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目的了解北京市密云地区人群莱姆病的感染状况以及传播媒介蜱相关知识状况。方法选取549人开展莱姆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验(ELISA)对血液样本进行检测,并对调查对象开展问卷调查。结果共采集人群血清标本549份,伯氏疏螺旋体Ig G抗体阳性25份,阳性率4.55%;西田各庄地区感染率最高,为9.00%;大城子最低,为1.00%。仅有0.73%的人听说过莱姆病,86.70%的人认识蜱虫,48.82%的人在周围环境中发现蜱虫;28.96%的人明显有蜱叮咬史。结论北京市密云地区人群中存在莱姆病的感染;暴露人群蜱相关知识匮乏,个人防护能力较弱,容易感染莱姆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新疆北部边防部队人粒细胞无形体病、莱姆病、森林脑炎3种蜱传疾病的流行概况。方法采取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中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森林脑炎IgG抗体;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莱姆病IgG抗体。结果共采集新疆北部地区边防官兵血清标本135份,其中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阳性率57.04%(77/135),森林脑炎阳性率17.04%(23/135),莱姆病阳性率5.19%(7/135),3种疾病同时复合感染率0.74%(1/135),莱姆病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复合感染率2.22%(3/135),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与森林脑炎复合感染率8.15%(11/135),莱姆病与森林脑炎复合感染率1.48%(2/135)。结论新疆北部某边防部队官兵中存在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森林脑炎、莱姆病的感染和流行,并有3种疾病的复合感染,其中森林脑炎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或莱姆病复合感染较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蜱传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濒海野外驻训演习期间卫生防病工作的特点和规律,采取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确保参演官兵的身体健康。方法伴随驻训演习部队进行边保障、边探索、边总结。结果总结出濒海野外驻训演习期间卫生防疫工作的5点做法和体会:(1)加强卫生流行病学侦察;(2)加强健康知识教育;(3)加强野营卫生管理;(4)加强各项卫生防病措施的落实;(5)加强卫生监督力度。结论通过濒海野外驻训演习期间卫生防病工作总结,探索出一套比较有效的卫生防病保障经验,可供其他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宁夏部分地区蜱中莱姆病螺旋体感染及基因型别情况。方法选择宁夏六盘山地区为调查点,采集当地蜱类,用巢式PCR法进行检测,阳性产物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确定莱姆病螺旋体的基因型。结果共检测4个蜱种206只蜱,阳性37只,阳性率17.96%;其中以青海血蜱阳性率最高,达59.37%;RFLP分析表明,蜱中莱姆病螺旋体均为B.garinii基因型,但型内存在一定差别,其中有29份标本属B.garinii基因型Ⅰ群,有8份标本属B.garinii基因型Ⅱ群。结论证实在宁夏六盘山地区蜱中存在莱姆病螺旋体,并发现其属于B.garinii基因型。  相似文献   

5.
野外驻训部队卫生防疫保障特点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随同野外驻训演习部队全程参与保障,根据野外驻训演习地域的环境特点和部队的实际,认真梳理分析,总结了战区联勤部队野外驻训演习卫生防疫保障特点、类型及其启示:(1)坚持加强技术督导和行政处罚相结合,以技术督导为主;(2)坚持常规预防措施与应急措施相结合,二者并重;(3)坚持"自身造血"和"被动补血"相结合,以"自身造血"为主;(4)坚持体系保障与社会保障相结合,认定社会保障的可行性;(5)坚持常规保障和探索性保障相结合,探索卫生防疫保障新模式。这些对策对部队野外驻训演习和战时做好卫生防疫技术保障,确保官兵身体健康和训练任务的圆满完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摸清山东省野外部队驻训地域蜱分布和种群密度。方法驻训地域游离蜱采用人工小时布旗法;动物宿主寄生蜱采用动物体表捡蜱法。结果4个驻训地域均有蜱活动,蜱活动高峰期共捕获蜱虫12808只,经鉴定均为长角血蜱。