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要解决城市内涝、水污染、水资源短缺等城市问题,建设海绵城市势在必行。本文在研究国内外相关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基础上,提出海绵体、水处理系统、水储用系统三部分组成的海绵网络理论,总结城市新区海绵网络构建途径。要解决城市内涝、水污染、水资源短缺等城市问题,建设海绵城市势在必行。本文在研究国内外相关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基础上,提出海绵体、水处理系统、水储用系统三部分组成的海绵网络理论,总结城市新区海绵网络构建途径。  相似文献   

2.
海绵城市建设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发展方式,已融入新型城镇化和水安全战略中。贵安新区作为第一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在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开展了相关探索与实践。贵安大道、百马大道和金马大道3个项目(以下简称"三路")为贵安新区第一批海绵城市改造类项目,示范意义大。本文以"三路"海绵城市改造类项目为例,结合城市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特征,从水安全、水环境和水生态3个方面对贵安新区海绵城市改造提出了具体策略。本文目的是探索新区海绵城市道路改造类项目的示范做法,并为随后开展的其他海绵城市道路改造类项目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西北地区海绵城市建设路径探索——以西咸新区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亮 《城市规划》2016,(3):108-112
在全球气候变化及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海绵城市由于具有良好的吸水、持水、释水的水力特性,逐步成为国家统筹解决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等水系统问题的重要措施和手段,海绵城市建设逐渐在全国范围内铺开。本文以西咸新区为例,结合其本地气候、水文地质、生态环境、体制机制等特点,探讨海绵城市的内涵、建设目标、指标分解、建设策略等关键内容,并重点针对湿陷性黄土区、干旱地区等的海绵城市建设方式进行分析,提出西咸新区的解决措施和方案,为我国西北地区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规划师》2016,(5)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城市建设转型的重要基础,而海绵城市建设是我国城市建设转型的重要启程点。文章从城市新区如何进行海绵城市建设出发,以浙江省宁波杭州湾新区为研究对象,对其现状城市用地特征、生态本底条件和气候特征进行分析,针对新区发展面临的问题,制定了海绵城市建设的标准体系和多专业融合的建设策略,以期为类似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海绵城市新概念被提出。论文阐述海绵城市的定义,以某市新区海绵城市建设为实例,研究海绵城市建设在城市建设开发中的重要意义,给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陕西省宝鸡市是陕西省海绵城市建设省级试点城市之一,蟠龙新区是宝鸡市近年来重点开发建设的新区,水资源极度匮乏,雨水资源化利用势在必行。在新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中,在充分分析区域自然条件、规划用地性质、地质情况、现状建设情况的前提下,依据降雨规律统计分析结果,提出规划目标。规划选择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作为首要的规划控制目标,并将目标详细分解至各个地块和市政道路,为新区后续规划管控、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依据,对类似新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中目标确定及分解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针对不同自然地理条件下海绵城市建设迫切需要技术本土化的问题,以西咸新区海绵城市建设为例,探析其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本土化策略、方法和初步成果。西咸新区海绵城市建设基于降水分布不均、水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敏感、土壤类型复杂等现状问题,从技术手段组合、建设区域划分、设施本土化设计到乡土植物配置等四方面进行探索性实践研究;重点梳理渗透铺装、下沉绿地、雨水花园、生态滤沟四种设施的本土化设计成果;并以典型强降雨条件下的试点区雨水消纳的实际情况来验证建设的成效。相关海绵城市本土化建设思路、方法、成果,较好地适应了地域环境,为类似地区的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可参照的模式和技术。  相似文献   

8.
基于政府主管部门发布的海绵城市相关政策及要求,调研上海市、陕西省西咸新区、厦门市和北京市的政策响应情况。结合典型试点城市海绵建设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分析总结试点城市海绵城市建设经验,从政策法规体系、标准体系、监测及信息化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建议,包括: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海绵标准体系,因地制宜、合理施策,推进监测及构建海绵城市信息化综合管控平台等对策建议。这些可以给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城市新区海绵城市建设特点、难点的基础上,结合贵安新区实际情况,以目标为导向,构建了水量、水质三级控制屏障系统,该系统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构建了海绵系统,落实了"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三段论,并从建设主体的角度明确了各方责任,为新区海绵城市建设探索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以温州高铁新城海绵城市建设为例,提出将实施规划作为城市新区落实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路径,构建专项规划与工程项目之间的桥梁。结合温州高铁新城海绵城市实施规划,明确总体建设目标与必要性的基础上,论述了海绵城市实施规划编制的技术路线及手段,系统地阐述了景观、道路及建筑工程海绵化的建设措施,并构建了海绵城市的运维体系,为后续工程提供借鉴与引导,保障高铁新城的科学建设。  相似文献   

