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脏象学说是祖国医学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现代科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手段去研究脏象,弄清中医脏象的实质,是医学科研领域中的重要课题。它对于整理和发展祖国医学,中西医结合,创造新医药学,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近年来国内外都在大力开展中医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上海对于“肾”的研究,广州对于“脾胃”的研究,都已作出了初步可喜的成绩。我院脏象研究室从1977年起开展了对中医脏象(肝)的研究。这项研究是从(肝郁)着手的。两年来从临床观(宀叉)和实验检测  相似文献   

2.
对肝脏脏象研究的一些看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读了湖北中医杂志1979年第一期王启梁、朱曾柏等同志的有关肝胆脏象研究的文章,获益不少。作者对肝脏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临床诊治等问题,做了深入的阐述,加深了对肝病辨证论治规律的认识。我个人亦愿就肝胆脏象的有关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以抛砖引玉,或许有助于此一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3.
脏象学说是中医生理学、病理学的基础,阐明脏腑本质对提高中医药学在防治疾病及养生保健等方面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我校1978年成立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室,确定中医肝脏脏象实质研究方向,经过十年探索研究,目前初步形成的研究思路是以脏象学说作指导,采取证病结合、医药结合、中西医结合,临床与实验相结合的途径、方法;分阶段研究肝病证候,最终目的是阐明肝本质。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西医所指的解剖学的脏器与中医脏腑名称相同,但其内涵迥异。中医学的脏腑并不是单纯的解剖学的概念。中医脏象学说的确立,主要是古人在“有诸内,必形诸外”  相似文献   

5.
最近拜读了《略论脏象学说是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新中医》一九七七年第三期,全国中医研究班学员盛增秀、王琦。以下简称《略论》)一文,阅后颇受教益,但对该文中“脏象学说与各种辨证纲领和方法的关系”一段的论述及结论,有一点不同看法,遵照“百家争鸣“的方针,试讨论如下。《略论》在论述“脏象学说与各种辨证纲领和方法的关系”时,首先说“八纲、六经、脏腑经络、卫气营血和三焦等各种不同的辨证纲领和方法,尽管它  相似文献   

6.
《中医杂志》1962年第6、10期发表《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核心是脏腑学说》及《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核心是脏象经络学说》。18年后,1980年第8期又发表《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核心是阴阳五行》。文章作者认为,人的生命活动与疾病的变化是处在深刻的矛盾过程中。这一观点,无疑对活跃中医学术空气是大有裨益的。然而,作为“理论核心”——主导中医学术发生、发展的既不是脏腑或脏象经络,也不是阴阳五行。例如在卫生保健学上,《黄帝内经》不但提出“不  相似文献   

7.
中医的脏象包括哪些内容?其功能特点是什么?答:中医学所指的脏象,不仅是解剖刀下的实体器官,而且还包括着脏器的生理功能及其有关一切组织某些物质和功能活动。脏象即脏腑,系内脏的总称。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三大类。五脏是:心、肝、脾、肺、肾。另外还有心包络一脏,它是心的外卫,在功能和病理上,都与心脏相一致,因此它附属于心,实际上  相似文献   

8.
从中医脏象学说中脏腑由涵出发,对现代经络图脏腑络属提出质疑。认为对经络有穴通路可根据点线关系绘制成图,对经络无穴通路可根据中医脏象理论,经络感传现象和近、现代经络研究成果所反应的普遍规律加以表述,并通过图解表达。  相似文献   

9.
中医学历数千年而不衰,是由它本身的科学性所决定的。长期以来,它形成了一套独特完整的、具有科学规律的理论体系。诸如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诊断治疗学说等,无不蕴藏着大量的精华,而整体恒动观、辨证论治体系又是其最大特点。以整体恒动观而论,它贯穿在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断和防治等各个方面,如脏象学说对脏腑之间关系的论述,以心为主导,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整理研究对中医脑的定位、功能和形成进行总结,借助现代科学新成果提出中医脑发育形成的研究思路,希望形成脏腑发生理论,丰富脏象学说,为中医药防治脑部疾病提供指导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脏腑经络是祖国医学对人体结构认识的主要内容。脏腑是内脏的总称,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祖国医学认为,人体内存在着脏腑和经络两个主要系统,它们进行着各种生理活动,从而显现和维持了机体的各种生命现象,是人体能够生存的根本。一、脏象学说的概貌脏腑位在体腔内,它们的功能表现在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等各方面,这些现象祖国医学称“脏象”。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来研究各脏腑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称为“脏象学说”,或称“脏腑学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中一个重要的部分。脏象学说的特点是以五(六)脏为中心,研究脏与脏,脏与腑,脏腑与人体各器官组织和某些生理  相似文献   

