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了解性传播疾病(STD)门诊中男男性接触者人群中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决策部门制定防治政策和评价干预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对前来性病门诊就诊的男男性接触者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样,做HIV抗体检测和梅毒检测,两次ELISA阳性者送确认实验室进行检测,用免疫印迹法进行确认。结果207例男男性接触者中15~49岁占99.03%;未婚比例高,占83.58%;最近6个月有1~5个不同男性性伴的占95%;最近一次肛交时使用安全套率24.86%;MSM人群中检出6例HIV阳性者,HIV抗体阳性率为2.9%(6/207),梅毒感染率15.46%(32/207)。结论STD门诊中男男性接触者人群的HIV感染率高,MSM人群高危行为比例较高,性伴数多,安全套使用率较低,提示需要进一步加大对MSM人群的宣传教育和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2.
张欣  蔡于茂  宋亚娟 《中国热带医学》2013,(12):1500-1502,1507
目的了解深圳市男男性行为者(Menwhohavesexwithmen,MsM)H1v/梅毒感染情况及高危行为特征,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实施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知情同意原则下,收集深圳市2012年MSM人群HIW梅毒监测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502例接受自愿咨询检测,42.6%性角色以主动为主,25.5%以被动为主,30.1%二者兼有,1.8%极少肛交或多口交;半年内68.3%肛交性伴数≥2个,65.3%口交性伴数t〉2个;40.9%半年内肛交时每次使用安全套,3.6%半年内口交时每次使用安全套,44.5%半年内与女性性交时每次使用安全套。梅毒感染率为18.3%,HIV感染率为9.8%,梅毒合并HIV感染率为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性角色、肛交性伴数是MSM人群感染HIV的影响因素,HIV主动检测史、性角色、做过男男性工作者是MSM人群感染梅毒的影响因素。结论深圳市MSM人群HIV感染率仍呈上升趋势,应加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以有效阻断HIV传播。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男男性接触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相关行为特征和艾滋病病毒(HIV)、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等感染状况,为干预该类人群感染HIV制定有效的措施提供基线数据。方法通过对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问卷调查和外展干预活动对MSM相关行为和HIV、梅毒等感染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到VCT室主动求询者84例,接受外展干预者30例,两者在同性性行为、商业性行为和异性性行为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V感染率为1.75%(2/114),梅毒感染率为7.02%(8/114),HCV感染率为3.51%(4/114)。结论MSM是HIV传播高危行为者,其高危性行为可以导致HIV、HCV和梅毒的传播,应采取措施加强对MSM的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全球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中,男-男性行为(MSM)人群约占5%~10%;据估计,2007年我国现存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中,通过MSM传播感染者占11.0%,在新发感染者中占12.2%;截止2009年12月,鞍山市经过MSM感染HIV者已占总感染人数的39.8%,MSM人群已成为我市AIDS防治工作的重点之一。我市于2008-2009年通过外展和同伴教育等方式干预MSM人群14773人次,并开展了2次MSM有关知识、行为调查。现将2009年开展的MSM人群HIV感染及相关知识、行为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人群(MSM)HIV-1阳转率及高危行为状况,为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招募自愿参加第一轮随访HIV与梅毒均阴性的MSM于6个月后进行问卷调查,采集血样检测HIV与梅毒,分析性行为、HIV与梅毒的阳转率。结果随访调查157人,随访率78.5%,平均年龄(26.3±5.2)岁,寻找性伴的主要途径是网络,占75.8%,最近6个月的男性性伴数平均为2个,最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肛交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28.6%,6个月HIV抗体阳转12例,阳转率为15.3/100人年(13.9/100人年~16.8/100人年),6个月梅毒抗体阳转14例,阳转率为17.8/100人年(16.5/100人年~19.1/100人年)。结论MSM人群高HIV阳转率、低安全套使用率与多性伴,将加速艾滋病在MSM人群中的传播,流行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6.
柳州市2007—2008年MSM的HIV、HCV、TP感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柳州市2007~2008年度男男性接触者(MSM)的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感染情况。方法2007年4~7月、2008年4~7月及10~12月,连续三轮累计对柳州市区790名男男性行为者进行调查,采血检测抗-HIV、抗-HCV、梅毒抗体。结果双性恋MSM的HIV、HCV、TP感染率均高于同性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岁及以上年龄组的MSM人群HIV、梅毒感染率均大大高于40岁以下各组,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近6个月男性性伴数在增加的同时,HIV阳性人数及TP阳性人数也在相应增加,而选择记不清及拒答者的情况更是严重,普遍高于其他组。结论本地区男男性接触者因多性伴、异性性行为、经济原因等因素,导致HIV、HCV、TP感染率较高,应进一步加大在MSM人群中的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的健康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才能进一步遏制其传播。  相似文献   

7.
