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研究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ABP) 患者愈后胰腺内、外分泌系统的功能变化.方法 随访58例ABP患者,其中重型ABP (SABP) 20例,轻型ABP (MABP) 38例,分别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酶联免疫法测定血中CP和FE1水平,同时测定36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 SABP患者CP值低于MABP患者及健康者,差异有显著性 (均P<0.05) .MABP患者CP值与健康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 .SABP患者和MABP患者FE1值均较健康者降低 (均P<0.05) ,SABP患者降低更明显 (P<0.05) .结论 ABP患者愈后胰腺外分泌功能受到破坏,血中FE1水平降低;SABP患者愈后胰岛内分泌细胞功能也受到破坏,而MABP患者愈后胰岛内分泌细胞功能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8,(4):248-251
[目的]探讨牛膝多糖(ABP)对四氯化碳(CCl_4)所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ABP 100,200 mg/kg组、水飞蓟素组,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ABP和水飞蓟素7 d,最后1 d腹腔注射给予CCl_4,16 h后检测血清中ALT,AST,ALP水平;行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变化;利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分别检测肝匀浆中SOD,CAT,MD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中NF-κB p65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中ALT,AST,ALP水平显著升高(P<0.05),肝组织变性坏死累及全小叶.与模型对照组比较,ABP 100,200 mg/kg组血清中ALT,AST,ALP水平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病变程度较轻,胞浆中SOD,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模型对照组肝组织中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ABP 100,200 mg/kg组NF-κB p65蛋白表达较模型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ABP对CCl_4所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认为可能与ABP抗脂质过氧化和抗炎症反应有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通腑泄浊汤对冠心病心绞痛(浊瘀互结证)患者的血清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70例冠心病心绞痛(浊瘀互结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西药常规治疗加通腑泄浊汤,35例)和对照组(西药常规治疗组,35例),疗程均为4周。追踪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变化,并检测血清ET和NO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本临床试验中,各组血清ET浓度治疗后均明显下降(P<0.01),ET浓度下降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各组血清NO浓度治疗后均明显升高(P<0.01),NO浓度升高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组能够显著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浊瘀互结证)患者的临床证候及心电图表现。同时能够显著降低血清ET浓度,升高血清NO浓度。  相似文献   

4.
《陕西医学杂志》2016,(7):819-821
目的:探讨血清脂肪因子及氧化应激状态在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病情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67例作为观察组,根据是否存在甲状腺功能异常分为A亚组(139例)、B亚组(28例)。对照组选择非糖尿病健康人群50例。入选后分别检测两组血清胰腺及甲状腺功能、血清内脂素、抵抗素、瘦素、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结果:A亚组、B亚组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较对照组显著性升高(P<0.05,P<0.01),B亚组胰岛素抵抗指数与A亚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B亚组FT3较对照组显著性升高(P<0.05),B亚组FT4较对照组、A亚组显著性升高(P<0.01,P<0.05),B亚组TSH较对照组、A亚组显著性降低(P<0.01,P<0.05)。A亚组、B亚组MDA、CAT较对照组显著性升高(P<0.05,P<0.01)。A亚组、B亚组SOD、GSH较对照组显著性下降(P<0.05,P<0.01)。B亚组MDA、CAT、GSH与A亚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A亚组、B亚组内脂素、抵抗素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而瘦素较对照组显著性下降(P<0.05)。B亚组内脂素、瘦素与A亚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脂肪因子及氧化应激状态可有效反映糖尿病患者甲状腺损伤程度,对判断病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茶多酚(TP)对石英粉尘、烟溶液所致大鼠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检测各组大鼠血液中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和肺胶原的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结果:大鼠染粉尘与烟溶液后,NO、MDA和肺胶原含量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P<0.01),GSH-Px、SOD、CAT活性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P<0.01),喂饲TP后各值均趋向正常.结论:茶多酚可以拮抗粉尘及烟溶液中有害物质引起的脂质过氧化损害,提高机体抗氧化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6.
