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保留脊椎后柱结构,有限椎板切除,腰椎管扩大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及中央型椎间盘突出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等后柱结构的手术方法治疗腰椎管狭窄及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结果]经2~5年的临床随访,临床效果满意,未发现有继发性腰椎滑脱。[结论]保留脊椎后柱结构,有限椎板切除,腰椎管扩大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及中央型椎间盘突出症,方法简单,操作方便,临床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周福财  姜长明  马凯 《中国骨伤》2007,20(9):626-627
腰椎管狭窄症,其传统的手术方法多是椎板切除、椎管扩大,术中一并切除脊柱后方韧带复合体(棘突、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术后随诊不少患者发生腰椎不稳。近来,随着对腰椎手术患者的重视和随访时间的增长,观察到腰椎术后不稳的患者增多[1]。Iida等[2]对38例腰椎手术随访观察,3年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保留后柱结构,有限椎板切除,腰椎管扩大术治疗腰椎管及中央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方法:在15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中,采用保留棘突腰椎板部分切除腰椎管扩大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及中央型腰椎间盘症56例。结果:经2-10年临床随访,临床效果满意,未发现继发性腰椎滑脱发生。结论:保留后柱结构,有限椎板切除腰椎管扩大,治疗腰椎管狭窄中及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可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保留棘突-棘上棘间韧带复合体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往传统的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方式是切除狭窄段腰椎棘突;棘上、棘间韧带及椎板,扩大狭窄的椎管及侧隐窝,以缓解神经受压[1].但是,过多的腰椎后结构切除可能产生潜在的腰椎不稳,导致腰椎手术后失败综合症(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 FBSS)[2].从1998年开始,我们采取保留棘突-棘上棘间韧带复合体的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椎板切除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由于切除了腰椎后部结构,常可导致术后腰椎不稳、疤痕粘连、医源性椎管狭窄等〔1、2〕。近年来一些作者〔3、4〕采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我们自1995年以来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方式的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腰椎内镜双通道套叠椎板间入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腰椎镜双通道套叠椎板间入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围手术期、随访以及影像学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VAS评分、JOA评分以及ODI评分在术后即刻以及术后3 d均较术前显著好转(P0.05);末次随访时改良Nakai标准优良率为82.35%,MRI T2加权像横断面上椎管矢状径、椎间孔前后径、椎管面积以及盘黄间隙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结论]腰椎镜双通道套叠椎板间入路技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可以达到开放式手术的临床疗效,同时能够避免其他手术方式所带来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附120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传统的的临床手术治疗方式是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术。因为全椎板切除破坏了脊柱后柱结构,存在术后腰椎不稳定和硬膜外瘢痕形成等缺点,影响术后效果。脊柱内固定器械的临床应用能减少椎板切除术后腰椎不稳的发生,提高了融合率,但也存在神经损伤,内固定松动,脱落和移位等内固定并发症,同时内固定又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故应严格掌握内固定应用的指征。自1996年12月~2 0 0 1年12月本研究对135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根据病变特点,采用三种术式,即保留腰椎棘突韧带复合体的腰椎管扩大术,经椎板间隙开窗神经根管潜行扩大术及…  相似文献   

8.
腰椎管手术通常指由脊柱后路切除部分或全部椎板,暴露椎管并清理椎管内病变。通常见于以下病变: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椎管内肿瘤及创伤后的马尾神经综合征等。因手术破坏了脊柱后柱结构,常导致腰椎术后失败综合征(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FBSS),其发病原因多种多  相似文献   

9.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为临床常见病。传统的减压方法为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而广泛地切除腰椎后结构可能导致腰椎失稳。近年来 ,倾向避免传统的椎板切除减压 ,而行有限减压、尽量保留脊柱后部结构。自 1994年以来 ,我院选择性的采用“重建腰椎后结构椎管减压术”治疗多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3 9例 ,其中随访 12个月以上的 16例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 本组 16例中 ,男 10例 ,女 6例。年龄 3 5~ 5 6岁 ,平均 48.6岁。病史 4.5~ 12年。16例患者均行腰椎X线、脊髓造影检查 :12例行 CT检查 ;所有患者均有腿部神经根损伤症…  相似文献   

