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研究二氧化氯预氧化工艺对原水中摇蚊幼虫的去除效果,解决目前预氯化工艺不能有效控制摇蚊幼虫在给水处理工艺中孳生的难题.方法进行了二氧化氯和液氯灭活第1龄期摇蚊幼虫的对比试验,在此基础上,对不同预氧化工艺下,预氧化与水处理澄清过程对第1龄期摇蚊幼虫的协同去除效果进行了考察,并对其水样的有机浓集物进行了Ames试验,比较了两种饮用水的致突变性.结果二氧化氯与液氯相比对摇蚊幼虫具有更好的灭活作用,投加量1.5 mg/L,接触30 min可以达到100%的灭活率;二氧化氯投加量0.51 mg/L,二氧化氯预氧化与水处理澄清过程的协同作用可以完全去除原水中的第1龄期摇蚊幼虫.Ames试验进一步表明,采用二氧化氯作为预氧化剂可明显降低饮用水的致突变性.结论二氧化氯预氧化工艺是去除饮用水中摇蚊幼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给水处理过程中摇蚊幼虫的氧化杀灭与去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几种水处理氧化剂——氯气、二氧化氯、臭氧对原水中不同龄期摇蚊幼虫的灭活效果,并进一步考察了预氧化与水处理澄清过程对1龄幼虫的协同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随龄期的增长摇蚊幼虫对化学氧化剂的耐受性不断增强,与其它2种氧化剂相比,二氧化氯对摇蚊幼虫具有更好的灭活作用.二氧化氯投加量0.5 mg.L-1,二氧化氯预氧化与水处理澄清过程的协同作用可以完全去除水中生物活性降低的1龄幼虫;混凝沉淀工艺能够完全去除原水中2-4龄幼虫,二氧化氯投加量1.0 mg.L-1,原水中4龄幼虫经混凝沉淀后在24h内死亡.试验证明化学预氧化剂的氧化灭活与其他水处理工艺有机结合,发挥协同作用,是解决摇蚊幼虫污染问题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3.
水中剑水蚤类浮游动物去除技术发展状况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水源污染及水体富营养化导致以桡足类剑水蚤为代表的浮游动物的大量繁殖,由于其不能被有效去除,致使在水厂乃至入户水中仍有出现,这是给水处理中出现的一个新问题,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对其生理特性进行了阐述,为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并从国内外水处理现状入手.对现有去除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为安全有效的去除方案.相信通过更加深入的研究和设计,必将完善水处理工艺,从而达到彻底在水处理过程中安全有效的去除剑水蚤类浮游动物、保证饮用水质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城市供水水源有机污染的加重和水体富营养化,水蚤等浮游动物的大量孳生,对饮用水安全造成了威胁.通过对西安地区饮用水源中水蚤的孳生现状的调查,确定出枝角类水蚤为本地区的优势种类.经过实验室驯化培养,研究了枝角类水蚤的生长习性和繁殖规律,利用液氯、过氧化氢、高锰酸钾、二氧化氯和臭氧等几种常用氧化剂对其进行了灭活试验,并考察了影响灭活效果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臭氧的灭活效果最好,投加1. 2 mg·L-1,接触30 min即可达到100%灭活,臭氧灭活水蚤的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不同氧化剂对水蚤的灭活机理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5.
水源中水蚤类浮游动物的孳生与生态控制研究   总被引:28,自引:5,他引:28  
以桡足类剑水蚤为代表的浮游动物在水厂乃至入户水中的出现是给水处理中继藻类之后又出现的一个新问题,首先从生态学的角度进行分类并对其生理特性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然后从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入手以生态群落中的食物链关系为依据,通过分析捕食关系与生存竞争压力对剑水蚤生存的影响探讨其大量孳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治理方案,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利用食物链关系进行水体综合治理,通过运用生物操纵技术来调整水体的营养结构和代谢水平,以达到恢复生态平衡并控制蚤类滋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水源治理中鱼类的摄食选择性对其生物操纵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常规的水处理工艺难以有效地去除水源水中孳生的水蚤类浮游动物的问题,提出利用鱼类的生物操纵作用来抑制水源中水蚤类浮游动物的孳生,实施以水体治理为目的的鱼类放养.微型生态系统的实验结果表明,鱼类的摄食选择性对其生物操纵作用具有重要的影响.在30 g/m3水体的放养密度下,滤食性鲢、鳙鱼可以有效地抑制水体中水蚤类浮游动物的孳生,并通过影响水体中营养物质水平和生物群落结构对水质的恢复也十分有效;草食性草鱼和杂食性鲤鱼在水蚤的生物抑制和促进水质恢复方面没有明显的生物操纵作用.  相似文献   

