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不同种类煤粉燃烧NOx排放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为研究煤粉燃烧过程中NOx的排放特性,在一维煤粉燃烧实验台上,对单煤及其混煤进行NOx析出特性的燃烧试验研究,具体分析煤质特性、燃烧工况对NOx排放特性的影响,在试验的基础上,对NOx的排放规律进行理论探讨。试验结果表明:煤中的挥发分含量、含氮量、煤粉细度和过量空气系数对NOx的排放浓度有较大的影响;煤中挥发分、含氮量含量高,NOx排放浓度也高;在富燃情况下,煤粉越细,NOx排放浓度就越小。对优化燃烧、控制NOx排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一维沉降炉上进行了煤粉高温燃烧时NOx排放特性的沿程分析,系统考察了煤粉高温燃烧时NOx排放的影响因素。试验表明,NOx生成和径向分布与炉内温度、煤粉细度、给粉量、煤种、二次风温、一二次风比值及过量空气系数等有密切关系。通过NOx排放的沿程分析研究,对采取低NOx燃烧技术的电站锅炉选取合适的运行参数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六角切圆燃烧褐煤煤粉锅炉低Nox燃烧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为了降低六角切向燃烧褐煤煤粉锅炉的NOx的排放量,文中对一台燃用褐煤的670t/h煤粉锅炉燃烧器、采用水平浓淡燃烧和分级送风技术后,进行了NOx排放特性的工业性试验研究。试验中研究了各种送风方式对NOx排放和燃烧特性的影响。试验表明,采用分级送风和水平浓淡燃烧相结合,NOx排放浓度下降了23%以上,达388.3mg/m^3,而锅炉效率有所提高,低负荷稳燃能力有所加强。  相似文献   

4.
比较煤的挥发分和N含量对不同锅炉NOx排放质量浓度的影响表明,对于燃用高挥发分烟煤的锅炉,煤质特性对先进低NOx燃烧系统锅炉NOx排放影响并不显著.对于同1台先进低NOx燃烧系统锅炉的NOx排放质量浓度随N、挥发分含量的增加有降低的趋势,煤质仍然是锅炉NOx排放质量浓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NOx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分级燃烧技术可以大幅度降低NOx的排放量.该文在燃烧试验台上,针对某电站锅炉实际燃用煤种及运行参数,进行空气分级燃烧降低NOx排放试验研究,着重考察煤粉的燃尽及结渣特性.结果表明,空气分级燃烧可降低NOx排放50%以上,结渣没有显著加强,燃烧效率有所降低.该文的工作为电站锅炉低NOx燃烧改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遗传算法和支持向量机的低NOx燃烧优化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大型四角切圆电站锅炉NOx排放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也是电厂关心的重要问题。影响燃煤锅炉NOx排放量的因素众多而且复杂。对锅炉NOx排放特性进行建模预测,并结合优化算法实现燃烧优化是降低锅炉NOx排放的有效方法。文中应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建立了大型四角切圆燃烧锅炉NOx排放特性模型,接合遗传算法,利用NOx排放的热态实炉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校验,对锅炉运行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通过遗传算法的寻优, NOx排放量有比较明显的降低。支持向量机与遗传算法相结合与其它方法相比具有泛化能力好,计算速度快等优点,是锅炉NOx排放控制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7.
褐煤及其混煤燃烧NOx生成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0  
大气中氮氧化物(NOx)是目前国际上普遍关心的环境保护问题之一。特别是在我国,大型电厂锅炉多燃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煤,因此研究混煤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排放特性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在容量为640MJ/h的煤粉燃烧试验台上,对某电厂燃用的几种褐煤及其混煤的NOx动态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着重考察了氧浓度、煤粉细度、水分、煤粉含氮量以及一二次风比例对氮氧化物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过剩氧量对NOx浓度水平影响很大,当其它条件不变时,NOx排放浓度随炉膛出口过剩氧量增大而上升;煤中水分含量的不同,对NOx排放浓度水平有一定的影响;煤越细,NOx排放浓度越高;随着煤粉含氮量的增加,NOx的排放浓度也在增加;一次风率越大,氮氧化物排放量越大。大型电厂锅炉高效清洁燃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掺烧对机组NOx排放和锅炉效率的影响,对某电厂600 MW超临界机组进行热态试验。分析了煤质特性、煤的组合方式、配风控制对机组NOx排放和锅炉效率的影响,阐述了不同工况NOx的排放规律,为电力生产企业优化燃烧过程,降低燃料成本和污染物排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高浓度煤粉燃烧对NOx排放特性影响的内在机理,在一维火焰炉试验台上,对3种典型煤在不同煤粉浓度燃烧下的NOx前驱物HCN与NH3在主燃区进行了测试,对气相催化还原剂CO及沿炉膛轴向的NOx释放特性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浓度相比,高浓度煤粉燃烧条件下的NOx排放量最大可降低2.2倍。对于不同煤种,最大限度抑制NOx排放的最佳煤粉浓度控制在过量空气系数0.7左右,煤粉燃烧过程中的NOx主要在着火区距炉膛入口0.2~0.4m处产生。在高煤粉浓度下,燃料氮向HCN与NH3的转化率均远远低于常规浓度,同时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CO对NOx还原分解的加速是高浓度煤粉燃烧低NOx排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空气分级燃烧降低NOx的排放机理及影响分级燃烧NOx生成的主要因素。对某电厂应用空气分级燃烧技术及NOx排放效果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内蒙古乌拉山电厂WGZ410/100—12型锅炉的分级燃烧改造方案及其降低NOx排放效果进行了分析,初步了解分级燃烧的特性。  相似文献   