10.
穹顶形开窗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介绍穹顶形开窗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应用,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估及生物力学研究。[方法]穹顶形开窗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97例,平均年龄52.7岁,平均病程6年8个月,进行手术前后疗效评分对比。生物力学研究选用30具正常新鲜成年雄性家猪腰椎标本,随机分为3组,测试载荷-应变变化、应力-强度变化、载荷-位移变化、轴向刚度、扭转强度和刚度、极限力学性能等6项指标,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M-JOA评分平均下降16.79分。优良率达95.9%。生物力学试验显示穹顶形开窗减压组的6项指标接近正常组,与全椎板切除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穹顶形开窗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满意,对腰椎后部结构破坏少,对其稳定性影响小,是一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椎管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术后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自2013-05-2015-02手术治疗74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对照组38例采用传统的全椎板切除减压术;观察组36例采用改良椎管成形术治疗,术中以薄骨刀进行椎板截骨,待减压操作完成后,将截除的椎板及韧带予以回植,从而尽量保留了脊柱后柱结构的完整性。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随访24-35个月,观察组回植的棘突椎板连接处均顺利愈合,愈合时间为6-12个月,平均8.7个月;其椎管矢状径、横径与术前相比,有明显增加(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腰痛、下肢痛的VAS评分以及JOA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末次随访时的腰痛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有3例发生腰椎滑脱、2例发生腰椎不稳,总发生率为13.2%;观察组无一例腰椎不稳或滑脱现象。结论与传统全椎板切除减压术相比,采用改良的椎板棘突复合体截骨、原位回植椎管成形术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其疗效可靠,有利于进一步缓解腰部疼痛、维持腰椎术后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双开窗潜行减压治疗中央型椎管狭窄并椎间盘突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斌  靳安民 《颈腰痛杂志》1997,18(3):167-168
中央型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传统采用全椎板、半椎板切除减压,近年来许多作者认为:广泛的腰椎后部结构切除可导致术后腰椎不稳;切除椎板部位疤痕组织粘连、增生、造成医源性椎管狭窄。由于腰椎后部结构对维持腰椎稳定和保护脊髓重要功能受到重视,我们对43例中央型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施行双开窗潜行减压获得了满意的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43例,男34岁,女9例;年龄38~79岁,平均53岁;病程最长18年,最短2年,平均3.8年;腰(4-5)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26例,腰5骶1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17例。1.2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腰痛的原因,探讨后路腰椎间融合术对腰椎管狭窄症腰痛的治疗效果.[方法]比较腰痛明显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和典型间歇性跛行症状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年龄、术前腰椎失稳、生理前凸消失和退变性侧弯的发生率;分析后路腰椎间融合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PLIF) 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下腰痛的随访结果.[结果]腰痛明显组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平均年龄、腰椎节段性失稳率、腰椎前凸消失和退变性侧弯的比率高于间歇性跛行组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PLIF术后腰痛症状明显减轻,JOA评分改善,退变性侧弯程度减轻,腰椎前凸恢复,椎间均达到骨性融合.[结论]PLIF可消除腰椎管狭窄症的多种腰痛病因,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下腰痛的较好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14.
保留棘突韧带扩大椎管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腰椎管狭窄症、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钙化,腰椎后路手术中保留棘突,棘上、棘间韧带,椎板切除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分析我院骨科67例腰椎管狭窄症及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钙化等患者,保留棘突、棘上、棘间韧带,椎板切除,腰椎管扩大的术式.结果 67例随访2-12年,平均60个月,复查CT显示,椎管扩大,棘突骨性愈合,无一例塌陷入椎管内及腰椎不稳.结论 腰椎后路手术保留棘突、棘上、棘间韧带,切除椎板扩大腰椎管术式是可靠的,扩大椎管减除症状,又重建腰椎后部完整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并腰椎不稳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并腰椎不稳症的疗效。方法采用保留棘突韧带复合结构的全椎板切除减压、国产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加入路侧横突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并腰椎不稳症103例。结果经临床、MRI、X线片检查诊断单节段腰椎管狭窄15例,双节段狭窄53例,三节段29例,四节段6例。术后随访86例,随访时间平均3年3个月,优良率89.5%。结论采用椎管减压、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植骨融合。可有效维持和重建脊柱的稳定,解除患者症状,是目前治疗腰椎管狭窄并腰椎不稳症的较好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双侧椎板间开窗减压术和保留棘突韧带复合结构目的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以中央椎管狭窄为主目的腰椎管狭窄症目的疗效,并介绍保留棘突韧带复合结构目的全椎板切除减压术目的手术方法.[方法]10年间手术治疗有间歇性跛行症状目的以中央椎管狭窄为主目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93例;其中用舣侧椎板间开窗减压术治疗62例(开窗组),用保留棘突韧带复合结构目的全椎板除减压术治疗31例(保棘组).获随访82例(其中开窗组54例,保棘组28例),平均随访4年.以术后间歇性跛行足否消失做为减压是否充分目的标准,以术后遗留活动性腰痛做为术后腰椎不稳目的标准.[结果]开窗组术后间歇跛行消失40例(74.1%),残留活动性腰痛5例(9.3%).保棘组术后间歇性跛行消失23例(82.1%),残留活动性腰痛3例(10.7%).x2检验P值>0.05.[结论]在对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目的]减压果和对腰椎稳定性目的影响上开窗组和保棘组无统计学差异.两者目的减压效果均良好,对腰椎稳定性影响小.但保留棘突韧带复合结构目的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术野开阔、操作简单、不易损伤神经,是值得推荐目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的腰椎管扩大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传统术式是广泛的后部结构切除椎管扩大。这种传统术式因减压彻底 ,近期疗效尚好。但广泛的后部结构切除可导致腰椎不稳 ,并易引起医源性椎管狭窄。鉴于此 ,作者自 1994年起采用保留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和棘突的有限椎板切除腰椎管扩大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12 1例 ,随访 3年以上者 5 5例 ,疗效满意。临床资料  5 5例中男 9例 ,女 6例。 30~ 40岁 6例 ,41~ 5 0岁 11例 ,5 1岁以上 38例。病程最长 6年 ,最短 3个月 ,平均 2年 3个月。单纯腰椎管狭窄症 18例 ,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间盘突出37例 ,其中L4/ 5椎间盘突出 14例 ,…  相似文献   

