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刘齐兰 《中外医疗》2013,32(26):159-160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静脉输液时的潜在的风险因素,保证高龄患者的输液安全。方法对社区门诊高龄患者静脉输液时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社区护理人员强化职业责任心,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做好各环节的工作,才能防患于未然。结论针对社区门诊高龄患者输液潜在的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有效地保证了社区门诊高龄患者的输液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高龄患者静脉输液中可能发生的护理问题,应用静脉输液规范化流程,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增加患者舒适度,提高静脉输液服务质量。方法:将160例高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应用静脉输液规范化流程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照组采用输液常规护理;分别发放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调查问卷,比较两种护理措施患者满意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皮肤青紫瘀斑、液体外渗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的调查,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静脉输液规范化流程,对高龄患者实施护理管理,增强了护士的服务意识,减少了输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高龄患者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满意度,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对策.方法:对儿童静脉输液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观察分析,总结其发生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并认真落实.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输液的质量和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结果:提高了门诊输液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结论:输液质量的好坏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熟练掌握儿童静脉输液技术,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及时解决儿童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才能有效地保证静脉输液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相似文献   

4.
张惠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1):2846-2847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门诊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方法对2010年7月-2011年7月,我院门诊输液室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3376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门诊环境、护士服务态度及言行举止、是否行常规巡视患者、能否与患者进行沟通、穿刺成功率、健康宣教等。结果患者满意度为97.5%,医患纠纷及投诉明显降低。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在门诊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完善了整体护理的内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开辟了护理学发展的新领域,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干预对门诊静脉输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门诊静脉输液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的顺序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则接受舒适护理,对比2组静脉输液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静脉输液患者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门诊输液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对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6.
静脉输液是将大量药液直接滴入静脉的方法,是临床用药的重要治疗手段。静脉输液的护理责任是通过我们的护理行为使静脉输液顺利进行而达到治疗目的。门诊输液面广量大,患者要求高,特别是小儿输液时氛围紧张。为了提高护理质量我们通过观察门诊小儿输液时家长的心理反应,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临床实践分析总结急门诊患儿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3月。2009年5月期间我院急门诊静脉输液患儿95例,输液前后通过加强沟通技巧、给与患儿及家长心理护理、严格无菌操作、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巧、输液过程中观察护理等措施,提高护理质量。结果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5.5%,患者满意率达到96%。结论静脉输液是为患儿实施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要注意加强急门诊患儿静脉输液护理质量,树立人性化服务理念,争取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优化门诊静脉输液流程对提高输液室工作效率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来门诊静脉输液的80例患者为对照组(活动前),抽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静脉输液的80例患者为实验组(活动后)。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输液流程,实验组采用优化后的输液流程,统计两组流程应用期间患者静脉输液等候时间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静脉输液等候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优化门诊静脉输液流程可为患者提供更优质、安全、高效的护理服务,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针对静脉输液治疗的风险、缺陷采取环节质量控制与干预,探索降低静脉输液治疗缺陷发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1年静脉输液治疗缺陷发生因素.从2009年1月起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环节质量控制和干预,并统计出2009年~2011年的静脉输液治疗缺陷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重点对静脉输液治疗开展环节质量控制,规范静脉输液治疗操作,并开展无责呈报制度及现场干预,明显降低静脉输液治疗缺陷发生率,保证了护理安全和病人安全,提高患者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10.
田桂秋 《中外医疗》2008,27(33):86-86
门诊静脉输液使那些不愿住院或达不到住院标准的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从而达到了治愈的效果,越来越多的患者集中于门诊静脉治疗,这就增加了门诊静脉注射室的工作量,同时对护理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临床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加强门诊护士、患者及观察室的全面管理,对预防差错事故,提高静脉输液的护理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门诊静脉输液患者中应用精细化护理服务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2月予以门诊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参照组予以常规的输液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精细化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对静脉输液知识的认知情况,比较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静脉输液知识调查问卷评分均提高(P0.05),试验组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门诊静脉输液患者中应用精细化护理服务对提高患者静脉输液知识的认知水平、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邱春芸 《吉林医学》2010,(26):4498-4498
目的:讨论门诊静脉输液时存在的护理问题,采取相应护理对策。方法:加强门诊静脉输液的管理,做到认真查对、严格消毒、优质服务等。结果:提高了门诊输液质量,患者的满意度在96%以上。结论:输液质量的好坏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熟练的操作技术和敏锐的观察力,才能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门诊静脉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提高门诊护理质量。方法:选择门诊输液治疗的患者20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出现的出血、疼痛难忍、连续穿刺、液体渗漏等输液不良事件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输液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17.14%)明显低于对照组(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应用到门诊输液患者中,可大大提高门诊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的满意程度,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门诊静脉输液存在的问题,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通过从输液质量控制方面、护理工作经验、患者查对管理等方面加以综述.结果 门诊输液存在着医院管理脱节和服务品质差的问题.结论 通过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提高了护理质量,杜绝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减少了医患纠纷.  相似文献   

15.
崔宏艳  孙玉津 《吉林医学》2014,(21):4744-4745
目的:探讨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高龄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对13例应用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老年患者的护理过程和操作要点进行总结。结果:13例患者均置管成功,围手术期无血气胸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使用期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应用方便、安全,提高了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了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门诊静脉输液时存在的护理问题,采取相应护理对策.方法 加强门诊静脉输液的管理,做到认真查对、严格消毒、优质服务等.结果 提高了门诊输液质量,患者的满意度在96%以上.结论 输液质量的好坏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操作技术和敏锐的观察力和应变能力,才能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化服务流程,为患儿提供优质、方便、安全的优质服务。方法:采用智能分诊排队语音叫号系统、儿科门诊专用静脉药物配制室、循环式输液穿刺传送轨道(实施集中静脉穿刺)三者联合应用,取消患者反复排队、取药的环节。结果:优化就诊及治疗流程,减少排队环节,缩短等待时间,杜绝插队现象,消除不满情绪,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结论:三者联合应用,可提高护理质量,节约护理人力资源,提高门诊窗口服务的工作效能,缩短了患者输液等待时间,减少医疗投诉和纠纷,保证输液用药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唐又云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1):1514-1515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门诊老龄患者静脉输液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366例门诊输液的老龄患者进行分析,在输液前、输液中、输液后进行舒适护理,观察护理在治疗中的效果和作用。结果:研究发现,良好的护理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同时降低了因静脉输液引发的恐惧及静脉炎的发生。结论:护理在老龄患者门诊静脉输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容忽视。舒适护理使老年患者在生理、心理上达到最愉快状态。对老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明显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9.
<正>静脉输液治疗是药物治疗的重要途径,也是儿科常用的门诊治疗手段,因其给药迅速、起效快、患者相对痛苦少而受到临床重视,现在门诊接受输液治疗儿科患者越来越多,门急诊输液室是医院的窗口科室,承担着门急诊输液患者输液治疗任务,我院为确保患者输液治疗安全,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对门急诊输液工作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及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分析,加强了静脉输液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定了有效的防范防范对策,落实患者安全管理目标,减少了纠纷投诉,提高  相似文献   

20.
门诊静脉输液是门诊护理的主要工作之一,是临床应用最广泛、最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也是临床治疗和抢救患者的重要给药途径之一。静脉穿刺技术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到门急诊的患者的治疗和对医院的信任度,同时也是对护士基本功的衡量和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检验。笔者在临床进行护理工作中,总结了门诊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成败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