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连铸》2014,(4):42-42
<正>由中国金属学会炼钢分会、北京金属学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联合主办的2014年(第十八届)全国炼钢学术会议于5月21~22日在陕西西安召开,来自全国60多家单位的约300位专家及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及分会场讨论。本次会议也是为2015年世界炼钢科技大会做准备的一次会议,对我国近年来炼钢技术发展进行了全面总结,并针对目前我国钢铁工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寻找应对策略,探讨了炼钢技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当前世界钢铁工业尤其是中国钢铁工业面临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竞争加剧、行业盈利空间缩小、资源和环境压力增大等挑战,因此必须建立一种新的钢铁工业发展模式,实现资源与环境协调友好可持续发展。文章主要介绍了韩国、日本、德国、瑞典等世界主要产钢国的可持续炼钢技术发展新动向,分析各自的研究背景及技术特点,指出了我国未来可持续炼钢技术发展的趋势以及应加以关注和值得推广的国内外可持续炼钢技术。  相似文献   

3.
几十年来,用底吹转炉炼钢是西欧的一种最经济的炼钢方法。特别是可以吹炼欧洲的高磷铁矿石、其炉渣也可利用(可作磷肥——译者注)的托马斯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方法的两个重大缺点是,可加入的废钢量少和钢含氮量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可能在原来用空气的地方改用氧气,同时对钢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主要是要求降低含氮量,因此,西欧进行了各方面的努力,来发明一种新的炼钢方法,于是就产生了在转炉底部吹入纯氧的方法。但是,迅速发展的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法终于使这种努力未能引起兴趣。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法在短期内就在经济性方面和在质  相似文献   

4.
<正> 炼钢1.欧洲共同体钢铁工业研究(德)《Stahl und Eisen》1988,14~152.法国钢铁工业中的环境保护(法)《Revve de métatallvrgie》1988,63.使用180t钢包炉的操作经验(德)《Stahl und Eeisn》1987,107(19)4.带质谱仪的VOD工艺的计算机控制(英)《MPT》1988,5,Vol,115.减少在600t平炉中炼钢时锰的消耗(俄)《METAJIллуPг》1988,6  相似文献   

5.
《重型机械》2009,(4):49-49
曾弥散在宝钢股份炼钢厂二炼钢转炉区域上空的浓烟,半年前已消失得无影无踪。这缘于去年底,工程技术公司研发团队研发的一项独有技术《厂房气楼(三次)除尘装置》的成功投运。不久前,该成果在上海市第22届发明选拔赛上获得了金奖。  相似文献   

6.
徐匡迪 《上海金属》1989,11(6):17-29
本文回顾了十年来世界炼钢工业的进展,指出世界钢产量经过六年下降后回升,已达到并略超过1979年的水平,它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发展中国家钢产量增长的结果。按世界钢消费水平预测,钢铁工业将以1%/年的低速率增长。过去十年中炼钢工业最重要的特点,是通过开发新技术来降低能耗、原材料消耗,大幅度提高质量及生产率。今后钢铁工业的技术发展趋势可概括为三个方面:连续化在线自动化生产、现有工艺的创新(如熔融还原、薄板坯连铸)、以及钢铁生产工艺革命性的变革(如半固态成形、粉末轧制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介绍了日本金属材料技术研究所对多段式连续炼钢法的研究,包括炉体设计构思、设备性能和技术经济效果。还谈到一些国家在对连续炼钢法研究中所共同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了实现连续炼钢的途径。作者展望了钢铁工业的未来,确信在工艺上必将走向连续化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8.
青云 《金属世界》2005,(6):58-58
钻木取火是人类照明领域的第一次革命,而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灯被公认为第二次照明领域的革命.现在,环保、节能的半导体照明则标志着第三次照明革命的到来.  相似文献   

