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张巨湘 《灾害学》1991,6(2):93-96
本文从古天文理论和现代研究两个方面,对中国古代黑道凶日之谜进行初步破译,使古代文化为当今的减灾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2.
灾害与节气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全家  陈世全 《灾害学》1992,7(4):95-96
二十四个节气是中国古代的独特创造,是我国劳动人民为便于掌握农事活动而总结制定的时间段,在民间广为流传和应用。随着历法的外传,二十四个节气还流传到世界很多地方。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二十四个节气的记载,如《逸周书》中就记载了二十四个节气七十二候。古人经过上千年的观测总结,认识到节气日及其附近大气过程易于发生剧变,不仅暴发气象灾害,而且对地质灾害,尤其是强烈地震有触发作用。同时对人体生理亦产生影响,易引起人为灾害,如交通事故,火灾。古人还把无灾日称为黄道吉日,把易发灾日和灾难集中日称为黑道日。几千年来,人们正是利用天体、气象、物候等宇宙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客观规律来指导自己的经济活动和防御自然灾害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断层气的日变化,探讨地下浅部气体和固体潮的关系,在怀来后郝窑地热区进行了试验和观测。研究地下气体H2、CO2、Hg等的日变化以及气温、气压、风速等对其的影响,探讨地下浅层气体和固体潮的关系,认为H2、Hg等地下气体的变化和固体潮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洪水多站峰量同时模拟的随机模型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洪水过程是一复杂的随机动力系统,随机模拟技术至今仍是研究洪水过程时空统计特性的有力工具。该文以同时模拟上游站、下游站及其区间的最大洪峰流量、最大五日洪量和最大十二日洪量为例,建立了一种简便而适用的随机模型。实例结果表明,该随机模型是可行而有效的,在水资源系统工程的理论与实践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卢侃 《防灾博览》2004,(5):28-28
2004年10月16日是“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第24个“世界粮食日”。  相似文献   

6.
建筑与火灾     
鲍鲔 《防灾博览》2009,(3):52-57
火灾同水灾、地震、雷电等灾害一样,其历史已大大超过人类的生存史。但是人类认识、研究和建立火灾学科体系,却比其他灾害晚得多,这是因火灾的突发性、蔓延性和复杂的不确定性等原凶,使人们系统的、深入地认识并防消火灾的难度增大。  相似文献   

7.
阵性泥石流运动与堆积的欧拉-拉格朗日模型——Ⅰ.理论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自然界中的混石流具有突发性和非恒定性的特点。为了模拟典型泥石流现象,在流团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基于欧拉-拉格朗日(E-L)观点的PIC(Parcel In Cell)算法,细化了流元结构,建立了能够模拟典型阵性泥石流发生、运动和堆积的准结构两相流模型,求解该模型不仅可以模拟泥石流运动过程,而且可以对泥石流的堆积过程、停积形态、冲刷特征及泥石流中多组分颗粒的分选特征进行定量描述。  相似文献   

8.
《灾害学》2007,22(4):F0003-F0003
在国际减灾日来临之际,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研讨防灾减灾工作,很必要,也很有意义。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强化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综合防御,  相似文献   

9.
作为反映气候特征的重要指标之一,日平均气温在农业气象灾害监测和气候变化研究等领域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传统日平均气温的监测和估算方式相比,遥感技术具有全方位、宏观、动态等不可比拟的绝对优势,能够准确地描述日平均气温的空间异质性。为提高农业服务质量,保证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探索作物生长季日平均气温遥感反演方法,提高农业气象灾害监测精确度,以FY-3D MERSIⅡ遥感数据为基础,提取研究区日间地表温度(LSTday)、夜间地表温度(LSTnight)、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同时还考虑了高程(DEM)、坡度(Slope)两个变量,结合气象站日平均气温数据,分别构建多元线性回归和随机森林日平均气温遥感反演模型,开展辽宁省2021年作物生长季(5—9月)日平均气温遥感监测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反演的日平均气温均方根误差(RMSE)为1.71℃,平均绝对误差(MAE)为1.45℃;基于随机森林反演误差RMSE为1.17℃,MAE为0.96℃;整体上,随机森林的日平均气温反演结果更好,适用性更强。(2)实验当天和前1 ...  相似文献   

10.
《民防苑》2014,(6)
正为进一步增强市民防灾减灾意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提高防灾减灾和自救互救能力,上海市于5月10日至16日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由市应急委会同市民政局、民防办共同组织开展了主题为"城镇化与减灾"的防灾减灾集中宣传活动。5月11日上午9时,在民防大厦5楼举行了"2014年上海市防灾减灾日系列活动周启动仪式"。副市长时光辉出席并讲话。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市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熊新光主持仪式。市民政局局长施小琳通报  相似文献   

11.
孙荣强 《灾害学》1992,7(4):34-38
选用降水、无雨日因子,参考作物生长与供水关系,拟用模糊数学方法评定旱情,结果令人满意。笔者认为,研究农业干旱,无雨日数和无雨日发生时机的重要性等同。  相似文献   

12.
中国雨日变化趋势的分形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51-2002年中国752个台站的雨日资料,运用分形理论和R/S分析法,研究并预测了中国五大降水区年雨日的气候变化趋势.研究表明:中国五大降水区未来的年雨日变化趋势与过去50a的变化有着很好的自相似性.为了更深入研究雨日的未来的变化,设计了两项Hurst指数试验,用两项试验结果与年雨日年际变化趋势的对应关系来推断未来的变化趋势及其转折与突变.结果表明:中国五大降水区年雨日有着一致的减少趋势,但其变化呈现显著的地域分异特征.依照五大降水区的气候倾向率,西北区、西南区、青藏高原区、东部北方区、东部南方区未来平均每10a雨日减少分别为4.1d,11.4d,3.7d,6.8d和5.9d,其中西南区年雨日减少最多.期间,中国五大降水区虽有气候变化的转折,但不存在雨日气候变化的突变点.  相似文献   

