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观察微创颅内血肿穿刺术结合侧脑室引流术治疗继发性高血压性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2000年2月~2003年5月住院的继发性脑室出血病人为保守组,单纯内科药物治疗,予调控血压、脱水降颅压等;2003年6月~2006年8月住院的继发性脑室出血的病人作为微创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行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加侧脑室前角穿刺引流术。比较两组病死率及术后临床疗效。结果:微创组病死率低于保守组(P<0.05);术后临床疗效评价微创组有效率高于保守组(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穿刺术结合侧脑室引流术是治疗继发性高血压性脑室出血的有效快捷方法。  相似文献   

2.
1993年9月~1997年5月共收治21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经采用双侧脑室引流并脑室内注入尿激酶疗法,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13例,女8例,年龄40~75岁,平均58岁。患者均有高血压史。GCS6分以下5例,7~12分16例。21例均行头颅CT扫描,出血部位为:壳核10例,丘脑6例,脑叶及桥脑各1例,出血破入脑室形成全脑室积血9例,双侧脑室积血7例,单侧脑室积血5例。1.2治疗方法:按常规行双侧脑室前角钻孔穿刺,置入5mm之硅胶管行持续引流,每日经引流管注入尿激酶盐水(尿激酶3万u溶于生理盐水4ml中)1次…  相似文献   

3.
锁孔穿刺引流注入尿激酶治疗脑室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秀丽  郭荣彬 《临床荟萃》2003,18(7):381-382
脑室出血是临床急症 ,发病急 ,进展快 ,病死率高 ;我们应用锁孔穿刺引流 +尿激酶治疗脑室出血 88例 ,取得良好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1995年 1月至 2 0 0 2年 1月在我院和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住院患者共 184例 ,全部病例均经头颅CT检查确诊 ;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 :脑室出血 88例 ,男 5 6例 ,女 32例 ;年龄 16~ 72岁 ,平均 4 8.7岁 ;其中单侧侧脑室合并三、四脑室积血 4 6例 ,双侧侧脑室合并三、四脑室积血 32例 ,单纯四脑室积血 10例。四脑室铸型 2 3例 ;临床症状 :昏迷6 7例 ,嗜睡 16例 ,头痛、呕吐 5例 ;其中脑疝 2 2例…  相似文献   

4.
王兴山  沈晓明  赵谦 《临床荟萃》1999,14(6):251-252
脑室出血是神经科较凶险的急症之一,是致死率和致残率极高的一种疾病,既往保守治疗效果多不理想,而手术对脑组织破坏又较大。我院从1995~1998年对24例脑室出血行脑室引流加脑脊液置换治疗,并与26例脑室出血未行脑室引流加脑脊液置换治疗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两组病例均选择脑室出血者,出血量≥30ml,其中原发性脑室出血12例,继发性脑室出血38例,两组均为首次发病病例。 1.2 一般资料 治疗组:年龄37~70岁,平均54.2岁,其中男性14例,女性10例。对照组:年龄35~70岁,平均53.8岁,其中男性15例,女性11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治疗脑室出血的新方法.方法 应用YL-1型血肿微创穿刺针于侧脑室前、后角穿刺尿激酶引流治疗脑室出血31例,以传统颅骨钻孔脑室外引流治疗同类疾病30例为对照组,对2者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微创穿刺组手术时间平均33 min;18例单、双侧脑室血肿清除90%以上;其余13例血肿清除50%~90%,术后明显好转和好转25例,与对照组相比血肿清除效率、好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应用YL-1型血肿微创穿刺针于侧脑室前、后角穿刺尿激酶引流治疗脑室出血,具有创伤小、清除积血迅速、缩短脑室出血后继发性病理损害过程、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等优点,是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侧脑室穿刺引流并腰穿置换脑脊液治疗脑室出血46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我科自 1998年 4月至 2 0 0 1年 4月 ,对 46例脑室出血(IVH)患者采用侧脑室穿刺加尿激酶 (UK)溶解并腰穿置换脑脊液治疗 ,与 1993年 4月至 1998年 3月的 48例采用侧脑室穿刺加 U K溶解引流的 IVH患者进行对照研究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本研究中 94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 ,均经 CT所证实的原发性脑室出血 (PIVH )或以脑室积血为主的继发性脑室出血 (SIVH)。1.1.1 治疗组  46例 ,男 2 9例 ,女 17例。年龄 18~ 80岁 ,平均 5 7岁。PIVH11例 ,SIVH35例。单侧侧脑室积血 7例 ,双侧脑室并三脑室积血 2 3例 ,单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侧脑室引流术在脑室出血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行侧脑室引流术及注入尿激酶治疗30例脑室出血病人,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30例,治愈、好转25例,死亡5例,抢救成功率83.3%(25/30)。结论侧脑室引流术及注入尿激酶治疗脑室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室内尿激酶灌注治疗严重脑室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2例白发性脑室出血采用脑室引流及尿激酶灌注治疗,常规脑室额角进行穿刺,脑室内注入5ml溶1万单位尿激酶的生理盐水,2~3次/d。灌注后夹闭引流管2~4h后再开放,连用3~4d。引流管放置3~7d,平均5d。如脑室引流液逐渐澄清,临床症状稳定,可闭管观察24h,临床症状无恶化,拔除引流管。结果12例中治愈7例,好转3例,死亡2例。治疗有效率83.3%,病死率16.6%。未发现再出血与颅内感染。结论我们认为脑室引流、尿激酶灌注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具有高效、安全、操作简单的优点。保证引流通畅是获得较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前治疗脑室出血或积血的方法是脑室外引流加用尿激酶灌洗术 ,对侧脑室出血或积血效果较好 ,但对第3、4脑室出血或积血 ,特别是脑室铸型疗效不明显 ,且易形成继发性脑积水 ,从而增加残死率。作者自1999年2月~2001年1月治疗43例脑室出血病人 ,其中23例在使用脑室外引流加用尿激酶灌洗术的同时辅以终池置管引流 ,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一般资料自1999年2月~2001年1月共治疗43例脑室内积血病人 ,男性30例 ,女性13例 ,平均53岁(14~75岁) ,其中40~70岁为高发年龄 ,占总数的78.2%…  相似文献   

