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 上一期中,我们粗略的介绍了摄影画面构图的基本 要点,以及说到了在安排摄影画面构图的时候怎样从总体考虑,如何照顾到主体与环境、影调之间的配置,色彩之间的关系等等。在观察与研究被摄对象的基础上,摄影者如何安排一副照片的构图?在摄影画面的构成上需要一些什么基本方法?这里将具体阐述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杨杉 《数码》2004,(10):190-193
上期从“画面中角落的运用”、“按等分比例或黄金分割比例分隔画面”、“利用主体形式上的对比来加强视觉冲击”、“通过搭框来强调主体”几个方面阐释了构图的方法和技巧,本期继续利用图例来讲述构图的方式。希望能对读者的拍摄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试论电视画面构图的布局及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电视画面是电视摄像的成果体现,而画面构图是摄像人员拍摄电视画面的主要环节。我们只有仔细观察、认真构思,根据作品主题思想的需要,在画面中运用各种方式的构图艺术进行巧妙的谋篇布局及合理的结构安排,才能使画面表现主题、突出主题,充分地表现出画面语言对观众产生兴趣和感染力,使电视节目质量得到根本性提高。  相似文献   

4.
DV构图技巧     
因为工作的关系,时常要摆弄摄像机。时间长了,自然就熟悉了摄像的一些门道。下面根据经验介绍一些摄像构图常识。一、主体构图形式拍照讲究构图创意,摄像画面同样需要有鲜明的主题和中心。所谓构图,通俗地说就是哪些需要省略,哪些需要突出。因此,初拿DV摄像,需要特别注意掌握镜头构图的要领,即不但要注意所表现物体在画面中的位置,还要注意整个画面的配置和安排,将镜头构图设计得恰到好处。构图常按照被拍摄主体在镜头中所占的画幅部位的多少来划分,其中包括有:大远景(主体高度占画面的四分之一);远景(占二分之一);大全景(四分之三);全景(…  相似文献   

5.
电视镜头画面的构图艺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图是画面的组织、结构、联接、布局,是通过对事物外构形式的把握,使之通向事物的本质与内涵的一种手段并且可以在审美要求下,实现画面的生命力、表现力与整体性。电视画面的构图样式很多,有诸如三角形构图、S形构图、对角线构图和黄金分割图等等。电视摄制中的构图,还须根据内容及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安排、精心创构。在进行电视镜头画面构图时,作者需要认识和把握画面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了解镜头画面的布局、比例、造型、透视、空间和色彩构建等。它们之间的共同之处于在通过外部结构,揭示  相似文献   

6.
论电视摄像的开放式构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视画面的开放式构图是相对于封闭式而言的,是非主流的、被认为是反传统的、破坏美学的一种构图形式.本文对开放式构图几个主要特征进行了论述和总结,最后给出了开放式构图的造型功能和画面表现力.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唯美婚纱MV电影成为很多新人的一种新选择,婚纱MV一般在外景中拍摄,摄影风格唯美浪漫,讲究画面构图、镜头运动和画面调色,这种艺术化的作品与静态的婚纱摄影相比,具有更出众的声画效果,成为备受年轻人追捧的一种新时尚。  相似文献   

8.
机位菜单及参数监视器 Smart Studio是通过远程控制系统来调整摄像机的参数的,因此,在观看每个机位的艺术构图和技术构图画面后,还要同时观看前端摄像机的调整参数,这样才可以精准的控制和调整前端机位。那么菜单参数显示也是必不可少的监看画面了。从上到下就是:艺术构图、技术构图,以及菜单参数一一对应,均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9.
袁楚 《数字通信》2006,(8):85-87
不知道读者们是否发现.很多出色照片都有一个优秀的画面结构.同样的景色.是不是就没别人拍得好看?对于一个摄影的新手来说.构图和用光是最值得学习也是内涵最丰富的两种技巧。构图定下画面的基调,而用光则增强画面的表现力。我们今天先来看看.新手可以采用一些怎样的构图手法.来表现我们的思想。[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三分法构图是黄金分割构图的简化和近似,在电视摄像中,比黄金分割构图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本文对三分法构图中均衡画面的几种常用方法进行了论述和概括,对电视摄像的初学者具有较强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浅谈电视摄像的画面构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伯平 《有线电视技术》2006,13(12):62-63,81
摄像是电视作品制作过程中的关键,一部电视片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摄像的技术与艺术。电视画面是电视造型语言的基本要素,是组成电视节目的基本单位,是电视摄像的成果体现。画面构图是摄像人员拍摄电视画面的一个主要环节,因为它是与电视屏幕效果的好坏、受众的视觉反应和思维接收息息相关的。构图能力是电视摄像人员画面造型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摄像人员业务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2.
《新潮电子》2008,(5):171-175
摄像不同于摄影,一则是因为它是运动的影像.另外则是由于它采用的是横构图的特殊性所决定。历数那些拍摄优美的电影画面。无一例外都是采用了“黄金分割”的原理。“黄金分割”是一种由古希腊人发明的几何学公式。遵循这一规则的构图形式被认为是“和谐”的,在欣赏一件形象作品时这一规则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条被合理分割的几何线段,对许多画家和艺术家来说,“黄金分割”是他们在现实的创作中必须深入领会的一种指导方针,摄像师也不例外。实际上,很多电影电视或是MV之所以精彩,可以成为经典,也都是在其中内嵌了黄金分割的美学。  相似文献   

