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早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36例新生儿细菌感染早期病例,分为重症感染和一般感染2个观察组,选取52例同期住院非感染性病例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PCT检测值、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在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PCT值在2个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重症感染组高于一般感染组,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说明PCT值与新生儿细菌感染严重程度相关。在新生儿重症感染组,PCT阳性率与hs-CRP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高于WBC计数阳性率(均P<0.05);在一般感染组,PCT阳性率显著高于hs-CRP及WBC计数(均P<0.05);在对照组,PCT阴性率显著高于hs-CRP及WBC计数(均P<0.05)。结论 :PCT可以作为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早期的参考指标和判断感染严重程度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及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新生儿败血症患儿56例,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妇产科出生的健康新生儿56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 PCT,免疫比浊法检测 hs-CRP 水平,比较两组患儿血清PCT 值和 hs-CRP 水平,并比较血清 PCT 和 hs-CRP 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三方面,分析其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 PCT 值和 hs-CRP 水平均远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 PCT≥0.5 ng/ ml 为阳性,hs-CRP 水平大于8.0 mg/ l 不在正常值之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 PCT 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准确性均高于血清 hs-CRP 水平的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降钙素原及超敏 C 反应蛋白都有助于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且降钙素原优于超敏 C 反应蛋白的诊断,联合使用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张文婷  杨辉  蔡祥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11):1508-1510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计数(WBC)在儿童早期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感染性疾病患儿160例,根据感染病原纳入病毒组(75例)和细菌组(85例),同时选取60名健康体检儿童纳入健康对照组,测定并比较各组儿童血清PCT、hs-CRP水平及WBC计数,计算并绘制三个指标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3组儿童血清PCT、hs-CRP及WBC测定值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细菌组患儿血清PCT、hs-CRP及WBC测定值较病毒组和健康对照组明显上升,病毒组患儿血清PCT、hs-CRP及WBC测定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01);PCT用于诊断细菌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为1,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100%,均大于hs-CRP及WBC。结论血清PCT、hs-CRP及WBC在患儿早期细菌性感染疾病中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并且PCT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更高,其诊断价值优于hs-CRP和WBC。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表达及三者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80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按其感染类型分为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另选取同时期健康新生儿设为对照组,各40例.检测对比3组新生儿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水平及其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诊断效果.结果 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患儿的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细菌感染组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对细菌感染组及病毒感染组患儿诊断准确率与单一诊断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明显高于健康新生儿,临床采用联合诊断能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可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5.
阳熙  谢勇 《新疆医学》2013,(11):53-54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测定在诊治儿童支气管肺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83例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细菌感染46例,病毒感染24例,支原体感染13例,对其白细胞计数、PCT、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进行观察.结果:细菌感染组PCT(0.68±0.04)ng/ml、病毒感染组(0.09±0.05)ng/ml、支原体感染组(0.16±0.04)ng/ml,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对支气管肺炎中细菌感染的诊断有着显著的指导意义,特异性高、灵敏度良好,可以作为临床上对感染进行鉴别诊断和指导用药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类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应用。方法:选2011-12~2013-06间在我院治疗的已确诊的细菌感染组40例新生儿,另外选取同期住院治疗确诊的病毒感染的40例新生儿,同时选取健康的40例新生儿,比较三组新生儿的hs-CRP、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类检测结果。结果:细菌感染组hs-CRP、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类的检测结果分别为(15.92±12.52) mg/L,(19.10±3.34)×10^9/L,(56.57±13.60)%;与病毒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细菌感染组40例新生儿的hs-CRP、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类的阳性率分别为77%(31/40)、38%(15/40)、67%(27/40),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x2=126.308)。细菌感染组40例新生儿中35例发热,35例发热新生儿治疗后hs-CRP、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类检测结果分别为(4.66±2.48) mg/L、(9.74±2.44)×10^9/L ,(34.14±6.06)%,分别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类联合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联合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在手足口重症患儿中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在嘉兴市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62例手足口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感染的严重程度分为观察组(重型感染组)29例及对照组(轻型感染组)33例,通过分析对比两组一般资料、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hs-CRP、PCT、IL-6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等的差异及临床应用。结果 观察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hs-CRP、PCT、IL-6较对照组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hs-CRP预测手足口重型感染敏感度为79.3%,特异性为93.9%(95%CI:0.852~0.985,P<0....  相似文献   

8.
