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提高并网逆变器的利用率及解决无功电容补偿器谐振问题,在建立并网逆变器诺顿等效电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阻尼无功电容谐振的LCL型并网逆变器控制方法。首先,通过直接检测公共点电压瞬时值,将谐振阻尼控制策略无缝地嵌入到双电流闭环控制中,控制逆变器在谐波域内等效为虚拟谐波电阻,从而并网逆变器在并网发电的同时可有效阻尼无功电容谐振,且无有功损耗;在电流外环中,采用多比例谐振控制器实现指令电流的无静差跟踪。然后,从二阶系统阻尼特性角度分析了虚拟谐波电阻的设计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电网高阻抗谐振抑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网电压高阻抗LCL滤波器谐振问题,提出一种虚拟电阻+电容有源阻尼方法。该方法将虚拟电阻和电容串联之后与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滤波电容并联。通过滤波电容电压得到虚拟电阻和电容支路的电流,将虚拟电阻和电容支路的电流作为LCL滤波器谐振抑制有源阻尼电流给定。通过逆变侧电流闭环控制,实现对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电网高阻抗LCL滤波器谐振抑制。建立15 k W的T型三电平三相光伏逆变器平台,对所提有源阻尼方法进行稳态实验,实验结果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适用于LCL型并网逆变器含电容电流前馈和逆变输出电流反馈的控制策略,用来抑制并网逆变器LCL谐振,采用有源阻尼法比例谐振(PR)+重复控制(RC)来控制逆变输出电流从而间接控制并网电流以抑制电网电压波动,实现并网电流对电网电压的跟踪,提高功率因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LCL滤波三电平并网逆变器有源阻尼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LCL滤波器在三电平光伏并网逆变器应用中的谐振和相位偏差问题,研究了基于电压定向的虚拟电阻有源阻尼控制策略,提出通过反馈电容支路电流消除并网电流与电网电压相位差的相位补偿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不仅能有效抑制电流谐振,而且能保证三电平并网逆变器在单位功率因数状态运行。  相似文献   

5.
组串型光伏逆变器是光伏集群并网系统的核心装置。多光伏逆变器并联运行时,由于LCL滤波器与系统电路交互影响,并网电流存在较大的谐振风险。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光伏逆变器集群分层协同控制策略。第一层,在LCL滤波器滤波电容并联虚拟电阻+电容,增加逆变器本体阻尼,抑制逆变器并联谐振。第二层,引入公共耦合点(PCC)电压前馈引入等效虚拟电感,抑制光伏集群与电网之间的谐振。从而实现协同优化并网电流,抑制集群并网谐振,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控制策略相比,所提策略使并网电流的总谐波畸变率由4.43%下降至0.17%,下降程度达96.2%,验证了该策略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该文提出一种弱电网下多逆变器并网系统的全局高频振荡抑制方法,通过引入公共耦合点(PCC)电压全局变量和并网电流高频分量到逆变器控制环节,可实现多逆变器系统的高频振荡抑制。首先,引入PCC电压的前馈构造出并联逆变器在PCC处的虚拟电阻,抑制逆变器谐波电压与电网背景谐波电压引起阻抗网络的谐波谐振;其次,引入并网电流高频分量反馈构造出并联在逆变器输出滤波电容两端的虚拟阻抗,增加逆变器自身阻尼,抑制多逆变器并联谐振。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高频振荡抑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单相LCL型并网逆变器被广泛应用于光伏发电等领域。由于存在谐振问题,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是抑制LCL型滤波器谐振峰的有效方法,在此基础上,此处提出混合坐标系下的并网电流比例积分(PI)控制,以实现并网电流的无差跟踪。首先构造并网电流的正交分量,并在旋转坐标系下用PI控制器构建并网电流控制环路。其次,在静止坐标系下建立并网电流控制环路的数学模型,详细分析了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系数和PI控制器参数的设计方法,并给出了控制系统的性能分析。最后,通过5 kW的单相LCL型逆变器样机平台,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LCL型三相并网逆变器,为改善传统控制策略无法适应输出功率变动带来的稳态误差影响,提出一种基于RBF网络的自适应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可根据外界条件变化,不断修正控制器参数,得到最优PI值,增强了系统稳定性和鲁棒性。