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方法单侧乳腺癌根治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出院时进行常规的出院指导,实验组在出院时除了进行常规的出院指导,在随后的6个月内,进行延续性护理。在患者出院后6个月分别评定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和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功能锻炼依从性和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术后依从性,促进患者患肢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乳腺癌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干预后,对其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以及疾病康复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20例作为本次对比实验观察对象;观察组10例以及对照组10例乳腺癌患者本次研究分组依据为不同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延续护理干预;对照组:自行功能锻炼;通过对比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以及患肢功能康复评分以突出延续护理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干预的价值所在。结果在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以及患肢功能康复评分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乳腺癌患者(P<0.05)。结论通过对乳腺癌患者给予延续护理干预,可以将患者院外功能锻炼依从性显著提高,针对患者患肢功能的恢复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品管圈联合个案追踪法对乳腺癌术后患者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择8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术后护理、健康教育和使用乳腺癌术后康复操作为功能锻炼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品管圈活动,引入PDCA循环管理,联合个案追踪法,术后电话随访进行跟踪式康复指导3个月.出院前和出院后3个月评价两组患者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以及康复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出院前后总依从性得分差别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出院后3个月得分较出院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肢肩关节的外展、前屈、后伸、旋内旋外的角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术后患者开展品管圈活动,引入PDCA循环管理,联合个案追踪法,电话随访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促进患肢功能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乳腺癌术后护理干预对患肢功能锻炼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集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的78例乳腺癌术患者,随机分组,术后传统护理组用护理常规,术后全面护理组用术后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必要性认知、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护理前后患肢功能评分、乳腺癌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疼痛指数;患肢功能障碍率。结果术后全面护理组满意度、患肢功能评分、乳腺癌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疼痛指数、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必要性认知、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患肢功能障碍率方面相较术后传统护理组更好,P <0.05。结论乳腺癌术患者实施术后全面护理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5.
陈正红  王凤霞  胡成文 《安徽医药》2019,23(7):1411-1414
目的 探讨微信在乳腺癌术后延伸护理中的实施办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在安徽省肿瘤医院治疗的乳腺癌病人172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6例。对照组出院后给予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健康宣教基础上利用微信平台进行延伸护理,医护团队与病人互动,发布医疗科普,传播正能量,告知术后治疗、随访时间。比较两组病人康复知识掌握情况、肢体功能锻炼依从性、患肢锻炼效果。结果 术后3个月复查时,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性、康复知识掌握情况、患肢锻炼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1)。回复病人提问651个,发布正面信息93条,预约床位,平均每人提前入院1 d,病人信任感和满意度提高。结论 微信平台交流节约了医护患的时间;基于微信的延伸护理提高了病人肢体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康复知识掌握度,增进了医护患互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对患者行护理干预对其患肢功能锻炼康复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乳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肢功能康复情况。结果观察2组手臂功能恢复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护理后,观察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对乳腺癌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患肢功能使其得到更大程度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旨在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于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本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40例乳腺癌术后出现功能障碍患者,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另外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对比观察2种护理措施对术后患者患肢功能锻炼的影响。结果通过对2组乳腺癌术后出现功能障碍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2组患者患肢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好转,但观察组患者患肢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患肢功能改善情况,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乳腺癌术后出现功能障碍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升患者对于患肢功能锻炼的积极性,增强患者患肢功能锻炼恢复情况,提高临床护理人员服务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药科学》2017,(11):93-96
目的探讨协同干预模式结合微信圈应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对其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03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按入院日期先后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及功能锻炼,定期电话随访。观察组采用协同干预模式,并组建微信圈,除按常规护理模式及功能锻炼外,以微信方式定期随访,每周2天晚上2h集中回答患者的提问,同时进行健康宣教,以文字,语音,图片、PPT、视频等方式进行健康指导。观察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患侧上肢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及功能恢复和淋巴水肿程度。结果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性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肩关节水平外展、肩关节向上外展、背伸中指与第七颈椎距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淋巴水肿发生率少于对照组,且水肿程度较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同干预模式结合微信圈应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能提高其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促进患肢功能恢复,减少淋巴水肿的发生,减轻水肿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8例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各组24例,对照组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实施康复护理、观察与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时的患肢感觉功能、肌力恢复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时,观察组肌力恢复优良率、患肢感觉功能较对照组,明显优于后者(P<0.05)。结论针对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通过开展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恢复其患肢功能,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0.