伍剑  唐延松  罗康玲  魏祥松  廖兵 《重庆医学》2008,37(11):1215-121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早期诊断新生儿严重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本院新生儿科的67例新生儿分为重症感染、局部感染和非感染组,进行PCT测定,并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白细胞记数(WBC)进行比较。结果以PCT≥0.5ng/mL为阳性,重症感染组PCT阳性率(88.46%)与局部感染(38.10%)和非感染组(15.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症感染组CRP阳性率与另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WBC在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T与CRP及WBC相比,PCT诊断重症感染的敏感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最高。结论PCT可作为新生儿重症细菌感染早期诊断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检测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已确诊的细菌感染组40例新生患儿;另选择同期住院治疗的确诊为病毒感染的40例患儿作为病毒感染组,以及进行健康体检的30名新生儿,比较三组患儿的hs—CRP、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测定结果及阳性率以及32例发热患儿治疗前后hs-CRP、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测定结果比较。结果细菌感染组40例患儿的hs-CRP、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测定结果分别为(12.21±6.25)mg/L、(14.70±3.67)×10^9/L,与病毒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病毒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hs—CRP、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测定结果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40例患儿的hs—CRP、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阳性率分别为80.0%(32/40)、32.5%(13/40),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235,P〈0.01)。细菌感染组40例患儿中32例出现发热.32例发热患儿治疗后hs—CRP、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分别为(6.23±1.09)mg/L、(8.56±2.38)×10^9/L,分别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对于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有利于为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在重症肺炎中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对2009年11月-2011年9月我院46例重症肺炎患者、40例轻症肺炎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其他项目进行检验分析。结果 PCT重症肺炎组(17.34±12.32)ng/ml,轻症肺炎组(9.34±3.34)ng/ml、对照组(0.23±0.0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肺炎组PCT为(19.34±8.85)ng/ml,病毒性肺炎组(6.43±0.32)ng/ml、支原体肺炎组(5.34±0.16)ng/ml、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各组其他指标(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虽高于对照组,但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如PCT,而且PCT不受非感染因素的影响,能反映肺炎患者的严重程度,成为区分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及支原体感染的有效指标。结论血清PCT对重症肺炎诊断、鉴别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评估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对血液透析患者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52例患者,根据病原学和血清学诊断结果分组,细菌感染组26例,非细菌感染组26例,选用微量双夹心免疫发光法,定量检测PCT.对比两组患者的PCT浓度,并对细菌感染组患者,分别以1.0 ng/ml、1.5 ng/ml、2.0 ng/ml作为阳性判断标准,对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阳性似然比(+LR)、阴性似然比(-LR)、Youden指数和诊断符合率进行评价.结果 细菌感染组血清PCT浓度为(6.15±2.63) ng/ml,非细菌感染组血清PCT浓度为(2.25± 1.32) ng/ml,两组血清PCT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579,P=0.0000).阳性标准与血液透析感染诊断的敏感度在一定程度上成反比,与特异度成正比.Youden指数和诊断符合率在1.5 ng/ml作为阳性标准明显高于1 ng/ml和2 ng/ml时.结论 血清PCT水平与感染有着密切联系,有效控制感染能降低血清PCT水平,对临床治疗起到积极作用,其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联合检测对重症监护病房(ICU)细菌感染患者的诊断及疗效评估的价值。方法对ICU的70例细菌感染患者血清PCT、CRP的含量及动态变化进行检测,同时将70例细菌感染患者分为重症感染组(n=38)和局部感染组(n=32),并与35例非感染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重症感染组血清PCT、CRP浓度分别为(15.3-4-7.3)μg/L和(20.5±6.8)mg/L,局部感染组血清PCT、CRP浓度分别为(2.5±1.1)μg/L和(10.1±4.6)mg/L,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CT、CRP浓度分别为(0.4±0.2)μg/L和(3.5±2.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有效抗菌药物治疗后,细菌感染患者的PCT、CRP浓度均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PCT〉0.5μg/L、CRP〉8mg/L为界,PCT与CRP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性均为92.9%,PCT的特异性(85.7%)高于CRP(62.9%)。结论血清PCT、CRP联合检测在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中有一定价值,PCT的特异性要优于CRP,动态监测PCT水平有助于评估疗效,协助判断疾病的转归。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成人腺病毒感染后的临床特征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探讨hs-CRP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2年3~4月在解放军第三二三医院住院的成人腺病毒呼吸道感染者37例(腺病毒组)及普通病毒组(流行性腮腺炎、水痘)40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血清hs-CRP变化.将腺病毒组分为轻症组15例(发热时间≤4 d)和重症组22例(发热时间≥5d),比较两组hs-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GR%)水平.结果 ①成人腺病毒感染后有多系统受损,临床特征为高热、眼球结膜充血、咽部白色分泌物.②发病3d内及1周时,腺病毒组血清hs-CRP水平分别为(26.4±18.1)、(10.2±9.6)mg/L,显著高于普通病毒组血清hs-CRP水平[(11.8±9.6)、(4.6±2.6) mg/L],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③发病3d内腺病毒组与普通病毒组在hs-CRP的分层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11.71,P< 0.01).