18.
单节段黄韧带骨化引起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保留腰椎板上1/3椎管减压术对黄韧带骨化性病变引起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疗效。方法对68例黄韧带骨化性病变引起的腰椎管狭窄并进行了保留腰椎板上1/3椎管减压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JOA评分平均(10.3±4.1)分,恢复到术后平均(22.3±5.8)分,恢复率为(63.8±22.4)%,未见神经功能恶化及腰椎不稳发生,临床疗效满意。结论保留腰椎板上1/3椎管减压术是一种治疗黄韧带骨化性病变引起的腰椎管狭窄症合理的术式。  相似文献   

19.
棘突截骨椎管成形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采用棘突截骨椎管成形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术后进行临床与影像学评估。方法术式为后正中切口,显露一侧椎板后在棘突基底部截骨,并将棘突-韧带-骶棘肌推离对侧椎板,完成全椎板显露。切除椎板上、下缘和黄韧带,并潜式扩大中央椎管和神经根管或摘除椎间盘。应用此术式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合并发育性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中央型突出钙化、腰椎黄韧带骨化患者共37例。其中单节段减压24例,两节段减压13例。术后进行Oswestry疗效评分与影像学观察。结果术后1年随访34例,疗效优良率为82.4%;术后3年随访27例,疗效优良率为81.5%。术后CT显示椎管直径明显增加,棘突截骨愈合率为87%。结论棘突截骨椎管成形术操作简单,手术并发症少,对腰椎后柱张力带结构破坏小,主椎管和侧椎管减压充分,是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疗效较为满意的一种术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法 ,并介绍椎板棘突复合体翻转 90°回植椎管成形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我院 1995年 6月~ 1998年 6月资料完整并获得随访的 6 8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 35例患者行椎板切除术 ,33例患者行椎板棘突复合体回植椎管成形术 ,分别于术后 1年及 5年进行JOA疗效评分和影像学观察。结果 :术后 1年疗效优良率椎板切除组为 91.4%,椎管成形组为 94%,两组疗效优良率无显著性差异。术后 5年疗效优良率 ,椎板切除组为 6 8.6 %,椎管成形组为 90 .9%。术后 5年椎板切除组疗效下降显著 ,椎管成形组疗效下降不显著。且两组疗效优良率有显著性差异。术后 1年所有患者X线检查未显示有腰椎不稳 ,术后 5年X线显示7名患者有腰椎不稳或Ⅰ度腰椎滑脱 ,均在椎板切除组。结论 :椎板切除术和椎管成形术治疗椎管狭窄症 ,近期疗效均满意 ,远期疗效椎管成形组明显优于椎板切除组 ,且腰椎不稳或腰椎滑脱的发生率明显较椎板切除组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