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研究了以萘钠为引发剂,在淀粉乙酸酯上进行苯基缩水甘油醚(PGE),γ-丁内酯(γ-BL)开环接枝聚合的反应,首先将淀粉进行部分乙酰比,制备取代度为1.5的淀粉乙酸酯,之后以萘钠将淀粉乙酸酯的羟基转化为醇氧盐,再引发PGE,γ-BL进行负离子开环接枝聚合,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对接枝前后聚合物分子量的变化进行研究,并通过接枝率,1H-NMR波谱对淀粉-聚(苯基缩水甘油醚)接枝共聚物(St-g-PPGE)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萘钠为引发剂,PEG能够在淀粉乙酸酯上进行均相接枝聚合,接枝率在70%-150%之间,接枝后聚合物的分子量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2.
高吸水性聚合物吸液模型及性能测试方法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高吸水性聚合物平衡吸液模型及吸液动力学公式的分析,介绍和比较说明了各种测试高吸水性聚合物平衡吸液能力方法(如茶袋法,需湿法,比色分析法)等,及吸液动力学研究方法(如粘度法,漩涡观察法),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吸水性树脂粒径与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研究了高吸水性脂粒径与性能的关系及影响高吸水性树脂粒径分布的诸因素。结果表明,粒径为80-120目的高吸水性树脂吸水(液)率高,吸水(液)速度快,保水性好,与PVC共混性优良。在搅拌速度为80-120r/min,分散剂和助分散剂用量分别为水相重的0.4%-0.6%和8%-12%,水/油为2.5-3.5的条件下制得的高吸水性树脂平均粒径小,粒径分布范围窄,树脂综合性能好。  相似文献   

4.
绿色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可生物降解的绿色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发展,讨论了该类高分子树脂的结构要求。主要介绍了近年来淀粉、纤维素、海藻酸钠、甲壳类和蛋白质等天然高分子改性吸水性材料,聚氨基酸类吸水性树脂及丙烯酸合成类高吸水性树脂等的吸水性能和生物降解特性,并对绿色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以聚丙烯酸正丁酯为待附聚胶乳(A),聚(丙烯醚正丁酯-CO-聚丙烯酸)为附聚胶乳(B),研究了以一种聚合物胶乳附聚另一种聚合物胶乳的基本规律和影响因素。随着附聚胶乳用量的增大,出现两个附聚峰,本文探讨了与这两个附聚峰相应的附聚机理。  相似文献   

6.
以苯衍生物为原料,经乙酰化反应、还原反应和脱水反应,制得苯乙烯类单体。利用乙酸钯和2,2-联吡啶组成的催化剂体系催化一氧化碳和苯乙烯类单体交替共聚,制备了聚[1-氧化-2-(取代苯基)丙撑]。采用IR、NMR、元素分析以及广角X光散射对该聚合物以表征。对聚(1-氧代-2-苯基丙撑)固体粉末和溶液中的光降解研究发现共聚物的分子量降低、质量减少。该共聚物由于无γ-H原子,在紫外光照初期时,不能发生NorishⅡ型反应,只能按照NorrishⅠ型反应进行光降解。此外,还对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于聚(1-氧代-2-苯基丙撑)间甲酚溶液中,在紫外光照射下聚合进行了研究,三乙胺对该聚合反应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吡咯与二茂铁甲醛的缩合反应合成了含茂类金属的共轭高分子-聚[吡咯-2,5-二(二茂铁甲烯)](PPDFcE)及其前聚物聚[吡咯-2,5-二(二茂铁甲烷)](PPDFcA).通过红外、核磁、紫外,元素分析鉴定了产物及其前聚物的结构。利用DSC、TGA及TGA-IR测试分析了所合成聚合物的热学性质,紫外光谱表明PPDFcE的能隙为1.13eV,属窄能隙共轭聚合物,经碘掺杂后产物的电导率在10^-7S/cm,而掺杂TCNQ的产物的导电率达到了10^-2S/cm。  相似文献   

8.
利用聚二甲基-二苯基硅氧烷二醇(A)与聚二甲基-甲基乙烯基硅氧烷二醇(B),在辛酸己胺催化下缩合聚合、形成(AB)n、(AB)nA及(BA)nB型嵌段共聚物。该类聚合物经1HNMR、UV、IR及特性粘数测定,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分子量的影响。利用分步沉淀分级得出了分子量分布。  相似文献   

9.
利用聚二甲基-二苯基硅氧烷二醇(A)与聚二甲基-甲基乙烯基硅氧烷二醇(B),在辛酸己胺催化下缩合聚合、形成(AB)n、(AB)nA及(BA)nB型嵌段共聚物。该类聚合物经^1HNMR、UV、IR及特性粘数测定,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分子量的影响。利用分步沉淀分级得出了分子量分布。  相似文献   

