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白花蛇舌草总黄酮(FOD)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小鼠结肠NF-κB及IL-8,TNF-α,IL-10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UC的免疫学机制。方法:6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6组:对照组(Cont)蒸馏水灌胃,其余5组均自由饮用4%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SS)水溶液7 d以造成急性UC,同时给予下列药物灌胃:蒸馏水(DSS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500 mg·kg-1·d-1(DSS+SASP组),FOD 60 mg·kg-1·d-1(DSS+FOD-H组),FOD 40 mg·kg-1·d-1(DSS+FOD-M组),FOD 26.7 mg·kg-1·d-1(DSS+FOD-L组)。造模给药期间,每天对各组小鼠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造模7 d后处死小鼠,取结肠组织标本,对结肠黏膜进行病理组织学损伤评估;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 p65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结肠组织中IL-8,TNF-α及IL-10的表达。结果:自由饮用4%DSS水溶液7 d可成功造成小鼠急性UC,与对照组比较,DSS组小鼠的DAI、结肠病理组织学损伤评分明显上升,结肠组织中NF-κB p65及IL-8,TNF-α表达显著增多,IL-10表达明显降低(P<0.05)。 FOD可对抗DSS所致的小鼠急性UC,FOD以60,40 mg·kg-1·d-1预防给药7 d,可完全或部分对抗DSS引起的上述改变。与DSS组比较,DSS+FOD-H组、DSS+FOD-M组的DAI、结肠病理组织学损伤评分降低,IL-8,TNF-α及NF-κB p65表达下调,IL-10 表达上调(P<0.05)。结论:FOD有明显的抗小鼠UC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 p65激活,从而减少促炎因子IL-8,TNF-α的表达,增加抗炎因子IL-10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研究芍药苷(paeoniflorin,PF)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糖皮质激素受体(GCR)的影响。采用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大鼠模型,初次免疫后第14天灌胃给予PF 25,50,100 mg·kg-1或雷公藤甲素20 μg·kg-1或PF 50 mg·kg-1+RU486 15 mg·kg-1,每天1次,连续给药28 d。末次给药后第2天,除PF+RU486组外所有实验大鼠摘眼球取血,处死并取所有大鼠未免疫关节,ELISA法检测PBMCs中GCRα,GCRβ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分析PBMCs中GCRα,GCRβ 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分析关节滑膜组织IL-1β,NF-κB p65,TNF-α,PGE2的表达。PF 50,100 mg·kg-1可抑制CIA大鼠关节滑膜组织IL-1β,NF-κB p65,TNF-α,PGE2的表达(P<0.05,P<0.01),而RU486 15 mg·kg-1可明显影响PF 50 mg·kg-1的这一作用(P<0.05);PF 50,100 mg·kg-1可上调GCRα,GCRα mRNA的表达、下调GCRβ和GCRβ mRNA的表达(P<0.01),PF抑制CIA大鼠关节滑膜炎性介质可能与其调节GCR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温胆汤对精神分裂症模型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及海马组织谷氨酸(Glu)活性表达的影响。 方法: 将72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A)、模型组(B)、温胆汤高剂量组(C)、温胆汤中剂量组(D)、温胆汤低剂量组(E)、氯氮平组(F),每组12只。在造模前,C,D,E组分别ig温胆汤生药40,20,10 g·kg-1;F组ig氯氮平20 mg·kg-1;A,B组用等量生理盐水ig,1次/d,共21 d。在最后1次给药2 h后,B,C,D,E,F组一次性ip MK801 0.6 mg·kg-1,建立精神分裂症模型,并进行刻板行为学观察;3 d后处死大鼠,取血清和海马组织检测。HE染色光镜下观察海马组织CA1区的病理改变,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ABC-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6的含量,免疫组化检测海马组织中Glu活性的表达。 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刻板行为;血清TNF-α,IL-6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海马组织Glu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温胆汤各剂量组均不同程度改善了模型鼠的刻板行为和海马CA1区的病理改变,并可明显降低血清TNF-α,IL-6的含量(P<0.05或P<0.01),使海马组织Glu活性的表达也显著升高(P<0.05或P<0.01)。 结论: 温胆汤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减少炎症因子产生和提高Glu活性的表达来减轻精神分裂症模型鼠海马组织的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4.