12.
脏象,是中医学重要理论体系的核心,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活动规律及其相关联系的学说。对中医四诊八纲,辨证论治起重要指导意义。近年来,新兴的边缘科学,生物科学的分支学科——生物全息学的学术思潮,对许多领域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如农学、生物学,生命学等,特别对中医学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它的整体医学思想,正向世界推广  相似文献   

13.
脾气虚本质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医脏象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阐明中医的病理生理及指导临床医疗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近二十多年来,国内学者应用现代科学方法对中医脏腑本质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脾”的研究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认为“脾”的功能除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外,还可能包括植物神经功能、能量代谢功能、  相似文献   

14.
精气神学说的提出脏象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的中心部分。它主要包括了二个内容:一是脏腑学说,一是精气神学说。脏腑学说,以五脏六腑为主把人体器官分成五大相互有关的系统,这样把人体组成统一的整体。但是在脏象学说中,为  相似文献   

15.
五脏共同的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以及藏神、主志。脏腑功能失调可通过生克乘侮传至其他脏腑,脏腑相关学说体现了从联系与发展的角度看待人体生理、病理的变化规律。目前,对脏腑相关理论的研究和探讨主要集中在对中医文献的挖掘整理和临床经验的总结,脏腑相关学说体现对人体生命现象的功能系统观、脏象联系观和天人整体观,在实践层面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胃是人体脏象中的重要一部分。它是受纳和腐熟水谷的大仓、亦是生化营卫气血的源泉。无论脏腑及诸经奇脉,肢节百骸,皆赖胃脾以资生、是人体气机升降之枢轴,故有后天之誉。欲对胃的脏象进行探讨,首先须对“脏象”的含义,作以了解。所谓脏象者、泛指内脏而言、脏者、藏也、犹如仓库、有物可藏;象者,征兆也,乃指脏府深藏于内,而征兆于外的现象。它是研究人体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临床辨证论治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医肝脏理论的现代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肝脏实体入手,对中医肝的脏象理论加以研讨,是脏腑学说研究的一个新尝试。有关研究表明:中医的“肝”与肝脏实体有着密切的相关性。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的该领域的研究概况,指出结合现代研究对两种概念进行比较,有助于中医基本理论的变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研究在整个中西医结合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为广大中西医结合工作者所认识,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 30多年来,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研究与现代医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在思路及方法学上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遵循中医理论,以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微观与宏观研究相结合。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是脏腑辨证。多年来在脏象及有关证型的本质研究上取得很大进展。理论来自实践,理论又必需能指导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人们经常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中医脏象有关证型的微观指标已有几十个,它们对于辨证论治有多大指导意义及实用价值?虽然多年来一直注意研究有关指标的特异性、阳性率,但要满足上述的临床应用仍有很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9.
马民 《江苏中医药》2005,26(10):1-4
脏象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它充分体现了中医学的宏观性、整体性、动态性、综合性的特点。21世纪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中医脏象的现代研究提供了机遇,期望在保持和发扬中医脏象学说理论特色的基础上,在中西医结合的团结协作中,将宏观辨证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同时积极吸取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科学等现代科技的新成果,不断实现中医脏象研究的思维与方法创新,使脏象研究实现质的飞跃,从而为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及21世纪生命科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脏腑辨证是祖国医学的重要辨证方法之一。脏腑辨证,是在认识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的基础上,对脏腑疾病所产生的各种临床表现,通过四诊八纲来辨别五脏六腑的虚、实、寒、热等变化,从而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它与八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以及气血痰饮津液等辨证方法,相互羽翼,相互补充,从而构成了祖国医学完整的辨证体系。而脏腑辨证的理论基础却导源于内经中的脏象学说。在祖国医学的基本理论中,脏象学说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本文试就脏象学说与脏腑辨证的关系,以及脏腑辨证与其他辨证方法间的关系加以讨论,挂漏之说,尚冀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