13.
陈立彬 《电视技术》2021,45(12):43-45
随着社会大众艺术品位与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电视节目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影响电视节目呈现质量与效果的重要因素,电视画面构图在给予观众优良视听体验方面举足轻重.为提高电视收视率,相关人员应灵活运用电视摄像技术中的画面构图技巧,使电视画面更具艺术美感.基于此,概述画面构图的作用,并剖析电视摄像技术中画面构图的特点,探索画面构图的技巧.  相似文献   

14.
当今时代,媒体形式多元化发展已成必然趋势。电视媒体要增强市场竞争力,必须不断提升节目质量。图像是电视节目的组成要素。借助高超的电视摄像技术灵活运用画面构图艺术技巧,对优化电视画面和提升电视节目质量意义重大。基于此,阐述电视摄像技术中画面构图艺术的作用,分析画面构图艺术的特点,并就如何提高画面构图艺术水平给出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最近特别热闹的一件事与季羡林季老先生的仙逝有关。季老先生生前曾多次主动请辞自己为媒体所加诸的所谓“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之类的光环,但这并不妨碍其身后媒体山呼海啸般众口一词地把这些光环继续搬出来说事,更有“大师之后无大师”之说!对于“大师之后无大师”的说法,笔者是举双手赞成的,因为没有独立的人格以及独立的学术精神,并耐得住孤独寂寞,就不可能产生真正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现在的情形恰恰就是“教授摇唇鼓舌,四处赚钱,越来越像商人;商人现身讲坛,著书立说,越来越像教授”这样一种似是而非的状况。在这样的环境里,任何大师都是水货,尽管推销的一方信誓旦旦质量保证,却总不及内心的一丝疑虑来得真实。虽然笔者对季老的人格非常尊敬,但所谓“大师”毕竟不应该只是人品大师。相对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格这样真正意义上以作品影响了无数人的大师,对于季先生这样一个穷毕生精力研究梵文的学者,如果国学不是指印度学的话,“国学泰斗”未免就显得有点“国学太逗”。  相似文献   

16.
试论有编辑意识的电视摄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素玉 《电视技术》2001,1(5):84-85
电视摄像是电视节目制作的前期工作,它是根据导演的要求,用摄像机把现实生活的场景“记录”在磁带上,形成电视画面素材,这些画面素材是电视节目的“原材料”,只有经过后期画面编辑、制作,才能形成具有教育性、科学性、思想性、技术性、艺术性的电视作品。笔者认为,一部好的电视作品,是与摄像师前期摄录素材的工作分不开的,摄像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摄取的电视画面不仅光色还原真实、构图完美,更重要的是考虑后期节目制作的需要。摄像的过程,也是一次艺术创作的过程,要把电视摄像和画面编辑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电视画面构图的概念入手,重点阐述了电视画面构图的基本要求和构建形式,并结合近年来优秀电视作品的画面创作,对电视画面的构建形式以及内容和形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图文字幕在电视画面中起着传达信息的作用,在构图上怎样使字幕既能有效地传达信息,同时又具有美感,这既有电视技术的因素,也有美学的因素。图文字幕设计制作人员在注意图形文字布局构图的同时更要考虑和背景图像画面结合形成整体完美的电视画面构图。  相似文献   

19.
文飞 《数码》2005,(5):220-222
所谓“化平淡为绚丽”就是说把一张画面平淡.色彩灰暗的数码照片通过一定的手段,变成一张无论在色彩.光线还是构图等方面都焕然一新的照片。要做到这一步.自然少不了通过使用Photoshop等软件的后期加工。怎么样?让我们来看看是如何把一张色彩平淡无奇的照片修改成色彩绚丽的风光照片的。  相似文献   

20.
淡忘的记忆     
1979年12月6日一位专程从中国最西部的新疆赶来的8岁男孩让梅纽因颇为感动。在大师忙完了一天的安排后晚上十一点,男孩的父亲为这个男孩争取到了一个来之不易却又是一个天赐的机会,男孩为大师演奏了维尼亚夫斯基的一首短曲,谁知大师将“音乐神童”的称谓亳不吝啬的用在了男孩头上。他就是陈响!机遇就在不经意间悄然降临了。陈响成了动乱岁月后首批公派的音乐留学生。不显山露水的性情决定了他低调的音乐生涯,不求媒体的“烘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