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琦 《广西地质》2009,(10):17-21
红树林有一种精神气,就是顽强拼搏、默默奉献。 保护红树林的人,也有这种精神气。 在山口红树林保护区所在的海域,违法养殖问题惊动过朱镕基总理,红树林虫害问题惊动过温家宝总理,两位总理都亲自为保护这片海域作出紧急指示。  相似文献   

2.
在大海和陆地之间,有一道绿色的脊梁,那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红树林。红树林将地球上两大生物哺育场拧紧连接。那片红与绿,是有着母亲般宽广胸怀的天地,是令生物狂欢的天堂。  相似文献   

3.
海中森林———广西合浦山口红树林孟巧姑(广西煤田地质局柳州545005)合浦山口红树林位于合浦县东南部沙田半岛东西侧的沿海滩涂地带,岸线总长约50km,面积为80km2,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特有的植被,由红树林科及其他不...  相似文献   

4.
瀑布气势磅礴,十分壮观,远远看去,好像是一块块白色的绸布从天上垂下来,又像那云雾升腾,看!那雾啊,从山上飘过来,从树从中涌出来,从沟壑间飞出来;一团团、一片片、一丝丝……  相似文献   

5.
华南红树林海岸生物地貌过程研究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红树林生物地貌过程是全球变化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研究重点内容之一。本文以海南东寨港林市村,广东廉江高桥镇凤地村和车板镇那腮村以及广东深圳福田和锦绣中华3个半定位试验区有关红树林群落结构、潮汐动力、沉积特征和地貌特征的调查资料为基础,探讨红树林生物地貌过程的生物学基础,沉积地貌表现,红树林生态系对人类活动和海平面上升的响应。  相似文献   

6.
李阳 《广西地质》2014,(11):45-46
红树林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河川、海岸滩涂潮间带的乔灌木群落,是由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红树林素有“海上森林”、“海底森林”、“海岸卫士”、“海水淡化器”等美称.作为海岸湿地生态系统惟一的木本植物,它具有防风搏浪、护岸护堤、调节气候等功能,对抵御海潮、风浪等自然灾害,维护和改善海湾、河口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现存的约80%的亚马逊热带雨林位于巴西境内,因此巴西的研究者们正在致力于森林的可持续管理,利用森林固定更多的碳。然而,如大部分拥有较长海岸线的国家一样,巴西目前已经错失机会保护好另一种重要的碳储存库,即红树林、海草和海涂。9 000 km的巴西海岸线生长着由各类植物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8.
刘涛  褚冠宇  徐慧鹏 《沉积学报》2022,40(5):1346-1354
以广西北海市的金海湾红树林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红树林沉积物的粒度和过剩210Pb比活度特征,并结合当地风暴潮历史记录,识别红树林沉积中风暴沉积层并判定了其形成时间。结果表明:自1965年以来广西沿岸的5次强风暴潮在该红树林中留下了沉积记录;以这些风暴沉积层作为时间标志,可知1986—2008年,红树林前缘区的沉积速率为5.7 mm/a,内侧为7.3 mm/a;2008年以后,前缘区沉积速率降至2 mm/a,而内测沉积速率则增加至14~20 mm/a。2008年之后当地风暴潮频率增加可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红树林前缘区风暴沉积粒度特征的分析表明,在强风暴潮期间,植株高大、树冠封闭度高的红树林对于波流能量的耗散程度要显著高于年龄较小、植株低矮的红树林。  相似文献   

9.
《岩土钻凿工程》2009,(6):35-35
“哎!这可是新鲜事,地下埋管不用再刨路面了啊。”“还有啊,看那小玩意就几个人,一会的功夫就把地砖穿了,那边还把管道接通了,既不影响咱走路,还吧事做了,真是太好了。”7月9日,在乌市第一中学大门东侧,市民们看着一台管道定向穿越线的机器在嗡嗡作响,正在进行过路燃气管线施工,在他们打探、了解了这里的奥妙后高兴的说。  相似文献   

10.
张兵 《河南地质》2012,(6):51-51
朋友,你若是一名党员,你一定不会忘记,当初入党时自己举着拳头在镰刀斧头旗帜下宣誓的情景。那是多么令人激动振奋的庄严时刻啊!党旗映红了脸庞,自己在心头发誓:一定要为党旗增辉!  相似文献   

11.
东寨港红树林潮坪沉积特征及其成炭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红树林潮坪底质之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微量元素及有机质含量等沉积特征,并论述了其沉积作用。认为东寨港红树林潮坪不具备形成泥炭的条件,其制约因素归纳起来有:①充分的陆源碎屑供给及高的沉积速率;②红树植物残体高分解度;③周期性频繁动荡的潮汐水流;④新构造运动及海平面升降。  相似文献   

12.
杨老汉回家     
姜慧琴 《河南地质》2014,(12):24-24
深秋的早晨已经有些凉意。尽管晨风凉飕飕的,但睢县平岗镇平西村的杨老汉心里却是暖洋洋的。 怎么回事?事情还得从头说起。10月15日,睢县国土资源局平岗国土资源所所长陈平带领工作人员例行巡查时,发现平西村有人在耕地内挖地基,立刻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制止。随后找到户主调查情况,户主杨老汉诉苦道:"陈所长呀,我们在这儿盖房实属无奈啊。儿子结婚成家了,在一块儿住不太方便了。  相似文献   

