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提出,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受到西方坦克设计思想的影响,与我国50年代初以来沿袭的苏联坦克设计思想形成了鲜明对照。论述了这两种坦克总体设计思想和由此而产生的两种模式的坦克,对坦克总体性能和总体设计特点进行了剖析与对比,从而认为通过40多年来成功实践证明苏联坦克总体设计思想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应当加以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读者之声     
江苏苏州曹恺读者问: “梅卡瓦”坦克内部构造及性能? “梅卡瓦”坦克是以色列人按照尽量提高乘员生存力设计思想设计的,其内部构造在总体布置上与传统坦克有所不同,因而带来一些与众不同的性能。首先是发动机和传动装置布置在车体前部的中央和右侧,左侧是驾驶舱,与传统的动力-传动装置  相似文献   

3.
由于实战经验、国土环境和交通网的限制,日本坦克采用了独特的设计思想。这种设计思想具体体现在优化坦克火力和炮塔正面采用薄装甲和提高机动能力等方面,日本坦克实际属于非主战坦克型的坦克歼击车。日本的坦克歼击车一直在积极采用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技术,到了90式坦克,主战坦克的特征便有了相当程度的反映。日本坦克的发展思想基本上可以用以前的坦克  相似文献   

4.
一、苏联主战坦克的设计指导思想各国坦克的发展都取决于本国的内外条件,因此均具有符合本国具体条件的特色。坦克是一个机动的炮台,是矛盾的统一体。它具有火力、机动、防护三大性能。世界各国根据自己的设计思想,三大性能的排列位置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代盛行的单一型主战坦克,面临着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新技术越上越多,体积、重量、成本、匹配等矛盾重重,总体设计的路子越走越窄的情况。本文从坦克在战场上以集群使用,发挥威摄力量的作战实际出发,提出将单一型主战坦克设计中,要在一辆坦克上解决的难题,分散到一个基本战斗群体的数辆坦克上去解决。文章进一步用系统分析的方法,阐述了“坦克群体设计”要组成万能坦克与重型火力坦克相结合的多种武器匹配;要设置电子战指挥车,强化坦克群的神经中枢;要建立“时空防护体系”提高坦克在战场上的生存力等六条原则和特点,展示了以“群体设计”思想代替单一型主战坦克设计思想的必然趋势和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6.
金千里 《国外坦克》2004,(10):46-47
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英国人就提出了“步兵坦克”的设计思想,并于1938-1939年研制出“马蒂尔达”步兵坦克。步兵坦克的特点是,突出装甲防护,火力和机动性居次要地位,其任务是协同步兵作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仍在发展“步兵坦克”、“丘吉尔”步兵坦克是英国二战中成功的坦克之一,也是二战中英国生产量最多的坦克,总生产量达5460辆。由于二  相似文献   

7.
未来无论是在核威胁条件下的常规战争,还是星球大战,其结局很可能还是以地面战争来告终,而地面战争将是一场装甲战争或称机械化战争,它的特点是:作战双方在战场上将动用大量的坦克及装甲车辆。坦克的研制和发展取决于各国的战略思想、作战要求、敌方威胁情况、经济条件、技术水平等等。因此,各国的坦克均具有各自的特点。苏联地面部队的作战思想是以坦克为主要突击力量、以集群坦克实施突击进攻。它的设计思想表现在火力、防御和机动能力的均衡发展,不追求全新技术,只求结构简单、实用、综合性能良好。本文通过分析苏联主战坦克及其在使用中的特点,提出我国发展空地反坦克导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七、八十年代出现的战后第三代主战坦克中,“梅卡瓦”和“T-72”是唯一经过战斗考核的一对车辆。由于所处战斗态势和训练素质不同,据报道,“梅卡瓦”还取得了对抗的相对优势。所以,尽管它的设计一反坦克发展之常态,仍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近年来,在国内外,对“梅卡瓦”的评论,众说不一。作者不想妄加评议,仅从坦克总体设计的角度来分析“梅卡瓦”的设计思想。象坦克这样大型、复杂、牵动整个国家兵器科研、生产全局的产品,其设计思想决不可能离开该国国情和总设计师其人。本文即想从此入手。  相似文献   