为解决LCL滤波器产生的谐振问题,采用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控制,给出一种基于系统幅相特性的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系数设计方法。进行了LCL型并网逆变器并网运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及参数设计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由于电网阻抗的耦合作用,基于LCL滤波器并网的光伏逆变器之间会产生并联谐振。针对多逆变器并网的谐振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逆变器并网闭环控制模型的有源阻尼控制策略。基于多逆变器并网拓扑,依据戴维南等效定理建立了多逆变器并网的闭环数学模型,分析了多逆变器之间的谐振机理;采用电容电流反馈构成有源阻尼以抑制并网谐振,给出了基于滤波电容电流反馈的多逆变器并网闭环控制框图;依据谐振阻尼表达式研究了有源阻尼系数对并网系统的稳态及动态特性的影响。在三台10 k W并网逆变器上进行了无阻尼环并网控制算法与加入有源阻尼环控制算法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了所提出的有源阻尼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刘洪波  陈奇 《电力电子技术》2019,53(5):86-88,131
对于三相LCL逆变器并网系统中的谐振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虚拟电容电压反馈的有源阻尼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是在传统电容电压反馈有源控制策略的基础上,研究滤波电容电压和并网电压的拓扑结构,推导出滤波电容电压和并网电压之间的简单数学关系,从而在不加装滤波电容电压传感器的情况下,将得到的虚拟滤波电容电压反馈到电压控制内环,抑制滤波器谐振。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考虑并网逆变器PWM调制的谐波源特性,针对多机并网逆变系统中LCL滤波器与电网阻抗耦合所引起的谐波增大甚至谐振的问题进行建模,分析其谐振机理.在逆变器电流环控制中引入电容电压反馈作为有源阻尼,使多机并网时逆变器输出电流满足并网条件.仿真对比加入有源阻尼前后多机并网的效果,证明所用的控制策略能削弱并网点电压和电流的谐振,改善并网环境.  相似文献   

12.
LCL型并网逆变器采用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在弱电网下进行并网电流控制时,如果系统环路谐振频率高于1/6的采样频率,数字控制延时会导致并网逆变器在较宽范围变化的电网阻抗影响下鲁棒性较差甚至失稳。通过分析指出,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环路可等效为并联在滤波电容两端的虚拟阻抗Zeq(s),表现出的负阻特性是造成系统失稳的主要原因。鉴于此,提出一种采用负一阶惯性环节进行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的鲁棒性方法,在电容电流阻尼环路中引入惯性环节,利用频率稳定性分析对所提方法进行详细论述,并给出相关参数的设计过程。理论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保证Zeq(s)在LCL滤波器谐振频率有效范围内始终处于正阻特性范围,不仅提高系统的稳定裕度,并网系统的谐波谐振也得到抑制。此外,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当采用电容电压反馈有源阻尼控制并进行锁相时,可节省一组电流传感器的使用。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并网逆变器输出常采用LCL滤波器,但其为三阶系统,存在谐振隐患。在分析分裂电容反馈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控制策略,能有效抑制并网电流中存在的谐振尖峰。同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分裂电容反馈的改进电网电压前馈控制策略,完全抵消电网对并网电流的影响。样机实验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LCL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电流内环控制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LCL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存在的谐振问题,建立了电流内环的控制模型,并分析了其开环传递函数。