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再热器喷水减温热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锅炉机组的热经济性计算,分析计算了再热器喷水带来的热损失,提出了用锅炉传热汽温特性来调节再热汽温比其他调节方式优越。理论计算采用200MW和300MW机组两个例子,运用Basic语言计算。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基于和利时DCS系统的营口热电厂330 MW机组再热汽温控制系统的调节方法.该系统的再热汽温控制是以喷水减温调节为主要调节手段,摆动燃烧器为次要调节手段,控制系统可以较好地用于控制该机组的多种工况,这是一个成熟的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3.
二次再热是进一步提升大型超超临界机组运行参数、提高机组运行效率的一项关键技术。该类机组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运行经验相对缺乏,为提高其运行控制水平,需要了解锅炉运行的热工特性,并建立兼具工程应用需求和理论研究价值的模型。在西安热工院开发的华能莱芜电厂2×1 000 MW机组仿真系统的平台上,进行了两级喷水减温扰动试验、烟气再循环扰动试验,探究过热汽温的变化规律。采用改进型的粒子群算法,对过热汽温被控对象进行辨识。研究表明改进型粒子群算法辨识精度较高,得到的过热汽温被控对象模型可用于开展机组优化运行与优化控制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4.
喷水调节再热蒸汽温度的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热效率,大容量火力发电设备通常采用再热器。从火用分析法出发,对再热器喷水调节汽温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再热器喷水后,由于锅炉煤耗和通过水泵的工质流量的增加,导致系统的火用效率下降。建议在运行中应尽量控制再热器喷水量,尽可能采用烟气侧调节方法来调节汽温。  相似文献   

5.
针对超临界机组汽温控制系统的特点和需求,结合某600MW超临界机组工程实例,介绍了主汽温控制采用燃水比调整和二级喷水减温调节方案的工作原理和设计要点二级喷水减温采用了双回路调节,实践证明,该系统较传统的串级等控制方案运行更稳定,运行人员易于调试,取得了很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6.
维持稳定的锅炉蒸汽温度是电厂安全经济运行的关键之一,合理的选择调温方式,切实完成锅炉汽温调节任务,是大型电厂锅炉机组的重要技术。本对各种汽温调节方式的原理及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介绍了华德电厂几台机组应用的过热汽温和再热汽温的调节方式,指出了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结合某亚临界600 MW机组,通过等效热降法建立4种不同喷水减温方式的数学模型,定量分析了在不同负荷下过热器、再热器喷水减温系统对机组经济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最高加热器出口进行分流并严格控制减温水量,有助于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再热器喷水减温对机组整体运行经济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300MW机组再热汽温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喷水减温及调整燃烧器倾角两种控制方法,运用INFI—90系统进行参数设定,软件组态,硬件配置等方式有效的把再热汽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由于超超临界机组复杂的动态特性、变参数的运行方式、多变量的控制特点,采用传统的设计方法难以对超超临界机组主汽温进行有效的控制,因此开展了超超临界机组主汽温控制策略研究。通过对当前典型的超超临界主汽温控制策略进行分析,针对中电芜湖发电厂660 MW超超临界机组汽温被控对象的特性,设计了新型的过热汽温控制系统。该系统分别采用控制给水中间点焓值的方法实现过热汽温的粗调,并采用基于物理机理的减温水控制方案实现过热汽温的细调。在大负荷范围和高负荷变化速率的工况下,通过对控制系统的整定和优化,克服了过热汽温大延迟和大惯性的缺点,调节品质优良,提高了机组运行的经济性。为今后同类型系统设计、调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INFI-90Smith预估器对过热汽温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Smith预估器的控制原理和应用,并以国电公司菏泽发电厂#3、4机组过热汽温控制为例探讨Smith预估器对过热汽温控制时参数的整定方法,并对实施后的效果与常规PID控制效果进行比较和总结。  相似文献   

