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从日本建筑节能政策发展出发,详细介绍了日本零能耗建筑的定义、发展目标,分析总结了既有建筑的零能耗发展现状。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日本建筑节能政策的发展以及零能耗政策的建立,从日本建筑能源消费入手,介绍了日本现有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的能耗消费特点和能耗水平。详细解读了日本经济产业省和暖通空调协会对日本零能耗公共建筑定性和定量定义,同时阐述了零能耗住宅的定义,在此之后介绍了日本零能耗办公建筑和零能耗住宅发展目标,文章最后总结了既有公共建筑迈向零能耗的技术措施。日本零能耗建筑从定义、目标和发展思路十分细致,为我国零能耗建筑的发展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有意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经过30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建筑节能工作的下一步发展路线和目标尚不清晰。从世界范围看,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的概念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首先对近零能耗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其次提出适宜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3.
基于已有的认识,从概念与内涵出发,分析了建筑能效和能耗的差别与联系,指出两者分别适用于设计阶段和运行阶段的评价,在进行节能评价时应重视运行和使用方式的影响。通过中外建筑能耗现状对比,指出由于能源和环境约束,我国未来建筑节能路径与发达国家不同。从能耗和能效的角度展望了未来建筑节能的路线。  相似文献   

4.
不断提高建筑能效,最终迈向零能耗是建筑节能的最终目标。近零能耗建筑由于现阶段可实现、技术经济合理,是各国中短期内主要发展目标,其定义和指标体系是标准体系的核心。定义和指标体系的确定涉及能耗范围、物理边界、指标的数值等内容,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美国、日本、欧盟以及我国的定义和指标体系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5.
近零能耗建筑的研究是我国建筑节能低碳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外百叶遮阳是提高近零能耗建筑能效的有效措施之一,外百叶遮阳应用于近零能耗建筑的节能采光耦合作用值得深入研究和讨论。因此,该研究通过EnergyPlus能耗模拟与Daysim采光模拟,分析并量化了我国不同气候区百叶倾角下近零能耗建筑外百叶遮阳的节能采光耦合特性,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不同气候区近零能耗建筑外百叶遮阳综合节能(电)潜力最大的百叶倾角推荐表,填补现有建筑节能标准的空白,并为外百叶遮阳在我国不同气候区近零能耗建筑中的应用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零能耗建筑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上多个发达国家先后提出了"近零能耗建筑"及类似定义并开展技术研究,近期各主要发达国家在政府指令、技术发展目标等文件中对"近零能耗建筑"发展做出中长期规划,并完成建造了大量示范工程。随着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科技含量逐步提升,我国也开展了大量近零能耗建筑的研究与示范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7.
正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的国家标准《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编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日前在北京召开。与会编委对业内普遍关心的"低能耗建筑"、"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净零能耗建筑"等相关概念进行了交流,对主要发达国家建筑物迈向近零能耗的技术路线进行了比较,对相关概念和技术体系是否适用于我国建筑节能未来发展进行了探讨。编制组就编制大纲、主要技术难点、需要调查研究的主要专题开展讨论,明确了编  相似文献   

8.
回顾了零能耗建筑的发展历程,在分析零能耗建筑内涵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零能耗建筑的定义、发展目标,分析总结了既有建筑的零能耗发展现状,介绍了近零能耗建筑的应用实践中对建筑设计及各项节能技术的运用,阐述了建筑设计中应更深层次思考并融入各项先进节能技术,使建筑不仅是耗能,更可以节能,创能。  相似文献   

9.
零能耗建筑的出现与建筑节能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密切相关,中国的零能耗建筑刚刚兴起.文章在梳理了全球及我国零能耗建筑的发展过程后,重点介绍了我国内外零能耗建筑的典型案例,如我国的广州珠江城大厦和天津生态城的万通新新家园会所.  相似文献   

10.
零能耗建筑(NZEB)是解决建筑领域节能、环保及碳减排的综合方案之一。有鉴于零能耗建筑的快速发展,本文针对零能耗建筑的定义展开辨析,通过文献调研,回顾了零能耗建筑的既有定义和包含的要素,探讨了定义中的衡算指标,对常规定义中的时间、空间两研究尺度进行了讨论,也涉及定义随尺度变化所需做得调整,并对定义的文字、公式、矩阵和图形四种表达形式进行了总结。最后,围绕全生命周期方法(LCA),对现阶段零能耗建筑的LCA定义进行了介绍。零能耗建筑定义的明确,可使零能耗概念下的技术边界得到梳理,为其设计、优化、评价等后续工作建立合理的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1.
走向零能耗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世界领先的欧洲建筑节能技术――零能耗建筑的定义、特点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2019年11月27-28日,第六届全国近零能耗建筑大会在中原福地--郑州成功举办。此次会议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分会、中国建筑学会零能耗建筑学术委员会联合主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倪江波一级巡视员在致辞中指出,《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的颁布和实施是国际上首次通过国家标准形式对零能耗建筑相关定义进行明确规定,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技术体系,是提升中国建筑能效的解决方案,《标准》的实施将对推动建筑节能降耗、提升建筑室内环境水平、调整建筑能源消费结构、促进建筑节能产业转型升级起到重要作用,行业人应放眼未来,加强近零能耗建筑推广顶层设计,促进行业支持政策的出台实施。大会"顶层视野"主论坛中,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张瑛副巡视员做了《提升建筑品质、助推美好生活》报告,介绍了河南省超低能耗建筑的工作推进情况、目前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计划。会后,应《建筑节能》杂志社邀请,张瑛女士针对近年来河南省建筑节能工作的发展情况撰文,向期刊读者进一步解读推动建筑节能工作目标的"中原模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我国的建筑节能标准战略路线,提出了我国超低能耗建筑的定义及超低能耗建筑的推进路线。我国超低能耗建筑可以定义为,新建建筑采暖供冷能耗比按照节能标准建造的建筑节能50%以上的建筑,通过分析发现,我国的超低能耗建筑标准可以按照既有建筑节能路线进行推进。  相似文献   

