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8 毫秒
1.
目的:研究JAK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通路对烫伤后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感染致严重脓毒症大鼠肝损害的影响。方法:采用烫伤后金葡菌感染致严重脓毒症的大鼠模型,60只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烫伤对照组,烫伤后金葡菌感染组,JAK2激酶抑制剂AG490和STAT3抑制剂雷帕霉素(RPM)处理组,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和蛋白表达,肝功能指标的改变。结果:AG490和RPM早期干预均能显著降低烫伤脓毒症大鼠肝组织TNF-αmRNA表达峰值(P均<0.01),AG490处理后2小时肝组织TNF-α的蛋白水平也有所下降,同时,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亦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结论:脓毒症早期抑制JAK/STAT通路的活化有助于减轻肝组织炎症反应及急性肝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RAP)软膏对寻常型银屑病(PSO)小鼠皮肤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45只BALB/c小鼠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每组15只。模型组和实验组利用5%咪喹莫特乳膏建立银屑病小鼠动物模型,空白对照组不建模。实验组建模后连续给药0.1%雷帕霉素软膏涂抹14 d,其余两组给予生理盐水湿润皮肤,每日3次/d,连续涂抹14 d。三组小鼠于15 d检测血清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4(IL-4)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酪氨酸蛋白激酶2(JAK2)、信号转导与转录因子1(STAT1)和信号转导与转录因子3(STAT3)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磷酸化p-JAK2、p-STAT1和p-STAT3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细胞因子IFN-γ含量上调(P<0.05),用药后实验组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IL-4水平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PCR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皮损区JAK2、STAT1和STAT3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用药后实验组JAK2、STAT1和STAT3 mRNA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Western blotting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皮损区皮损区p-JAK2、p-STAT1和p-STAT3表达显著升高(P<0.05),实验组p-JAK2、p-STAT1和p-STAT3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雷帕霉素可通过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降低银屑病小鼠炎性因子表达,从而对银屑病小鼠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纹状体区缝隙连接蛋白36(Cx36)在左旋多巴诱发的异动症(LID)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60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分成正常组、假手术组、帕金森病(PD)组、观察组和雷帕霉素对照组,每组12只。向右侧内侧前脑束注射6-羟多巴(6-OHDA)建立偏侧PD大鼠模型,以左旋多巴治疗PD大鼠,制作LID大鼠模型,观察组造模后给予左旋多巴连续治疗3周,雷帕霉素对照组造模后在左旋多巴治疗的同时,给与雷帕霉素干预。正常组、假手术组、PD组不做任何治疗或只给与安慰剂。采用不自主运动(AIM)评分评估观察组和雷帕霉素对照组大鼠不自主运动的行为学改变,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组大鼠纹状体区右侧Cx36表达,探讨Cx36表达水平与行为学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大鼠的AIM评分明显高于雷帕霉素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损毁侧纹状体区Cx36表达明显高于其余4组(P0.01);Cx36表达和AIM评分成正相关。结论:Cx36的表达水平的增高与LID的形成关系密切。Cx36的表达上调可能强化了纹状体神经元同步化振荡放电,加剧纹状体区多巴胺能神经元内直接通路和间接通路的失衡,促成纹状体异常信号的输出,最终导致LID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丹参酮ⅡA对腹主动脉缩窄高血压大鼠JAK/STAT通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腹主动脉缩窄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的作用,并研究其对左心室肌JAK/STAT通路的影响。方法:取32只9周龄SD大鼠,环扎其腹主动脉,制成高血压大鼠模型;术后4周将手术大鼠分为心肌肥厚组,丹参酮高、低剂量组和缬沙坦组。另取8只行假手术(假手术组)。测量大鼠的尾动脉收缩压(SBP)、室间隔厚度(IVS)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各组大鼠JAK1和STAT3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肌肥厚组的SBP、IVS、LVMI以及JAK1、STAT3的表达均明显升高。丹参酮高、低剂量组上述指标(除SBP外)均较心肌肥厚组明显降低。结论:JAK、STAT的表达在心肌肥厚的信号通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丹参酮ⅡA有可能是通过干预JAK/STAT通路而逆转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诱导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对CML细胞K562用雷帕霉素10(A组)、15(B组)和20(C组) nmol/L分别处理24 h,对照组不加雷帕霉素。