王毅 《中国热带医学》2013,(10):1203-1206
摘要: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群交行为及艾滋病病毒(nlv)/梅毒感染,分析影响因素。方法结合滚雪球抽样法招募调查对象,进行相关行为匿名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合格调查367例,3.5%近6月有群交行为。有群交/无群交者HIV感染率7.7%N.5%,梅毒累计感染率23.1%陀1.2%、现症感染率15.4%,9.O%(x1-0.286、0.027、0.083,P均〉0.05)。单因素分析,群交行为与年龄、职业、接受同伴教育、寻找性伴场所、首次性行为年龄、近6月男性肛交数、近6月性伴最小年龄、固定性伴侣期间多性伴、累计偶然性伴数、经常观看同志性文化影视、同志性文化影视对行为影响相关(x2分别-5.416、6.261、5.821、11.487、3.876、5.672、22.117、4.316、21.064、4.835、5.018、6.692,P均〈0.05)。多因素分析,MSM群交行为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OR=11.129)、近6月商业性行为(0R=295.842)、近6月无保护性肛交(OR=9.091)、同志性文化影视对行为影响(0R=32.810),年龄33~41岁、近6月有商业性行为、有无保护性肛交、同志性文化影视对行为有影响者群交行为的比例较高。结论MSM群交行为受人口学特征、性行为和同志性文化影视影响,高危行为普遍,HIV感染和传播的桥梁作用明显,应针性开展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北京市男男性行为者(Mellwhohavesexwithmen,MSM)与固定和临时男性性伴无保护性肛交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08年3月巧月,在北京市招募MSM进行问卷访谈,了解其社会人口学、高危行为特征,以及心理状况,并采集血样进行HIV抗体、梅毒抗体、HBsAg和HCV抗体检测。结果共调查550名MSM。近1个月分别有86人(15.6%)和62人(11.3%)与固定和临时男性性伴发生无保护性肛交。多因素logisf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OR=1.70,95%CI:1.06-2.72)和近3个月与男性性伴同居(OR=2.41,95%CI:1.45-4.02)是MSM与固定男性性伴无保护性肛交的影响因素,近3个月男性性伴数≥10人(OR=4.11;95%CI:2.04~8.30)和近1个月感到悲伤(OR=1.82;95%CI:1.04—3.18)是MSM与临时男性性伴无保护性肛交的影响因素。结论北京市MSM无保护性肛交现象较为普遍,HIV和梅毒感染率高,应采取宣传教育、安全套推广等措施以控制HIV等性传播疾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桂林市男男性接触者(MSM)艾滋病相关知识、危险行为与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为行为干预措施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对一的问卷调查400名桂林市的男男性行为者,同时抽血做HIV抗体、梅毒血清学和丙肝病毒检测。结果调查对象平均年龄30-8岁,未婚者占57.5%,高中以上学历的占53.25%,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6.0%。最近6个月有71.75%人与同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但每次使用安全套的率仅为11.75%,有16人与同性发生过商业性行为,有110人与女性发生过性行为。HIV感染率为3.50%(14/400),梅毒感染率为4.00%(16/400),丙肝感染率为0.50%(2/400)。结论男男性行为者是HIV感染的高危险人群,但是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不高,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遏制艾滋病在该人群中的流行。  相似文献   

10.
丁红玲  陈果  周玲 《医学动物防制》2014,(3):266-268,271
目的分析安康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干预前后对艾滋病知识的认知及行为学变化,为控制艾滋病传播及有针对性地对MSM人群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依托民间组织,采用同伴或调查对象巨相推荐的方法招募调查对象,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共调查MSM195人,大专及以上学历70.8%。职业以学生和公司职员为主。寻找性伴的方式以互联网为主,占74.4%。艾滋病知识知晓率91.35%。最近6个月55.4%(108人)与同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其中59.3%(64人)每次都使用安全套;108人中14.8%(16人)与同性发生过商业性行为,68.8%每次都使用安全套。最近6个月13.8%与女性发生过性行为,59.3%每次都使用安全套。最近1年75.4%接受过安全套发放/艾滋病咨询,46.7%做过HIV检测,HIV确认阳性3例,感染率1.54%。结论安康市MSM人群危险因素主要与年龄小、互联网隐蔽性助推、安全套的使用率低有关。提示工作重点应放在利用网络进行宣传,促进安全性行为的形成,扩大HIV检测,以遏制艾滋病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在婚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men,MSM)HIV和梅毒感染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工作提供建议。方法通过滚雪球的方法招募被调查对象,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采集血样检测HIV、梅毒和丙肝抗体。数据经双录入核对后采用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调查的192名在婚MSM中,艾滋病防治知识晓率为80.7%,82.8%发生首次性行为的性伴是女性,最近一次与最近六个月同男性发生肛交时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53.8%和23.1%。最近一次及最近六个月与女性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25.0%和18.3%。HIV、梅毒和丙肝感染率分别为26.0%、9.4%和7.3%。