10.
本组资料表明脑出血后引起脑室系统脑脊液的分泌节律变化 ,目前国内少有报道。本文对 6例脑出血患者脑脊液分泌的生物节律变化进行了 2 5天观测 ,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 4例 ,女 2例 ;平均年龄为 (6 5± 5 )岁 ;均为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 (经头颅 CT证实 )患者。其中基底节出血破入侧脑室 4例 ,出血量为 (5 0± 11) ml;丘脑出血破入脑室 1例 ;小脑出血破入四脑室至中脑导水管阻塞 1例。引流时间为 2~ 10天。1.2 观测方法 均行单侧 (患侧或对侧 )前额钻孔侧脑室穿刺术 ,置脑室外引流管 ,置管内径为 2 .5 mm的有…  相似文献   

11.
鲁金胜  董士民  田宝石 《临床荟萃》2003,18(21):1244-1244
继发性重型脑室出血发病率低 ,但临床表现严重 ,预后差 ,病死率高 ,以往都由神经外科治疗。我科自 1997年以来 ,应用YL 1型穿刺针 ,进行双侧侧脑室额角穿刺交替引流及脑室内注入尿激酶溶解血凝块 ,配合腰穿脑脊液净化治疗 16例继发性重型脑室出血患者 ,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并提示手术越早 ,效果越好。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6例中男性 12例 ,女性 4例 ,年龄 4 9~ 81岁 ,平均 (6 1± 7)岁。均经头颅CT证实为继发性脑室出血 ,属于重型脑室出血[1] ,其中高血压性脑出血 11例 ,原因不明5例 ;原出血部位 :基底节 7例 ,丘脑 5例 ,额叶…  相似文献   

