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射频手术技术在眼部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射频手术技术在眼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学院眼科2003年5月~2005年5月间应用射频手术技术进行的眼部手术288例302眼。结果应用射频手术技术可以获得较好的眼部手术效果。其对手术切口形状和深度控制精确、止血有效、术野层次清晰、术后瘢痕小。结论射频手术技术是一种优秀的手术技术,满足了手术切开和止血的手术要求。射频手术技术切割精确,术中出血少,保证了组织层次的清晰,减少了手术失误,节省手术操作时间,适用于对精细程度要求较高的眼部手术。射频手术技术完全可以替代常规的手术刀及普通电刀手术技术,可能是手术切开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正确认识和掌握白内障联合手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Xie LX 《中华眼科杂志》2004,40(5):289-290
白内障联合手术是指在行白内障摘除手术的同时,联合行眼球其他部位的手术。既往白内障联合手术因操作繁杂损伤大、手术并发症多而疗效欠佳。近年来,随着眼科手术设备的日臻完善和显微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白内障联合手术的方法不断丰富,手术疗效也明显提高,部分三联或多联手术也获得  相似文献   

3.
Zhao KX 《中华眼科杂志》2011,47(11):961-963
随着手术显微镜引进眼科手术,开启了眼科显微手术时代,开创了现代白内障手术和玻璃体手术新纪元.当眼科显微手术时代走过了半个世纪后,国际上还是倡导戴2~3倍放大镜做斜视手术.显微手术仅仅是内眼手术的专利吗?我国斜视显微手术的最早报告见于20世纪90年代初,探索在显微镜下实施直肌睫状血管分离术,其后未见跟进.本世纪以来,一些日常做内眼显微手术的专家和一些显微手术训练基础好的青年骨干坚持探索斜视显微手术.在这个过程中,中华医学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积极引导探索其健康发展,努力发掘显微手术在斜视矫正术中的积极意义,并探索提高手术质量.2011年6月在济南召开的第14届全国斜视与小儿眼科学术会议对这一问题又进行了热烈交流和讨论.本文结合发展现状,总结了斜视显微手术的目的和意义,提出了健康发展斜视显微手术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儿童IXT手术后再次手术临床特征以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IXT再手术组25例及对照组100例患儿临床资料。比较再手术与对照组危险因素的差异,分析评估相关因素对再次手术的影响。结果 在再手术的患者中,有20人因复发性外斜视再次手术,5例因连续内斜视再次手术。手术年龄,斜视度,术前I视功能及近距离立体视与儿童IXT再手术有关。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术前斜视度数>40PD的再手术风险高(OR=3.105,P=0.032)。与7~12岁患儿相比,3~6岁接受IXT手术再手术风险较高(OR=4.009,P=0.006)。结论 在接受IXT手术的儿童中,手术年龄小及斜视度数大再手术的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5.
青光眼滤过手术联合中西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艳  彭清华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1):2102-2107
青光眼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青光眼的治疗以降眼压为重点,对于药物不能控制眼压的青光眼,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青光眼手术方式多样,但滤过性手术一直以来在临床上都占据着重要地位,滤过性手术虽然经过了多次改良,但单纯手术失败率仍很高。我们就如何提高抗青光眼滤过性手术成功率,回顾了近10a的相关文献,总结中西医对于手术失败原因的认识,介绍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可联合运用的中西药物,以期应用中西药物联合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青光眼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青光眼的治疗以降眼压为重点,对于药物不能控制眼压的青光眼,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青光眼手术方式多样,但滤过性手术一直以来在临床上都占据着重要地位,滤过性手术虽然经过了多次改良,但单纯手术失败率仍很高。我们就如何提高抗青光眼滤过性手术成功率,回顾了近10a的相关文献,总结中西医对于手术失败原因的认识,介绍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可联合运用的中西药物,以期应用中西药物联合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张蓉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4):616-616
0引言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不是眼疾治疗性手术,而是在正常眼组织上手术,且不是唯一选择的矫正方法。患者对手术要求较高,顾虑大。这就要求我们手术更应加倍小心,重视手术的每个环节,提高手术技巧,同时也要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尽可能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现将2006/2009年我院行960例准分子激光手术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矫正屈光不正的屈光手术已经进入了多元化的时代。越来越先进的手术设备和材料,越来越娴熟求精的手术技巧和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已经是毫无置疑的现状。面对多元化的手术方式,如何个性化地选择手术方式和进行准确的手术设计是当前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其目的是为更好地提高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和眼内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屈光手术的安全性,患者的视觉质量和满意度。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仍是目前最主流的屈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36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观察手术时机,手术过矫等对手术效果的影响.结果 手术年龄愈小,术后双眼单视功能恢复愈好,结论 建议≥20△的间歇性外斜视病人应早期手术,有利于重建双眼单视功能.  相似文献   

9.
眼内窥镜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内窥镜在眼科的应用有力地推动了眼科手术的进步 ,它可以顺利完成以往手术所不能达到和进行的操作 ,目前主要应用于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青光眼手术等 ,同时为进行视网膜下手术、前段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手术、睫状体手术开创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郑颖洁  范金鲁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12):2397-2398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泪囊炎鼻腔内窥镜造孔手术的手术技巧。方法:根据各年龄段鼻腔外侧壁解剖、生理特征,采用不同手术切口位置、麻醉方法、电刀能量输出功率及丝裂霉素浓度,合理控制手术时间。结果:手术顺利完成,成功率99%。结论:不同年龄泪囊炎患者对手术的期望值、手术中恐惧心理、手术顺应性、触电感、疼痛的耐受程度不同,合理使用各种手术技巧是完成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生物力学在医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生物力学与角膜屈光手术的多个环节密切相关,涉及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选择、手术参数设计、手术并发症处理、手术矫正效果预测及长期稳定性等诸多方面。本文通过解析生物力学在角膜屈光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旨在强调理解力学对角膜组织影响,以及生物力学在角膜屈光手术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进一步...  相似文献   