9.
申纪 《金属世界》1997,(2):27-27
<正> 19世纪中叶以后,欧州炼钢技术飞速发展。1856年贝塞麦发明了转炉练钢技术。不久,一位德裔英国人F.西门子(1826—1904)和他的哥哥C.W.西门子(1823—1883发明家、科学家、工业家)又发明了平炉炼钢法。 西门子小时候体弱多病,在卢贝克上学,15岁时,上船当了装卸工。1844年在长兄维纳·冯·西门子的指导下,开始学习数学和自然科学。1848年,前往英国到另一个哥哥威廉·西门子那里去当助手,协助工作。威廉·西门子在马德堡技术学校学习,3年  相似文献   

10.
《金属世界》1995,(6):29-29
<正> 平底炉炼钢法 俄罗斯冶金专家发明了一种平底炉炼钢法,已获得专利。这种炼钢方法的工艺流程是:造渣物和废钢的淬火(废钢由轻质料和重质料组成)——铁水浇铸——后续熔化——精炼和出钢。 为了缩短熔化时间,减少铁水消耗量和提高炼钢生产能力,在废钢的重质料淬火前,把铸铁桶内的残料铺在废钢的轻质料上面,数量为炉子装料的1.2%~2.2%。铸铁桶内的残料含有以下成分:造渣物2%—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电炉炼钢和高炉炼钢生产工艺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论述,对两种工艺生产产品中的残留物、氮含量进行了分析比较;并进一步指明,随着社会废钢资源的积累,直接还原技术的开发,电力工业的发展,电炉炼钢技术(大容积电炉、超高功率电炉等)、铁水预处理和炉外精炼技术的飞速发展,电炉钢厂越来越多地转向生产普通钢,而转炉钢厂越来越多地生产特殊钢。在未来钢铁工业的发展中,每个企业都需要把对电炉与转炉冶炼特殊钢优劣分析做为课题之一,科学合理地选择特钢冶炼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2.
<正>济钢第三炼钢厂(以下简称三炼钢)为实现转炉自动化炼钢,引进了达涅利康利斯公司(Danieli·Corus)的副枪(TSC)设备和技术。副枪技术在转炉上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转炉炼钢过程中钢水的温度、碳含量等信息,这些信息为实现转炉的自动化炼钢创造了条件。而如何借助副枪系统的快速测定功能同时又能保证碳含量测量的可靠性是提高自动化程度的关键,为此三炼钢开发了结晶定碳技术,用以提高结晶定碳的命中率。  相似文献   

13.
王夏 《金属世界》1996,(5):26-26
<正> 贝塞麦(1813~1898年)是英国工程师和发明家,首创酸性底吹转炉炼钢法,发明了贝塞麦转炉。他生于英国的哈法德郡的查尔顿,幼年时即显示出很有机械技能和创造力。不到20岁就发明了一种机械进行邮票盖章的方法,并为英国政府所采用。但是政府对他的这一发明没有给任何报酬。所以,从那次后,他每当有任何发明时,总要设法取得专利,以此来保护自己的发明。直接导致他寻找新炼钢法的契机,是军备和战争的需要。1851年在伦敦的第一届国际博览会上,已经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完全用钢铁和玻璃建筑了一座“水晶宫”供作博览会的会场,以此来炫耀它的强大工业实力。而德国在这个博览会的中央展厅却展  相似文献   

14.
<正> 真空密封造型(Vacuum Sealed Moulding Process)简称“V法造型”,是70年代初由日本人首先发明的一种新型造型方法,被称为第三代造型法。(第一代造型法是包括高压造型和射压造型在内的机械力造型方法;第二代造型法是指热芯盒、冷芯盒等化学造型方法;第三代造型法是物理真空密封造型方法)。目前,世界上已有上百家铸造厂采用V法技术,其中以日本最多。在日本,起重机配件、铸铁溶盆、钢琴弦排等铸件70%以上是采用  相似文献   