12.
脑室出血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过去报道其预后较差 ,原发性脑室出血病死率为 38% [1 ] ,继发性脑室出血病死率高达 5 0 %~ 80 % [2 ] 。我院采用脑室引流及脑脊液置换的方法治疗脑室出血效果较好。现将 6 0例病例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引流组 :30例 ,男 ,2 4例 ,女 6例。保守组 :30例 ,男2 1例 ,女 9例。年龄 4 5岁~ 78岁 ,平均 6 5岁。经头颅 CT证明 ,原发出血部位丘脑 38例 ,基底节 16例 ,尾状核 2例 ,小脑 4例。脑室系统出血部位 ,双侧侧脑室 2例 ,单侧侧脑室 8例 ,单侧侧脑室及第 、 脑室 2 2例 ,第四脑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中、重度脑室出血急性期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 6 9例中、重度脑室出血患者随机分成 2组。治疗组采用侧脑室额角置套管尿激酶灌注冲洗引流及终池置管脑脊液引流 ;对照组采用侧脑室置单腔硅胶脑室引流管尿激酶溶解引流及间断腰椎穿刺放液治疗 ,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脑室内积血清除时间 ,治疗组 (3.8± 1.2 7)d,对照组 (8.4± 2 .4 3)d ,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治疗组总有效率 91.4 % ,病死率 8.6 % ,对照组分别为 70 .6 %和 2 9.4 %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侧脑室置套管及终池引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中、重度脑室出血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间断脑室外引流法在脑室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72例脑室出血行侧脑室引流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间断脑室外引流,对照组采用常规持续引流,对引流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脑室血肿吸收、引流管留置时间方面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发生低颅压综合征、脑室内积气、颅内感染并发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断侧脑室引流术治疗危重型自发性脑室出血能最大限度地清除脑室出血,避免和减少并发症,有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孙桂玲 《护理研究》2011,25(7):620-621
[目的]探讨间断脑室外引流法在脑室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72例脑室出血行侧脑室引流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间断脑室外引流,对照组采用常规持续引流,对引流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脑室血肿吸收、引流管留置时间方面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发生低颅压综合征、脑室内积气、颅内感染并发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断侧脑室引流术治疗危重型自发性脑室出血能最大限度地清除脑室出血,避免和减少并发症,有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重症脑室出血预后差 ,用传统的内外科治疗病死率较高[1] 。神经内科保守治疗抢救成功的报道甚少。作者自 1999年以来 ,应用锥颅双侧脑室额角(侧角 )穿刺置管引流尿激酶溶解配合腰椎穿刺 (腰穿 )脑脊液置换治疗重症脑室出血 9例 ,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0例本院住院的重症脑室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脑脊液置换组 (A组 ) :共 9例 ,男性 5例 ,女性 4例 ,年龄 2 4~ 5 8岁。单纯脑室额角(侧角 )穿刺加外引流组 (B组 ) :共 11例 ,男性 7例 ,女性 4例 ,年龄 34~ 6 2岁。 2 0例均经头颅CT证实为双侧脑室铸型出血。病因…  相似文献   

17.
张兰梅 《现代护理》1999,5(10):72-73
脑室出血传统的内科治疗死亡率和致残率均很高。我院脑血管科自1998年12月~1999年1月,应用CT确定诊断,对4例脑室出血患者行脑室穿刺引流术,取得了良好效果。1临床资料本组均为CT确诊脑出血住院患者,其中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64~72岁,平均年龄68岁。估计出血量30~40ml,平均34ml。出血部位:基底节出血1例,右丘脑出血2例,脑室系统出血是例。均吸入脑室,昏迷4例。2结果本组4例,其中完全恢复1例,意识清楚,语言流利,上下肢肌力均为Ⅳ级,其余3例,脑室引流管留置10~14天后拔除,平均12天。意识于引流后1~5天恢复,平均3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侧脑室三角区锁孔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3例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依据手术术式不同分组,对照组31例采用双侧侧脑室钻孔引流术治疗,观察组32例采用侧脑室三角区锁孔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ICU住院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引流管留置、ICU住院及意识恢复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2/32),低于对照组29.03%(9/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侧脑室三角区锁孔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可缩短患者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且术后意识恢复快、ICU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9.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1995年以来对563例脑室出血病人行侧脑室体外引流术,其中发生脑室炎9例,占1.60%,男6例,女3例,年龄43~78岁,平均61.7岁,GCS昏迷评分5~8分,7例为双侧脑室及第三、四脑室铸形,行双侧侧脑室体外引流术,2例为引流期间再次出血,5例合并糖尿病,持续引流时间12~28天,平均16.4天。临床表现:发热8例、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脑室出血后脑室系统是否存在纤溶系统活性物质基础,应用外源性尿激酶(UK)是否有助于增强纤溶的活性.方法 34例脑室出血经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UK组和non-UK组.UK组均行侧脑室穿刺+脑室内UK灌注治疗;而non-UK组单纯行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治疗.留取穿刺后0、2、4、6、12 h脑室外引流脑脊液标本2 mL,采用ELISA法测量每组各时间点脑脊液标本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水平.结果 non-UK组脑室出血后6~24 h、24~48 h、48~72 h三个时间段脑脊液中UPA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K组经脑室穿刺注入UK 2 h后脑室外引流脑脊液中UPAR水平增高.结论 脑室出血后脑室系统中存在纤溶系统活性物质基础,在脑室出血后的脑室系统内应用UK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