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祝廷秀  张振满 《河北医药》2009,31(13):1699-1700
患者,女,56岁,以“突发后颈部疼痛伴四肢麻木无力4h”于2008年4月3日入院。患者诉无明显诱因下突发后颈部疼痛伴四肢麻木无力,曾到当地卫生院对症治疗,症状无好转,急来我院。患者既往无颈椎病及高血压病史。查体:血压90/60mmHg(1mmHg=0.133kPa),C2.6椎体棘突压痛,四肢肌张力减低,双上肢肌力Ⅲ级,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减弱,双侧hoffman征(+),双下肢肌力Ⅱ级,跟膝腱反射减弱。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14岁。主因服舒乐安定40余片,1小时后觉周身无力,走路腿软,较平日明显话多,语言逻辑性尚正常。服药后3小时入院。查体:体温37℃,脉搏72,呼吸18,血压120/60。神志尚清,表情呆板,应答切题但反应迟钝。颈软,心肺正常。颅神经无异常。双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减低,双膝腱反射对称减弱,双上肢肌力、肌张力及腱反射均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50岁。因右上肢麻木无力1周就诊。右侧瞳孔直径为3.5mm,眼裂增大,面部有汗,左侧瞳孔直径为2.0mm,眼裂正常,双眼球均无明显突出,对光反射好。右上肢肌张力低,无肌萎缩,前臂尺侧,手部皮肤痛觉减退,远端肌力均Ⅳ级,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腱反射正常。肌电图提示,右上肢神经源性损害,按照周围神经病治疗,3天后复诊,右侧瞳孔直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36岁。主因双下肢麻木、无力9h入院。一周前有上感、发热史,病前1d有劳累诱因。晨起时发现双下肢麻木、无力,不能行走,无束带感及尿便障碍。当地诊所测血压150120mmHg(1mmHg=0.133kPa),予降压药物口服,不见好转。入院查:T37℃,P126次min,R20次min,BP14290mmHg。神志清楚,言语流利,脑神经无异常,颈无抵抗,肌张力双下肢略低,双上肢适中,肌力:双上肢Ⅴ级,双下肢Ⅱ级,腱反射:双上肢( ),双下肢(±),双腹壁、提睾反射均(-),L1以下痛觉减退,深感觉存在,双病理反射未引出。头颅CT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5.
杨琳 《贵州医药》2005,29(6):506-506
患者女性,34岁,因四肢麻木、感觉异常15天,伴双下肢无力5天,门诊以“吉兰—巴雷综合征”收入院。入院查体:T37℃,P62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心肺腹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检查:神清,双眼外展露白0.2cm。双上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肌张力降低,双下肢近端肌力Ⅲ级,远端肌力Ⅱ级,双上肢腱反射( ),双下肢腱反射(-),感觉检查无明显异常,双侧病理征(-)。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53岁,因进行性四肢无力4个月于1982年5月30日入院。患者于同年1月起左下肢无力,以后相继发生右下肢,双上肢对称性无力,易疲劳,无四肢麻木感,无排尿障碍。入院时一般体检无异常,神经系:四肢近端肌肉轻度萎缩,双上肢近端肌力Ⅲ°,远端Ⅳ°,双下肢肌力Ⅲ°,肌张力减退,腱反  相似文献   