逍遥散对雷公藤致大鼠肝损伤的预防作用及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逍遥散对雷公藤水煎剂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预防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甘利欣(0.06 g·kg-1)对照组、逍遥散低、中、高剂量组(生药量3.38,6.75,13.50 g·kg-1)。除正常组外,分别以相应剂量药物连续ig 4 d,再以雷公藤水煎剂(生药量3.75 g·kg-1)ig 4 d造模。处死大鼠,计算肝指数,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活力,做肝脏病理学检查,并测定肝匀浆上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 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肝指数及血清ALT,AST的活力明显升高 (P<0.01),肝组织病理改变明显(P<0.05),肝匀浆上清IL-1β,TNF-α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逍遥散各组和甘利欣组大鼠的肝指数、血清ALT和AST的活力、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及肝匀浆上清IL-1β,TNF-α的含量均明显降低(P < 0.05或P<0.01)。 结论: 雷公藤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与其引起炎症因子IL-1β,TNF-α释放增加进而形成炎性损伤有关,逍遥散可通过抑制IL-1β,TNF-α的释放而对雷公藤致大鼠急性肝损伤起到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竹节参总皂苷对脂多糖(LPS)刺激的RAW264.7巨噬细胞的抗炎作用。方法: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竹节参总皂苷对RAW264.7细胞活性的影响;一氧化氮(NO)试剂盒法检测竹节参总皂苷对LPS刺激RAW264.7细胞的NO释放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分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TNF-α,IL-1β 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胞核内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竹节参总皂苷的安全用药范围为≤80 mg·L-1;与LPS模型组相比,竹节参总皂苷各剂量组(0.1,1,10,40 mg·L-1)均能显著降低LPS刺激下RAW264.7细胞NO,TNF-α和IL-1β分泌;竹节参总皂苷各剂量组(10,40 mg·L-1)均能抑制iNOS,TNF-α,IL-1β mRNA表达和NF-κB p65蛋白表达。结论:初步证实了竹节参总皂苷对LPS致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的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 NF-κB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通路在内脏脂肪素(visfatin)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中的作用及黄连素(berberine,Ber)的干预作用。 方法: 体外培养HUVEC,用visfatin不同质量浓度(0,50,100,200 μg·L-1)、不同时间(0,6,12,24,48 h)作用HUVEC,MTT法测HUVEC增殖,ELISA法测HUVEC上清液中TNF-α及IL-6含量;Western blotting法测HUVEC中p-ERK1/2蛋白表达;并用50 μmol·L-1 Ber及ERK1/2通路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 20 μmol·L-1干预HUVEC,检测Ber的干预作用。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100 μg·L-1 visfatin能显著抑制HUVEC增殖,升高HUVEC上清液中TNF-α及IL-6含量并能上调p-ERK1/2蛋白表达;与visfatin组比,Ber及PD98059均能显著减轻visfatin对HUVEC增殖的抑制,减少visfatin诱导HUVEC上清液中TNF-α及IL-6的含量并能下调HUVEC中p-ERK1/2蛋白的表达。 结论: Ber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TNF-α及IL-6的分泌,减轻visfatin诱导的HUVEC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RK1/2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抑制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大鼠慢性心力衰竭及其对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代谢通路的影响。 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皮下注射ISO 5 mg·kg-1·d-1,连续给药7 d诱发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氧化苦参碱(100,50 mg·kg-1)于ISO注射前7 d灌胃给药,共14 d。检测血清学指标、心功能血流动力学参数、心脏质量,并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同时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相关蛋白的表达。 结果:氧化苦参碱(100,50 mg·kg-1)可显著降低ISO诱导的心力衰竭大鼠升高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 I)水平,改善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及左心室重构,显著减轻ISO致大鼠心肌的病理学改变。还可降低ISO诱导心力衰竭大鼠血清ADMA含量(P<0.01),增加心室肌组织中二甲基二甲胺水解酶2(DDAH2)蛋白的表达(P<0.01),但对ISO诱导升高的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PRMT1)无影响。 结论:氧化苦参碱可改善ISO诱导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心功能,抑制心室重构,其作用机制与降低血清ADMA水平和增高心肌组织DDAH2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金莲花总黄酮(Flavonoids from Trollius ledebouri Reichb,FTLR)解热作用。