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2011年第12届苏迪曼杯混合团体赛4强(中国、丹麦、韩国、印度尼西亚)及其他参赛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和世界优秀羽毛球运动员的竞技年龄进行数理统计和分析,找出我国与世界优秀羽毛球运动员长时间保持高水平竞技运动能力的差距及成因,为延长我国优秀羽毛球运动员竞技运动寿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现代竞技体操运动已发展成为具有高难度的竞技比赛项目,无论在动作的难度和创新方面都已达到很高的水平.通过对中外优秀男子竞技体操运动员出成绩的年龄和周期的比较与分析,发现我国在早期专门化训练和早出成绩、快出成绩方面与亚洲及欧美国家相比有一定的优势,这有利于延长我国优秀竞技体操运动员的运动寿命.研究中国与世界男子竞技体操运动员出成绩的年龄和周期对我国竞技体操的科学选材和训练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卫星 《科技资讯》2010,(25):228-228,230
通过对21世纪初中国和世界优秀体操运动员竞技年龄特点比较研究,发现进入新世纪,世界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最佳竞技年龄结构分布广,主要集中在22~27岁之间。而我国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的最佳竞技年龄范围在21~23岁之间,离差范围小,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最佳竞技年龄要小3~5岁。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陕西省田径运动员的成才年龄特征和竞技能力的年龄结构。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专家调查,筛选出男、女运动员开始训练的年龄、最佳竞技能力形成阶段年龄等若干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陕西省优秀径赛运动员的年龄分布具有明显的项群特点,达到最佳竞技状态为20~25岁,径赛运动员的平均运动寿命为8年,保持3~5年。结论田径训练应该按照每个运动员的特点,把握各个竞技年龄段发展的规律进行科学训练,以实现训练效益的最佳化。  相似文献   

5.
对羽毛球运动项目制胜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技运动项目有其规律性的东西,羽毛球运动也是如此。分析羽毛球运动的项目特点,指出正确处理好运动员体能、技术和战术之间的本质关系是羽毛球运动致胜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比较分析了世界与中国女子跳马项目选手的比赛数据,结果表明,中国队存在新老交替、年龄结构不合理,动作难度低、完成动作质量差及年龄、身材上劣势,颠峰运动寿命短等问题. 提出了转变选材观念、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制定科学选材标准、逐步调整国家队队员年龄与身材结构;转变作风,制定长期发展规划;全面加强队员身体素质训练,延长优秀运动员巅峰运动寿命; 积极发展、创新难度动作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以河南省优秀运动员参加2013-2015年全国定向越野短距离项目赛事数据为研究内容,对河南省定向越野短距离项目竞技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优秀运动员短距离项目竞技状况整体较差,比赛成绩整体与国内同组别运动员相比有一定差距,运动员野外识图能力、山地路线选择、确定前进方向以及山地奔跑能力等定向越野专项技术水平较低,整体专业运动水平不高.建议加强运动员专项技术训练;积极参加高级别比赛,积累比赛经验;同时积极完善优秀定向越野运动员梯队建设,切实提高河南定向运动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8.
王超 《科技信息》2012,(6):325-326
随着羽毛球运动的蓬勃发展,羽毛球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羽毛球比赛中运动员的竞争性、对抗性越来越强,这就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身体素质是运动员承担大负荷训练和提高技术、战术水平,进行各项激烈比赛的基础。只有正确认知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的内容与方法,并富有针对性地运用到运动训练当中,才能增强身体各器官机能,减少运动伤害延长运动寿命,登上最高峰。因此,羽毛球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羽毛球成为奥运会的正式项目之后,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当前必须运用先进科学方法和手段来挑选天赋条件优越、适合从事羽毛球运动的优秀苗子,进行系统的训练培养。少儿时期的选材是至关重要的,将直接关系到运动员的成材率,避免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浪费。  相似文献   