采用MTT法检测雷帕霉素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 AnnexinV-FITC/PI双染法检测雷帕霉素对K562细胞凋亡的影响, RT-PCR检测雷帕霉素对K562细胞EZH2/Hedgehog信号通路基因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雷帕霉素对K562细胞凋亡及相关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TT法检测发现,不同浓度雷帕霉素对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C组的细胞存活率37.6%±3.4%,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通过AnnexinV-FITC/PI双染法检测发现,C组细胞的凋亡率为93.1%±8.1%,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Western blot检测发现,K562细胞在雷帕霉素作用后,C组的Caspase-3和BAX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36±0.04、0.39±0.06,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BCL-2蛋白水平0.17±0.03,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RT-PCR检测发现,K562细胞在雷帕霉素作用后,EZH2与Hedgehog基因mRNA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Ptch1基因m RNA水平明显上升(P0.05)。Western blot检测发现,K562细胞在雷帕霉素作用后,其EZH2与Hedgehog蛋白表达水平下降,而Ptch1蛋白水平上升(P0.05)。C组的EZH2与Hedgehog蛋白相对水平分别为0.21±0.03、0.16±0.05,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Ptch1蛋白水平0.46±0.06,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结论:雷帕霉素可抑制白血病细胞中EZH2蛋白表达,从而干扰Hedgehog信号通路的激活,并促进凋亡蛋白的表达,减少抗凋亡蛋白水平,最终诱导白血病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黑质区的表达及变化情况。方法 96只健康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PI3K抑制剂LY294002组及p-m TOR抑制剂雷帕霉素组,每组又分为模型制备成功后4 d和8 d两个亚组,每个亚组12只。后三组颈背部皮下注射鱼藤酮制作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相应时间点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黑质区PI3K、p-Akt、p-m TOR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各时间点PI3K、p-Akt和p-m TOR蛋白表达增加(P0.05),8 d亚组高于4 d亚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LY294002组各时间点p-Akt、p-m TOR蛋白表达减少(P0.05),PI3K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雷帕霉素组各时间点p-m TOR蛋白表达下降(P0.05),PI3K、p-Akt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黑质PI3K/Akt/m TOR信号通路激活可能是帕金森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针灸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的治疗作用及相关信号通路。方法 取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大鼠,不处理)、假手术组(大鼠双侧海马CA1区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模型组(建立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干预组(建立阿尔茨海默病模型+针灸),每组各10只。取各组大鼠脑组织,经苏木精-伊红染色行病理学检查;比较各组大鼠脑皮层区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和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 (IL-1)、白细胞介素6(IL-6)阳性细胞数比率;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脑皮层区JAK2和STAT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病理学检查提示,模型组和干预组大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且干预组的病理损伤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模型组、干预组大鼠脑皮层区JAK2、STAT3、IL-1和IL-6阳性细胞数比率较对照组、假手术组均明显升高(P <0. 01);干预组大鼠脑皮层区JAK2、STAT3、IL-1和IL-6阳性细胞数比率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 <0. 01)。免疫印迹法检测可知,相比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干预组大鼠脑皮层区JAK2和STAT3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 <0. 01);相比模型组,干预组大鼠脑皮层区JAK2和STAT3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 <0. 01)。结论 针灸治疗可有效减轻阿尔茨海默病大鼠脑损伤,其原因可能在于针灸治疗可下调JAK2和STAT3蛋白表达,阻滞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可抑制慢性炎症反应的进展,减轻病情程度,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六味补气胶囊对COPD模型大鼠JAK/STAT通路及炎性反应的影响及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构建大鼠COPD模型,45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每组15只。对照组只灌胃处理等量0.9%氯化钠溶液。模型组利用香烟暴露法制作大鼠COPD模型,灌胃处理等量0.9%氯化钠溶液。实验组在造模成功后采用六味补气胶囊对COPD模型大鼠进行灌胃治疗2周。