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青龙煤矿11609外工作面突水事故分析,得出突水充水水源为长兴灰岩岩溶(溶洞)水,充水通道为"三带"导水裂隙,并为下一步长兴灰岩岩溶(溶洞)水的水害防治进行研究,为贵州同类矿井减少岩溶(溶洞)水害事故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煤》2013,(10)
黄村矿区含水岩层为5层,隔水层为3层,二1煤层底板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为主要充水水源,沿原生断裂破碎带充水和沿采矿形成的导水裂隙充水。矿井随着开采面积的增大,太原组下段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水和寒武系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水将成为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主因。  相似文献   

3.
祝金峰  宁超 《中州煤炭》2008,(1):23-24,42
分析了新安煤田正村井田地下水赋存特征,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承压水含水层为强富水性含水层,太原组灰岩裂隙岩溶水承压水含水层为中等富水性含水层,山西组砂岩裂隙承压水含水层为弱富水性含水层。矿井开采过程中,充水来源主要是煤层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的地下水及底板水,即太原组灰岩中的地下水。遇断层时,应防止奥陶系灰岩水突入矿井。介绍了用狭长地沟法及富水系数法计算矿井涌水量。  相似文献   

4.
为预防矿井水害,对寺家庄矿的综合水文条件及水情进行了综合分析:矿井充水水源有大气降水、地表水、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灰岩岩溶水、周边矿井积水及奥陶系灰岩裂隙岩溶水,充水水源通过采空区、断层、陷落柱、导水裂缝、封闭不良钻孔等进入矿井。提出了未来防治水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5.
华北型岩溶煤田系指主采煤层主要受中奥陶统灰岩水害威胁的石炭二叠系煤矿区。石炭系灰岩为薄层灰岩,对煤层开采有影响的灰岩主要是太原统底部单层厚度超过4米的灰岩层。中奥陶统灰岩岩溶水对煤矿安全威胁最大。中奥陶统灰岩垂直方向上的岩性差异变化较大,按岩性特征可分为三组六段,每组底部段岩溶发育弱、富水性差,上部段岩溶发育和富水性均强。岩溶形态有溶蚀裂隙、溶洞、蜂窝状溶孔、陷落柱等,以溶蚀裂隙为主。对煤层开采有影响的主要是溶蚀裂隙,但焦作、淄博以南也要考虑地下溶洞。岩溶水类型主要是裂隙岩溶水。底板灰岩水突出主要与断裂构造有关。  相似文献   

6.
矿井高密度电法在充水岩溶裂隙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华煤矿扩区充水岩溶裂隙涌水严重威胁着施工安全,为此采用矿井高密度电阻率法对充水岩溶裂隙进行探测,以排除煤矿突水隐患。介绍了矿井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基本原理,分析了矿井全空间电流场的特征,并就矿井地电干扰、全空间异常体定位进行了试验测试,结合同华煤矿扩区充水岩溶裂隙探测实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针对国投登封教学三矿开采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二,煤层时存在的底板岩溶裂隙承压含水层水威胁的情况,分析了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认为对二,煤层开采产生威胁的主要含水层为寒武系白云质灰岩岩溶裂隙承压水、石炭系太原组下部灰岩段和上部灰岩段岩溶裂隙承压含水层,构造裂隙、采动裂隙及矿压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会使各含水层之间产生水力联系.经综合分析确定,教学三矿水文地质勘查类型为第三类第二亚类第二型,即以底板进水为主、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的岩溶充水矿床,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  相似文献   