7.
阿狄森病并发慢性格林一巴利综合征(GBS)的报道比较罕见,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71岁。因纳差半年,四肢麻木乏力4个月,不能行走2个月,于1990年3月26日收住本科。入院时体查:一般情况可,双锡、唇、甲周及关节伸面揭黑色色素沉着,体毛稀少,心音低钝,双肺呼吸音未闻及异常。神经系统:颅神经正常。双上肢肌张力正常,反反射迟钝,肌力4“;双下肢肌张力低,股反射消失,下肢近端肌力3”,远端肌力矿。双上肢骨间肌、蚓状肌萎缩,双下肢肌肉亦萎缩,殡上、下10厘米处腿周径分别为29cm、25cm。双上肢时关节以下,双…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60岁,因四肢乏力、麻木伴大小便失禁4天入我院神经内科。入院查体:体温36.8C,血压120/70mmHg,心肺与腹部查体无异常,神志清楚,言语正常,四肢肌肉无萎缩,肌力Ⅲ级,四肢肌张力减弱,颈部以下肢体痛温觉消失.触觉减退。双上肢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腱反射及膝腱反射、跟腱反射消失。诊断:多发性硬化(原发进展型)。入院后先后两次激素冲击治疗,辅以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其间并发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多次使用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9.
地塞米松静滴致低钾性麻痹2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例1男,30岁,因双下肢肌肉酸痛5天,私人诊所拟诊为"风湿性关节炎",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12mg静滴,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120.25mg肌注,4h后出现四肢瘫痪、活动不能,门诊以心律失常、低钾待查收入院治疗.既往史身体健康,入院后查体:T 35.8℃,P110次@min-1,R 24次@min-1,BP 130/70mmHg,神志清楚,被动体位,双瞳孔3mm,等大圆,对光反射存在,颈软,双肺无异常.P110次@min-1,节律不齐,可闻及早搏,20次@min-1,无杂音,腹部无异常,四肢肌张力减弱,右上肢肌力Ⅱ级,左上肢肌力及双下肢肌力0级,双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双膝跟踺反射未引出.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17岁。因四肢无力6天于1998年9月6日入院。发病前半月四肢起皮疹,粟粒样,伴有痒感,抓破后融合成片。无发热史。当地医院治疗后皮疹消退,留有色素沉着。下肢无力进行性加重,从远端向近端发展,直至不能行走,伴有双小腿疼痛,手脚发麻,无大小便障碍。门诊拟格林巴利(GBS)入院。既往体健,否认有外伤、中毒、感染史,性格良好。入院查体:颅神经检查(-),双上肢肌力5级,肌张力、胆反射正常;双下肢肌力:远端1级,近端3级,肌张力低下,健反射消失,小腿肌肉压痛(+),肌萎缩,腹壁反射、全身深、浅感觉正常,病理征…  相似文献   

11.
颜斌  施向春  姚震均 《贵州医药》2002,26(9):788-788
患者男性 ,4 7岁。因下胸部束带感 8个月 ,3个月后出现右下肢无力且进行性加重 ,并双下肢麻木及行走时步态僵硬、困难 ,解大小便无力而入院。查体 :乳头下 5cm即第七前肋平面以下深浅感觉减退 ,左下肢为甚 ,双下肢无明显肌萎缩 ,右下肢屈肌肌力Ⅳ级、伸肌肌力Ⅲ级 ,左下肢肌力Ⅴ级 ,右下肢肌张力稍增高 ,双上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右膝、踝反射亢进 ,双踝阵挛阳性 ,右下肢巴氏征阳性 ,腹壁反射、提睾反射未引出 ,肛门反射存在。胸、腰部MRI检查未发现异常 ,颈部MRI检查发现颈8胸1 节段脊髓内稍偏左T1 像信号明显增高 ,T2 像信号亦增高 ,病…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特点 ①病人为青少年男性,急性起病,迅速出现双下肢无力至瘫痪,双上肢无力。②发病前腹泻一周,7天后两脚部麻痛和轻度呼吸困难,发病时间在夏秋季。③查体:神志清;心肺听诊无异常;双上肢肌张力减弱,肌力3~4级,腱反射减弱,双下肢肌张力明显减低,肌力Ⅰ级,膝、跟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阴性,肢体痛、温及触觉存在。④辅助检查:白细胞计数轻度升高,脑脊液检查呈蛋白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50岁,已婚。半年多来心悸、多汗,易怒怕热,逐渐消瘦乏力,未加诊治仍坚持工作,一个月来上述症状加重走路费力,动作不灵,渐至仅能扶行几步,并觉舌头拙笨,语音嘶哑、言语含糊不清,饮水呛咳,有时有鼻反流现象,流涎,痰不易咯出,吞咽困难,咀嚼迟钝。起病后无发烧头痛、呕吐、肌痛、关节痛等,精神萎靡不振。入院体检:反应迟钝,声音嘶哑,双眼球轻度突出,眼裂增宽,眼球运动尚好,双眼睑闭合无力,双侧鼻唇沟变浅,咽反射迟钝,软腭动度差,伸舌迟缓伴有震颤,四肢肌张力不高,肌力3级,腱反射减弱,不能走路,全身骨骼肌轻度萎缩,双手平举可见震颤,甲状腺Ⅲ°弥漫性肿  相似文献   