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JAK2/p-JAK2和STAT3/pSTAT3的蛋白表达,利用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以及化学定量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MMP-12水平。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JAK2/p-JAK2和STAT3/p-STAT3的蛋白表达显著提高,与模型组比较,六味补气胶囊显著抑制COPD模型大鼠JAK2/p-JAK2和STAT3/p-STAT3的蛋白表达(P0.05);ELISA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TNF-α、IL-1β、IL-6以及IFN-γ水平显著提高,六味补气胶囊显著下调COPD模型大鼠TNF-α、IL-1β、IL-6以及IFN-γ水平(P0.05);化学定量法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大鼠MMP-9、MMP-12水平显著提高,而六味补气胶囊显著下调COPD模型大鼠MMP-9、MMP-12水平(P0.05)。结论六味补气胶囊能显著抑制COPD大鼠炎症反应,其分子机制可能与抑制JAK/STAT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秦艽醇提物抑制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induced arthritis,AA)大鼠及阻断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采用弗氏完全佐剂诱导AA大鼠模型。致炎第12天后,各组给予相应药物,每日1次,连续16d,处死,对大鼠体质量进行监测,并对大鼠进行关节评分;HE染色,对固定部位踝关节进行病理学观察;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SD大鼠血清中IL-6、IL-10和TNF-α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JAK2(p-JAK2)、磷酸化STAT3(p-STAT3)的相对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秦艽醇提物(2.5、5、10g/kg)组不仅可减轻大鼠关节病理损伤程度,减少血管翳生成,减轻组织增生,还可明显抑制p-JAK2、p-STAT3蛋白的相对表达。结论:秦艽醇提物对AA大鼠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能通过抑制JAK2及STAT3过度激活磷酸化,即抑制p-JAK2、p-STAT3蛋白相对表达水平,进而阻断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雷帕霉素在脓毒症致肺纤维化大鼠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90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脓毒症组与雷帕霉素组,每组各30只.对照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脓毒症组大鼠给予脂多糖(LPS)腹腔注射;雷帕霉素组大鼠给予LPS、雷帕霉素腹腔注射.采用Ashcrof评分评估大鼠肺纤维化程度;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肺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大鼠肺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的表达.结果 实验第7、14、21、28、35天,脓毒症组、雷帕霉素组大鼠肺组织Ashcrof评分,HYP含量,α-SMA、TGF-β1表达水平,MMP-2、TIMP-1的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雷帕霉素组大鼠肺组织Ashcrof评分,HYP含量,α-SMA、TGF-β1表达水平,MMP-2、TIMP-1的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脓毒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帕霉素可能通过降低TGF-β1、α-SMA、MMP-2及TIMP-1的表达,减轻脓毒症致肺纤维化的进展程度,从而发挥对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头部运动区对脑瘫大鼠脑损伤及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电针刺激组, 每组10只大鼠。将模型组及电针刺激组大鼠制成脑瘫动物模型, 假手术组大鼠术中不结扎左颈总动脉。于造模后24 h及21 d时采用BBB运动功能评分评价各组大鼠运动功能情况, 并于造模后21 d时处死各组大鼠并提取脑组织。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脑皮质病理学改变;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凋亡基因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mRNA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干扰素-γ(IFN-γ)及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力(T-AOC)、丙二醛(MDA)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JAK2、STAT3、p-JAK2及p-STAT3表达水平。结果造模后21 d时模型组大鼠BBB运动功能评分、脑组织中Bcl-2 mRNA表达、SOD、T-AOC含量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水平(P...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究长的非编码RNA(lncRNA)HOX转录反义基因间RNA(HOTAIR)通过介导Janus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通路调节肾上腺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机制。方法前瞻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7月三二〇一医院收治的接受肾上腺肿瘤手术切除的60例患者,提取人原发性肿瘤和邻近的健康组织,并分别作为病理观察组和对照组。将大鼠肾上腺髓质嗜铬瘤分化细胞株PC12分为对照组(PC12细胞系)、过表达组(lncRNA HOTAIR过表达转染)和敲低组(shRNA lncRNA HOTAIR转染)。