不同驻训地域的蜱密度存在显著差异性(F=6.791,P<0.05),以淄博市沂源县(199.73只/h)最高,其次为青岛市西海岸新区(141.33只/h)和泰安市岱岳区(32.67只/h),济南历城区(17.60只/h)最低。相同驻训地域不同年份的蜱密度无明显差异性(F=0.583,P>0.05)。济南市历城区和泰安市岱岳区4月开始出现蜱,之后蜱密度迅速上升,5月达到最高峰。淄博市沂源县以羊染蜱率和染蜱指数(94.83%、96.9)最高,牛(77.78%、44.4)次之,犬类(63.16%、4.1)最低。未药浴羊群染蜱率为100.00%,染蜱指数为177.5;定期药浴羊群染蜱率为91.43%,染蜱指数为39.0。结论蜱在山东省部队驻训地域广泛分布,密度高峰期来临前的4月是孳生地防蜱的最佳时间,对蜱侵害度较高的山羊采取药浴防蜱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野外驻训地域卫生流行病学特征和影响官兵健康的问题,对指导做好官兵的卫生防疫保障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X年7月,收集某驻训地域的地理气候、水源、环境、传染病与地方病、医学媒介生物、居民卫生习惯以及卫生人力资源等资料,查阅文献资料信息,并结合历年的现场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提出预防对策。[结果]驻训部队在某驻训地域驻训练时可能遇到的卫生问题包括当地气候条件对驻训官兵身体健康的影响,饮用水二次污染,环保缺乏监督管理,传染病和地方病威胁,医学媒介生物危害,军事劳动环境危害等。针对性提出卫生防疫保障对策。[结论]查明某驻训地域的卫生流行病学特征对指导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发挥积极作用,能确保驻训官兵的身心健康和部队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rrf(5S)~rrl(23S)rRNA基因间隔区巢式PCR用于疑似莱姆病患者血清标本的检测效果.方法 收集疑似莱姆病患者血清标本及其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提取DNA进行巢式PCR、普通PCR检测.结果 共收集102份疑似莱姆病患者血清,巢式PCR检测阳性39例,阳性率为38.23%,其中蜱叮咬时间在2个月内的为33例,占84.62%;普通PCR只有1份阳性,阳性率为0.98%,远低于巢式PCR(38.23%).结论 rrf(5S)~rrl(23S)rRNA基因间隔区巢式PCR可用于疑似莱姆病患者血清标本检测,从病原学角度支持莱姆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野战医疗所野外驻训卫生防疫保障能力,保障参训官兵健康水平,确保医疗所驻训演习任务的圆满完成。方法在训练演习中对医疗所实施全方位卫生防疫保障,并及时总结野外驻训卫生防疫保障基本经验。结果针对本次野外驻训卫生防疫保障特点,总结出8点主要做法:(1)做好驻训地域卫生流行病学侦察,制订日常卫生防疫方案和重大疫情处置方案;(2)周密计划,充分准备,落实好各种防病药材和卫生装备;(3)综合治理,完善设施,做好健康教育工作;(4)做好卫生防病技术指导,及时掌握疫情,采取有效防范措施;(5)加强饮食、饮水管理,大力开展灭鼠、防蝇工作,预防传染病发生流行;(6)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检查监督力度,确保制度落实到位;(7)抓好门诊、巡诊工作,搞好卫生保障;(8)认真做好心理疏导、咨询工作。结论总结出的各项做法经驻训实践检验具有较好的效果,可给相关部队野外驻训中的卫生防疫保障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三种蜱媒传染病在媒介蜱和鼠类中复合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了解中国部分地区埃立克体病和其他蜱媒传染病病原体的复合感染情况。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北京市的蜱和鼠类标本粒细胞埃立克体、莱姆病螺旋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感染进行检测,对福建省的蜱和鼠脾脏标本中查菲埃立克体、斑点热立克次体及莱姆病螺旋体的感染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内蒙古采集的全沟硬蜱408只,人粒细胞埃立克体感染率68%,莱姆病螺旋体感染率7.8%,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感染率45.6%,其中粒细胞埃立克体与莱姆病螺旋体复合感染标本5份(5/408),粒细胞埃立克体与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复合感染标本1份(1/408)。黑龙江采集的46只全沟硬蜱中人粒细胞埃立克体感染率6.5%,莱姆病螺旋体感染率10.8%,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感染率34.8%,其中粒细胞埃立克体与莱姆病螺旋体复合感染标本1份(1/46)。