④发病3d内腺病毒组中轻症组hs-CRP、GR%均明显高于重症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轻症组与重症组W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人腺病毒感染后,有较特异的临床特征.hs-CRP可作为病情轻重的观察指标.依据hs-CRP的升高可疑混合细菌感染加用抗菌药物时,要综合分析后决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浆hs-CRP、BNP、vWf在脑梗死TOAST分型中的意义.方法 将脑梗死患者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LAA)组、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SAO)组、心源性脑梗死(CE)组,每组50例,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检测LAA、SAO、CE各组血浆hs-CRP、BNP、vW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进行分析.结果 CE组血浆hs-CRP、BNP、vWf水平[(3.33±1.64)mg/L、(270.21±120.47)pg/ml、(31.12±6.59)ng/ml)]与对照组[(1.08±0.36) mg/L、(32.57±10.27) pg/ml、(8.65±3.09 )ng/ml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CE组血浆BNP、vWf水平与其他组比较均为最高 LAA组血浆hs-CRP、BNP水平[(8.86±3.58) mg/L、(110.47±42.30) pg/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血浆hs-CRP在各组中为最高,而vW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SAO组血浆vWf水平[(12.47±4.54 )ng/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hs-CRP、B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血浆hs-CRP、BNP、vWf水平不受平均动脉压、血糖、血胆固醇、LDL等的影响.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s-CRP水平能辅助LAA的分型,BNP、vWf水平能辅助CE的分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70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前检测其血清PCT和CRP水平,并进行诱导痰细菌定量培养,治疗后再次进行血清PCT和CRP水平测定。以痰中的下呼吸道病原菌(PMM)浓度≥10~7CFU/ml作为诊断AECOPD细菌感染的金标准,将AECOPD患者70例分为细菌感染组39例和非细菌感染组31例。比较2组患者血清PCT和CR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结果治疗前AECOPD患者PCT和CRP均显著高于治疗后(P<0.05),细菌感染组PCT水平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0.05),2组CRP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以PCT>0.5ng/ml,CRP>10 mg/L为阳性阈值,PCT和CRP诊断AECOPD细菌感染的敏感度分别为94.9%、89.7%,特异度分别为87.1%、67.7%,PCT特异度高于CRP(P<0.05),敏感度无明显差异(P>0.05)。采用Kappa分析PCT和CRP与痰培养诊断AECOPD细菌感染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92、0.58,一致性均较高。结论 PCT和CRP是诊断AECOPD细菌感染较好的炎性反应指标,而PCT更具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早期诊断产后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实行剖宫产分娩,且经临床表现及细胞培养证实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者100例(观察组),另选取我院自然分娩的健康产妇100例(对照组),各种标本培养均为阴性,对所有产妇的血清PCT、IL-6、hs-CRP水平和阳性率,以及三者的敏感度、特异度和细菌感染诊断价值进行测定。结果观察组产妇血清PCT、IL-6和hs-CRP水平分别为(3.58±0.15) ng/mL、(39.25±6.08) ng/L和(14.37±2.31) mg/L,均高于对照组的(0.36±0.11) ng/mL、(12.83±5.12) ng/L和(3.21±0.03)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PCT、IL-6、hs-CRP阳性率分别为76.0%(76/100)、72.0%(72/100)和43.0%(43/1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8/100)、15.0%(15/100)和4.0%(4/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的敏感度为81.7%,特异度为95.75%;IL-6的敏感度为92.5%,特异度为60.3%;hs-CRP的敏感度为70.9%,特异度为92.2%。其中,IL-6的敏感度最高,PCT和hs-CRP的特异度均较高。结论血清PCT、IL-6联合hs-CRP检测对诊断产妇产后是否有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测定在鉴别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采用免疫色谱测定法检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150例(其中细菌感染70例,非细菌感染80例)及50例健康体检者的PCT和静脉血常规。结果:细菌感染组PCT为(3.45±3.21)ng/ml,WBC为(14.3±6.4)×109/L;非细菌感染组PCT为(0.67±0.57)ng/ml,WBC为(6.8±3.8)×109/L;健康体检者组PCT为(0.48±0.38)ng/ml,WBC为(7.0±3.2)×109/L,细菌感染组、非细菌感染组、健康体检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均大于90.0%,高于WBC。结论:PCT检测是鉴别诊断细菌、非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较好指标,在鉴别细菌性和非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时血清PCT优于WBC计数。快速PCT检测有助于呼吸道感染的早期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PCT)与内毒素(ET)在腹部创伤术后患者肺部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2年5月腹部创伤术后肺部感染的患者140例,并根据肺部感染的病原体种类分为细菌组(44例)与非细菌组(96例),检测2组患者的血清PCT与ET水平。PCT<0.5 ng/ml为阴性,≥0.5ng/ml为阳性;ET<0.035 EU/ml为阴性,≥0.035 EU/ml为阳性。计算两者的诊断敏感度与特异度。结果细菌组PCT阳性率为90.91%(40/44),非细菌组阳性率为5.21%(5/96)。细菌组ET阳性率为68.18%(30/44),非细菌组阳性率为34.38%(33/96)。根据计算可知,PCT检测敏感度为90.91%(40/44),特异度为94.79%(91/96);ET检测敏感度为68.18%(30/44),特异度为65.62%(63/96)。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钙素原、内毒素检测对诊断腹部创伤术后患者肺部感染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不同病原体感染引起肺部炎症中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2012年8月2013年7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93例肺部感染患者,以痰培养结果为诊断标准,分为四组,并对血清PCT的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革兰阴性细菌组PCT检测结果为(7.66±1.23)ng/ml,革兰阳性细菌组PCT检测结果为(4.78±1.56)ng/ml,真菌组PCT检测结果为(0.42±0.13)ng/ml,结核杆菌组PCT检测结果为(0.18±0.0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PCT检测对于快速鉴别肺部感染微生物的类型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