进 行了讨论。认为:三峡三期截流方案以双戗截流为好;龙口先平抛垫底加糙可以有效地防止抛 投料的流失;为确保垫底施工成功,垫底施工期在今冬明春为好;目前,20 t混凝土四面体加3 ~5 t大块石的垫底结构可基本满足渡汛的要求。方案仍需进一步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12.
国家重点工程——贵港航运枢纽二期工程的大江截流于1997年10月18日圆满结束,比设计截流时间提前一个月。  该枢纽工程分两期施工,一期施工左岸厂房,6孔溢流坝和右岸台地船闸;二期施工右岸12孔溢流坝和接头重力坝。一期主体工程自1995年1月开工至1997年10月,按进度要求完成了左岸厂坝的水下工程施工任务,满足了二期导截流的施工条件。因此,按调整的施工进度安排,提前于10月中旬截流。  二期工程截流设计流量为1510m3/s,标准为10月中旬5年一遇洪水流量。导流泄水建筑物为6孔,每孔净宽14m的溢流坝。实际截流流量为3100m3/s~2500m3/s(截流…  相似文献   

13.
三峡工程三期截流水力特征值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工程三期截流提前到2002年11月,设计截流流量为10300m^3/s和12200m^3/s,在截流施工过程中,龙口水力学指标对截流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推出三峡工程导流底孔出口局部水头损失的计算公式,建立一个水力学数学模型,计算截流断面水力学指标,与水工模型试验结果进行比较,两者比较接近,说明计算成果是合理可靠的,可以作为截流施工设计和风险分析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瀑布沟水电站工程截流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瀑布沟工程截流模型补充试验最大落差为5.69 m,最大流速达8.61 m/s,截流段河床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在截流模型补充试验成果的基础上,对截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截流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5.
吴垂涛 《人民长江》2000,31(10):26-28
珊溪水利枢纽工程原设计施工导流采用围堰一次截流、隧洞导流、个年坝体挡水施工方案。经研究决策,采用围堰一次截流导流隧洞导流汛期坝体过水停工、枯水期施工方案。施工准备及1号导流隧洞施工期由原方案(21个月,1998年10月初截流)调整为10个月,于1997年10月底提前1年截流。主体工程施工阶段由原设计21个月高速为32个月。实际施工中虽然受到地质条件变化和罕见洪水袭击,损失工期109d,但施工方利用洪水间隙继续施工努力抢工期,仍然按计划提前6d发电。实践证明提前1年截流是正确的。若采用原设计方案必然推迟1年发电。  相似文献   

16.
金安桥工程利用1号导流洞单洞分流下进行大江截流,截流流量为829 m3/s,龙口最大落差4.72 m,最大流速达7.15 m/s,截流段河床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在截流模型试验各种工况的试验成果基础上,结合截流的现场地形条件、分流特点、截流填筑材料等方面的分析比较后确定了上、下游土石围堰一次断流、右岸2条导流洞全年导流和60 m宽戗堤右岸单向进占立堵的截流方案,顺利实现了大江截流。  相似文献   

17.
《人民长江》2001,32(3):24
三期截流是三峡二、三期工程的转折点 ,且因截流流量大、最终落差大等特点 ,其截流难度将远大于长江上的前两次截流。为万无一失 ,确保三期截流成功 ,长江委长科院宜科所根据设计要求 ,对设计提出的基本方案、比较方案和预备方案等多种方案都逐项进行了试验 ,并已提出了大量的试验成果。随着设计的深入 ,还将继续进行试验研究 ,为争取拿出最佳截流方案提供详实的科学依据。2 0 0 1年 2月上旬 ,三峡总公司副总经理王家柱、杨清 ,总工程师张超然等领导专程到前坪三峡工程试验场 ,和长江委总工程师郑守仁、三峡工程设计代表局副局长林文亮等设…  相似文献   

18.
为降低截流难度,保证澜沧江苗尾水电站截流工程成功实施,通过整体水力模型,验证双导流隧洞在进口施工围堰不同的拆除情况下,截流时导流洞的泄流能力、截流戗堤进占方式和龙口段位置是否合适。运用施工导截流水力模型试验的方法与先进的试验测试技术,进行了不同工况截流模型试验(双洞导流)研究。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双导流隧洞分流、单戗双向立堵进占截流的较优方案,可达到降低龙口各项水力学指标并明显减轻截流难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郭冬生 《人民长江》2003,34(9):17-19
三峡导流明渠截流具有水力学指标高、施工时间短、抛投强度大、分流条件较差和通航与施工干扰等特点.导流明渠截流设计流量为10 300 m3/s,相应截流总落差4.11 m,实际截流流量基本稳定在8 600 m3/s左右,总落差为2.5 m.采用明渠双戗堤立堵截流,需要研究解决龙口段施工技术、上下游戗堤进占相互配合、设置拦石坎和提高抛投强度、防止堤头塌滑等问题.由于施工保证措施,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得当,加上有利的水情和条件,导流明渠截流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20.
在江河截流过程中,随着戗堤的移动,龙口处河床及河岸边界条件不断变化,给截流设计中的水力计算带来了很大困难。以瀑布沟水电站为研究对象,通过经过验证的数学模型计算,获得了截流期间设计流量Q=1 000m3/s,龙口宽度发生变化时,坝区附近研究水域内流态的变化情况,得到了不同口门宽下龙口附近的水力参数,包括断面平均流速、断面平均水位、垂线平均流速等。计算结果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的比较表明:二维水流数学模型计算龙口处的平均流速、戗堤上下游水位落差、龙中最大流速等结果与试验值较接近,可为水电站的安全截流施工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