结论在婚MSM人群HIV感染率高,与男性及女性性伴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低,他们作为桥梁人群将促进艾滋病由MSM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开展针对该亚人群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是MSM人群艾滋病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男男性接触者(MSM)艾滋病(AIDS)相关知识态度及高危行为,为针对性地开展MSM人群AJDs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山东省济宁市市中区MSM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查对象年龄中位数为25岁,49.5%的人认为与一个未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性伴发生性行为能降低艾滋病病毒传播的危险。最近6个月,平均男性性伴数为(6.7±4.4)个。最近一次与男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50.6%。结论MSM人群艾滋病知识还有不足,存在艾滋病传播的高危性行为,应该加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从而有效的防制MsM人群AIDS的快速蔓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兰州市男男性接触人群HIV及SY感染状况,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危险行为等现况及接受艾滋病相关干预服务的状况,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MSM志愿者“滚雪球”的方法,对出入酒吧和洗浴场所的男男性接触者264人进行问卷调查及血清学检测。结果:MSM人群中,20—24岁组人数最多(29.17%),以未婚(61.74%)、汉族(89.77%)、本市f54.17%)、商业服务者(26.89%)居多;文化程度普遍较高,大专以上占41.29%,高中占32.58%,59.47%自我定位为同性恋者。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低(30.34%),uNGASS指标等于81:近半年内,76.52%发生过肛交性行为,且性伴较多(平均17人),53.79%免费得到安全套,其中52.48%每次都使用安全套,57.58%得到过艾滋病宣传手册,23.11%做过免费艾滋病病毒检测;此次HIV检出率0.76%,SY检出率2.65%。结论:男男性接触者感染及传播艾滋病的危险行为普遍存在,且具备了艾滋病流行的条件,应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影响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性伴检测的因素,为制定MSM人群性伴HIV检测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2配比分析方法,性伴检测组为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7年5—10月在南京市开展的MSM人群艾滋病预防干预研究中筛选出做过性伴检测者,对照为同期调查未做过性伴检测者,并且对年龄(±5岁)、性取向以及婚姻状况进行匹配。问卷自行设计,对人口学、行为学等信息采用网络调查的方式。数据先经过Excel进行筛选,再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调查中共有73例做过性伴检测,匹配146例未做性伴检测者作为对照。单因素分析显示既往HIV检测次数(χ2=6.195,P<0.05)、既往HIV自我检测次数(χ2=33.658,P<0.05)和性角色为“0”(χ2=5.223,P<0.05)与性伴检测存在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既往HIV自我检测次数(OR=8.502,95%CI:3.474~20.805)和性角色为 “0”(OR=0.397,95%CI:0.163~0.969)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既往HIV自我检测次数是性伴检测的促进因素,性角色为“0”是性伴检测的阻碍因素。  相似文献   

15.
宋亚娟  蔡于茂  洪福昌 《中国热带医学》2013,(11):1329-1331,1338
目的了解深圳市男性双性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and women,MSMW)高危行为特征及梅毒/HIV感染情况。方法对2009—2011年深圳市MSM人群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1年2943例MSM中,809例(27.49%)最近半年内发生了双性性行为。MSMW人群梅毒感染率为17.80%,HIV感染率为7.05%,梅毒合并HIV感染率为3.83%。与近半年内无双性性行为的MSM人群相比,MSMW人群女性性伴数≥5个的比例较高,男性肛交性伴数≥2个的比例较高,与女性发生性行为时从不使用和偶尔使用安全套比例较高,与男性肛交时每次使用安全套比例较高,与男性口交时从不使用安全套比例较低,梅毒感染率和HIV感染率较低。结论深圳市MSMW人群与女性发生性行为时每次使用安全套比例低,作为艾滋病性病传播桥梁作用的危险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性角色及不同角色艾滋病病毒(HIV)/梅毒感染和相关行为特征。方法对2009年建立的MSM人群开放性研究队列在2010年随访调查基础上进行随访调查,不足基线调查样本部分,采用滚雪球采样法招募补足,应用自行设计制作的调查表,由专门人员面对面进行相关行为学和血清学的匿名调查。结果在有效调查的402例中,0号115例(28.6%),1号92例(22.9%),0.5号195例(48.5%)。不同性角色人口学及行为特征关联性的多因素分析,存在独立的统计学/边缘统计学关联的变量:1号与0号相比,年龄、职业、认识当地MSM朋友数、近6月性伴数、同时有过2个及以上固定性伴、习惯携带安全套(P〈0.05或0.05〈P%0.10);0.5号与0号相比,年龄、职业、近6月无保护性男性肛交、习惯携带安全套;1号与0.5号相比,收入、近6月无保护性男性肛交、同时有2个及以上固定性伴(P〈0.05或0.05〈P〈0.10)。年龄较小、学生/教师/干部职员、认识当地MSM朋友数较多、近6月性伴数较多、不习惯携带安全套的比例0号较多;中低收入、体力劳动、近6月有无保护性男性肛交0.5号比例较高,同时有2个及以上固定性伴者1号较高。生物学检测结果,0号、1号、0.5号HIV累计发病率分别为6.3%、0、7.6%(似然比x2=7.390,P=0.025),梅毒累计发病率分别为8.0%、2.3%、3.5%(x2=1.985,P=0.371)。结论不同性角色具有不同的人口学、社会网络、性行为特征和HIV感染风险,在艾滋病防治中应针对性开展干预活动。  相似文献   

17.