杨玲 《河北医学》2008,14(5):528-530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血清内皮素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链脲佐菌素(STZ)诱发的糖尿病大鼠用二甲双胍干预后,检测血糖、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水平,检测血清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内皮素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模型大鼠血糖、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而血清CAT、SOD活性则明显降低(P<0.05)。二甲双胍可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糖(P<0.01),降低其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水平,对模型大鼠血清CAT、SOD活性也具有明显的升高作用(P<0.05)。结论:二甲双胍可通过调节血脂代谢,提高抗氧化能力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起到保护作用,降低糖尿病大鼠血清内皮素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损伤的变化。方法:对单纯高血压(n=30)、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n=30)患者及正常人(n=20)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检测血流介导的肱动脉舒张功能(FMD),并分别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纯高血压、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FMD、NO、SOD水平明显下降(P<0.05),MDA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组FMD、NO、SOD水平明显下降(P<0.05),MDA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经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清NO、FMD与SOD呈正相关(P<0.05),血清NO、FMD与MDA呈负相关(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血管内皮明显受损,在高血压基础上合并糖耐量异常将进一步导致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8.
段艳杰  张辉  郑永刚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1):1856-1857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及高血压不同时期血清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的水平变化。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73例不同时期高血压病患者与49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SOD、MDA、NO水平。结果:高血压组患者血清MD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SOD、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各时期患者的血清SOD、MDA、NO水平差异也有显著性。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血清SOD、MDA、NO与正常对照组有明显差别,且与高血压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孙磊  屠莉莉 《海南医学》2000,11(5):12,4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L)活性、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12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SOD活性、MDA和NO含量,其中EHI期40例,Ⅱ期40例,Ⅲ期32例.以2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EHI期患者血清MDA、NO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分别小0.01,0.05),SOD)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EHⅡ期、Ⅲ期患者血清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而NO含量无明显升高(P>0.05).结论由于EH患者体内氧自由基生成过多,SOD活性下降,机体清除氧自由基能力下降,引起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使血管内皮细胞(VEC)功能受损,NO生成、释放相对不足,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对高血压病程的进展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对冠心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探讨EECP治疗冠心病的机制.方法:收集54例冠心病患者(体外反搏组30例,单纯药物组24例)治疗前后和20名正常对照者外周静脉血清,采用硝酸盐还原酶法测定各血清中NO3--和NO2-的含量(反映NO的浓度)、比色法测定MDA和SOD的含量,并进行各组分析比较及NO、MDA和SOD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相比,冠心病患者血清NO含量明显降低(P<0.05);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SOD含量明显降低(P<0.05).经过单纯6周药物治疗和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后,较治疗前相比,冠心病患者外周血清中各指标检测结果:在体外反搏组NO含量明显升高(P<0.05),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SOD含量明显升高(P<0.05);而在药物治疗组.NO、MDA、SOD含量均无明显变化(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体外反搏治疗后,冠心病患者血清中NO含量的改变与MDA含量呈负相关(r=-0.47,P<0.01),与SOD含量呈正相关(r=0.39.P<0.05);MDA含量与SOD含量之间呈负相关(r=-0.41,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呈血管内皮功能失调,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状态.增强型体外反搏可促进NO的释放,从而调整内皮功能,并降低MDA的产生,促进SOD的释放,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这可能是增强型体外反搏在临床上治疗冠心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重症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重症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对2000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收治的22例重症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和91例重症急性肥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比较两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局。结果重症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入院时血、尿淀粉酶分别为(715±99)和(382±56)U/L,明显低于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1551±107)和(773±66)U/L(P〈0.01);且肺部感染发生率高55%(12/22),循环功能不全36%(8/22)、呼吸功能不全41%(9/22)、肾功能不全23%(5/22),明显高于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32%(29/91)、14%(13/91)、7%(6/91)和5%(5/91)(均P〈0.01)。重症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死亡2例,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死亡11例。结论重症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常不伴有血、尿淀粉酶的显著升高,在治疗中臆注意积极治疗循环功能、呼吸功能和肾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急性胰腺炎患者用前列地尔治疗后血清丙二醛 (MDA)和超氧歧化酶 (SOD)浓度 ,并探讨MDA及SOD在急性胰腺炎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 :将 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按内科综合治疗 ,实验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前列地尔治疗 2周后 ,应用硫代巴比妥酸法及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 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及 3 0例健康人 (正常组 )血清MDA及SOD的含量。