7.
水中颤蚓灭活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源污染及水质恶化导致水体中生物群结构发生改变,部分水生物大量繁殖,由于目前不能被有效去除,致使在水厂乃至入户水中时有出现,这是给水处理中出现的一个新问题.本文对水厂中新发现的水生物—颤蚓进行了初步研究,利用次氯酸钠、过氧化氢、高锰酸钾、二氧化氯和臭氧等几种常用氧化剂对其进行了灭活试验,研究了在不同投药量、pH值、接触时间下比较几种药剂的灭活效果.结果表明,臭氧灭活效果最佳,2.5 mg/L投加量下可达100%灭活;次氯酸钠、高锰酸钾、二氧化氯在增大投药量和延长接触时间后也具有较好的效果;过氧化氢在实验条件下对颤蚓无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水厂原水长距离输送的工艺特征,研究了黄河中下游地表水体单独投加粉末活性炭和二氧化氯以及两种水处理剂同时投加3种方法的除嗅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粉末活性炭投加量为10 mg/L,接触2h时,臭阈值的去除率可达到83.1%;二氧化氯投加为0.5 mg/L和1.0 mg/L,接触160 min,臭阈值去除率分别为50.2%...  相似文献   

9.
饮用水中摇蚊幼虫生长习性与灭活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摇蚊幼虫经常出现在以地表水为水源的源水中,其适应力强,易于在水处理构筑物中筑巢,成为饮用水安全面临的新问题.通过实验室驯化培养,研究了西安地区地表水中摇蚊幼虫的生长习性,并利用次氯酸钠、过氧化氢、高锰酸钾、二氧化氯和臭氧等几种常用氧化剂对其进行了灭活试验,研究了在不同投药量、pH值、接触时间下比较几种药剂的灭活效果.结果表明,臭氧灭活效果最佳,1.5 mg/L投量即可达到完全灭活;其他几种药剂灭活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给低温微污染水源水的处理提供可靠可行的工艺参数,通过烧杯静态试验,分别研究了水温、pH值、氧化时间等因素对高锰酸钾预氧化反应的影响,以及高锰酸钾预氧化在常规水处理工艺基础上的净水效能,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北方冬季低温微污染水,高锰酸钾预氧化能有效地去除部分有机物,并起到良好的助凝除浊除微污染作用,使处理后水质达到标准.并指出高锰酸钾投加的最佳剂量应根据原水水质确定其最佳投药量范围,投加位置也可根据原水水质适当选择.  相似文献   

11.
针对受污染水pH值的改变会影响许多预氧化药剂微生物灭活效能的问题,考察了不同pH值下KMnO4、Cl2、NH2Cl及KMnO4与Cl2或NH2Cl联用灭活微生物的效能,探讨作用较强的预氧化药剂.结果表明, pH值的变化对几种药剂的灭活效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与投药总量相同的单独Cl2或NH2Cl相比,随着pH值的升高,KMnO4与Cl2或NH2Cl联用的优势更加明显,pH=7时,灭活的效果分别提高0.25和0.14个对数级;在pH=9时,分别提高0.95和0.55个对数级.由于一般天然水的pH值通常处于中性或微碱性范围内,因此KMnO4与Cl2或NH2Cl联用工艺可怍为受污染水处理的一种新的安全预氧化技术.  相似文献   