RT-PCR检测lncRNA HOTAIR的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测定细胞增殖能力;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蛋白印迹分析JAK2/STAT3、核因子κB(NF-κB)相关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病理观察组较健康对照组lncRNA HOTAIR mRNA表达升高(P<0.05)。转染24 h和48 h后,3组细胞增殖率均显著高于转染12 h(P<0.05);对照组和过表达组细胞增殖能力均随转染时间显著增强(P<0.05);转染24 h和48 h后,过表达组细胞增殖数目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敲低组细胞增殖数目较HOTAIR过表达组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组细胞凋亡率、TNF-α、IL-1β、IL-6水平,以及JAK2、STAT3、NF-κB(p65)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敲低组细胞凋亡率、TNF-α、IL-1β、IL-6水平,以及JAK2、STAT3、NF-κB(p65)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过表达组相比,敲低组细胞凋亡率、TNF-α、IL-1β、IL-6水平,以及JAK2、STAT3、NF-κB(p65)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lncRNA HOTAIR通过上调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水平,激活了JAK2/STAT3通路,调节肾上腺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JAK/STAT信号通路在大鼠变应性鼻炎(AR)鼻黏膜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变应性鼻炎中的作用。方法 40只大鼠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变应性鼻炎组。变应性鼻炎组采用二异氰酸甲苯酯(TDI)制作大鼠实验性AR模型;对照组则给予TDI溶剂醋酸乙酯滴鼻。取两组大鼠下鼻甲组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JAK1、JAK2、STAT1和STAT3 mRNA表达,利用Western blot检测p-JAK1、p-JAK2、p-STAT1和p-STAT3蛋白表达。结果q-PCR结果显示,变应性鼻炎组JAK1、JAK2、STAT1和STAT3 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变应性鼻炎组p-JAK1、p-JAK2、p-STAT1和p-STAT3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变应性鼻炎发生后JAK/STAT信号通路被激活,可能是变应性鼻炎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一种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活化子5(JAK2/STAT5)通路特异性抑制剂———苯亚甲基丙二腈脂类衍生物AG490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MDS-RA)骨髓造血细胞细胞因子及信号转导的影响。方法建立MDS-RA骨髓造血细胞培养体系JAK2、STAT5、Bc l-xL基因表达的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方法;粒单集落刺激因子(GM-CSF)激活10例MDS-RA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液JAK2、STAT5、Bc l-xL表达,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AG490组、空白对照组培养体系上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IL-3、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FQ-PCR检测上述两组培养体系单个核细胞JAK2、STAT5、Bc l-xL基因表达拷贝数。结果AG490组IL-3、IFN-γ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IL-2、INF-α水平差异无显著性;AG490组JAK2、STAT5、Bc l-xL基因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AG490可以调整MDS-RA骨髓造血细胞培养体系上清细胞因子水平,进而影响JAK2/STAT5通路信号转导,下调Bc l-xL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动物脓毒症模型探讨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sTREM-1)与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通路的关系.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法制作大鼠脓毒症模型,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对照组(n=6)、假手术组(n=24)、CLP组(n=48)、JAK 2抑制剂(AG 490)组(n=48)和STAT3抑制剂(雷帕霉素,RPM)组(n=48).留取外周血行流式细胞仪分析CD4+ CD25+ Treg细胞/CD4+T细胞比值.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肝组织sTREM-1 mRNA表达水平.结果 CLP后6h肝sTREM-1 mRNA表达即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且随时间变化逐渐升高.AG490组肝组织sTREM-1 mRNA的表达在术后6h、24 h(1.572±0.051,2.063±0.025)较同时间点CLP组(1.592±0.036,2.082±0.0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48 h和72 h AG490组肝组织sTREM-1 mRNA的表达(2.522±0.083,3.153±0.021)低于同时间点CLP组(2.592±0.055,3.204±0.013) (P<0.05).术后6 h RPM组肝组织sTREM-1mRNA的表达(1.581±0.017)较CL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24、48、72 h RPM组肝组织sTREM-1 mRNA的表达(1.486±0.019,1.263±0.011,1.115±0.022)显著低于同时间点CLP组肝组织sTREM-1 mRNA的表达(P<0.05).