李妹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0):225-226
目的 观察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肢的护理干预对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 将6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及传统的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15 d内实验组患者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5天患肢功能恢复优良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0天患肢功能恢复优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肢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可防止患肢水肿的发生,促进患肢功能恢复,更早的恢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周丽 《中国实用医药》2013,8(6):216-217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方法 ,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改善术后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方法通过综合康复锻炼,改善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通过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患者的术后患肢功能恢复明显改善。结论适当的护理干预可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方法将114例乳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研究。结果研究组各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朱四清  魏进莲  朱元娜 《安徽医药》2016,37(8):1043-1045
目的 探讨以行为阶段转变理论为依据制定的护理干预措施在乳腺癌术后患者患肢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4月至2016年3月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且行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包含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保乳手术)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乳腺癌手术后患者分成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行为阶段转变理论的各阶段,给予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术后6个月评估两组患肢功能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肢功能障碍发生率13.6%较对照组42.5%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据行为阶段转变理论制定的护理干预措施适应伤口愈合生理时机,提高了乳腺癌术后患者患肢锻炼依从性,降低了上肢功能障碍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患肢恢复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对患肢功能作用情况进行比较。结果①对两组患者功能锻炼掌握情况的比较,观察组优良率(93.3%)明显大于对照组(50.0%),且P<0.05;②对两组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的比较,观察组上肢外展、前屈、后伸、内旋和外旋的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加强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患肢功能锻炼的掌握情况,对患肢功能的恢复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徐磊 《中国实用医药》2014,(29):225-226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56例乳腺癌患者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8例。干预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区别。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上臂臂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肩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干预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患肢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收取例数和收取时间分别为100例;2016年5月25日至2017年6月28日,选择随机的方式对本院所有观察对象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每组患者各50例,比较两组患肢功能优良率及患肢功能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患肢功能优良率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72.00%,P <0.05。观察组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将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患肢功能锻炼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患肢功能情况,效果显著,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加压辅助治疗对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治疗、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6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常规健康教育、功能锻炼和出院宣教)实验组常规组护理基础+加压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患肢水肿发生率及发生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患肢淋巴水肿发生率和发展程度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附以加压辅助治疗能有效的降低淋巴水肿的发生和发展程度为乳腺癌术后的康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乳腺癌术后并发症预防的方法,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方法对我科32例患者,通过心理护理;术后护理以及早期患肢功能锻炼指导等,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指导。结果经过我们积极的护理、心里疏导及早期患肢功能锻炼指导,3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给予有效护理、心理疏导对减少并发症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医药科学》2017,(6):105-107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应用心理干预联合有氧运动对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5年4月~2016年5月就诊于我院的80例乳腺癌患者,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心里干预和有氧运动等康复护理。记录两组乳腺癌患者术后的SAS、SDS、患肢肌力、ROM、肺活量及生活质量状况等。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ROM显著高于对照组,且A组肺活量的增长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生理状况、情感状况、附加关注、社会及家庭状况、功能状况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联合有氧运动可以有效的恢复术后乳腺癌患者的患肢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患肢功能,提高了的预后、生活质量、心理健康水平及免疫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总结骨科术后患者的依从性对疾病转归的影响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134例骨折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建立医患联系卡,定期复诊,均按照骨科术后治疗和功能康复锻炼要求制定系统性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依从性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患肢康复质量和并发症控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骨折术后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而治疗依从性提高可以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和提高患者疾病转归质量,值得临床加深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