9.
梅卡瓦3型坦克系以色列新一代主战坦克,预计90年代初装备。虽然该坦克的外形与以往梅卡瓦1型与2型没有多大差别,设计思想也基本未变,但是,几乎所有的主要部件都是新的,因此,它是以色列崭新的一代主战坦克。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顶置火炮式坦克的设计思想,介绍了世界各国顶置火炮式坦克研究发展现状以及几种典型的顶置火炮式坦克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和我军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11.
针对全电坦克双向稳定系统具有复杂的强非线性、强耦合性、强参数时变性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误差符号积分鲁棒反馈的坦克双向稳定系统自适应积分鲁棒(AIR)控制设计方法。考虑全电坦克双向稳定系统为一个耦合性的、非线性的、不确定性的动力学系统,建立面向真实的全电坦克双向稳定系统机电一体化解析动力学模型;基于Backstepping法融合自适应的思想,引入辅助误差信号设计了AIR控制器,有效衰减系统的未建模扰动;所设计的AIR控制器不需要预先知道未知扰动的上界,而是通过自适应的方法不断更新以获取其上界,降低了其工程应用的保守性;基于Lyapunov理论分析,在连续控制输入下可以保证坦克双向稳定系统获得渐进跟踪性能。通过Recurdyn-Simulink的仿真对比试验,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一、英国坦克的设计指导思想及其变化纵观英国主战坦克的发展道路,就可以发现,英国主战坦克的发展是“渐进式”的,而且这一规律已严格遵守至今。众所周知,英国是最早确立主战坦克概念和完成主战坦克设计的国家。它的坦克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改进。英国人认为,在直  相似文献   

13.
1950年至1980年达一段时间里,世界制造坦克的国家始终把火力列为坦克的决定性因素。而机动性和装甲防护在坦克上的相互影响,使这些国家形成了截然不同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4.
坦克是一种综合性的武器系统。设计师在设计坦克时面临两个艰巨任务:第一,一辆坦克出厂时,必须尽可能体现出它已经是一个完整的综合体;第二,必须体现出坦克的设计具有足够的发展潜力,因为坦克的使用寿命在二十年以上,它必须能够吸收由于技术进步所可能做出的若干改进。  相似文献   

15.
英国陆军正面临着一个日益迫切的需要——把继续占其坦克装备很大部分的奇伏坦坦克替换下来,尽管可以使其自慰的是,奇伙坦坦克还不是世界上现役坦克中的较老的一种。但是它们的设计毕竟起源于50年代,第  相似文献   

16.
前言新坦克的研制需要10年以上的漫长岁月,但是纵览战后研制的新坦克,各国无不是致力于研制适合本国国情及合乎坦克设计思想的坦克。高性能威力大的坦克,应是在极细微的部件方面都要取得技术上的一致。例如,要提高机动性,不但需要高效的发动机,其它,如提高传动装置、行动装置及指挥通讯装置的性能,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这里我们就以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坦克火控系统微型计算机的作用、系统的数学模型和设计思想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并对现代坦克火控系统性能进一步改进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美国陆军《装甲》杂志曾举办了未来新概念坦克设计竞赛。参赛的有来自5个国家的70多个方案。本文提出的21世纪主战坦克获本次参赛一等奖。面向未来的设计思想在2l世纪即将来临之际,主战坦克仍在不断发展。为了适应未来战争的特点,在研究新的坦克设计方案时,必须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快速部署能力未来局部战争或军事冲突的突发性大大增强,为此,主战坦克必须具  相似文献   

19.
生产量最大的中型坦克——苏联T-54中型坦克发展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54中型坦克是20世纪50-80年代苏联陆军中一种十分成功的主战装甲装备。从T-54-1坦克问世,发展至T-54B坦克,已正式成型。它与其改进型T-55坦克一起构成了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坦克,直到现在仍在不断改进提高。这不仅是因为这两种坦克达到了火力,机动性和防护力的最佳平衡,技术状态稳定,随时都可以由上至坦克工厂下至拖拉机工厂和重型机械厂大量生产,更重要的是因为它代表了当时和以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坦克设计的最高水平,奠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战坦克发展的方向。 T-54/55坦克的总生产量达7万余辆,现仍有2.4万辆在62个国家服役,是世界上生产量最多的坦克,其中约5万辆由前苏联生产,其余在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等国按照许可证生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60年的多次局部战争中,我们都可以看到T-54/55系列坦克的身影。在坦克发展史上,具有丰碑式的作用。本文重温它的设计思想,发展过程和改进思路,如果对读者深刻认识坦克的发展规律有所帮助,作者胜感欣慰。  相似文献   

20.
郭兴 《国外坦克》2006,(9):33-36
T-64主战坦克的研制成功在世界上引起极大的轰动,是一种世界级的坦克。它比德国的“豹”2主战坦克早10年、比美国的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早12年、比英国的“挑战者”1主战坦克早14年。T-64主战坦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决定了苏制坦克的发展方向。但是,T-64坦克的问题也不少:发动机极不可靠,火炮和自动装置弹机也时有故障。为此,设计单位不断对其进行改进,使其成为当时苏联陆军一线主战装备,并为苏联后来的坦克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