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9 毫秒
1.
姜丽丽  王勇  史春生  詹邶  李晶 《安徽医药》2018,39(6):659-661
目的 探讨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在真菌性角膜炎患者诊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21例(21只眼),分别行角膜刮片实验室镜检和共焦显微镜检查,对比2种检查方法的检出阳性率。结果 21例(21只眼)患者中,实验室检查与共焦显微镜检查双阳性患者11例(52.38%),单共焦显微镜阳性患者7例(33.33%),单实验室检查阳性患者1例(4.76%)。共焦显微镜检出率为85.71%,实验室检出率为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8例(38.10%)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治疗好转13例(61.90%)。4例(19.05%)患者在症状体征阴性时,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仍可见基质层菌丝残留。结论 共焦显微镜检查可提高真菌性角膜炎的诊断率,并可根据共焦显微镜实时检查结果指导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A型超声角膜测厚仪、眼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anterior segmen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S - OCT)、角膜内皮镜、Orbscan、Pentacam、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e,UBM)和共焦显微镜(confocal microscope)7种仪器测量中央角膜厚度(CCT)的差异和相关性。方法选取无其他眼部疾病的屈光不正患者265例(530眼),分别用A型超声角膜测厚仪、AS—OCT、角膜内皮镜、OrbscanⅡ、Pentacam、UBM和共焦显微镜7种仪器测量CCT,对7组CCT值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其他6种仪器与A型超声之间测量中央角膜厚度之间的差异,采用简单线性相关描述其他6种仪器与A型超声测量中央角膜厚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型超声、AS—OCT、角膜内皮镜、Orbscan、Pentacam、UBM和共焦显微镜7种方法测量CCT值分别为(546.3±32.4)μm、(534.6±30.6)μm、(537.9±29.2)μm、(544.7±34.5)μm、(548.1±40.7)μm、(545.5±32.8)μm和(544.2±28.3)μm。结论与A型超声相比较,AS—OCT、角膜内皮镜、OrbscanⅡ、Pentacam、UBM和共焦显微镜6种仪器的相关性都较高,都可以用来测角膜厚度,但OrbscanⅡ、Pentacam、UBM及共焦显微镜的测量结果和A型超声更接近。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激光共焦显微镜对观察真菌性角膜炎治疗过程中病情转归的意义.方法 对42例(42眼)经门诊诊断为真菌性角膜炎的患眼,临床使用那他霉素眼用混悬液抗真菌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l周、1月分别行患眼的激光共焦显微镜检查,观察真菌菌丝生长情况.并根据临床反应判断治疗结果.结果 治疗后病灶处菌丝密度明显减少,甚至消失,周边炎性细胞浸润减少,基质透亮度增加,胶原纤维增生,组织呈瘢痕化增生.治疗前,激光共焦显微镜下42例中37例见菌丝分布(88.1%),抗真菌治疗l周后42例菌丝阳性为26例(61.9%),1月后患眼菌丝阳性为9例(21.4%),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治愈28例(66.7%),好转9例(21.4%),无效5例(11.9%).最终有效率达88.1%.其中无效5例中均为菌丝阳性,好转中菌丝阳性为4例,但密度较治疗前明显减少.结论 激光共焦显微镜对观察真菌性角膜炎病情的转归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永琰  周琼  曾莉 《江西医药》2006,41(12):992-993
目的 探讨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对青光眼患者角膜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Topcon SP-2000P型电脑角膜内皮显微镜对63例(81跟)青光服患者进行激光术前、术后1d、1周及1个月的角膜厚度(CT)和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CD)及形态观察。结果 角膜内皮细胞形态无显著性改变。角膜厚度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亦无显著性改变。结论 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对角膜内皮细胞无损伤,不会造成角膜中央部内皮细胞形态改变和密度降低。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对青光眼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治疗手段,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屈光性角膜激光矫治术的开展,越来越多的青年在当兵之前选择激光手术矫治近视,1999年以来我科接诊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角膜外伤的患者共51例,现将军队与地方LASIK患者做一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6.
应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近视,常规应制作角膜瓣。由于基质床表面经过激光切削,改变了原有的平整状态,角膜瓣复位时无法达到理想的吻合,再加上角膜瓣下及边缘有水分,使得术后角膜瓣容易发生移位。在临床工作中我院共发生2例术后  相似文献   