12.
微波诱导二氧化氯氧化处理水中苯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模拟苯酚废水为处理对象,以ClO2为氧化剂,以微波诱导作为辅助手段,考察微波诱导ClO2氧化处理苯酚配水工艺中,ClO2投加体积、微波辐照功率、微波辐照时间、废水温度、废水pH等因素对苯酚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处理1 0 0 mL质量浓度为1 0 0 mg/L的苯酚配水,ClO2的投加质量分数为1%的ClO2溶液1.012 mL(苯酚与ClO2摩尔比为0.734∶1),微波功率为50 W,辐照时间为6 min,配水pH 3~5时,处理效果最好,苯酚的去除率达到83.16%。并且,在相同的处理条件下,微波诱导ClO2氧化苯酚的效率明显高于传统水浴加热法,并且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表明该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含酚废水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高纯二氧化氯(ClO2)对水中贾第鞭毛虫的灭活效果,选择荧光活体染色法作为贾第鞭毛虫灭活效果的评价方法,研究不同因素对ClO2灭活贾第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7.0,水温为25℃,浊度为1NTU,投加2mg/LClO2后30min,可以达到最适消毒效果(贾第虫存活率小于1%);浊度是影响ClO2灭活贾第虫效果的主要因素;贾第虫孢囊的存活率(孢囊含量为3×105个/mL)与ClO2投加质量浓度、作用时间成非线性负相关;酸性较于碱性更适宜ClO2灭活贾第鞭毛虫;可溶性有机物质量浓度一定程度上抑制ClO2的灭活效果.  相似文献   

14.
二氧化氯催化氧化处理萘酚绿模拟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利用二氧化氯直接氧化和催化氧化处理萘酚绿模拟废水,单纯用二氧化氯化学氧化处理COD为1533?mg/L的萘酚绿废水时,最佳pH值为1.2,二氧化氯投加量为1500?mg/L,反应60?min,COD去除率为45.3%,BOD5去除率为11.2%,脱色率为92.5%.在最佳pH值为1.2,经过1500?mg/L二氧化氯和0.25?g TiO2催化氧化60?min后,COD去除率为52.5%,BOD5去除率为48.1%,脱色率为96.4%.结果表明,萘酚绿经化学氧化和催化氧化后,分子中萘环被氧化降解为羧酸和萘醌,并进一步降解为无机物,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为难降解废水的后续处理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二氧化氯催化氧化处理铬黑T模拟废水的实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研究了利用二氧化氯直接氧化和催化氧化处理铬黑T模拟废水,单纯用二氧化氯化学氧化处理COD为2928mg/L的铬黑T废水时,最佳pH值为1.8,二氧化氯投加量为1200mg/L,反应60min,COD去除率为24.1%,BOD5去除率为21.8%,脱色率为70.0%.在最佳pH值为1.8,经过1200mg/L二氧化氯和0.25g TiO2催化氧化60min后,COD去除率为33.6%,BOD5去除率为53.2%,脱色率为75.2%.结果表明,铬黑T经化学氧化和催化氧化后,分子中苯环和萘环被氧化分解为羧酸和苯醌,并进一步分解为无机物,为难降解废水的后续处理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利用二氧化氯直接氧化和催化氧化处理铬黑T模拟废水,单纯用二氧化氯化学氧化处理COD为2928mg/L的铬黑T废水时,最佳pH值为1.8,二氧化氯投加量为1200mg/L,反应60min,COD去除率为24.1%,BODs去除率为21.8%,脱色率为70.O%.在最佳pH值为1.8,经过1200mg/L二氧化氯和0.25g TiO2催化氧化60mir诟,COD去除率为33.6%,BOD5去除率为53.2%,脱色率为75.2%.结果表明,铬黑T经化学氧化和催化氧化后,分子中苯环和萘环被氧化分解为羧酸和苯醌,并进一步分解为无机物,为难降解废水的后续处理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
S市富营养化水源水预氧化除臭试验研究与初步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氯、二氧化氯、高锰酸钾、臭氧等氧化剂,对S市富营养化水源水进行了化学预氧化除臭试验研究及初步评价.结果表明,二氧化氯、高锰酸钾、臭氧对嗅味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8.
采用K2FeO4预氧化复合高岭土和聚合氯化铝(PAC)混凝处理了含颤藻和腐殖酸的混合水,并探讨了对处理后水中残留铝含量及其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4.0 mg·L-1K2FeO4预氧化就能使混合水样的浊度、腐殖酸和藻类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4.05%、91.67%和90.78%,明显优于相同条件下单纯的PAC处理效果;水样的pH值对K2FeO4预氧化有显著的影响,在pH=6.5时效果最好;K2FeO4预氧化影响处理后水中残留铝的含量和形态,在最佳条件下总铝浓度降低了51.8%,特别是对人体毒害作用最大的溶解态铝降低了4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