由分析可知,采用逆变器输出电流反馈进行电流内环控制时,控制器中包含一个固有阻尼项,该阻尼项有利于提高控制系统的阻尼、抑制LCL滤波器的谐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逆变器输出电流反馈的准比例谐振(proportional resonant,PR)电流内环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没有引入额外的无源阻尼和有源阻尼,仅使用逆变器输出电流反馈进行控制,便可有效抑制LCL滤波器的谐振问题,提高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在LCL型并网逆变器中,数字控制延迟会影响传统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CCFAD)的有效阻尼区间,LCL滤波器的谐振频率必须低于系统采样频率的1/6,否则虚拟阻抗对应的虚拟电阻为负值,影响系统的稳定性。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扩展CCFAD的有效阻尼区间的控制策略,在一阶相位超前补偿器的基础上加入积分环节,理论分析证明了所提控制策略可以将虚拟电阻呈正阻尼特性的区域扩展到(0,0.35fs),进一步扩大了有效阻尼区间。同时,提出了一套参数设计方法,根据稳定裕度约束条件得到补偿器参数的可取值范围。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表明,在弱电网下该控制策略相比传统CCFAD控制策略具有更好的鲁棒性,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多逆变器并网运行时,逆变器及电网之间相互影响,导致并网系统内部发生耦合谐振,影响系统稳定运行。为了反映多逆变器并网系统谐振特性,基于单台逆变器并网诺顿模型,充分考虑了并网系统中各相关部分对多台逆变器并网谐振特性的影响,建立相应的等值模型,并详细分析了谐振点的影响因素。通过在控制系统中采用电容串联虚拟电阻对逆变器并网系统的谐振进行抑制,提出了虚拟电阻阻值的优化取值方法,并分析了取值与等值模型谐振抑制的效果。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等值模型和优化取值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并网逆变器是实现可再生新能源并网发电的关键设备。针对LCL滤波的并网逆变器,提出基于直接馈网电流闭环和滤波电容电压微分反馈的双环控制策略,其中为进一步增大系统阻尼,有效抑制系统振荡,在滤波电容电压微分反馈函数中采用软件方法串联了虚拟电阻。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系统的线性控制模型,从而得出系统的特征方程,根据Routh-Hurwitz稳定判据分析了该控制策略下系统稳定的条件,给出了系统的根轨迹图形。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使用该控制策略,能有效实现LCL滤波并网逆变器的稳定运行,且具有高质量的并网电流波形和较高的功率因数。  相似文献   

18.
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广泛应用于LCL型并网逆变器中,可有效抑制系统的谐振尖峰。然而,在数字控制系统中,控制延时的存在会改变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的特性,使其等效在滤波电容两端的电阻的正负分界频率为fs/6,影响并网逆变器的稳定性和对电网阻抗的鲁棒性;同时,控制延时还会导致系统相位滞后,使得控制环路带宽受到限制。为此,提出一种兼顾有源阻尼特性和环路带宽的延时补偿方法,将有源阻尼等效电阻的正负分界频率扩大到0.43fs,大大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和动态性能。搭建一台3kW的单相LCL型并网逆变器样机,对比分析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LCL型并网逆变器电流双闭环控制策略。内环采用电容电流反馈增加LCL并网逆变器系统阻尼,以抑制LCL输出滤波器带来的高频谐振问题;外环采用重复PR复合控制策略实现对并网电流的高性能控制,以抑制电网电压波动和非线性负载对并网电流的影响,实现对基频信号的无静差控制和高功率因数并网。在此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提出LCL并网逆变器电流双闭环控制器优化设计方案。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LCL并网逆变器新型电流双闭环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LCL型并网逆变器电流双闭环控制策略。内环采用电容电流反馈增加LCL并网逆变器系统阻尼,以抑制LCL输出滤波器带来的高频谐振问题;外环采用重复PR复合控制策略实现对并网电流的高性能控制,以抑制电网电压波动和非线性负载对并网电流的影响,实现对基频信号的无静差控制和高功率因数并网。在此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提出LCL并网逆变器电流双闭环控制器优化设计方案。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