14.
我国建筑节能经历了三个指标阶段,目前已有的城市开始执行75%的节能指标,各种节能技术支撑着建筑物逐步的降低能耗,近些年发展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引领着建筑节能,近零能耗建筑是建筑节能的发展目标。提高围护结构保温效果,提高总的能源利用效率,可再生能源的应用,被动式建筑技术是达到近零能耗建筑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5.
试论建筑节能的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惟定 《建筑科学》2007,23(2):15-21
目前在对我国建筑节能现状的分析中有一些模糊概念,本文论述了区分“能耗”与“负荷”的不同概念。指出在我国目前的经济水平下,建筑能耗低于发达国家,不能高估我国的建筑能耗。而建筑节能的目的,是在一个很低的起点上,控制建筑能耗的增长速度,为居住者提供更高效率的工作环境和更舒适更健康的居住环境。此外,本文还指出在建筑节能中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为更好地掌握我国严寒地区建筑空调系统节能潜力,以沈阳地区某近零能耗建筑为研究对象进行能耗研究分析。该近零能耗建筑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了绿色建筑与被动式建筑双重设计理念,综合应用了相变蓄能、排风热回收、地道风、Low-e玻璃、外墙保温等诸多建筑节能技术。运用DeST软件建立物理模型,对建筑空调系统冷、热负荷进行模拟,研究空调系统负荷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并与同类型常规建筑能耗进行对比分析。近零能耗建筑冬季采暖负荷比常规建筑节能73.7%,全年综合节能率达到55.2%,仅空调系统一项就有巨大的节能潜力。  相似文献   

17.
张勇  王菲  吕中杰 《山西建筑》2011,37(20):206-208
针对当前国内外建筑节能减排局势,介绍了建筑"零耗能"的理念,具体阐述了实现建筑物零能耗所采用的各种技术手段,包括太阳能、超保温砌体结构、绿色屋面等,并对建筑零能耗理念在我国的实际应用作了简要说明,以期指导建筑节能工作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8.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节约化石能源利用,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共识,绿色建筑、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已成为必然趋势。然而,建筑与城市领域的能耗和碳排放的占比仍然高居不下。建筑节能、净零能耗建筑甚至产能建筑的新技术在不断涌现和升级,如何将这些技术尽快在建设领域推广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总结经验,以完善适应各类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下的建筑和城市建设的绿色技术?通过梳理绿色建筑领域建筑节能最新技术发展,分析目前绿色技术推广过程中的阻力和瓶颈,提出绿色技术的未来目标和愿景,以及建设净零能耗建筑的作用和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净零能耗建筑和城区的实施路径和技术路线图。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节能指标的内涵及发展过程,提出了被动式建筑概念,从节能标准的颁布、总体设计规划、外围护结构的保温、余能的收集等方面,阐述了建筑节能的相关措施,进而提出了"近零能耗"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20.
康一亭  徐伟  何凌昊  戎贤  刘瑞捷  于震  李晗 《建筑科学》2021,37(10):179-185
对于国内大部分获得LEED认证的建筑而言,在节能方面仍然有很大的潜力待挖掘.为了进一步推动建筑节能,美国USGBC在LEED评价体系基础上发布了"零能耗"LEED Zero Energy评价体系,该体系要求建筑达到零能耗的建筑目标,但并未明确给出建筑如何实现"零能耗"的详细实施路径.近些年我国通过科学理论研究及大量示范项目的实践,发布了GB/T 51350-2019《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该标准从被动式技术、主动式技术及可再生能源全面制定了建筑全过程实现"零能耗"建筑的技术实施路径.本文从技术措施、评价方式、用能边界等多角度对比了 LEED评价体系及GB/T51350-2019《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的异同.以寒冷地区获得LEED认证的办公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DeST能耗模拟,应用被动式、主动式及可再生能源等技术手段对案例建筑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近零能耗关键技术措施将大幅提高建筑本体节能率,有助于LEED认证建筑实现LEED Zero Energy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