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07年3月至2008年1月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普通康复健康教育训练,干预组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2~3天后进行康复治疗,采用Boboth和Rood技术训练。采用简式Fugl-Meyer(FMA)运动评分、改良的巴式指数(MBI)进行康复评价,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FMA、MBI在治疗前两组患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改善明显垆〈0.01),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治疗可明显促进运动功能、ADL能力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处方模式对空巢老人脑卒中康复的临床效果,寻求最有效的护理模式。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6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口头宣教模式,观察组采用个性化健康教育处方模式。干预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采用Barthel氏指数量表(MBI)和Fugl—Meyer评定法(FMA)进行日常生活能力(ADL)和运动功能(FMA)评定;采用Zung’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在结束前1天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ADL和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处方的护理模式可以促进空巢老人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提高其运动功能,降低焦虑和抑郁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是一种较有效的护理宣教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综合化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术后疲劳综合征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观察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两组疲劳评分、术后康复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与干预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4.4%和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疲劳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术后主动下床、肛门排气、胃肠减压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化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轻胃癌术后疲劳综合征,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利于患者术后及早康复。  相似文献   

4.
早期功能锻炼对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早期功能锻炼的方法及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将72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肢体康复锻炼,康复组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测评两组康复状况。结果治疗后各组FMA评分、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后治疗组FMA评分、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锻炼能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并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脑卒中患者功能预后影响。方法将9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5例进行临床研究,康复组采用Bobath法和运动再学习法结合的方法进行训练;对照组仅进行一次性康复指导。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陷程度评分、(NDS)简式Fugl-Meyer运动评分(FMA)和改良巴式指数(MBI)在治疗前后进行康复评价。结果NDS、上下肢FMA和MBI治疗前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后明显改善(P〈0.001),早期康复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早期康复可明显促进功能恢复,对患者预后有良好影响。  相似文献   

6.
余红梅 《现代医药卫生》2013,(24):3742-3743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lO年2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康复组各50例,两组患者都进行常规临床护理与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早期康复治疗,采用改良巴氏指数(MBI)和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定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MBI评分、FM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康复组患者MBI评分、FMA评分临床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治疗有显著的疗效,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7.
周芳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1):157-159
目的探讨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在结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3月~2013年3月本院81例行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按不同护理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本科结肠癌患者常规围术期护理服务,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S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手术耐受优良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观察组的伤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干预后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观察组干预后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结肠癌患者中施行围术期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术后耐受及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术后不同时期康复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本院7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38例患者使用本组护理干预措施,如:一般护理、住院期间康复训练和出院后康复训练等:对照组38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如: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普通健康教育等。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出院时VAS评分、Lysholm关节功能总分的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ysholm关节功能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疾病不同时期的护理康复干预能有效地提高患者术后关节功能,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增进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的效果,为临床康复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24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方案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方案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以及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成功戒烟、戒酒的比例,比较两组患者能够合理调整饮食结构、积极配合康复训练的比例,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简式 Fugl-Meyer 评测法(FMA)和 Barthel 指数积分的评估结果。结果观察组成功戒烟的比例为80.65%、成功戒酒的比例为78.9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0%、41.18%(χ2=10.554、3.914,均P <0.05);观察组能够合理调整饮食结构的比例为77.42%、积极配合康复训练的比例为67.7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32%、35.48%(χ2=17.619、11.657,均 P <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的 FMA 评分和 Barthel 积分指数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均 P <0.05),观察组干预后的 FMA 评分为(68.92±25.83)分、Barthel 积分指数为(56.81±16.0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26±24.37)分、(41.49±14.52)(t =2.975、2.582,均 P <0.05)。结论健康教育和早期康复训练能够帮助急性脑梗死患者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神经松动术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患者早期上肢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43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年龄45~76岁,随机分为研究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同时运用神经松动术进行治疗。治疗前、治疗后3周分别采用上肢Fugl-Meyer量表(FMA)、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TEF)评价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治疗3周后上肢FMA评分分别为(52.41±2.27)分、(39.48±4.42)分;STEF评分分别为(59.41±3.02)分、(47.73±2.62)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效果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神经松动术结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上肢功能恢复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观察2010年6月~2012年5月在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后接受手术的5232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的风险安全和差错事故发生情况,评估其满意度,再将其数据与2008年6月~2010年5月未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4966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的同类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安全风险和医疗差错事故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该组患者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可有效降低手术室安全风险及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mCIMT)对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mCIMT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FMA、ARAT以及MBI得分均显著提高(P〈0.01);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提高患者预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围术期护理干预对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患者的影响。方法将96例TuV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干预用于TUVP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系统化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最终128例纳入统计分析,其中观察组66例,对照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化护理,观察3个月,观察结束后评价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积分、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总消极积分及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积分降低,NOISE总积极积分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化护理干预能积极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提高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将68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仅实施常规的护理指导;观察组则实施制定的健康教育计划。比较2组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COPD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患者对COPD的认知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康燕  方秀杰 《淮海医药》2014,(5):444-446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疗效。方法将80例颅内出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20%甘露醇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20%甘露醇的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注射液4.0加入0.9%氯化钠250ml静脉静滴,每天1次,连续7d。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肿大小及水肿体积;同时对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thel指数评分)进行评分。结果2组自身在治疗前后比较,血肿大小、水肿体积明显缩小(P〈0.05),CPK值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2组患者治疗9d,NIHSS评分和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各自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而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观察组显效率为75%,对照组显效率为5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效果优干单一用甘霞醇的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140例经剖宫产分娩的产妇,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科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循证护理,观察组2h内出血量与2-24h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率为2.9%,对照组出血率为1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降低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促进产后康复,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高危妊娠产妇抑郁、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将72例高危妊娠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并比较抑郁和焦虑情况。结果观察组SDS和SAS正常率分别为63.9%、72.2%,高于对照组的41.7%、4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改善高危妊娠产妇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9.
马屏  蒋秋萍  沈婷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4):2131-2132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无痛消化内镜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127例接受上消化道内镜的老年住院患者,根据是否护理干预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结果:手术后3h、1d两组的MMES量表评分较麻醉前均下降(P<0.05),手术后3h及手术后1d对照组MMES低于干预组(P<0.05),对照组手术后3h、1d认知障碍发生率分别为17.6%、10.3%,干预组分别为8.47%、5.08%.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上消化道内镜可引起POCD,而合理的护理干预可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和研究综合性护理在全骨盆置换术合并上肢神经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124例全骨盆置换术合并上肢神经损伤的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及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干预3个月后的感觉功能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后的优良率高于干预前,乙组干预后的优良率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应用于全骨盆置换术合并上肢神经损伤患者,可有利于患者神经损伤功能的早日恢复,有效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