吴健  范惠俐  朱斌  阮圆  袁家麟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11):1306-1307
目的针对男男性接触者(MSM)的艾滋病性病检测及服务需求,为建立适合上海市MSM艾滋病性病综合防治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滚雪球的招募方法,访谈员在MSM人群聚集场所采用面对面访谈方式,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该人群接受HIV、梅毒检测和性行为、服务需求调查。结果在接受调查的210人中,HIV-1和梅毒的感染率分别为5.2%和7.1%;最近6个月与男性性伴发生肛交每次使用安全套41.4%。结论针对MSM人群应加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开展同伴教育,推广规范化性病诊疗服务和提高安全套使用等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淄博市男同性恋(MSM)人群的数量、分布、活动规律及艾滋病(AIDS)疫情等情况,为进一步做好MSM人群的艾滋病监测、行为干预及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召开关键人员、知情者和志愿者座谈会进行人群基数调查,了解男性同性恋人群的情况,对MSM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检测。结果男性同性恋人群聚集活动场所主要以本地比较隐蔽的公园、浴池、会所、车站、酒吧等为主,聚集时间以周末和晚间为主。MSM人群疫情调查HIV感染率3.04%。结论本市MSM人群HIV感染率较高,安全套使用率低,预防HIv知识普遍缺乏,应加强针对该人群的研究及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国四川和重庆地区在校大中学生男男性接触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的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状态、艾滋病相关危险性行为、最近6个月多性伴(性伴数≥2个)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在重庆和四川采用非概率抽样,共招募200名在校大中学生参与问卷调查和现场HIV检测。采用频率描述HIV感染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最近6个月多性伴行为(性伴数≥2个)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回收调查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93份(96.50%)。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8.29%,在读学校是中学(高中/中专/职高)、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的HI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7.95%、8.33%、5.08%;户口是农村的和在此之前未做过HIV检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2.70%、11.11%。最近1个月内82.47%(127人)发生插入性行为时未每次使用安全套;最近6个月内51.81%(100人)有多性伴行为(性伴数≥2个)。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最近6个月内多性伴行为(性伴数≥2个)的独立因素有:在读学校是大专(OR=4.270,P=0.0083)、在读学校是大学及以上(OR=3.523,P=0.0043)、最近6个月通过互联网寻找男性性伴(OR=5.622,P<0.0001)、最近1个月内无保护插入式性行为(OR=2.255,P=0.0201)。结论:我国四川和重庆地区大中学生MSM的HIV感染率高,尤其是中学生MSM和农村户口的学生MSM的HIV感染率高,同时四川和重庆地区大中学生MSM危险性行为发生率高,多性伴行为普遍,应及时开展科学适用的干预方式,遏制艾滋病毒在学生MSM中的流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绵阳市男男性行为者(MSM)寻找性伴场所现状,分析不同寻找性伴场所MSM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及社会行为特征。方法 2017年1—10月,在四川省绵阳市采用滚雪球抽样法,进行MSM人口学特征、寻找性伴场所、社会行为及HIV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横断面抽样调查,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寻找性伴场所MSM的相关特征。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1 206份,研究对象平均年龄(27.5±9.027)岁。寻找性伴场所中酒吧型12.9%,公园型5.1%,网络型79.0%,家庭型3.0%,其HIV阳性率分别为3.9%、9.7%、3.8%、5.6%,HIV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寻找性伴场所MSM的社会行为存在差异(均P<0.001),艾滋病知识知晓、近1年接受同伴教育、近6个月有保护肛交比例以酒吧型、网络型高,公园型、家庭型低;酒吧型61.7%近1周高频率肛交,74.2%近6个月多性伴,公园型21.0%近6个月异性性行为,家庭型13.9%使用Rush。结论 MSM寻找性伴场所多样并存,互联网的主体作用明显。不同寻找性伴场所MSM具有不同HIV感染风险,应针对性开展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