方法:选取连续3天基础体温在38.5~39.0 ℃ 的家兔,随机取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家兔耳缘静脉注射细菌内毒素250 ng·kg-1发热模型,取药后1.5 h体温上升>1 ℃ 的家兔30只。按体温分层随机分为发热模型组、FTLR 200,100,50 mg·kg-1剂量组,阿司匹林组100 mg·kg-1组,灌胃给药,发热模型组ig等容积蒸馏水。药后1,2,3及4 h分别测体温1次。采用ELISAE法测定血清中TNF-α和IL-1β及脑脊液中PGE2表达水平。结果:FTLR 200及100 mg·kg-1剂量组及阿司匹林组家兔各时间点的平均体温明显均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50 mg·kg-1组家兔药后2~4 h体温低于对照组(P<0.05);各给药组血清中TNF-α和IL-1β及脑脊液中PGE2的含量均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FTLR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并有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其解热作用机制与抑制细菌内毒素引起的TNF-α,IL-1β和PGE2等致热因子的合成或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满天星异荭草苷对乙醇诱导形成的大鼠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9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秋水仙碱组(灌胃给予秋水仙碱1.0 mg·kg-1·d-1)、异荭草苷低、中、高剂量组(灌胃给予异荭草苷25,50,100 mg·kg-1·d-1)。实验过程中,模型组大鼠仅灌胃给予白酒,治疗组在给白酒的同时灌胃相应的药物,正常组则只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给药24周后,各组大鼠眼球取血、取肝脏,并测定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清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胶原(PCIII)和羟基脯氨酸(Hyp)的含量,检测肝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Western blot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以及肝组织病理检查。 结果:异荭草苷能够保护受损的肝组织,降低ALT,AST,IL-6,TNF-α,MDA,MPO,HA,LN,PCIII和Hyp的含量(P<0.05),增强SOD,GSH-Px活性(P<0.05),显著下调α-SMA,TGF-β1的表达(P<0.05),且中、高剂量组效果更为显著。 结论:异荭草苷对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研究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对环磷酰胺致血虚小鼠的补血作用及机制. 方法: 采用环磷酰胺法复制小鼠血虚模型,灌胃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单体提取物,检测小鼠外周血象、胸腺与脾脏指数及分离血清检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3(IL-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比较二者的补血作用及机制. 结果: 芍药内酯苷30 mg·kg-1与芍药苷30 mg·kg-1均能升高白细胞数(P<0.01);芍药内酯苷30 mg·kg-1与芍药苷30 mg·kg-1均能升高红细胞数(P<0.01,P<0.001).芍药内酯苷30 mg·kg-1的胸腺指数明显升高(P<0.01),芍药苷30 mg·kg-1的胸腺指数则无升高作用,二者相比,芍药内酯苷优于芍药苷(P<0.05);芍药内酯苷15 mg·kg-1的胸腺指数明显升高(P<0.01),芍药苷15 mg·kg-1的胸腺指数无升高作用,二者之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芍药内酯苷30 mg·kg-1(P<0.01)、芍药内酯苷15 mg·kg-1(P<0.05)、芍药苷30 mg·kg-1(P<0.01)与芍药苷15 mg·kg-1(P<0.05)均能升高GM-CSF的含量.芍药内酯苷30 mg·kg-1与芍药苷30 mg·kg-1均能升高IL-3(P<0.001).芍药内酯苷30 mg·kg-1与芍药苷30 mg·kg-1均能降低TNF-α(P<0.01),二者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芍药内酯苷优于芍药苷. 结论: 芍药内酯苷和芍药苷能够通过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对抗环磷酰胺导致的血虚状态,且芍药内酯苷对造血负向调控因子的作用更强,与芍药苷协同发挥作用,是白芍养血柔肝功效的重要成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解毒活血滋阴方不同部位群对机体炎症的影响,并筛选有效部位。方法: 昆明种小鼠,分别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法、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法,每组10只,设正常组、模型组、吲哚美辛组(10 mg·kg-1)及解毒活血滋阴方5个部位组(水提取部位966 mg·kg-1,乙醚部位59 mg·kg-1,乙酸乙酯部位188 mg·kg-1,正丁醇部位22 mg·kg-1,乙醇部位321 mg·kg-1);另外Wistar大鼠分别以棉球致大鼠肉芽组织肿胀和建立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模型,每组10只,设模型组、吲哚美辛组(10 mg·kg-1)及解毒活血滋阴方5个部位组(水提取部位966 mg·kg-1,乙醚部位59 mg·kg-1,乙酸乙酯部位188 mg·kg-1,正丁醇部位22 mg·kg-1,乙醇部位321 mg·kg-1);分别研究了解毒活血滋阴方5个不同部位群的抗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炎症的活性,研究对AA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解毒活血滋阴方水提取、乙醇部位均能显著抑制小鼠耳廓肿胀、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角叉菜胶所致足跖肿胀及大鼠棉球肉芽肿胀,并可显著降低AA大鼠血清中IL-6,TNF-α的表达,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结论: 解毒活血滋阴方水提取、乙醇部位均具较强的抗炎活性,其中水提取部位长于慢性炎症,而乙醇部位长于急性炎症。  相似文献   

12.