10.
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是由各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而形成的,竞技能力是影响运动员运动成绩的重要决定因素.随着大学生竞技体育的发展,对于优秀大学生运动员的选材与培养成为高校体育工作开展的重点.将计算机科学、心理学、训练学、运动生理学、控制论等知识和技术进行整合应用,开发大学生运动员竞技能力信息监控分析平台,能够最大限度地了解、分析和提高大学生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水平,对于提高大学生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开展项目优秀运动员的选材和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具有很高的辅助决策作用,同时,该研究对未来我国大学生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培养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参加2005年“江缆杯”全国田径大奖赛系列赛(宜兴)暨亚洲田径公开赛女子跳高比赛前12名运动员的身高、体重等身体形态指标进行研究,并与世界优秀女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相关的各项指标参数进行比较分析,了解我国女子跳高运动员的选材现状及与世界优秀选手的差距,为我国女子跳高运动员科学选材和科学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优化我国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和提高运动成绩,以第13届全运会预选赛、决赛和第15届北京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撑杆跳高项目决赛最高成绩成功跳次技术特点为研究对象,利用影像摄像法、二维扫描视频全景图合成解析等方法,通过视频解析获取国内外优秀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员专项技术参数,探讨和比较助跑后三步和起跳阶段的技术动作特征.结果:1)国外优秀女子撑杆跳运动员后三步步幅和步速率均大于国内运动员,更好的步长和步速控制避免了最后一步中水平速率的损失;2)助跑速率、着地角离地角之差和插穴时刻与起跳瞬间的握杆角和躯干角是影响我国优秀女子撑杆跳高运动成绩的关键因素;3)国内优秀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员在助跑和起跳技术上应注意增加助跑速率,缩短起跳时间和减小起跳瞬间的握杆角.  相似文献   

13.
纵观世界某些优秀运动员跳跃的最佳成绩,结合运动生物力学的规律,对排球扣球中利用单,双脚起跳扣球技术进行比较,分析单脚起跳扣球的可行性和优越性,认为利用单脚起跳更能发挥人体的腾空(高,远)度,为高水平运动员提供了更容易操作的新技术,也将为战术的发展与创造带来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14.
从动态视角出发,通过查阅竞技体育人才投入与产出效益相关文献,建立以"人"和"资金"为核心的优秀运动员投入与产出效益发展评价指标,运用熵值法对1993年到2009年期间我国优秀运动员投入与产出效益水平进行评定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1993-2008年期间我国优秀运动员投入与产出效益指数呈波动状态,并且在1999年以后波动幅度加大,在2003年波动幅度最大。(2)如果以1993年为基准年,从1994-1999年期间,投入与产出指数呈波动式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较小;从2000开始,指数呈波动式下降趋势。出现这一发展态势主要是由于我国举国体制的"短板效用"所致。(3)我国运动健将的投入与产出效益与优秀运动员投入与产出效益截然相反,1993-1999年期间我国运动健将投入与产出指数呈明显下降趋势,2000-2008年期间指数呈明显上升态势。运动健将的投入与产出呈现这样的发展态势,主要因为我国运动健将数量的涨幅要远远大于优秀运动员的涨幅。因此,从培养顶尖运动员方面看,投入与产出是相对匹配的。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对10名世界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的11项身体素质指标与其铅球运动成绩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得出了影响世界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成绩的主要因素,并对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提出相应的建议,旨在进一步提高其科学化训练水平,缩短与世界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的差距。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统计分析法,对国际田联认可的创世界纪录次数较多的男、女各前31名杰出运动员年龄、身高、体重等相关因素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获得足以令人注视的数据。这些数据,对于我国田径运动及高等院校创世界一流名校,办高水平运动队,培养高水平的运动员,可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2013年4月译制的适用于里约奥运周期的女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为"研究蓝本",2010年修订版女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为"参照文本",以2013版女子竞技体操规则第1章和第10修订版女子竞技体操规则的前4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文字之间的微细变化进行分析,以求从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和女子技术委员会方面为运动员在比赛中创造优秀成绩做好坚实的后盾。主要结论:国际体联对女子运动员体现人文主义的关怀,但在对运动员违规的罚分方面的比重加大;对教练员也有人文主义关怀的体现,但从大赛的角度,却对教练员自身的职业素养的要求在提升;对女子竞技体操的裁判组成员人数及组成上有所变动,对裁判员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升,同时也体现大赛追求"公平、公正"的宗旨。  相似文献   

18.
专项身体素质的提高与训练的科学化控制密不可分,对优秀皮艇运动员专项体能TOPSIS评价模型的研究有助于其训练科学化的控制.通过对24名男优秀皮艇运动员和17名女优秀皮艇运动员专项体能各测试指标的测量,基于TOPSIS评价方法研制了男、女优秀皮艇运动员专项体能评价模型.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与可靠性;此外,还揭示了一些对优秀皮艇运动员专项体能较为重要的测试指标.  相似文献   

19.
影响我国退役运动员再就业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阶段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时期,整体就业形势严峻,国家的政策性安置变得困难.一些优秀的运动员退役后出现就业难,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现有体制下我国退役运动员的生存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围绕我国的竞技体育体制、运动员退役后的保障制度和运动员自身素质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