结论 sTREM-1因子与JAK/STAT通路有关,阻断JAK/STAT通路能够抑制sTREM-1 mRNA的表达,减缓脓毒症炎症反应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sodium tanshinone ⅡA sulfonate,TSN) 对腹主动脉缩窄高血压大鼠肥厚心肌的作用以及对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Janus激酶及其信号转导子和激活子(JAK/STAT)的影响.方法 SD大鼠行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高血压左室心肌肥厚模型,随机分为心肌肥厚组(n=8)、丹参酮ⅡA组(n=8)和缬沙坦组(n=8);另取8只行假手术.用药8周后通过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后壁、室间隔的厚度;测量大鼠的尾动脉收缩压(SBP)和左室质量指数(LVMI);HE染色检测心肌细胞的直径(MDF);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心肌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的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各组大鼠JAK1和STAT3的表达.结果 ①TSN对血压没有影响,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和缬沙坦组(P<0.01).②TSN组和缬沙坦组的左室后壁、室间隔厚度、LVMI、MFD虽然高于假手术组(P<0.05),却显著低于手术组(P<0.01).③TSN与缬沙坦均可显著降低肥厚心肌的[Ca2+]i,丹参酮对[Ca2+]i 的影响显著超过缬沙坦(P<0.05).④与假手术组相比,肥厚心肌的JAK1和STAT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丹参酮ⅡA、缬沙坦均可显著降低肥厚心肌JAK1和STAT3的蛋白水平.结论 JAK/STAT的表达在心肌肥厚的信号通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丹参酮ⅡA可能是通过降低心肌细胞[Ca2+]i浓度、阻滞JAK/STAT信号通路的转导,起到抑制心肌肥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齐墩果酸(OA)通过抑制酪氨酸蛋白激酶(JAK)/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通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大鼠模型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级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n=15),即假手术组(sham)、SAH模型组(SAH)、模型+OA组(SAH+OA)以及模型+AG490组(SAH+AG490)。建模1 h后SAH+OA组腹腔注射OA(20 mg/kg),SAH+AG490组在建模前0. 5 h腹腔注射AG490(5μmol)。观察建模情况,比较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情况、脑组织含水量、血脑屏障、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脑组织JAK-STAT通路和HMGB1蛋白水平。结果 SAH组脑组织无实质损伤,但出现显著血块,并出现明显的水肿。SAH组的脑组织含水量和伊文思蓝含量均显著高于sham组(P 0. 01),而SAH+OA组和SAH+AG490组的脑组织含水量和伊文思蓝含量显著低于SAH组(P 0. 01)。建模后大鼠炎性因子水平显著提高,SAH+OA组和SAH+AG490组的IL-6和TNF-α水平显著低于SAH组(P 0. 01)。建模后JAK/STAT和HMGB1蛋白显著上调(P 0. 01),SAH+OA组和SAH+AG490组p-JAK、p-STAT和HMGB1蛋白水平显著低于SAH组(P 0. 01)。结论 OA可能通过抑制JAK/STAT通路下调HMGB1发挥SAH后早期脑损伤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miR-467b调控JAK/STAT信号通路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ATDC5细胞增殖及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将ATDC5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LPS组、NC mimics组、miR-467b mimics组。于转染培养48 h后收集细胞并进行后续实验:采用ELISA检测各组细胞TNF-α、IL-1β水平;采用q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miR-467b的表达水平;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蛋白质印迹和q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JAK/STA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蛋白质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组和NC mimics组ATDC5细胞TNF-α、IL-1β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miR-467b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MTT实验结果表明:LPS组在24、48、72 h的吸光度值显著降低(P<0.05)。蛋白质印迹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LPS组和NC mimics组ATDC5细胞STAT1、STAT3、JAK2、p-STAT1、p-STAT3、p-JAK2蛋白表达水平及STAT1、STAT3、JAK2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C mimics组相比,miR-467b mimics组TNF-α、IL-1β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而miR-467b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过表达miR-467b后,细胞在24、48、72 h的吸光度值显著升高(P<0.05),而STAT1、STAT3、JAK2、p-STAT1、p-STAT3、p-JAK2蛋白表达水平及STAT1、STAT3、JAK2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LPS刺激ATDC5细胞后可通过激活JAK/STAT3信号通路引起细胞炎性损伤,过表达miR-467b后可抑制JAK/STAT3信号通路的活化,降低ATDC5细胞的炎症水平。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