探讨Graves眼病(GO)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及雷公藤多苷干预的影响。 选择64例中重度急性期GO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2组均行基础治疗,对照组联合强的松0.75 mg·kg-1·d-1,逐渐减量(5~10 mg/周),至最小剂量5 mg·d-1。治疗组联合雷公藤多苷20 mg/次,每天3 次口服。3个月为1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细胞因子(TNF-α,IL-2,IL-10,IFN-γ)水平及临床疗效。研究表明2组治疗前TNF-α,IL-2,IFN-γ明显高于健康组,IL-10明显低于健康组。治疗后治疗组TNF-α,IL-2,IFN-γ明显降低,而IL-10明显增高(P<0.01),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88.10%;对照组57.14%(P<0.0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2组治疗后眼球突出度检测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提示 GO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TNF-α,IL-2,IFN-γ)水平与眼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雷公藤多苷联合他巴唑治疗GO,具有副作用小、疗效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黑莓籽降血脂有效部位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研究黑莓籽石油醚部位、正丁醇部位及黑莓籽油对高脂血症小鼠的脂质代谢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方法: 120只小鼠随机分为12组: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石油醚部位高剂量组(800 mg·kg-1),中剂量组(400 mg·kg-1)和低剂量组(200 mg·kg-1),正丁醇部位高剂量组(600 mg·kg-1),中剂量组(300 mg·kg-1)和低剂量组(150 mg·kg-1),黑莓籽油高剂量组(1 000 mg·kg-1),中剂量组(500 mg·kg-1)和低剂量组(250 mg·kg-1),采用灌胃高脂乳剂诱导高脂血症小鼠模型, 测定血清中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二醛(MDA)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肝、肾、脾系数. 结果: 石油醚部位低剂量组能显著性的降低血清中TG,TC,LDL-C和MDA的含量及肝、脾系数,升高HDL-C的含量及SOD的活性(P<0.05);正丁醇部位中、低剂量组均能显著性的降低血清中TG,TC,LDL-C,MDA的含量及肝、脾系数,升高SOD的活性(P<0.05);黑莓籽油中剂量组均能显著性的降低血清中TG,TC,MDA的含量及肝、脾系数,升高HDL-C的含量及SOD的活性(P<0.05);油高剂量组均能显著性的降低血清中TG,TC,MDA的含量及肝、脾系数,升高SOD的活性(P<0.05);正丁醇部位高剂量组能显著性的降低血清中TG,MDA的含量及肝、脾系数,升高HDL-C的含量及SOD的活性(P<0.05);油低剂量组能显著性的降低血清中TG,TC,LDL-C的含量及肝、脾系数,升高HDL-C的含量(P<0.05);石油醚部位高剂量组(TG,TC)和中剂量组(TC,HDL-C)及肝脾系数)能显著性改变,其他各指标虽不具有显著性,但与模型组相比,具有一定的效果. 结论: 黑莓籽石油醚部位、正丁醇部位及黑莓籽油具有一定程度的调节脂质代谢和抗脂质过氧化,改善脂质在小鼠肝脏和脾中的蓄积,减少氧化应激,推测其可能是黑莓籽有效部位降血脂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T)对感染性休克大鼠肾组织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盲肠结扎穿孔法(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复制大鼠感染性休克模型,随机将56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OMT对照组、模型组(CLP)、CLP+OMT高、中、低剂量组(52,26,13 mg·kg-1)、阳性对照组(CLP+地塞米松10 mg·kg-1)。光镜下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尿酶法测定血清尿素氮(BUN)含量,RT-PCR法测定肾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测定肾组织JAK2,STAT3的表达;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肾组织匀浆中TNF-α及IL-1β蛋白含量的改变。结果: 不同剂量的OMT能抑制肾组织JAK2,STAT3的活化(P<0.05),减少JAK2,STAT3的蛋白表达(P<0.05)及TNF-α,IL-1β mRNA的表达(P<0.05),降低肾组织匀浆中TNF-α及IL-1β的含量(P<0.05),降低血清BUN含量(P<0.05),改善肾组织充血、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等病变,并且该作用在OMT高、中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的结果相一致。结论: OMT能通过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的活化,减少肾组织TNF-α,IL-1β等促炎因子的表达,进而对感染性休克大鼠肾损伤性病变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白芍、赤芍及其有效成分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对血虚小鼠的补血作用. 