10.
高吸水性聚合物需求看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吸水性聚合物需求看旺高吸水性聚合物(SAPs)市场目前正迅速扩大。BASF和Chemdal公司已宣布了在美国和世界其他地方扩大SAPs产量的计划,并将推出新产品。BASF公司在德国Mannheim的工厂于1993年投产,采用的是日本触媒化学公司的专...  相似文献   

11.
以Poly(n—BA—MA)胶乳附聚聚丙烯酸正丁酯胶乳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聚丙烯酸正丁酯为待附聚胶乳,聚(丙烯酸正丁酯-CO-聚丙烯酸)为附聚胶乳,研究了以一种聚合物胶乳附聚另一种聚合物胶乳的基本规律和影响因素。随着附聚胶乳用量的增大,出现两个附聚峰,本文探讨了与这两个附聚峰相应的附聚机理。  相似文献   

12.
辐射合成PAM水凝胶吸附水状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热分析方法(TGA和DTA)研究了^60Co-γ射线辐射合成的聚丙烯酰胺(PAM)水凝胶的吸附水状态,用IR光谱研究了热分析过程中PAM聚合物样品的稳定性,发现了水凝胶的吸附水处于3种状态,结合水,弱结合和自由水,而且结合水的含量具有饱和性。  相似文献   

13.
聚(2,5-二丁氧基)对苯乙炔的合成、表征及发光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强碱诱导的脱氯化氢法合成了发光聚合物聚(2,5-二丁氧基)对苯乙炔(PDBOPV),并与前聚物路线合成法进行了比较。脱氯化氢法具有反应时间短和产率高等优点,而且不需要进行高温处理,有利于相关器件的制备。用紫外、红外光谱和^1H-NMR对聚(2,5-二丁氧基)对苯乙进行了表征,测定了荧光(PL)光谱,讨论了烷氧基取代对聚合物光学性质和可溶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高吸水性聚合物的吸水机理,重点介绍了提高高吸水性聚合物的耐盐性、吸水速率、凝胶强度及增大耐候性的各种方法,最后指出,高吸水性聚合物应该向材料复合化、可生物降解性、注重基础理论研究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风  黄世强 《功能材料》2007,38(A07):2841-2844
将聚乙二醇(PEG)与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反应制得一系列不同的聚氨酯预聚体(PU),经分离提纯并用二正丁胺法,红外、核磁证实了该预聚物结构.将预聚体与双-(γ-三乙氧基硅丙基)胺(DB-520)反应,制得了具有指定结构的湿固化有机硅聚氨酯(SPU).对其热性能、吸水率及结晶性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实验证明:随PEG分子量的增大其耐热性降低,吸水率增大.该系列SPU均为非晶聚合物。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聚(2-甲氧基-5-丙氧基-1,4-亚苯基亚乙烯)(PMOPOPV)、聚(2-甲氧基-5-丁氧基-1,4-亚苯基亚乙烯)(PMOBOPV)、聚(2-甲氧基-5-庚氧基-1,4-亚苯基亚乙烯)(PMOHOPV)3种共轭聚合物并对其合成全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聚合时间为30h,反应温度为室温,PH值为14,PMOPOPV不溶于CHCl3,地产物进行了表征并讨论了反应历程。  相似文献   

17.
以市售普通陶瓷板为基膜,不同盐基度的聚铝液为浸渍液,采用原位造粒法制备微孔γ-Al2O3陶瓷膜。测定所制备的各种γ-Al2O3陶瓷膜的最大孔径、孔径分布曲线及最可几孔径.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膜的形貌,研究聚铝无机高分子盐基底对成膜的影响。实验表明,采用高盐基度(66.7%以上)的聚铝浸渍液,才能制备成膜性能良好的超薄微孔陶瓷膜。  相似文献   

18.
高吸水性聚合物性能指标与测试方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高吸水性聚合物是一种能够大量吸收水溶液的新颖的高分子材料。本文对高吸水性聚合物的性能指标与测试方法作了简明的介绍。  相似文献   

19.
胍基聚合物的合成及抗菌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熔融缩聚的方法合成了聚亚己基胍盐酸盐(PHGC)及聚亚己基双胍盐酸盐(PHBG)。应用气相渗透压法(VPO)及粘度法测定了其分子质量,应用元素分析,FT-IR,XPS分析了聚合物的化学组成,抗菌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胍基聚合物具有较强的而且广谱的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20.
阳离子聚合物QW的制备与絮凝能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吡啶衍生物(γ-甲基吡啶、异烟酸)与聚乙烯醇为原料,用碘甲烷、溴乙烷对吡啶基烷基化,制备了QW系列阳离子聚合物。实验结果表明,QW系列阳离子聚合物均有一定的絮凝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