7.
《中南药学》2017,(7):889-893
目的探讨人血管内皮抑素腺病毒(Ad-Es)注射液对半导体激光诱导的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抑制作用。并比较不同给药方式的治疗效果,从而明确药物疗效及最佳给药途径,为进一步基因治疗临床试验奠定基础。方法雄性BN大鼠40只,右眼眼底采用半导体激光光凝方式建立CNV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10只眼)。光凝后21 d,A组于玻璃体腔内注射Ad-Es 0.01 mL;B组于球周注射Ad-Es 0.01 mL;C组于玻璃体腔内注射生理盐水0.01 mL;D组于球周注射生理盐水0.01 mL。观察给药后7 d各组的荧光眼底血管造影(FFA)荧光素渗漏情况,应用激光共焦显微镜下脉络膜血管平铺法测量各组CNV面积,光镜下观察组织细胞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CD105的表达。结果FFA晚期图像A组和B组视网膜光凝斑荧光素渗漏得到明显抑制,A组抑制效果更强;激光共焦显微镜下观察CNV面积,A组和B组CNV面积显著低于C、D组,A组CNV面积低于B组;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C、D组光凝区纤维血管较A、B组明显增多,A组低于B组;A、B组CNV相关表达因子CD105表达下降,A组较B组表达下降更明显。结论 Ad-Es注射液可以有效抑制动物模型的CNV表达,玻璃体腔注射给药抑制效果优于球周注射给药,为治疗CNV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8.
<正>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为使用酒精浸润角膜上皮的化学制瓣,避免了板层刀相关的并发症,同时由于保留了完整的角膜上皮,避免了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手术(PRK)因角膜上皮屏障功能破坏导致的疼痛、异物感等明显不适,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屈光回退、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滤过泡的形态和功能,减少手术失败。方法采用共焦显微镜活体观察滤过泡组织学演变过程,裂隙灯显微镜观察,超声活体显微镜检查,相干光断层扫描成像技术检查。结果共焦显微镜活体观察可见小梁状的基质结构,可预示较好的滤过功能。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可见结膜上皮下的微囊结构,预示手术效果较好。超声活体显微镜检查功能良好的滤过泡,可见由滤过泡至前房的房水通路和滤过泡腔。相干光断层扫描成像技术显示,成功的滤过泡多呈小的低回声区。结论临床医师重视观察青光眼术后滤过泡的形态与功能,可判断青光眼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正>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r 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由意大利医师Camellin于1999年首先提出并命名,其兼有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hoto RefractiveKeratectomy)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In SituKeratomileusis)的优点,为高度近视和角膜相对较薄的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手术机会和手术选择。近年来,LASEK手术在临床的适应证范围不断扩大,已经有被作为准分子激光手  相似文献   

11.
应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raileusis,LASIK)治疗近视,常规应制作角膜瓣。由于基质床表面经过激光切削,改变了原有的平整状态,角膜瓣复位时无法达到理想的吻合,再加上角膜瓣下及边缘有水分,使得术后角膜瓣容易发生移位。在临床工作中我院共发生2例术后角膜瓣移位,经及时处理,均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近视的临床结果。方法:采用美国Keracor116型准分子激光治疗机对140例患者角膜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结果:共进行140例。术后裸眼视力≥0.5者138例(98.6%);≥0.8者136例(97.1%);≥1.0者132例(94.3%);术后并发症轻微,主要有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屈光回退和激素性高眼压。结论: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是治升近视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熊晓斌 《江西医药》2003,38(6):432-433
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主要有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PRK)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近年来,LASLK治疗近视成为较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1临床资料对接受该术治疗的高度近视患者,随机选择435只眼,年龄范围18~45岁,平均年龄26.07岁,其中≤40岁者占94.02%。手术范围为近视-6.00D~-30.00D,平均-10.97D±3.56D,其中屈光度最高为-6.00D。按屈光度分为两组,A组:-6.00D~-14.75D,共393只眼,平均近视度-9.38D±1.52D;B组:-15.00D~-30.00D,共42只,平均近视度为-19.59D±1.…  相似文献   

14.
江会丰  袁满红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1):3272-3274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经过近30年的发展,先后出现了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微型角膜刀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polis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其发展呈现从角膜表面到  相似文献   

15.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在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是在显微镜基础上配置激光光源,扫描装置,共轭聚焦装置和检测系统而形成的新型显微镜。1971年美国Davidovits和Egger发明了以激光为光源的透镜扫描系统,1978年Sheppard等推出了载物台扫描装置。1979年有了样品扫描装置,1980年Koestert等介绍了单镜扫  相似文献   

16.
<正>我院于2001年至今采用在显微镜下剖切角膜溃疡病灶,然后用带蒂结膜瓣掩盖创面治疗浅层真菌性角膜溃疡56例。男32例,女24例,共56眼。年龄18~76岁。其中35例溃疡于角膜缘较近,21例溃疡近角膜中心,所有患者角膜溃疡刮片均查到真菌丝。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丝状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笔者收集2009年11月以来我院收治的患者1000眼,按手术方式分为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后组(A组)和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后(组(B组),其中A组884眼,B组116眼,比较其发病率,观察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丝状角膜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与B组术后丝状角膜炎发病率分别为1.93%和4.04%,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唯地息凝胶治疗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丝状角膜炎的平均疗程(1.21±0.62)d,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唯地息凝胶治疗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丝状角膜炎,疗程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日渐成熟。而上皮角膜切割激光矫正术(Epi-LASIK)是一项改正角膜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准分子激光在眼科的应用得到了迅速地发展,特别是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它可以通过对角膜表面进行极为准确地切削而改变角膜表面屈度以矫正屈光不正。193nm 准分子激光在生物组织内的穿透深度仅有几微米,所以对临近组织几乎不造成损伤,只有那些吸收了193nm 光量子的组织分子才受激光束的影响。激光角膜切削可引起角膜组织的损伤愈合反应,并可以发生一系列组织病理、生理及生化等方面的改变。本文对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的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眼手术包括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微型角膜刀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是当今世界最热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