15.
<正> 今天世界钢铁工业在工艺技术方面又出现三项新技术,熔融还原和近终形铸造被称为前沿技术,煤氧熔炼废钢炉是一种新的炼钢方法。 一、熔融还原 铁矿石在高温熔融状态下,靠直接还原反应得到铁水或钢水的方法叫熔融还原。它要求的条件就是要不断地向熔池供热,保持熔池高温熔融状态下,就可以达到很快的反应速度,比固态铁矿石和一氧  相似文献   

16.
世界各国钢铁工业每年消耗的能源在国民经济总能源消耗中一般占5~18%,而电弧炉炼钢又是钢铁工业中的用电大户。因此,在当今能源问题十分突出的情况下,以节电为主的节能,是从事电弧炉炼钢人员十分关注的课题。电弧炉的节能,总的包括两个方面,即提高热效率和回收部份能量。在提高热效率方面,从60年代以来,发展了超高功率电炉、强化吹氧助熔等超速熔化技术;电磁搅拌、喷射冶金等快速精炼技术,以及按照冶炼周  相似文献   

17.
钢铁工业是能耗的大户,占国民经济总能耗的12%左右,因而引起人们的特殊关注。近二十年来,由于能源危机的冲击,钢铁冶炼节能技术得到不断发展,使其能耗大幅度下降,见图1。钢铁工业能耗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氧气顶吹转炉炼钢逐步代替了平炉炼钢,广泛采用了连铸技术及过程自动控制,实行了能源管理。平炉炼钢的能耗为4000MJ/T钢,(MJ=10~焦耳、指单一炼钢方法的能耗)而氧气转炉炼钢仅约650MJ/T钢。模铸钢锭开坯的能耗约1200MJ/T钢,而连铸坯的能耗仅为300MJ/T钢。可见,钢铁生产工艺的每一个  相似文献   

18.
最近出现一种全新的炼钢技术——微波炼钢,这种新技术因其简便、节能、省时、环保而引起了世人的关注.文章介绍了微波炼钢技术的产生过程、分析了微波炼钢技术的特点和优点,讨论了微波炼钢技术的应用前景.钢铁是一种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材料,它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随着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社会对钢材的需求将大大增加.目前全世界每年钢产量已经突破10亿t大关,而我国2009年钢产量已经超过5亿t,为世界上最大钢生产国[1].尽管钢铁的生产数量巨大,但目前炼铁所使用的基本技术仍然是古代所发明的高炉冶炼技术[2],虽然这种技术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得到极大的改进,但还是存在冶炼过程时间长、所耗能量多以及产生环境污染等问题.如何克服这些问题,进一步提高钢铁的产量和质量,一直是钢铁研究人员努力的方向.最近,出现了一种全新的炼钢技术——微波炼钢,因其有望有效克服目前炼钢技术缺陷以及解决世界能源的合理利用问题,从而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文章将简要介绍这种技术的产生、特点、影响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济钢  孙浩 《轧钢》2000,17(5):65
济钢于 2 0 0 0年 9月 14~ 16日召开了首届钢铁年会。这是济钢建厂以来举行的第 1次大型学术交流会。本次会议的主题是“面向 2 1世纪 ,依靠技术创新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会议邀请了国家冶金局李世俊副司长、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王泰昌及苏天森教授 ,他们分别作了“面向 2 1世纪的轧钢技术发展趋势”“钢铁工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技术经济分析”“面向 2 1世纪的炼钢技术发展趋势”的学术报告。济钢总经理李长顺提出了关系济钢发展 8个方面的讨论课题 :( 1)结构调整如何发挥优势问题 ;( 2 )运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问题 ;( 3…  相似文献   

20.
为了改善电弧炉炼钢的冶金性能 ,德国冶金专家将底吹搅拌气体技术应用到炼钢过程中 ,研究出一种新工艺———底吹电弧炉炼钢法。试验结果表明 ,这种炼钢新工艺具有许多优点 :( 1 )熔池搅拌能力强 ,在一般电弧炉炼钢的氧化期 ,熔池混均时间为 5~ 6min ,还原期为 60~ 80m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