11.
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吸收式热泵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考虑和热泵热源温差的协调配置的研究,文中选择氨水吸收式循环,将太阳能与地热两种可再生能源结合,提出了一种具有制冷与供热功能的组合热源新热泵系统。通过对新系统的过程模拟,文中研究了新系统的能量特性和热力学的机理;讨论了热源温度对系统制冷、供热效率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新系统具有更高的能量利用特性,并验证了氨水吸收式循环同时采用太阳能和地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系统可编程模拟器件 isp PAC2 0实现分布式测控系统 ,主要由 isp PAC2 0和 AT89C51单片机构成 ,能够完成对被测对象温度的控制 ,并通过 RS-485接口与计算机进行通讯 ,将控制温度传输到上位机。它具有控制温度的设置和显示 ,实时温度的控制 ,控温信号的输出等功能。与传统的温度控制系统相比 ,它的控制精度较高 ,温度控制范围可调整 ,具有良好的可编程性能  相似文献   

13.
结合地下商场建筑独特的热工和负荷特点,建立了适合于地下商场建筑的新型DCV模式.该模式将CO2体积分数控制与常规的温控VAV系统相结合,同时实现对空气品质、温度的PID控制,并确立全年工况自动切换策略.利用动态仿真系统进行建模,并以上海实际地下商场建筑为对象,进行全年的动态运行计算.结果表明:提出的DCV系统比定风量系统全年节能22.2%,比常规VAV系统全年节能17.5%.说明该技术在地下商场类建筑应用时,可以同时实现对室内空气品质、温度的良好控制,并且在最大限度上节省了能耗。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现有热源塔式空气源热泵的效率和适应性,提出一种以盐水为传热工质的可调型盐水聚能塔式空气源热泵的新概念.设计并搭建基于该新型热泵的热水供应系统.对夏冬2季典型月份内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和比较,阐明系统的性能系数随环境温湿度、供/回水量和温度、补水温度以及耗电量之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系统的总性能系数、加热系统和热泵内循环的性能系数在夏季的平均值分别为1.44、1.75和3.55,而在冬季则为2.07、2.33和3.29.该系统已经成功运行1a以上,在冬季气温低于0℃时依然运行平稳.  相似文献   

15.
为了使新型碳晶板地热电采暖系统能在民用采暖领域更广泛地应用,更好地发挥其清洁、调控方便等优点,通过实验测试和模拟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测试和模拟分析了采用碳晶电热板系统的标准实验小室的动态加热过程;并利用经实验验证的模拟模型,对北京市某房间内碳晶电热板系统24 h温控调节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提出了合理的温控控制因素和调节方案,确定了温控装置的温度限值以实现温控过程,为该电采暖系统的节能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一种新型的电站间接空气冷却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蒸汽动力循环耦合正、逆制冷循环的电站空冷系统(简称原系统)的基础上,首次将氨吸收制冷工艺应用到汽轮机排汽冷却,提出了一种基于氨吸收式制冷复合循环的间接空冷系统(简称新型系统)。通过改进,新型系统在环境高温时段,利用氨吸收制冷循环的设备代替了复合空冷系统的压缩机,降低了能耗;在环境低温时段,增设了氨气过热器及氨气轮机产能发电,充分利用了环境低温资源。介绍了新型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并与原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一种应用冰冷却系统对深井降温的新技术,并对它的技术特点及经济效益作出了初步分析,对于深井的降温,冰冷却系统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用传统PID方法设计的暖体假人温控系统存在参数难以整定、调整和试验效率较低的情况,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二维模糊控制算法的暖体假人温控系统.该系统可以取得较好的温度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小温升条件下固体热传导系统变温过程拟合的新方法。结合机理研究和实验分析,辨识热系统特征值,进而把变温过程多元非线性拟合问题转化为多元线性回归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关于神经网络系统在电阻炉温度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电阻炉这样的复杂非线性系统的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专家系统神经网络控制方案,该方案结构简单、鲁棒性强。并了给出了控制器参数的整定规律,以达到快速收敛的目的。最后,电阻炉的温度控制的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