14.
侯文淑 《江苏医药》1997,23(4):252-253
例1,男,52岁。因四肢乏力3天,行走障碍半天,于1995年4月13日入院。入院前3天始感四肢肌肉酸痛,乏力,逐日加重,第三天清晨下肢活动障碍,极度酸胀伴上肢无力。检查:血压135/90mmHg,肌力双下肢1度,痛觉减退,双上肢W度,感觉存在,肌张力及健反射减低,无病理反射,颅  相似文献   

15.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并发尿崩症国内尚未见报导,现将我院收治的一例报告如下:袁××,女性,19岁,因急起张口困难、发音低哑、进食反呛伴四肢无力三天于1980年12月10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三天开始感头痛、全身不适,倦睡,醒后即张口困难、发音低哑、进水和干饭反呛,四肢无力,咳嗽无力。次日四肢无力加重,并气短、胸闷,多汗。无畏寒发热。既往健康,无特殊病史。入院体检:体温37.1℃,脉搏92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28/78mmHg。神志清楚,表情痛苦烦躁,唇指发绀,胸廓运动无力,心律规则,心音低钝,两肺可闻及痰鸣音,腹(-)。神经系统检查:张口受限,两侧咀嚼肌无力;两侧露齿、皱额及闭目均无力;两侧软腭上抬不能,咽反射迟钝;伸舌不能。四肢肌张力低,肌力Ⅱ°。腱反射减弱,腹壁反射消失,病理反射(-)。  相似文献   

16.
男,34岁。主因腰骶部疼痛伴双下肢麻木、无力2h于1998年7月10日入院。2h前该病人到水库中洗澡,刚潜入水中,突然自觉腰部以下触电样剧痛,继而腰骶部灼痛难忍,双下肢麻木、无力,双腿不能站立,伴排尿困难。既往体健。查体:BP18/12kPa,神清语利,颅神经及双上肢无异常,双下肢肌力Ⅰ级,肌张力低,下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及跟膝腱反射均消失,无病理反射。T_(12)以下痛温觉减退,深感觉  相似文献   

17.
例1,男,55岁,2000年6月起自觉双下肢麻木无力,18个月后出现双下肢浮肿、胸腔积液、腹腔积液、性欲减退,且双下肢无力逐渐加重,表现为不能独立行走。于2002年6月入院,既往体健。体格检查:意识清楚,智能正常,背部皮肤及四肢肘关节、膝关节上下皮肤变黑、粗糙,颅神经(一),双上肢肌力Ⅴ级,双下肢近端肌力Ⅳ级,远端Ⅱ级,四肢肌张力低,腱反射消失,病理征阴性。  相似文献   

18.
易俊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7):486-486
患者 ,男 ,78岁 ,因四肢阵挛4月 ,加重伴构音障碍、饮水呛咳、吞咽困难1月入院。无头痛、呕吐、肢体无力及大小便失禁。阵挛发作次数由起初3~5天1次增加至每天1~2次 ,每次持续2~3分钟 ,并出现构音障碍、饮水呛咳、吞咽困难 ,以进食粗硬食物明显。既往有高血压病史8年。查体 :体温37℃ ,心率75次/分 ,血压150/70mmHg,呼吸20次/分。神经系统检查 :神志清楚 ,构音障碍 ,双侧咽后壁肌动度差 ,咽反射存在 ,下颌反射( )、双侧掌核反射 ( )、吸吮反射 ( )、其余脑神经 (- ) ,脑膜刺激征 (- ) ,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四肢肌腱反射 ( ) ,病理征 …  相似文献   

