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讨以无缝隙护理为目标的跨科室协作护理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协作护理实施前(2013年9月—2014年8月)设为对照组(59例),协作护理实施后(2014年9月—2015年8月)设为观察组(61例),对照组病人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以无缝隙护理为目标的跨科室协作护理。采用状态焦虑、特质焦虑量表评价介入治疗病人手术干预前后负性情绪,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后介入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状态焦虑评分和特质焦虑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给予以无缝隙护理为目标的跨科室协作护理,能够改善病人的焦虑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术后下床时间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结合保护动机理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0月1日~2020年10月1日收治的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无缝隙护理结合保护动机理论。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焦虑情绪、心理应激反应[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生活质量[采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100)]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焦虑情绪、SCL-90评分低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干预后QOL-100评分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局部出血、脏器出血、局部血肿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结合保护动机理论,能有效改善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患者焦虑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基于孤立性护理行为规避的环节协作护理模式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9月于我院接受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将2018年10~2019年6月于我院收治的同类患者40例设为试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服务。试验组接受基于孤立性护理行为规避的环节协作护理模式。并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干预后特质与状态焦虑评分、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基于孤立性护理行为规避的环节协作护理模式对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者施加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治疗安全性与康复进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术后患肢肿胀和严重疼痛发生率、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干预能提高其疾病认识程度,加强自我保健意识,促进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程序化护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8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按护理方案的不同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临床传统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上实施程序化护理,并将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生存质量评分及SAS、SD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98%,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8.84%(P0.05);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为49.32±8.0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72±8.36分(P0.05);观察组SAS、SDS评分为43.68±3.02分、43.89±3.87分,对照组患者SAS、SDS评分为50.03±5.76分、50.62±5.30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的患者实施程序化护理,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同时消除减轻负性情绪,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介入溶栓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4月于本院导管介入室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介入溶栓治疗的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下肢静脉血栓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即兼顾患者身心健康的护理,具体包括健康宣教、心理护理、专业护理。记录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再次发生静脉血栓情况及住院时间并进行比较,以评估护理质量;同时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进行比较,以评估护理人员职业素养,并进一步完善综合性护理模式。结果护理效果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出现并发症和再次发生静脉血栓的概率显著降低,且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也大有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运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介入溶栓中可明显降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同时亦可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协作式无缝隙全期护理在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R)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择期行THR的102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协作式无缝隙全期护理,比较两组DVT发生率、拔管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下床时间以及出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功能、疼痛、畸形和关节活动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协作式无缝隙全期护理能够有效降低THR患者术后DVT发生率,缩短拔管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张静 《妇幼护理》2022,2(11):2459-2461
目的 探究接受手术的妇产科患者应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份至 2022 年 11 月在本院进行剖宫产的产妇 120 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60 例。对 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的心理状态、下肢状态、护理满意度以及 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肺栓塞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负 性情绪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负性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各项下肢状态评分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 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55.00%(P<0.05)。结论 接受手术的妇产 科患者应用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降低肺栓塞发生率,改善下肢状态和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专案三维护理模式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置管介入溶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我院行置管介入溶栓治疗的下肢静脉血栓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专案三维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应对方式、治疗效果、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医学应对问卷(MCQM)中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回避、屈服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7d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水平高于对照组,D-二聚体(D-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专案三维护理模式应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置管介入溶栓中可有效改善其应对方式,提升治疗效果与安全性,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Autar评分的VTE护理对策对骨盆及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对100例实施内固定手术治疗的骨盆和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Autar量表的风险评估等级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住院时间分别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Autar量表评估实施内固定手术治疗的骨盆及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程度,从而给予相应的相应的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秦春蓉  唐娟妮  谭金梅 《妇幼护理》2023,3(16):3799-3802
目的 探究责任制护理对宫颈癌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在我院行宫颈癌手术的 76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 38 例。对照组应用 常规护理,试验组应用责任制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的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肿胀与疼痛情况、负性情绪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试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下肢肿胀与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 验组护理后 HAMA 评分、HAMD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责 任制护理能预防宫颈癌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改善凝血功能,减轻肿胀与疼痛,消除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 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术后下肢运动及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80例,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并观察两组患者股静脉峰值流速。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下床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股静脉峰值流速和平均流速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有利于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张艳  张红玉 《妇幼护理》2022,2(24):5727-5729
目的 研究针对护理对胃癌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我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收治的 60 名 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的下肢深 静脉血栓发生率、凝血功能、术后恢复指标。结果 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凝血酶原时 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指标观察组患者指标值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而纤维蛋白原指标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下床活动、总住院相关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胃癌手术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 能够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认识骨科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积极寻找有效的护理及预防措施,以减少其发生或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2年4月于行骨科手术的患者2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0例,2组均给予预防血栓知识宣传、指导下肢活动、饮食指导及给予抗血栓药物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专业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花费。结果观察组5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12例;观察组总发生率为3.8%,低于对照组的9.2%,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1.5%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的6.2%,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相比住院花费无统计学差异,但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骨科手术后给予患者积极的护理措施,能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和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深静脉置管联合足背浅静脉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0年1-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4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为对照组,同法选择2011年1-12月该院收治的3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溶栓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用深浅静脉联合置管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药物使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治疗的总有效率高、并发症少、用药量小,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深浅静脉联合置管溶栓治疗能使药物充分达到血栓部位,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8):3352-3353
目的对比66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急性下肢DVT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给予深静脉置管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周围浅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溶栓时间、住院时间、静脉血管通畅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溶栓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血管通畅率为56.70±23.21%,对照组为37.22±19.81%,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管评分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6%,对照组为9.09%,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相较于周围浅静脉溶栓治疗,深静脉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DVT可明显缩短溶栓治疗时间,静脉血管通畅率更高,对血管改善效果更佳,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经济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下肢深静脉滤网置入联合血栓溶栓术治疗中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我科10例老年住院患者采取下肢深静脉滤网置入联合溶栓术的治疗,同时给予心理护理,疏导患者的紧张情绪,变换体位,抬高患肢,以利于静脉回流,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全部病例通过积极的预防治疗和护理,未发生并发症而获痊愈.结论:对老年患者进行早期合理的治疗干预以及术后有效的护理,改善患者预后,有利于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再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围术期护理干预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行介入溶栓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奇偶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45例,常规护理)和试验组(45例,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溶栓效果Ⅰ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和舒适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干预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溶栓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舒适度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脉冲式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脉冲式置管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全身静脉输液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周径缩小值(患者治疗前、后髌骨上15cm处大腿周径减少值与髌骨下10cm处小腿周径减少值总和的平均值)、周径缩小时间、静脉畅通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周径缩小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周径缩小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畅通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栓溶解Ⅰ、Ⅲ级患者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均发生局部皮肤淤斑、牙龈出血、肢体再肿胀,但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冲式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效果好,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预防妇产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60例行妇产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化护理措施,观察2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肺栓塞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系统化护理措施有助于降低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