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ECO活性染料湿蒸短流程和轧烘轧蒸染色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安诺其ECO活性染料对纯棉平绒织物的湿蒸短流程和轧烘轧蒸染色工艺,测试了染色织物表面深度K/S值、固色率、提升力以及染色牢度等性能指标,比较了两种染色工艺的差别.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安诺其ECO活性染料,实施湿蒸短流程染色,缩短了工艺流程,使染料具有较好的提升性,尤其130℃湿蒸短流程工艺具有较高织物表观深度K/S值,牢度与传统轧烘轧蒸工艺相当.湿蒸短流程染色工艺无需食盐,节约了染化料,降低了废水处理的难度,但湿蒸短流程工艺固色率较传统轧蒸轧烘工艺略低,另外,100℃蒸汽湿蒸工艺仅适合染较浅的颜色.对轧染节能减排、环保染色有待于做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陈小文  吴伟  钟毅  徐红  毛志平 《纺织学报》2021,42(7):115-122
针对棉织物传统轧烘轧蒸染色工艺存在的能耗高、活性染料易水解、废水含盐量高和排放量大等问题,提出了利用密封装置固色的棉织物低含水率焙蒸固色工艺。通过测定密封装置中织物表面温度的变化曲线,探讨含水率对织物升温以及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研究棉织物低含水率焙蒸固色理论。探究焙蒸温度、焙蒸时间、代用碱和Na2SO4质量浓度对棉织物低含水率焙蒸固色的影响,并且对低含水率焙蒸固色工艺与轧烘轧蒸工艺染色织物的染色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染料用量相同时,经低含水率焙蒸固色工艺染色织物的K/S值均比经轧烘轧蒸工艺染色织物的K/S值高,采用这2种工艺染色的织物耐摩擦色牢度相差较小,这为提升棉织物轧染工艺的染色性能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活性染料无盐轧蒸连续染色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无盐轧蒸连续染色工艺.用活性大红K-2G、活性黄K-R和活性黑KN-B对棉织物进行染色,考察了预烘时间、汽蒸时间、固色碱剂CJ-R质量浓度、皂洗剂用呈对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黄K-R、活性大红K-2G和活性黑KN-B的最佳染色工艺条件是:预烘时间都为55 s,汽蒸时间分别为90 s、100 s和120 s,固色碱剂CJ-R质量浓度分别为2.0 g/L、3.0 g/L和3.5 g/L,皂洗剂质量浓度为1.0~1.5g/L.染色织物具有很好的匀染性、透染性和较高的K/S值.和传统染色工艺相比,该工艺的染色织物可以达到传统染色工艺的色牢度.K/S值甚至更高.该工艺解决了活性染料传统染色的盐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优化活性染料对棉针织物的轧烘轧蒸染色工艺,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以氯化钠质量浓度、碳酸钠质量浓度、烘干时间和汽蒸时间作为预测模型的输入变量,染色织物K/S值作为输出变量,建立了多因素模型并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织物实验K/S值和模型预测值的相关系数高达0.99996,平均相对误差小于0.5%,说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该建模方法可用于染色织物K/S值的预测,可以用于棉针织物轧烘轧蒸染色工艺的预测和优化。  相似文献   

