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狂犬病防制     
狂犬病是由弹状病毒科狂犬病病毒属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烈性接触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其典型症状为“恐水”,故又称“恐水病”。本病极为凶险,病死率几乎为100%。狂犬病病毒主要存在于病兽的脑组织及脊髓中,病犬的唾液腺和唾液中也有大量病毒,并随唾液排出体外。病犬出现临床症状前的10~15d,至症状消失后的6~7个月内,唾液中都含有病毒。  相似文献   

2.
1流行病学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病死率可达100%,常见于犬、狼、猫等肉食动物。患病动物临床症状表现为神经兴奋和意识障碍,继之局部或全身麻痹而死,因恐水症状比较突出。病畜、潜伏期带毒的动物以带毒的畜产品都是危险的传染源,特别是犬科动物常常成为人畜狂犬病的传染源和贮存宿主。据统计,95%以上的人狂犬病由带毒犬传染,传播途径主要是动物咬伤,皮肤黏膜有损伤时接触病畜唾液也可感染,也可经气  相似文献   

3.
<正>狂犬病俗称疯狗病,又称恐水症,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以神经调节高度障碍为特征,表现为患畜狂躁不安和意识紊乱,最终因麻痹而死。1病原与流行特点狂犬病的病原是弹状病毒科、狂犬病病毒属的狂犬病病毒。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畜的延脑、大脑皮层、海马角、小脑和脊髓中,此外唾液腺和唾液中也有大量病毒。病毒存在于患畜的中枢神经细胞及唾液中,能在细胞的胞浆内形成一个至几个狂犬病病  相似文献   

4.
奶牛狂犬病是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人和各种畜禽都可感染,是由狂犬病病犬或带毒动物咬伤而传染。 病畜或带毒动物的唾液中有大量病毒,通过咬伤使病毒沿奶牛感觉神经纤维进入中枢神经;或由血液侵入脑组织,神经细胞受刺激后引起兴奋反应,神志扰乱,兴奋性增强,随着神经细胞变性,引起麻痹症状,导致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相似文献   

5.
<正> 狂犬病由病毒引起的急性脑脊髓炎病。可以感染犬、猫、蝙蝠、野生肉食兽和所有热血动物。除了某些已经消灭狂犬病的国家或地区外,全世界均有此病发生。形态与传播:病毒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与唾液中。临床症状开始之前感染动物可以从唾液传播病毒。自然界动物嘶咬时从唾液将病毒传给其他动物。潜伏期15—50天不等,有的甚至几个月之久。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动物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和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直接接触性传染病。狂犬病病毒主要侵害中枢神经系统,临床特征为病畜狂躁不安和意识紊乱,最后发生麻痹而死亡。作者通过对安徽省动物狂犬病流行及防控情况进行调查,总结防控经验,探索人与动物感染狂犬病的内在联系,找出狂犬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狂犬病俗称疯狗病,是人、家畜及某些野生动物共患的急性传染病,病死率为100%。对家畜的危害以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紊乱,兴奋性增高,意识障碍,出现麻痹疱状为主。本病至今尚未研究出有效的治疗方法,一旦发生,应立即扑杀并做无害化处置。1病因及流行病学病原体为狂犬病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畜的中枢神经系统、唾液腺和唾液中。唾液是病畜排毒的主要途径,犬、猫、某  相似文献   

8.
(二) 疾病防治。 1.狂犬病。狂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病狗的唾液中含有大量病毒,是由患病或带毒狗咬伤人、畜所致。不同品种、年龄和性别的狗均可发病。各种家畜、野生动物都能感染本病,易感动物常见狗、猫和野生肉食兽,通常是由于它们的咬啮传给它种动物。人畜发病死亡率达100%。 病状:本病有潜伏期,由各种动物的易感性和被咬伤  相似文献   

9.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人狂犬病主要通过患狂犬病动物咬伤、抓伤或从粘膜感染引起,在特定条件下亦可通过呼吸道气溶胶传染。被感染动物唾液内含狂犬病病毒。病毒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其典型症状为恐水症,又称“恐水病”或“疯狗病”。本疾病极为凶险,病死率100%。  相似文献   

10.
《畜牧与兽医》2016,(9):149-150
正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和动物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温血动物,多见于犬、猫、狼、狐狸等动物的感染。通常的传播是由患病或带毒犬等动物咬伤了人或其它动物而感染。被感染的人或动物一般表现兴奋、意识障碍、局部或全身瘫痪而危及生命。狂犬病病毒的宿主较广泛,多见于犬科动物,其次是马、牛、羊、家禽、鸟类等。狂犬病病毒也存在于被感染动物的唾液中,在出现临床症状前  相似文献   

