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也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与沟通,文化与翻译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了勒菲弗尔的翻译观,他认为译文是译者对原作的改写和操纵,是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一种全新的翻译分析维度——生态翻译学视角出发,通过对扬宪益夫妇的译本和大卫·霍克斯的译本两部公认的经典译本比较,分析翻译如何以译者为中心、从译者的主体性出发和多维度适应与选择来产生译文,并概括阐述生态翻译学对文学翻译评析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译者的综合素质素养能力决定译品的优劣.所有的翻译理论与技巧都要通过人,即翻译工作者,才能得到贯彻实施.脱离了对译者的要求,脱离了译者本身应有的素质素养能力来谈翻译理论与技巧显然是不能完全奏效的.对译者角色的认识一直是国内外翻译理论界不断在探讨的一个重大问题,在当代译学理论中地位日益彰显.本文就新时代译者的素质素养能力讨论,希望翻译者努力培养自身素质素养能力真正形成专家能力.  相似文献   

4.
李婷婷 《现代交际》2011,(11):38+37-38,37
随着中外交流日益增多,外宣翻译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旨在操纵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研究意识形态要素对译者的影响来考察中国外宣翻译。  相似文献   

5.
动物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类语言有许多跟动物有关系.事实上,动物形象在语言中隐含的深层次意思绝不是动物本身所反映出来的意义.由于东西方国家在历史、文化和生活环境方面的差异,动物背后隐含着的文化意义并不都是一致的.对于译者而言,在翻译有关动物形象的语言时,采用恰当的翻译方法、考虑动物形象背后隐藏着的文化内涵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以色列学者伊塔马·埃文·佐哈尔提出多元系统理论将翻译结果视为既成事实,探寻影响翻译过程和译者翻译的社会历史因素。由于林纾翻译的翻译对原作进行大量增删,已经不能单纯从语言学角度对译文进行评价。本文运用多元系统理论探索影响林纾文学翻译思想的文化成因,力图阐明以下要点:一定时期的翻译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是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产物,而林纾的翻译思想也受到当时主流的意识形态——通过翻译小说救国强民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文学翻译中译者的角色变迁往往与小说叙事方式的发展密不可分。随着叙事学的不断发展,翻译不再仅仅局限于语言学的范畴,对于译者的定位也更加的客观。本文将从叙事学角度对译者角色进行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8.
《黄昏》是茅盾先生一篇重要的写景散文。散文近似诗歌,情景并茂,以对大海的描写传递作者深厚而复杂的情感。本文以功能翻译派的重要理论—目的论为理论框架,选取郝启成和凯瑟琳.博勒的译本作为语料,试探讨译者是如何选择翻译策略来服务于翻译目的,从而影响译文的风格。  相似文献   

9.
翻译是是文化传播的一种主要途径,是语言和文化的转换活动,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中国与世界的交流离不开翻译。而译者的文化身份是全球性和民族性的结合体,文化的全球化趋势要求译者兼具本土语言和读者语言,必须对不同的文化具有开放性和接纳性的心态。译者身份的全球性和民族性是一种相互渗透和补充的关系,而不是互相替代,二者须在翻译实践过程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本文以《干校六记》为例,阐述葛浩文和章楚两人的译文在译者身份上的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朱生豪翻译的莎剧在中国莎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本文将结合译者主体性,从译者主体性的内涵及其对整个翻译操作过程和译文质量的影响,提出可以把翻译看作是在忠实传达原作、克制自我的前提下译者发挥主体性、张扬自我的过程。以更好的领略朱译莎剧的独到魅力,为译者适度发挥主体性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操纵学派在多元系统论发展的基础,产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西方翻译理论界。该理论将翻译重点从原文、原作者转向译者和译入语读者,认为翻译过程和翻译结果受赞助人、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等的影响。本文对操纵学派理论进行综述,指出其影响及该理论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文中在科技英语特点及翻译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汽车科技英语的语言特性,并基于相关特性提出了合适的翻译方法;之后阐述了汽车英语文本的翻译过程与技巧.文中列举了大量词语及句子翻译实例,以便分析综合.认为译者要兼具有娴熟的翻译技巧和专业知识,才能把汽车英语翻译做好.  相似文献   

13.
人类交际的主要媒介是语言,而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交际,因此翻译作为一种语言活动,翻译的基本功能也是交际,其特点在于它是沟通两种文化的交际。在文化信息的处理中,译者处于中心地位,必须从语言的交际功能出发,兼顾源信息包含的所有功能和意义。有时说话的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说话动作本身,也就是信息具有保持交际通道的意义,这时往往需要避免直译。同一信息的交际效果因人际关系的不同而不同,在进行信息处理时,译者需考虑双方关系来确定译出语风格,使译文达到与原文相同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4.
哲罗姆模式、贺拉斯模式和施莱尔马赫模式是翻译学里的三种重要模式,三种模式都对翻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哲罗姆模式的核心概念是对等,贺拉斯模式倡导忠实于顾客,施莱尔马赫模式主张异化翻译,这些翻译模式都被译者们运用于翻译实践。本文阐述了三种模式的特点并且通过翻译实例进行分析,旨在提出翻译实践中没有绝对的翻译方法,不同的翻译文本就有不同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荷塘月色》的三种译本,从音系、词汇、和句法标记三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不同译者翻译风格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阿拉伯语的特点之一是长句多,有时,一个自然段就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与之相比,汉语句式则显得短小精悍.翻译阿拉伯文学作品,要再现原作风格,做到达义传神,殊属不易.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吃透原意,然后根据汉语特点,灵活变通,使译文既不失原作意蕴,又保持原来的艺术风格.纪伯伦的文学作品素以优美著称,他的散文与小说如诗一般,文辞华丽,内涵丰富,本文试从《折断的翅膀》和《草原的花朵》撷取几例,就阿译汉的长句短译法作些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7.
朱兰珍 《职业时空》2010,6(5):145-148
目前译者主体性成为国内外翻译界关注的重点和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译者是翻译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正确、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性作用是翻译成功的关键,也是翻译活动的魅力所在。文章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梳理并进一步探讨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翻译操作过程的影响,并指出译者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8.
翻译生态学认为翻译是以译者为中心的活动,再续原作的生命需要译者来实施,而译者与系统中的其他诸要素相互作用与反作用。本文从翻译生态学角度出发,探究译者与翻译生态系统中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分析译者该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再续原作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语境与翻译有着密切的关系,语境制约翻译,翻译依赖语境.语境是一个具有多层次、含义十分丰富的概念,语境对语义有着巨大的制约及影响作用.本文针对翻译中的理解问题,引用第二十六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原文How the News Got Less Mean中的翻译实例,从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以及文化语境三个层面探讨了语境与翻译中的词义选择及创造性的问题,指出语境对翻译具有重要意义,语境是语义的决定性因素,是译者正确理解源语、获得功能对等翻译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庞德是20世纪伟大的意象派诗人,同时也是中诗英译的创造性实践者。他的译作风格独树一帜,被称之为"阐释性翻译",在东西方翻译界受到广泛争议。本文从佐哈尔多元系统理论的角度出发,把翻译研究与译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当时的历史环境相结合来分析庞德中诗英译的目的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