北京市采集的蜱类标本922只,有2只检测到莱姆病螺旋体的DNA片段。福建省宁化地区采集的优势蜱种越原血蜱283组(659只)中,查菲埃立克体最小阳性率为3.8%(25组阳性),38份野鼠脾脏的阳性率为564%(21只阳性),检测出有2只(2/659)蜱同时感染了粒细胞埃立克体和斑点热群立克次体,野鼠的脾脏标本中,也发现有一只同时感染了查菲埃立克体和斑点热立克次体。结论 人粒细胞埃立克体和莱姆病螺旋体复合感染以及查菲埃立克体和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复合感染可能在特定地区发生;其地区的蜱类、鼠类存在着极低的复合感染。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6月,某野战卫生营按照年度军事训练要求,担任大型野外军事演习的卫勤保障任务,在河北沿海地区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野外驻训。驻训期间,我们组建了营区卫生所,并组织对周边演习部队进行每日巡诊,确保了官兵身心健康,保证了部队遂行任务的能力。总结驻训期间部队常见病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 (1)对象:参加夏季沿海野外驻训的官兵共840人,其中男性758人,女性82人,年龄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莱姆病自然疫源地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了解陕西省莱姆病自然疫源地。方法人群莱姆病螺旋体血清抗体检查,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莱姆病患者,采用个案调查;蜱样,采用拖旗法采集;莱姆病螺旋体检测,采用巢式PCR法;莱姆病螺旋体基因分型,采用RFLP法。结果通过血清流行病学调查,陕西省富县张家湾镇、南郑县碑坝、陇县八渡镇3个农林地区人群莱姆病螺旋体自然感染率分别为8.33%(6/113)、8.88%(3/36)和7.51%(4/45)(P0.05),发现莱姆病患者14例,蜱类以嗜群血蜱和达吉克斯坦革蜱为优势种,检测蜱样1 116只。检测出阳性138只,总阳性率为12.35%。物种的阳性率分别为嗜群血蜱30.06%(107/356),达吉克斯坦革蜱3.88%(29/747),日本血蜱15.38%(2/13);检测出阳性蜱样138只,其中嗜群血蜱107只,84只为伽氏疏螺旋体基因型,23只为阿弗西尼疏螺旋体基因型;达吉克斯坦革蜱29只,24只为伽氏疏螺旋体基因型,5只为阿弗西尼疏螺旋体基因型;日本血蜱2只,均为伽氏疏螺旋体基因型。结论研究提示陕西省富县张家湾镇、南郑县碑坝、陇县八渡镇3个农林地区存在莱姆病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13.
某野外驻训部队官兵变应性鼻炎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某野外驻训部队官兵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情况。方法依据患者的主诉、临床症状和专科医师的体格检查确诊病例。依据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结果甲部队累计发生变应性鼻炎患者141人,总发病率7.05%,乙部队累计发生变应性鼻炎患者65人,总发病率7.93%。两部队总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不具聚集性。结论官兵变应性鼻炎的发生可能与野外驻训地点的过敏源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使部队在驻训期间不发病或少发病。提高官兵健康水平,保障部队演习任务的顺利完成。方法:随同部队一起参加野外训练,边保障,边体验,总结野外驻训卫生保障基本经验。结果:针对野外驻训的特点,提出了必须做好的六个方面的工作;(1)做好卫生流行病学侦察;(2)做好卫生防病技术指导;(3)及时掌握疫情,采取有效防范措施;(4)做好健康教育工作;(5)落实好防病药材和卫生装备;(6)遵守各项卫生制度。结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进一步明确北京林区是否存在莱姆病的自然疫源地及其分布,方法基于莱姆病螺旋体外膜蛋白A基因建立半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PCR)方法,对从北京6个林区采集的蜱和鼠进行检测和基因分型,选择阳性标准本进行克隆和序列测定,与已知序进行同源性比较,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莱姆病螺旋体IgG抗体,从长角血蜱中分离莱姆病螺旋体。结果:从门头沟区东灵山采集的标本中检测到莱姆病螺旋体DNA片段,3只游离全沟硬蜱1只检测阳性,57只寄全沟硬蜱若蜱中1只检测阳性;119只野鼠中9只检测阳性,其中8只,B.garinii阳性,1只B.afzelii阳性。