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病梅喜逢春     
段爱梅 《长寿》2005,(9):26-26
我出生时正值梅花盛开之际,爷爷给我起了个名字叫“爱梅”。我很喜欢这个名字,感觉很有诗意。然而,年近六旬时,我突然患了神经根炎,此病又名“格林-巴利综合征”,这是一种罕见的、治愈率仅有5%、很危险的病,一下子成了“病梅”。常言道“病来如山倒”,当时,我卧床不起,四肢麻木无力,不会翻身,不会站立行走,  相似文献   

2.
舒馨 《健康博览》2009,(6):49-50
小李被认为艳福不浅,与四位美女同一个办公室,旁人还都说小李与美女们关系“不一般”,工作、生活上相互之间很照顾,对内、对外,这些美女还都开玩笑说自己和小李“有一腿”,有时还表现出一付“争宠、吃醋”的样子,“动手、动脚”也偶尔有之。最初,小李觉得还蛮有趣,“男女搭配、千活不累”,在这样的工作环境里很开心。  相似文献   

3.
老麦的故事     
米周 《家庭保健》2013,(12):60-60
老麦五十多岁,纽约人。我给他取名“傅明可”。他对此很满意,因为“傅”字看起来“很高端的样子”。尽管有这个中文名,我们朋友问还是习惯叫他“老麦”——省事儿。  相似文献   

4.
很常见≠很了解 “血管迷走性晕厥”拥有庞大的发病人群,本应知名度甚高,然而,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该词仍然很拗口、很医学、很陌生。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5.
如果现在还有哪位大学生自称“天之骄子”,你一定会觉得相当“雷”人。近10年的高校扩招.“大学生”这一称呼早已完成了从“精英”向“平民”的大转身。昕以,即便出身“名校”,“现在混得很落魄很窘迫”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相似文献   

6.
提到“养老”,总给人很沉重的感觉,首先是夕阳效应让人觉得沉重,老年人已到人生的“夕阳”阶段:其次是目前我国家庭的养老负担重,让人觉得沉重;但是一提到“养老产业”,大家就觉得很轻松,“朝阳行业”、“产业蓝海”、“银发经济”各种时髦的形容词挑起大家无限的遐想,感觉是人人都能跳进来,分一杯羹,养老地产也因此成为各商家追逐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春寒虽不像寒冬腊月“三九”、“四九”那样酷冷,但若过早地追求“俏美”,很可能使人防御功能被摧毁,导致流感、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或使原有的疾病加重。忽冷忽热的气候,易使人体的血管不断收缩扩张,很不稳定,这对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人危害极大,它会使患高血压的病人发生“脑中风”,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  相似文献   

8.
吕斌 《药物与人》2012,(5):73-73
俗话说“五十肩、四十肘”,40岁正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年龄,活动量比较大,肘关节很容易发生损伤。而家庭妇女因为长期反复地洗衣、做饭、抱孩子,手臂经常疼痛,医学专家表示这很可能就是患上了“网球肘”。  相似文献   

9.
于怡 《婚育与健康》2008,(12):30-30
现在的人对“二手”这两个宇很熟悉,什么二手车,二手房,二手电器等等多得很,但说到“二手男人”,许多人也许会很诧异。有人给“二手男人”下了定义,所谓二手男人,就是指曾经结过婚,”产权证”捏在某个女人手里的那种男人,因为种种或荒诞或堂皇的原因,原房东放弃了产权,他们又开始重新上市流通。  相似文献   

10.
如果你见过钟摆,相信你很容易理解“心理摆效应”,它指当某一种感情的程度越高、情绪越强烈时,你的“心理钟摆”就摆荡得越高,呈现的“心理斜坡”就越大,因此钟摆很容易迅速摆荡到另外一头,也就是说感情和情绪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因爱生恨、喜极而泣、乐极生悲等都是“心理摆效应”发挥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看病难”原因很多、很复杂,就其普遍存在的现象来看,具有其绝对性;就其疾病种类、医院诊治范围、患者就医心理等方面来看,“看病难”不乏其相对性。加强基层卫生人力资源开发与培养,织牢“网底”,采取“迎来送往”的措施。缓解“看病难”。在继续医学教育中。强化基层卫生人员进修学习制度。并将农村医生进修学习经费纳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费预算之中,确保资金的落实。送医下乡、培训人员、推广技术、赠送添置设备,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长期的帮扶关系,培养一支不走的医疗队。  相似文献   

12.
肚子咕噜响,不停地放“瓦斯”;频繁地打嗝,腹胀难受……这些信号在告诉你,肚子很可能“生气”了。肚子在“生气”,后果很严重?或只是“小儿科”,简单处理就行?有没有好办法搞定?且听听医生怎么说。  相似文献   

13.
日前,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对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之死发表看法称;“陈晓旭是被中医害死的!”针对这一言论,在近日召开的“中医中药中国行”大型科普公益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首次进行了严厉批驳,“这是借人们喜爱的影视演员攻击中医药的言论,很不严肃、很不道德、很不科学!”  相似文献   

14.
喝汤药本是为了治病,可是对于一些慢性心功能不全(简称“心衰”)的老年人来说,如果喝汤药时不注意方式方法,反倒可能“弄巧成拙”,引起急性“心衰”发作。如果汤药喝得太快、量太大,很容易出现麻烦。这是因为,人体的心脏看似很坚强、有承受能力,但在一定时候却十分脆弱。  相似文献   

15.
管倩 《自我保健》2011,(5):58-59
冠心病是西方医学的病名,此病在中医中相当于什么病症,潘教授认为很值得商讨,而目前不少中医内科教材和图书中,均把此病与中医“胸痹”、“真心痛”划等号。其实,这种说法很欠妥当。  相似文献   

16.
李媛媛 《药物与人》2008,(12):34-35
冬季,正是鼻子最易出“状况”的时节,鼻子干痒、不通气、流鼻涕、接二连三地打喷嚏……只有在鼻子不舒服的时候,你才注意到这个平时不声不响帮你呼吸的器官吗?看来,我们或许要这样理解“鼻祖”这个词:鼻子很重要很尊贵,闹起病来它是我们的“祖宗”。  相似文献   

17.
嘶哑的声音,有人认为它富有磁性,很有魅力,有人则认为它很刺耳,不好听,常称之为“豆沙喉”、“鹅公声”。在医生看来,它背后隐藏着疾病的可能性。特别是对3岁以下的儿童。  相似文献   

18.
直白地说,虚恭就是“屁”.“出虚恭”就是”放屁”。出虚恭是放屁的一种文雅说法。屁这个词恐怕人人皆知.但究竟什么是屁,未必人人都能说得很清楚、很正确。  相似文献   

19.
缪晓辉 《大众医学》2012,(10):74-74
发热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症状。发热的病因可能很简单,也许就是伤风感冒而已,但也许很复杂,几个月都可能找不出原因,或者最终“找出来”的病很严重,在确诊之前,这种发热被称之为”不明原因发热”。  相似文献   

20.
孩子写作业粗心是一个让家长觉得“老大难”的问题。对孩子的粗心,有些家长会埋怨、指责、批评、惩罚,再不就是所谓“讲危害”。这些其实也是很“粗心”的办法,比孩子的“粗心”强不到哪里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