5.
采用轧-烘-焙法对亚麻织物进行阳离子改性实验,对比分析了固色温度、碱剂种类、盐的用量、染料用量等单因素对改性和未改性亚麻织物的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得出活性染料对改性亚麻织物的最佳染色工艺条件:固色温度70℃,盐的用量20g/L,碱剂采用Na2CO3,用量为20g/L,染料用量为1.3%.测试了改性和未改性亚麻织物的耐洗色牢度,得出阳离子改性对亚麻织物活性染料染色后的耐洗色牢度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印染》2016,(3)
为提高亚麻织物的染色性能,采用阳离子改性剂对亚麻织物进行改性,再用丁香植物染料进行染色。研究了染色工艺条件和媒染染色方法对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剂质量分数为10%时,改性效果较佳;优化的直接染色工艺为:染料质量分数8%(omf),染色pH值5,染色温度80℃,染色时间80 min,浴比1∶40;媒染染色工艺条件为:80℃媒染,媒染剂10 g/L效果较佳。经媒染染色后,改性亚麻织物的K/S值提高显著,染色牢度性能改进,且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在传统轧-蒸(P-S)染色工艺中因轧余率高、湿织物升温缓慢而导致的活性染料水解的严重问题,提出了在汽蒸前增加真空脱水工序的棉织物浸轧-真空脱水-湿蒸固色工艺(以下称作低含水率-湿蒸(L-W-S)染色工艺)。以活性蓝19为例,研究了织物含水率、汽蒸时间和Na2CO3质量浓度对棉织物低含水率-湿蒸染色的影响,并对L-W-S工艺与传统轧-(烘)-蒸(P-(D)-S)工艺染色棉织物的表观色深(K/S值)和染料固色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染色深度时,活性蓝19采用L-W-S工艺上染试样的K/S值和固色率始终高于经传统P-(D)-S工艺上染试样,可为提高活性染料轧-蒸染色工艺的固色效率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阳离子改性的亚麻织物对弱酸性染料的染色性能,分析了染色温度、染色时间、盐的用量、染浴pH值对弱酸性染料K/S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阳离子改性亚麻织物对弱酸性染料的最佳染色工艺。  相似文献   

9.
罗明勇  贺江平  冯森  潘文仓 《印染》2008,34(12):21-23
采用活性嫩黄和艳蓝染料对纯棉织物进行轧蒸连续染色.讨论了轧余率、预烘时间、汽蒸时间、固色碱剂CJ-R浓度、纯碱浓度对染色的影响,并与轧蒸轧烘连续染色工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前述两种染料采用轧余率65%,预烘时间分别为50和55s,汽蒸时间分别为90和120s,CJ-R浓度2.5g/L,纯碱用量30g/L的轧蒸连续染色工艺,不仅可获得较高的K/S值和染色牢度,而且无需添加无机盐,节约成本,既减少了盐污染,又提高了染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选用活性红SNE染料,采用轧蒸染色工艺对棉织物进行染色,制定棉织物活性红SNE的轧蒸染色工艺。对染色后织物的K/S值和固色率进行测试,讨论了汽蒸时间、碳酸钠、元明粉、尿素用量对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红SNE染料25 g/L、汽蒸时间3 min、碳酸钠30 g/L、元明粉60 g/L、尿素50 g/L时,染色织物K/S值和固色率较好,棉织物的染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张驰  王祥荣 《丝绸》2020,57(1):9-13
针对茜草色素染色真丝织物的颜色特征受工艺条件影响较大的特点,通过测定染色织物的颜色特征值,分析媒染剂种类、媒染方式、pH值、染色温度、染色时间等因素对染色真丝织物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改变媒染剂种类及媒染方式,可以得到黄色、红色、紫色等多种颜色。以硫酸铝和硫酸亚铁为媒染剂,改变染色pH值能得到不同颜色,且K/S值随着pH值增大而下降;染色温度不改变染色织物的色相,K/S值随着温度升高而升高;染色时间对染色织物的色相和K/S值影响不大;最佳工艺条件下,染色真丝织物具有较好的色牢度,日晒色牢度4~5级,耐皂洗色牢度3~4级,耐汗渍色牢度3级以上。  相似文献   

12.
从商陆茎中提取天然色素,用于羊毛织物的染色。研究不同色素用量、pH值、温度对羊毛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商陆色素在羊毛纤维上的吸附机理以及染色织物的牢度。研究表明,羊毛织物的K/S值随着商陆色素量的增加而提高,当色素用量大于6%后,织物的K/S值基本不变。羊毛织物的K/S值随pH的升高而降低,当pH<3.5时,羊毛的K/S值较大,染色深度较深;当pH>4.5后,色素的上染率很低。染色温度低于60℃时,染色织物呈玫瑰红色,染色温度高于60℃后,染色织物偏黄色。低温染色时,织物的水洗牢度较低;高温染色时,牢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3.
针对涤纶染色中为提高色牢度而进行还原清洗所带来的能源消耗和污水处理问题,制备了C.I.分散蓝291分散体,并将其用于涤纶织物的连续式轧染中.研究了该分散体的分散性能及粒径对染色涤纶织物K/S值的影响.分析了防泳移剂、黏合剂和渗透剂的加入对涤纶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探讨了阳离子型固色剂对染色涤纶织物色牢度的影响,分析了染色...  相似文献   