11.
《建筑》2023,(4):34-35
雄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严格按照《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开展规划和建设工作,组织编制了《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2018—2035年)》《河北雄安新区起步区排水(雨水)防涝专项规划》《河北雄安新区起步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等相关规划和《雄安新区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促进雄安新区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广东省政府办公厅转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粤府办〔2016〕53号),提出将围绕"五个推进"实施全省的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一是,推进新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应结合实际,从最亟待解决的水环境问题入手,新区要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老城区则结合棚户区改造、危房改造和老旧小区有机  相似文献   

13.
海绵城市建设带来了新的生态过程,这为在不同尺度上综合解决西北城市突出的水问题及相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它应该密切耦合于城市水循环系统、城市小气候和城市生物多样性建设之中。面对西北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特点和海绵城市建设契机,以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建设为例,总结其建设项目中的道路绿地、居住区绿地和公园绿地建设中植物景观设计的问题和原因。基于风景园林学科的角度和方法,介绍沣西新城海绵城市城市绿地和生境营造的景观设计理论和实践探讨。  相似文献   

14.
《重庆建筑》2017,16(3)
<正>"海绵城市"是以海绵比喻城市的雨涝调蓄能力,它是"生态治水"的新方式,突破了"以排为主"的传统雨水管理理念,有助于防止城市内涝。重庆市2015年在两江新区启动海绵城市国家级试点以来,截至去年底,悦来新城已完成投资18亿元,完工3.5万平方米;万州、秀山、璧山3个市级试点建设也全面启动。(摘自:《重庆日报》)  相似文献   

15.
<正>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海绵城市建设正轰轰烈烈地进行着。2015年和2016年,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组织开展了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根据竞争性评审,迁安、白城、镇江、嘉兴、池州、厦门、萍乡、济南、鹤壁、武汉、常德、南宁、重庆、遂宁、贵安新区和西咸新区等城市入选第一批试点城市,福州、珠海、宁波、大连、玉溪、深圳、上海、庆阳、西宁、固原、三亚、青岛、天津、北京等城市入选第二批试点城市。目前,30个试点城市正有序地开展海绵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6.
在城镇化的大背景下,海绵城市工作对于治理城市水问题、改善城市水环境、促进城镇化建设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海绵城市的内涵入手,提出海绵城市工作在风景园林规划中区域、城市及场地3个层次的应用,以西咸新区沣河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对海绵城市工作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进行了有益尝试,并提出新时代城市建设工作3个明显的变化,为绿色生态基础设施构建、城市生态建设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开展海绵城市的研究和建设,然而由于我国城市建设一直以来多采用粗放型的建设模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以传统灰色基础设施为主,面对海绵城市这一新型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模式,各地普遍反映没有实际的案例可以参考,在建设过程中面临很多困惑。宁波市2004年在慈城新区的规划及建设过程中已全面采用与海绵城市理念相一致的水敏感性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与建设实践情况,明确了海绵城市建设必须要与周边山、水、林、田、湖有机结合,在融合周边自然生态基础上全面推进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以贵安新区"两湖一河"项目的规划建设为例开展了具体论述,以期为其他海绵城市项目落实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陕西西咸新区是国家第一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对西咸新区沣西新城试点区域内市政道路采用了生态滤沟、植草沟+雨水花园、透水路面、路基防护等设计。该工程建成后,经历了一次强暴雨,结果表明,排涝效果显著,平均雨水径流削减率达70.5%,对类似区域海绵城市道路设计及建设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海绵城市建设初见成效 主持人:海绵城市建设进展如何? 李迪华: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在雨季频频经受暴雨的考验,城市内涝时有发生,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我国平均每年有185座城市受到城市内涝的威胁.近年来,致力于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的"海绵城市"建设计划在各地迅速推进.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市地上地下建设,在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启动消除城区重点易涝区段三年行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时至今日,海绵城市已初见成效.2017年《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十三五"规划》发布,海绵城市被写入首部国家级市政基础设施规划.截至2017年4月,地下综合管廊试点项目已开工建设738公里,完成投资约400亿元;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项目已建设面积420平方公里,完成投资约544亿元.2014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2015年,迁安、白城、武汉和西咸新区等16个城市纳入了海绵城市的试点.2016年,北京、天津、大连、三亚等14个城市进入第二批试点名单.目前全国已有约400座城市提出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