方法: 采用综合放血法复制小鼠血虚模型,灌胃给予白芍水提物、赤芍水提物,检测小鼠外周血象,根据实验结果和白芍、赤芍水提物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的含量,进一步采用同一实验方法进行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补血作用比较研究. 结果: 造模第7天,2 g·kg-1白芍和2 g·kg-1赤芍对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升高作用明显(P<0.01);造模第14天,2 g·kg-1白芍对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升高明显(P<0.01),2 g·kg-1赤芍作用不明显,同剂量组相比,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造模第7天,120 mg·kg-1芍药苷、120 mg·kg-1芍药内酯苷对小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升高作用明显(P<0.01),60 mg·kg-1芍药内酯苷、30 mg·kg-1芍药内酯苷对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有提升作用(P<0.05);造模第14天,120 mg·kg-1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对红细胞、血红蛋白有较好的提升作用,与同剂量组的芍药苷相比,120,30 mg·kg-1芍药内酯苷的红细胞数升高明显,差异显著(P<0.05);30 mg·kg-1芍药内酯苷组的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 结论: 白芍的补血作用略优于赤芍;芍药内酯苷具有补血作用且补血作用优于芍药苷;白芍有较强的补血作用可能与白芍中含有的芍药内酯苷有关.  相似文献   

16.
赤雹果总有机酸解热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赤雹果总有机酸(TOATDF)的解热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SD大鼠ip 内毒素(LPS)100 μg·kg-1制备大鼠发热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 TOATDF 300,150,75 mg·kg-1剂量组,阿司匹林150 mg·kg-1对照组及模型组,另取10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药后每1 h测量体温1次,连续6次。采用酶联免疫测定法(ELISA)法测定血清中前列腺素E2(PGE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IL)-1β及脑脊液中PGE2表达水平。结果:TOATDF 300,150 mg·kg-1剂量组大鼠各时间点的平均体温均低于模型组(P<0.05或 P<0.01);75 mg·kg-1组大鼠药后2~5 h体温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阿司匹林组药后1~5 h体温明显低于模型组。各给药组血清中TNF-α,PGE2,IL-β及脑脊液中PGE2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模型组(P<0.05或P<0.01),但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TOATRF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并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其解热作用与抑制致热原诱发的PGE2,TNF-α和IL-β等致热因子的产生或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大鼠模型,观察大黄酚联合多奈哌齐对 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含量、乙酰胆碱酯酶(ChE)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力、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探讨大黄酚联合多奈哌齐对 AD 的防治作用. 方法: D-半乳糖和三氯化铝制备 AD 大鼠模型,连续 90 d.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黄酚组(0.14 mg·kg-1),多奈哌齐组(0.33 mg·kg-1),大黄酚联合多奈哌不同剂量组(大黄酚0.14 mg·kg-1+多奈哌齐0.33 mg·kg-1组,大黄酚0.07 mg·kg-1+多奈哌齐0.66 mg·kg-1组,大黄酚0.28 mg·kg-1 +多奈哌齐0.17 mg·kg-1组).从造模的第20天开始,给药组ig给予相应剂量药物,模型组ig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70 d.给药结束后,通过Morris水迷宫观察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ChE,ChAT,POD,T-AOC. 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大黄酚,多奈哌齐及大黄酚联合多奈哌齐均能缩短AD模型大鼠水迷宫逃避潜伏期(P<0.05, P<0.01),增加穿越平台次数(P<0.05,P<0.01);其中,大黄酚联合多奈哌齐(大黄酚0.028 mg·kg-1 +多奈哌齐0.17 mg·kg-1)组大鼠与大黄酚,多奈哌齐组比较,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大黄酚,多奈哌齐及大黄酚联合多奈哌齐组大鼠ChAT,POD,T-AOC活性升高(P<0.05),ChE活性降低(P<0.05);其中,大黄酚联合多奈哌齐(大黄酚0.028 mg·kg-1+多奈哌齐0.17 mg·kg-1)组大鼠ChAT,POD,T-AOC活性升高特别显著(P<0.01). 结论: 大黄酚与多奈哌齐联合对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具有协同作用.其作用与二者剂量比有关,大黄酚作为主药,辅以多奈哌齐对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作用较好.  相似文献   