19.
患儿,男,2013年6月2日出生,散居。患儿为足月产儿,出生后健康,无药物过敏史,无家族史及既往病史,服OPV前精神状况均较好。患儿自出生至发病以来,均未曾到过外地,无外来人口接触史;无与其他麻痹患者和服苗患者的接触史。患儿于2013年8月21日即2月龄首次服用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 OPV )后发病。本乡和临乡以及患儿所在县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了AFP病例的主动搜索,未发现15岁以下出现麻痹症状儿童。临床表现:9月5日出现发热,就诊于卫生院,给予口服药物治疗。9月8日,出现肢体麻痹。于9月11日到河北省儿童医院就诊,查体:右上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桡骨膜反射及肱二头肌反射存在,痛觉存在,温觉查体不配合;左上肢肌力Ⅱ级,肌张力减低,桡骨膜反射及肱二头肌反射减弱;双下肢肌力Ⅱ级,肌张力减低,双膝、跟腱反射未引出,痛觉存在,温觉查体不配合;双巴氏征、克氏征、布氏症阴性。辅助检查:脑脊液:白细胞25×106/L,单核细胞21×106/L,多核细胞4×106/L,葡萄糖2.29 mmol/L,蛋白0.40 g/L。肌电图:双侧腓总神经、左正中神经、尺神经运动神经传导CMAP波幅减低,双侧胫前肌、股四头肌、三角肌、左侧外展拇短肌机电图示神经源性损害。诊断为脊髓炎、上呼吸道感染、肛瘘,入院治疗并进行康复训练。9月28日出院,右上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左上肢肌力Ⅳ级,肌张力基本正常,双桡骨膜反射及肱二头肌反射可引出;双下肢肌力Ⅱ级,肌张力减低,双膝、跟腱反射未引出,双巴氏征、克氏征、布氏症阴性。实验室检测结果:2013年9月13、14日采集患儿双份合格便标本,经省CDC脊灰实验室检验,分离出Ⅰ型病毒,10月16日送国家脊灰实验室进一步鉴定,检测结果为Ⅰ型病毒VP1区核苷酸序列变异数为6个。10月22日采集患儿所在村7名接触者便送省CDC脊灰实验室检验,均为阴性。10月22日、11月6日分别采集患儿第3、4份粪便标本送省脊灰实验室,均为阴性。诊断结果及依据启动了市、县两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根据该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和临床资料,按照《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病例诊断依据及治疗参考意见》,专家组认定该患儿符合脊灰疫苗相关病例诊断依据。患儿的麻痹症状均较发病初期有一定好转,但均留有残留性麻痹。其中,患儿左上肢和右上肢肌力为3级,右上肢肌力4级,左下肢肌力2级,跟腱反射、膝反射减弱。  相似文献   

20.
现将3例因新兵训练不当引起臂丛神经损伤报告如下:1 病案摘要例1 男,19y,新入伍战士,右利手,因左上肢抬举困难2w入院。缘于2w前做俯卧撑训练,连续做了20个后感左上肢酸痛、麻木,次日出现左上肢无力,抬举困难。查体:左肩关节局部无红肿热痛,左岗上肌、三角肌萎缩,三角肌、岗上肌肌力Ⅰ级,肱二头肌肌力Ⅳ级,左上肢针刺觉减退,左上肢肌腱反射正常。肌电图示:左三角肌收缩时运动单位数量减少,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运动及感觉传导速度正常。腰穿脑脊液常规检查正常。颈椎X线片示:C6、7轻度骨质增生。经维生素B1,维生B12及针灸等治疗,病后30d,三角肌肌力Ⅳ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