12.
玻璃体切割手术(PPV)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尤其是增生期DR的首选手术方式。针对DR的PPV比较全面的涉及到了PPV各个方面的操作,是视网膜外科医生成熟的标志之一。随着微创PPV及围手术期抗新生血管药物的广泛应用,其手术指征及手术时机、围手术期用药、手术中玻璃体的处理、是否联合白内障手术均发生了较大变化,需要有新的认识。临床应努力开展新条件下DR手术时机、围手术期药物应用等循证医学研究,为DR的手术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注重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并发症的防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治疗严重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手段之一,不同级别的医院在手术质量和成功率方面存在差异.本文针对如何降低玻璃体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质量和成功率,就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和掌握手术时机、重视围手术期处理、注重新设备及材料的应用、注意手术技巧以及培养良好的手术习惯等问题进行评述.(眼科,2008,17:220-222)  相似文献   

14.
韩宇  汤静  叶宏权 《国际眼科杂志》2014,14(8):1498-1501
目的:全面了解四川省乐山地区白内障手术治疗现状,分析调查结果,查找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开展白内障防治工作。

方法:调查统计2012-01/12乐山市6县1市4个区的17家综合性医院眼科开展白内障手术情况。调查内容:各医院开展白内障手术的相关设备、手术医师、白内障手术情况。根据患者手术经费来源、术式和手术切口不同分成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1组和2组、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1组和2组,分别从患者术前检查、手术医师、手术方式、手术设备、植入人工晶状体类型、手术量、手术效果、术中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分析。

结果:全市拥有相关设备:手术显微镜16台,裂隙灯显微镜43台,非接触式眼压计12台,IOL-Master 1台,眼A/B超8台,YAG激光4台,超声乳化仪12台。能独立完成白内障手术医生15人,其中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医生5人。完成白内障总手术量6 211眼,其中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3 564眼,占总量57%(其中超乳1组为术前视力≥0.3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1 520眼,占总量24%),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2 647眼,占总量43%(囊外1组为防盲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1 533眼,占总量25%)。白内障手术脱盲率94.80%~100%,脱残率90.41%~100%,人工晶状体植入率94.96%~100%,术中并发症率1.00%~15.10%。

结论:全市开展白内障手术医师和设备分布不平衡,超乳设备使用率较低,不同级别医院白内障手术技术、手术量和手术效果参差不齐。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主流手术方式,已部分性实现屈光性个性化白内障手术转变。全市白内障手术总体情况较好,但防盲白内障手术比率偏低,手术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利用神经网络的特点 ,尝试将其应用于儿童斜视手术 ,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用训练好的软件指导儿童斜视的手术量设计。结果 用该软件设计的斜视手术量为 5 6例共同性内斜视患者进行手术 ,术后正位率 (≤± 1 0 △)为 92 9%。结论 运用神经网络技术指导斜视手术是一种科学的、有益的探索 ,有助于手术医生积累经验 ,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提高视网膜脱离手术的成功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视网膜脱离 (retinaldetachment,RD)复位手术有巩膜手术和玻璃体手术。巩膜手术仍为主要手术 :玻璃体手术可以解决复杂的视网膜脱离 ,但是技术要求高 ,并发症多。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和熟练 ,黄斑孔、巨大裂孔、多发孔、大孔、后极孔和膜形成等严重的病例都采用玻璃体手术。最终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成功率可达98%。视网膜脱离手术达到解剖复位后 ,最终目的仍是恢复视功能。尽早手术对恢复视功能有利 ,黄斑未脱离和脱离 1周内急诊手术是一个关键 ,6个月以后视网膜虽达到解剖复位 ,但视功能不能得到有效恢复。多次手术也要影响视力恢复。提高视…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白内障手术由以往的复明手术时代进入了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的潮流.微创切口、先进的生物测量技术、前沿的辅助手术设备如飞秒激光,数字手术导航系统等、精准的手术实施和功能性人工晶体的问世为白内障手术进入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时代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8.
从前,白内障手术几乎都是在肉眼观察下进行,随着手术显微镜的出现,现今白内障手术都使用手术显微镜。在手术中,一旦固定住显微镜的位置,就不必过多地移动而能够完成整个操作,所以显微外科手术尤适用于眼科。在眼科手术时通常使用手术显微镜的同轴照明,因此当植入人工晶体而成为正视眼时,光束聚焦于视网膜上,有损伤视网膜的可能。根据Calkins等(1980)的实验,在使用手术显微镜的情况下,视网膜上的光量,近视或正视  相似文献   

19.
颅底手术入路在引领指向病变目标中起重要作用,手术入路的选择应是个性化的设计,通常是参照经典手术的改良。当前新技术可以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手术便利。手术医师在选择和设计颅底手术入路时还应重视与相关学科的协调。  相似文献   

20.
非穿透性小梁手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穿透性小梁手术(NPTS)是一类新型的抗青光眼手术,适用于开角型青光眼。本文主要介绍了非穿透性小梁手术的主要术式,手术方法和手术效果。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非穿透性小梁手术效果稳定,并发症较少,有望成为一种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理想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