11.
狂犬病,又称恐水症,是人、畜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以神经调节高度障碍为特征,患羊表现为狂躁不安和意识紊乱,最终麻痹而死。1病原狂犬病病原是狂犬病病毒,为弹状病毒科,狂犬病病毒属。该病毒在动物体内主要存在于病畜的延脑、大脑皮层、海马角、小脑和脊髓中,  相似文献   

12.
狂犬病是人、畜共患病。由于症状典型、病情严重、无药可治,一旦发病几乎无一幸免。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所有温血动物均可感染。人、畜主要通过病畜咬伤感染。临床症状表现为急性、进行性,几乎不再逆转的脑脊髓炎。主要有兴奋、恐水、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症状,故称恐水症,俗称疯狗病。  相似文献   

13.
正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危害家畜与人类健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它是使温血动物发生中枢神经病变的高致死性和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本文对狂犬病的症状和疫情多发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方法。1狂犬病的临床症状通常情况下,狂犬病病毒存在于感染动物的唾液里,患病动物通过咬伤或舌舐粘膜或新近皮肤破损处(如被抓伤伤口)等方式将病毒传染给其他动物或人,也可经消化道或呼吸道传播。狂犬病主要在动物间传播。狗、猫、狐狸或蝙蝠等  相似文献   

14.
1 发生和传播 狂犬病的病原体是狂犬病病毒。狂犬病病毒是RNA病毒,属弹状病毒科,狂犬病病毒属。病毒在患病动物体内主要存在于中枢神经组织、唾液腺和唾液内。所有温血动物均可感染本病,但大多数地区的传染源主要是病犬,约占90%,病猫次之,病人传染健康人的可能性很小。病毒主要通过咬伤感染散布传播,引起动物和人发病,也可通过皮肤损伤和口、鼻黏膜及眼结膜等使人感染。  相似文献   

15.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V)引起的以恐水、畏光、吞咽困难、狂燥等为主要临床特征.可在几乎所有哺乳动物中传播的高致死率人畜共患传染病.狂犬病传染途径以直接接触传播为主,患畜的唾液腺和唾液中含有大量病毒,并随唾液向体外排出.  相似文献   

16.
谈建立综合防控狂犬病的长效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人们消遣娱乐、追求生活质量的一种标志,宠物犬、猫的饲养数量快速增加,但随之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已不容忽视,人被犬、猫咬伤、抓伤的次数也在大幅上升。从1998年开始,国内狂犬病发病人数再度呈持续、快速回升之势。近三年以来,狂犬病的死亡人数和病死率在我国法定传染病中始终占据首位,95%以上的狂犬病人间病例是由带毒犬引起的,狂犬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安全的传染病。狂犬病病毒主要存在病畜的唾液内,主要通过咬伤的伤口发生感染,皮肤黏膜损伤处接触病畜的唾液亦可感染。一旦感染,死亡率几乎为10…  相似文献   

17.
狂犬病俗称疯狗病,又称恐水病,是由嗜神经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疾病。人畜发病多是因为患狂犬病的动物咬伤后所引起。此外,当健康动物皮肤、粘膜有损伤时,接触病畜的唾液也可以感染本病。由于狂犬病疫苗的广泛应用,该病已经得到控制,但由于某些村屯仍有部分狗漏注疫苗,致使狂犬病时有发生,甚至造成人身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仍应引起人们重视。  相似文献   

18.
<正>狂犬病又称恐水症,是人、畜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患羊表现为狂躁不安和意识紊乱,最终因麻痹而死。狂犬病病毒主要存在于被感染病畜的延脑、大脑皮层、海马角、小脑、脊髓及唾液腺和唾液中。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弱,不耐热,50℃条件下15min、100℃条件下2 min可将其杀死。冷冻或冻干状态下病毒可长期保存。酸、碱条件下,日光、紫外线照射下,石炭酸、福尔马  相似文献   

19.
狂犬病俗称疯狗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患病动物的中枢神经和唾液内。临床上以狂躁不安、中枢神经高度兴奋、意识紊乱为特征,因病程短且凶险、死亡率可达100%而受人们关注。针对师宗县狂犬病防控工作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促进狂犬病防控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  相似文献   

20.
加强狂犬病的防控工作 确保人民生命安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人主要通过犬、狼、猫等带有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抓伤后感染而发病,临床症状表现为特有的高度兴奋、恐水、怕风、流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特别是近几年,我国的狂犬病疫情不断上升,对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加强对该病的防控有重要的意义。对当前狂犬病的防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