50份野鼠血清有5份莱姆病螺旋体IgG抗体阳性,采集采的160只长角血蜱(20只/组)。未分离到莱姆病螺旋体菌株。结论:北京门头沟区东灵山可能存在莱姆病的自然疫源地,包括两个基因型,全沟硬蜱可能是莱姆病的传播媒体,野鼠可能是贮存宿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中国6省蜱中莱姆病螺旋体携带情况.方法 在6省各选取2个采样点捕蜱,采用病原分离培养和巢式PCR方法对蜱进行莱姆病螺旋体检测,通过基因测序确定分型.结果 6省共采集到2200余只蜱,约1000只蜱用于病原分离培养,从吉林省长白县全沟硬蜱标本中分离到13株螺旋体,从贵州省道真粒形硬蜱标本中分离到9株螺旋体.1255只蜱用于PCR检测,从6省的蜱标本中检测到莱姆病螺旋体特异片段,其中吉林省(长白县27.08%、通化县20.41%)、青海省(互助县25.06%、黄南县21.11%)和贵州省(道真县25.63%)蜱中莱姆病螺旋体阳性率较高,山西省(垣曲县4.72%、交城县3.64%)蜱中莱姆病螺旋体阳性率较低.通过序列同源性分析确定吉林、青海、甘肃和山西省蜱中莱姆病螺旋体基因型均为Borrelia garinii.贵州、湖南省的基因型均为Borrelia valaisiana.结论 6省蜱中均带有莱姆病螺旋体,且带菌率有差异;山西省蜱中存在Borrelia ganmi型莱姆病螺旋体,湖南省蜱中存在Borrelia valaisiana型莱姆病螺旋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青海省部分地区蜱及野鼠体内莱姆病螺旋体感染及其基因分型情况。方法 采用布旗法采集蜱标本,采用夹夜法捕捉野鼠。经种类鉴定后,提取病原体DNA,应用巢式PCR扩增鼠中莱姆病螺旋体5S-23S rRNA间隔区片段,对阳性产物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结果 检测3个区县3个蜱种共计618只蜱标本,其中共有3个蜱种97只标本检测阳性,总阳性率为15.69%。不同蜱种阳性率存在差别(χ~2=9.68,P0.01),其中以青海血蜱阳性率为最高,达到21.66%(47/217)。检测2个鼠种121只野鼠,其中12只检测阳性,总阳性率为9.91%,不同鼠种阳性率存在差别(χ~2=4.64,P0.05),以黄胸鼠的阳性率为最高,达到17.39%(8/46)。基因分型分析结果显示蜱及野鼠标本中莱姆病螺旋体为B.garinii及B.afzelii基因型,其中B.garinii基因型占76.47%。结论 青海省部分地区媒介及宿主动物体内存在莱姆病螺旋体,并至少有B.garinii及B.afzelii两种基因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厦门地区莱姆病感染及其蜱类生物媒介的感染情况。方法以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检测人群血清莱姆病IgG抗体,以PCR法检测蜱类可能携带的病原体DNA片段。结果检测239份人血清,IgG抗体阳性5份,阳性率为2.09%,检测蜱媒499只均为阴性。结论厦门地区人群血清中检测出莱姆病螺旋体抗体,证实厦门地区存在莱姆病感染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西北地区存在的及可能存在的蜱媒疾病。方法采用布旗法收集地区内的蜱标本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收集当地居民的血清标本,运用血清学方法检测莱姆病、Q热、土拉菌病及无形体病等相关疾病的抗体;收集西北地区内所有相关蜱媒疾病的发病资料,分类整理。结果文献调研显示,西北地区已报道的蜱媒疾病共有7种。在西北地区内共采集蜱标本2 460只,分属11个蜱种;其中304只蜱标本检测发现莱姆病螺旋体、207只感染无形体,75只感染土拉弗菌,200只感染Q热立克次体。除无形体外,其他3种病原体在4个调查点内均存在。采集当地人群血清725份,其中185份血清存在目标抗体,进一步证实调查疾病的存在。结论首次对西北地区内蜱媒疾病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证实多种蜱媒疾病的存在,对西北地区蜱媒疾病的预防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部队跨地区机动野外驻训演习卫勤保障的特点.更好地为提高部队战斗力和保障部队官兵身心健康服务。方法通过侦查、分析、统计、研究,对野外驻训的卫勤保障工作进行系统的回顾性总结。结果总结出部队野外驻训卫勤保障的7点做法:(1)实地考察,做到心中有数;(2)加强领导,做到分工明确;(3)注重宣传,做到人人受教;(4)深入班排,做到用心聆听;(5)加强制度,做到事事有据;(6)熟悉周边,做到后送通畅;(7)搞好统计,做到事事有心。通过这些做法,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部队野外驻训中无一例伤病员后送,无群体性疫情事件发生。官兵满意度较高,圆满完成了部队野外驻训卫勤保障任务。结论采取的野外驻训卫勤保障的做法是有效的.对巩固和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