13.
兰州市沙尘天气及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芝永华  傅朝  邵志宏 《灾害学》2007,22(1):77-81
利用1971~2000年和2001~2004年兰州市观测站资料,分析了兰州市沙尘天气的气候特征和2001~2004年沙尘天气特点及产生原因。研究表明,兰州市区的沙尘天气30年来呈明显减少趋势,但近几年明显增多。兰州市的沙尘天气以浮尘、扬沙天气为主。沙尘天气春季(3~5月)最多,4月占全年天数的24.2%。利用2002~2004年主要污染物浓度资料和2006年4月5~15日逐日的PM10浓度资料研究了沙尘天气对兰州市区主要污染物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沙尘天气发生时,伴随的大风等气象条件有利于SO2和NO2的扩散,而强沙尘天气容易导致PM10日均浓度迅速升高。在分析的一次强沙尘天气个例中,兰州市区PM10日均浓度陡然升高到1.86 mg/m3,是前一日的10.4倍。  相似文献   

14.
我国涝灾主要集中在江淮地区,其中6-7月的旱涝,大部分是由梅雨异常引起的。为了研究梅雨的影响因子,利用1954-2005年太阳黑子、江淮地区33站梅雨期降水资料,分析了太阳活动对江淮地区梅雨的影响。研究表明,梅雨量趋势系数的最大值中心位于杭州地区,而太阳活动与杭州地区的梅雨基本上没有关系。太阳活动对江淮地区梅雨量、梅雨强度的影响具有地域性。太阳活动与梅雨量的相关关系由北向南,依次呈现为负相关性、正相关性和负相关性,太阳活动强的年份,江淮地区北部和南部梅雨量偏少,江淮中部梅雨量偏多;太阳活动与梅雨强度的相关关系由北向南,依次呈现正相关性、负相关性,太阳活动强的年份,江淮地区北部梅雨强度较强,江淮南部梅雨强度较弱。合成分析结果表明:太阳活动谷年江淮地区普遍偏涝。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共享单车智能车锁充电难的问题,通过分析太阳能充电方式,在Proteus 中搭建了硬件电路图并编译出调控单片机的程序,设计出一种太阳能充电控制器。此控制器可以实时显示蓄电池的电压大小,专门设计的过压保护电路可以有效防止过度充电的发生。实验表明:此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和可靠性,可以有效提高电池的使用效率和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功率,系统运行稳定,控制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6.
The role of religious factors in the disaster experience has been under‐investigated. This is despite evidence of their influence throughout the disaster cycle, including: the way in which the event is interpreted; how the community recovers; and the strategies implemented to reduce future risk. This qualitative study examined the role of faith in the disaster experience of four faith communities in the Hawaiian Islands of the United States. Twenty‐six individuals from the Bahá'í, Buddhist, 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day Saints (LDS), and United Methodist Church communities participated, including 10 faith leaders and 16 layperson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religious narratives provide a framework for interpretation of, preparedness for, and responses to disasters. Preparedness varied widely across faith communities, with the LDS community reporting greater levels of preparedness than other communities. Recommendations include the development of collaborative efforts between disaster managers and faith leaders to increase preparedness within faith communities, which may facilitate community‐wide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相似文献   

17.
全球气候变暖成因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论述了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表状况是形成气候的3个基本因素.此外,还有人类活动、太阳活动、火山活动等影响气候变化的第4类因子.影响全球气候变暖的因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但导致近百年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主要因素是人为因素(人类活动),即自19世纪末工业革命后,世界各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使大气中CO2等“温室效应“气体持续增加,而森林植被遭到大量砍伐和破坏,全球森林植被覆盖率持续下降,平衡大气中CO2与O2的生态功能不断下降,结果导致全球“温室效应“持续增强,使近百年来全球气候持续变暖.自然因素太阳活动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是周期性而不是持续性的.太阳活动增强期(高峰期)有增温作用,减弱期(低谷期)有降温作用,对全球气候变暖有影响,但比起人类活动造成的CO2等气体“温室效应“持续增强对气候持续变暖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8.
以西北电网为例分析了新能源大规模发展对传统电网消纳能力有限产生的严重弃风弃光,威胁电网安全运行稳定性等问题,归纳阐述了目前储能技术应用于发电机组、风电厂、光伏电站、光伏发电系统的情况,提出了以储能技术为基础的风光储互补型的稳定发电系统方案,并对其实现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对风光储互补型稳定发电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发展前景和实现途径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上海气象参数与太阳活动和ENSO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2进小波的分解与重构技术分析了太阳活动、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0)与上海地区月降水量、月均气压和月均温度序列之间的可能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时间尺度(频带)上太阳活动和ENS0对上海的月降水量、月均气压和月均温度有不同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ENS0活动对上海月降水量和月均气温的影响强于太阳活动的影响。结果还清楚表明和证实了在不同频带上太阳活动与ENS0活动之间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20.
为应对大规模光伏发电并网运行对电网电压水平的诸多不利影响,对传统的三级无功电压控制进行分析,基于电网无功电压分层分区平衡特点和复杂控制系统的分级递阶控制原理,提出利用多种无功源协调控制技术来解决因光伏发电引起的电网电压波动的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建立光伏发电与传统无功源的协调机制,是维持含大规模光伏发电电网电压水平的可行性较强的技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