13.
“这片坚实的土地,曾经是远古浩瀚的海洋,看那起伏的山峦,不正是大海凝固的波涛?沧海桑田,谁人与之评说?雄关漫道,我们一一即将越过!”一个将煤田地质工作视为乐趣的科研人,一个把育人工作当作职责的教育者。20多年来专心致力于煤炭地质和构造地质研究。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教学和科研工作,这就是平常但不平凡的博士生导师曹代勇教授。  相似文献   

14.
热带生物海岸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乔民 《第四纪研究》2007,27(5):834-844
以热带生物海岸现代过程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国内外相关资料,分析我国红树林海岸和珊瑚礁海岸对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大气CO2浓度升高和海洋酸化的响应.其中,全球变暖和大气CO2浓度升高总体上有利于红树林生长发育,海平面上升对红树林和珊瑚礁的影响取决于红树林潮滩淤积速率和珊瑚礁礁坪堆积速率与海平面上升速率之间的对比关系.海平面加速上升将威胁部分红树林、珊瑚礁及其后的海岸堤防.全球变暖海表异常高温导致珊瑚白化、海洋酸化导致珊瑚和珊瑚藻钙化率降低将成为21世纪珊瑚礁的重大威胁.全球变化的不确定性和生态系统响应机制仍然有待进一步研究.主要是人类不合理开发活动导致目前红树林和珊瑚礁的广泛严重破坏,加强海岸带综合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是有效适应本世纪全球变化影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郭宗山 《地质论评》1947,12(6):591-596
一、前言我国西北若与东南各省此较,似现贫瘠,其实未必尽然,例如西北之皮毛,肉食为东南所不逮,余如祁连山之森林,河西之水力,亦为国家之宝藏,又西北之气候造成天然优良之肺  相似文献   

16.
海南岛红树林泥炭形成于热带泥炭聚积区,成炭质料为适盐性的红树林植物群落,堆积环境为泥炭坪,与陆相沼泽泥炭相比,这些特殊性必然反映到泥炭的有机组成上。红树林泥炭有机成份的研究将为合理开发利用海南的泥炭资源提供依据。红树林泥炭有机组成特征及其在泥炭化过程中的变化也必然为探讨泥炭化机理提供大量地质信息。一、海南岛红树林泥炭的一般特征海南岛红树林泥炭以埋藏泥炭为主,主要分布于海南岛东北部沿海地区,以琼山县东寨港和琼海县福田地区发育最好,其成炭环境为泥炭坪。现在正在发育的泥炭坪仅见于文  相似文献   

17.
陶琦 《广西地质》2013,(9):19-21
红树林能固岸护堤、养育海洋动物幼崽、为鸟类提供栖息地,生态养护功能极佳。然而,全球的红树林面积正在不断减少,红树林的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8.
陈杰  管喆  蒋昌波 《水科学进展》2016,27(2):206-213
近年来频发的海啸灾害造成巨大损失,而红树林具有很好的减小海啸灾害的作用。实验采用PVC圆管来概化模拟红树林,以无黏性沙堆砌而成1/10~1/20组合坡概化岸滩,选取孤立波模拟海啸波。实验结果表明,红树林的存在对岸滩剖面变化产生了较大影响,适当增加植物分布密度,并优化植物的分布方式,可有效减小海啸波对岸滩的冲刷危害。在本次实验条件下,得到了岸滩冲刷坑尺度、淤积沙坝尺度、最大冲刷深度、最大淤积高度与红树林的分布方式和密度、海啸波波高、泥沙比重和岸滩坡度之间的关系式,揭示了沙质岸滩剖面变化与红树林、海啸波水动力特性、泥沙颗粒、岸滩坡度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减小海啸灾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无机 CO_2气储集砂岩中含有大量片钠铝石,是查明无机 CO_2气注入对砂岩的改造和形成的自生矿物组合的理想砂岩。通过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和 MAT253稳定同位素质谱仪等,确定了含片钠铝石砂岩中的胶结物与自生矿物类型、成岩共生序列和引起片钠铝石形成的 CO_2的成因。CO_2气注入前形成的自生矿物组合主要为方解石、次生加大石英和高岭石,在次生加大石英形成过程中发生了第一期油气注入。CO_2气注入晚于第一期油气注入,CO_2气注入后形成的自生矿物组合主要为片钠铝石和铁白云石。第二期油气注入发生在 CO_2气注入后。片钠铝石的δ~(13)C 为-5.3~-1.5‰PDB,与片钠铝石平衡的δ~(13)C_(CO2),为-10.7~-7.0‰PDB,与海拉尔盆地 CO_2气的δ~(13)C_(CO2)值(-11.36~-8.02‰PDB)一致,表明形成片钠铝石的 CO_2和气藏中的 CO_2均来源于无机 CO_2与有机 CO_2混合背景,总体上以无机 CO_2为主。结合含片钠铝石砂岩与 CO_2气的分布都受控于深大断裂和γ5花岗岩的特点,CO_2气和形成片钠铝石的 CO_2绝大部分属于幔源-岩浆型。含片钠铝石砂岩中保存了 CO_2驱油的迹象。  相似文献   

20.
每当水文地质学家预测地下水位的变化趋势和污染物的运移时,当石油学家在计算水、油、气三相界面的推移时,当生理学家研究血液的微循环时,他们都离不开一条基本原理——达西定律,但却很少有人熟知定律的创立者亨利·达西本人。 在巴黎东南面二百多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第戎。1803年6月,达西就诞生在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