8.
针对沁水煤田沟底煤矿开采的3号煤层受顶板砂岩裂隙水、底板灰岩岩溶裂隙承压水威胁的实际情况,运用地质学、水文地质学理论方法,对矿井充水条件进行了系统分析,对井田带压区域进行了分区,对主要水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水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亢波 《山西煤炭》2011,31(3):31-33
山西新潮煤矿岩溶地下水丰富,大量涌水,给矿井施工和开采造成很大困难。为确保煤矿正常生产,经过对矿井岩溶水系统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研究,采用打疏水钻孔的疏水技术,将矿井太原组灰岩含水层的涌水疏排到下部奥陶系灰岩含水层中,疏干太原组灰岩含水层中的水,并将水储藏于奥陶系水层中,收到了预期效果,实现了绿色保水开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韩庄矿水文地质特征与矿井充水因素分析,认为影响和制约矿井安全生产的水害,主要是老空水和小窑水,其次为煤层顶板砂岩孔隙裂隙含水层水和底板灰岩岩溶裂隙水。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常兴煤矿防治水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常兴煤矿主要的矿井水来源有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煤层顶板含水层水、采空区(小窑)积水、奥陶系中统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等,并结合常兴煤矿实际,从排水能力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对应的综合防治技术对策,从常兴煤矿现场应用情况来看,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平煤十矿矿井主要充水含水层——太原组灰岩含水层和寒武系灰岩含水层的岩溶裂隙发育特征、补给、径流及排泄条件及其地下水动态特征的分析,将平煤十矿灰岩含水层划分为浅部与深部两个水文地质单元,并对矿井深部防治水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河南薛湖煤矿在开采过程中受到了水害的影响,为了确保煤矿安全、高效生产,分析了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研究了矿井冲水的主控因素,并对矿井涌水量进行预测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薛湖煤矿矿区发育六大含水层(组)和三大隔水层(组),煤系地层的二叠系砂岩裂隙含水层是危害矿井生产的主要含水层,随着生产的进行,顶板砂岩水多被疏干,对生产的安全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二2主采煤层的直接充水水源为二叠系二2煤层顶板砂岩裂隙承压水,间接充水水源为二2煤层底板和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承压水,矿井的自身采空区积水是薛湖矿的充水水源之一。二2煤的导水途径主要有裂隙、断层和封闭不良钻孔3种,高角度正断层可能成为导水通道。越往深部开采水压将会越大,构造和裂隙的发育增加了底板水涌入矿井的危险。选取比拟法和稳定流解析法对采区矿井涌水量进行计算,比拟法计算的全矿井正常涌水量656 m 3/h、最大涌水量787 m 3/h比较符合近年来矿井充水的实际情况,可以作为下一步矿井开采的依据。但随着开采水平的不断延深,太灰岩溶水向矿井突水的概率也将大大提高,若出现短期内多点突水情况,将会超过比拟法预算的最大涌水量。  相似文献   

14.
丰龙矿业石上煤矿-900m胶带石门位于长兴灰岩内,溶洞裂隙非常发育。通过堵水,使巷道安全通过了含水地层,保证了巷道的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15.
张进红  郁钟铭  姚荐达  张炳锋 《煤》2012,21(2):1-2,22,29
矿井水害一直是制约煤矿生产的重大灾害之一,随着煤矿开采深度增加,矿井突水危险性也大大增强。通过分析研究得出茅口灰岩赋存状况及岩溶发育规律;以黔北某矿为例,运用"下三带"理论预测分析开采龙潭煤组底层煤的突水危险性;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为预防底板茅口灰岩岩溶水灾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张东  宋博辇 《矿业世界》1998,(4):20-25,29
分析了华丰煤矿矿井充水因素,认为地表水,第三纪砾岩含水层的水,徐家庄灰岩和奥陶系的灰岩水,老窑水是矿井的主要充水水源,矿井充水的途径主要为采空区冒落形成的导水裂隙及煤田内的断裂构造。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讯近日,《桌子山煤田矿井奥灰水综合防治技术研究》项目通过专家验收。项目根据桌子山煤田水文地质补勘取得的主要成果,结合野外水文地质调查资料,从奥陶系灰岩岩性及岩溶裂隙发育、奥灰水水化学、构造控水等方面,对桌子山煤田奥灰系灰岩水文地质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以骆驼山煤矿发现的西北地区第一例突水陷落柱为例,详细分析了西北地区岩溶陷落柱形态特征、岩溶陷落柱与构造控制关系及发育分布规律等;模拟分析了煤层顶板覆岩破坏规律和煤层底板采动破坏规律及流固耦合关系。针对桌子山煤田9#煤、16#煤的主要水害类型,评价了桌子山煤田煤层带压开采可行性,提出了矿井防治水总体方案,制定了适合桌子山煤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地表出露、结合钻孔及矿井揭露情况,介绍澄合矿区奥灰岩分布及埋藏特征,分析岩溶形态及形成,找出区内岩溶发育特征.矿区内岩溶形态以溶蚀裂隙为主,岩溶发育受岩性、构造所控制,岩溶水主要为岩溶裂隙水.  相似文献   

19.
《煤炭技术》2017,(8):134-136
以贵州某岩溶发育矿区为研究背景,通过对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和矿井充水因素进行分析,并应用高密度电法对矿井水文地质进行了勘查,得出矿区水文条件属于岩溶裂隙充水矿床,顶、底板直接进水。煤层开采后导水裂隙带发育至吴家坪组第2段,并与该段含水层连通起来,对上覆含水层形成卸压作用,该含水层含水量较小补给能力差,顶板突水可能性小。  相似文献   

20.
根据王河煤矿以往的突水资料,在总结突水规律的基础上,利用水化学及同位素方法对其补给水源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充水途径的分析,指出了威胁一1煤安全生产的主要含水层为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和石炭系太原组L1-2灰岩含水层,充水补给来源为南部寒武-奥陶出露山区,主要充水途径为构造裂隙和采动裂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