11.
对闵行发电厂6台锅炉额定负荷常规运行方式下的NOX排放进行了普测;通过单因子及正交试验,对13号炉运行方式与NOX排放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合试验结果推荐了13号炉在目前系统设备下安全、经济、环保的运行方式并通过考核.本次试验同时对电厂12号炉改造提出低氮燃烧技术规范建议书,供电厂锅炉改造参考.  相似文献   

12.
循环流化床锅炉污染物排放规律的热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在工业规模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上热态测试燃煤污染物排放的规律,研究燃烧过程中一次风率、床温、Ca/S比、负荷、循环量等因素对 SO_2、NO_X、CO的排放量及飞灰含碳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大型燃煤电站锅炉低氮燃烧技术分析及应用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新雅 《华东电力》2003,31(10):6-12
结合华东地区不同类型大型燃煤锅炉氮氧化物排放的试验研究工作 ,对造成锅炉 NOX 排放差异的锅炉结构设计和运行方式等因素进行了综合比较 ,并从科研实践的角度出发 ,分析了低氮燃烧技术应用的主要策略 ,为该领域的技术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简述生物质与垃圾(RDF)高温空气气化的意义,介绍了该系统关键部件-高温空气发生器低NOx排放实验研究的实验系统和实验方法,对高温空气发生器低NOx燃烧火焰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研究了空气预热温度、切换时间对高温空气发生器中NOx排放的影响,最后根据国外高温空气燃烧结论从理论角度对改进高温空气发生器低NOx排放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主要以河津发电厂1056t/h锅炉为对象,分析了锅炉在进行燃烧调整过程中二次风箱与炉膛压差、配风方式、氧量等因素对NOx排放量的影响,得出结论:采用水平浓淡燃烧技术、在燃烧器顶部布置二次风,以及进行燃烧调整优化,可降低锅炉NOx的排放量。最后指出,应在不影响锅炉效率的情况下,对燃烧进行调整优化,来达到减少NOx排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大型火电机组锅炉采用的低NOx燃烧技术进行了综合分析,就PM、WR、CFS、水平浓淡燃烧技术及分级送风燃烧技术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其性能分别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一次风微反切技术对解决电站锅炉稳燃与结渣的矛盾,减小残余扭转,以及减少NOX的排放都有显著的效果。通过该技术在380 t/h锅炉的应用,对各种反切角度下的炉内温度场和速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分析了它们对结渣和残余扭转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燃煤锅炉NOx排放浓度影响因素的试验和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志超 《电站系统工程》2005,21(5):30-31,34
在几十台燃煤锅炉上进行了氮氧化物排放浓度测试,测试数据反映了炉型、燃烧方式、煤种、运行工况对燃煤锅炉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9.
利用沉降炉和热分析方法对淮南矿业集团代表性煤样进行了着火、燃尽、结渣、排放特性研究,并分别在300MW和600MW机组锅炉进行了煤种适应性试验。试验表明,淮南煤具有容易着火、燃尽、不易结渣、极低SO2和低NOx排放的特性,非常适合大型乏气送粉燃煤锅炉的燃用。对于东部省区电厂而言,淮南煤是一种低煤价、低排放、高经济性和安全性的煤种。  相似文献   

20.
锅炉氮氧化物排放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5,他引:12  
研究煤种及运行工况对锅炉氮氧化物排放特性的影响。在3台大型锅炉、2台实验炉上进行变煤种、变工况试验,研究发现煤中含氮量与NOx排放量具有一定相关性,运行工况变化对NOx排放量也有一定影响,在实验室卧室炉上进行分级燃烧实验,研究NOx排放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