18.
荞麦黄酮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荞麦黄酮(FB)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IR)和炎症因子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 SD大鼠以高脂饮食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制备T2DM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罗格列酮1 mg·kg-1,ig),FB低、中、高剂量组(FB100,200,400 mg·kg-1,ig)。测定空腹血糖(FBG)、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放免法测定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酶联免疫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 结果: 模型组大鼠较正常对照组血清FBG,TC,TG,LDL-C,FINS,TNF-α,IL-6,CRP均显著升高(P<0.01),HDL-C显著下降(P<0.01);给予FBFL干预后糖脂代谢各指标明显改善,炎症因子TNF-α、IL-6、CRP水平明显降低(P<0.01,P<0.05),并呈一定剂量依赖性。 结论: FB可能通过降低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CRP水平,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西洋参茎叶皂苷(Panax quinquefolius saponins,PQS)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大鼠50只随机分5组,每组10只,即假手术组、模型组、PQS低、高剂量组及尼莫地平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ig给予生理盐水,给药组ig给予PQS(100,300 mg·kg-1)和尼莫地平(21.6 mg·kg-1),每日1次,连续给药15 d后,除假手术组外,手术结扎冠脉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PQS对大鼠心脏功能及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检测PQS对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 结果: 模型组左室收缩压(LVSP)降低,左室舒张末压(LVEDP)升高,心肌梗死面积增加,血清中CPK,LDH活性及MDA,TNF-α和IL-6含量升高,SOD和GSH-Px活性降低,与假手术组比较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PQS和尼莫地平均可以使LVSP升高,LVEDP降低,减少心肌梗死面积,降低血清中CPK,LDH活性及MDA,TNF-α和IL-6含量,升高SOD和GSH-Px活性,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 结论: PQS预处理能够有效的减弱心肌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损伤,该作用与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活性氧增加及减少炎症反应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茵陈蒿汤抗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作用。方法:采用1%DMN按照1 mL给予大鼠腹腔注射制备肝纤维化模型,每周前3 d每天1次,连续造模3周;造模当天开始灌胃给药水飞蓟素(阳性对照组,50 mg·kg-1·d-1)、茵陈蒿汤(高、中、低剂量治疗组,20.0,8.0,3.2 g·kg-1·d-1),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灌胃生理盐水,连续干预5周;采用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γ-GGT)、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和Ⅲ型前胶原氨端肽(PⅢNP)水平;测定肝组织氨基酸代谢谱及羟脯氨酸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茵陈蒿汤高、中剂量能显著逆转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茵陈蒿汤能剂量依赖性降低大鼠血清中ALT,AST,γ-GGT,HA,LN,CⅣ及PⅢNP水平;茵陈蒿汤能剂量依赖性降低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并能改变大鼠肝组织中氨基酸代谢谱。结论:茵陈蒿汤具有明显逆转二甲基亚硝胺诱导所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