结果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MDA和SOD分别明显高于和低于正常组 (P <0 .0 0 1)。实验组治疗后MDA明显降低 ,SOD明显升高 ,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对照组治疗后MDA下降 ,SOD升高均不明显 ,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前列地尔具有明显抗脂质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患者血浆内皮素(ET)浓度的变化与其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ABP患者、胆石症(GD)患者及健康人血浆ET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ABP患者血浆ET(80.75±13.35pg/L)明显高于GD(61.06±9.12pg/L)患者(P〈0.01),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浆ET(85.95±14.91pg/L)明显高于轻型急性胰腺炎(MAP)患者血浆ET(69.43±12.61pg/L),(P〈0.01)。结论血浆ET在ABP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测定ABP患者血浆ET水平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并探讨乌司他丁对其的预防作用。方法:无乌司他丁干预的52例与乌司他丁干预的142例接受ERCP术患者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计算两组患者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不同时间血清淀粉酶水平。结果:对照组术后急性胰腺炎发生率为15.4%,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为44.2%,均显著高于观察组的2.8%和22.5%(P<0.01);两组患者术前血清淀粉酶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均明显增高(P<0.01),且术后各时间点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ERCP在多种胆道、胰腺疾病中取得了良好诊断与治疗效果,但术后急性胰腺炎以及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较高,术后乌司他丁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术后急性胰腺炎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急性脑梗死患者氧化损伤及抗氧化活性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莫颖敏  韩敏 《北京医学》2003,25(3):182-184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体内氧化损伤及抗氧化水平的改变。方法 分别用ELISA法、硫代巴比妥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Fe3 /F3^2 化学法对38例ACI患者血中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丙二醛(MDA)、SOD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进行检测,并与36例TIA患者和30例健康者进行比较。结果 ACI组血中MDA浓度显著高于TIA组和健康组(P均<0.01),而SOD活性及TAOC水平明显低于后两者(P均<0.01)。ACI组、TIA组与健康组比较,ox-LDL浓度明显增高(P<0.0l,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体内存在明显的氧化损伤并且抗氧化活性水平显著下降,氧化损伤参与了脑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6.
赵文婷  刘路然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8):1012-1014, 1019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对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人期间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选择6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病人均接受脑梗死常规治疗和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病人血清中羟基自由基(OH)、一氧化氮(NO)、过氧化脂质(PLO)、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并采用日常生活能力缺损评分(ADL)评定病人日常生活能力,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量表评定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OH、NO、PLO、SOD、AOPP、MDA水平和ADL、NIH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OH、NO及PLO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 < 0.01),且观察组病人的血清OH、NO及PL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治疗后,2组病人血清中的SOD、AOPP及MDA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 < 0.01),且观察组病人的血清SOD、AOPP及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治疗后2组病人的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 < 0.01),且观察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而NIHSS评分均有降低(P < 0.01),且观察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结论在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人的同时加用依达拉奉更能够有效清除氧自由基含量,减少氧化应激损伤,改善病人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脑出血(CH),脑梗死(CI)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维生素C(VitC),维生素E(VitE)的水平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急性脑血管病(ACVD)患者114例,其中C1组和65例,CH组49例,通过生物化学方法检测血清NO,NOS,MDA,SOD,VitE,VitC含量并与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CI组,CH组NO,NOS,MD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于发病后1周内显著升高,2周或3周开始下降,SOD,VitE,Vit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于发病后1周内显著降低,结论:ACVD患者NO,NOS,MDA早期含量明显升,高,参与了ACVD脑组织损伤的病重过程。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体内氧化及抗氧化系统改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PNS)患者体内氧化损伤状态和抗氧化系统的改变。方法 :测定了 38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清丙二醛 (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及血清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 ,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结果 :38例PNS患者血清丙二醛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GSH -PX、血清SOD ,红细胞SOD及SOD/MDA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脂质过氧化物参与了肾病综合征的致病 ,以及肾病综合征患者抗氧化能力下降导致了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发病。  相似文献   

19.
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AHP)的临床特点以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将本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133例急性胰腺炎(AP)根据病因分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76例、AHP 29例、酒精性胰腺炎10例和其他18例。对AHP与ABP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并分析高脂血症(HL)与AP的相关性。结果:临床评分相同情况下,AHP在脂肪肝发生率、糖尿病发生率、重症急性胰腺炎和血脂方面高于ABP,在血清淀粉酶和肝功能受损方面均低于AB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油三酯与CT严重程度评分(CTSI)分级相关。结论:AHP具有病情重、血脂高和血清淀粉酶低等不同于一般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有利于加深对AHP的认识并指导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