14.
杨璐 《国际纺织导报》2010,38(10):43-48
使用活性染料对改性前、后的棉织物进行染色,研究了纳米TiO2处理对棉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染色实验,测试了改性后棉织物的摩擦色牢度、耐刷洗色牢度、耐日晒色牢度和K/S值。  相似文献   

15.
采用热溶法和高温高压法,将还原黄G超细粉应用于涤纶织物染色。探讨了染色方法和染色参数对染色后涤纶织物K/S值的影响,并比较了与之相近K/S值的还原黄G染色棉织物和涤纶织物的摩擦牢度和皂洗牢度。结果表明,还原黄G可用于涤纶染色,采用热溶法染色比采用高温高压染色所得K/S值高,匀染性好;还原黄G在涤纶织物上的摩擦牢度略低于棉,两者的皂洗牢度相当。  相似文献   

16.
以氯化胆碱与乙二醇组成的低共熔溶剂(DES)为染色介质,用雅特隆红玉SWD、雅特隆黄棕SWD和雅特隆深蓝SWD染料对涤纶进行染色,探讨了氯化胆碱与乙二醇的物质的量比、染色温度、染色时间、染液pH、浴比等因素对染色织物K/S值的影响.测试了染色涤纶织物的耐干热色牢度及热稳定性,并与水相染色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氯化胆碱与...  相似文献   

17.
以亚硫酸氢钠溶液对经高碘酸钠氧化处理的亚麻纤维进行磺化改性,并采用阳离子染料进行染色.考查了氧化条件对织物醛基含量和断裂强力的影响;分析了亚硫酸氢钠质量浓度、处理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磺化效果的影响;并借助红外光谱对氧化亚麻织物与磺化亚麻纤维进行表征.通过对磺化亚麻织物染色性能的研究,不但确定了亚麻织物氧化和磺化的最佳工艺,而且用阳离子染料对磺化亚麻织物进行染色,上染百分率较高、染色牢度良好、匀染性和染透性好.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棉织物用聚环氧氯丙烷胺化物改性时,改性剂用量、烧碱用量、改性温度及时间对改性织物染色K/S值的影响,讨论了改性织物染黑色时盐和碱的用量,并对改性和未改性染色织物的乌黑度、上染率、K/S值及染色牢度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棉织物经改性后染黑色乌黑度高,K/S值以及上染率均有较大提高,耐洗和耐摩擦牢度好。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天然染料在棉纤维上染色存在上染率低和色牢度差的问题,研究棉纤维的非反应型改性技术。探讨改性剂种类、改性剂浓度、改性温度、改性pH值及时间对改性棉织物染色K/S值的影响;分析测试改性前后棉织物的物理机械性能及染色织物的匀染性和色牢度。结果表明,棉织物经改性后仍保持其良好的白度、强力和吸湿性能,染色棉织物的K/S值有较大提高,且具有较好的匀染性和染色牢度。  相似文献   

20.
以亚硫酸氢钠溶液对经高碘酸钠氧化处理的亚麻纤维进行阴离子改性,将改性后的亚麻纤维用阳离子染料进行染色。通过对吸附等温线的绘制、染色饱和值和染色亲和力的计算研究了改性亚麻纤维染色的热力学机理。结果表明:阳离子染料对阴离子改性的亚麻纤维上染的吸附等温线与朗缪尔吸附等温线特征相符,佐证了具有磺酸基的改性亚麻纤维与阳离子染料之间发生了静电吸附,改性后的亚麻纤维上磺酸基的数目的多少也可以通过染色饱和值近似反映出来。与此同时,染色后的改性亚麻织物具有良好的匀染性和染色牢度,从而开辟了亚麻纤维的阳离子染料染色的新工艺,增加了亚麻产品的颜色鲜艳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证明了阳离子染料对改性亚麻纤维染色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