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制药工程专业是一门与药学、生物技术、化学合成和工程学等专业交叉的学科。围绕药物研发、生产和质量检测开设课程,各课程之间存在紧密的序贯关联性。海南大学海洋学院制药工程系打破各实验课程各自为营的实验教学模式,在冬季小学期开设制药工程专业开放创新性综合实验课程,以加强学生对制药工程专业的系统性认识,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论《护理美学》课程在护理专业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护理专业学生素质的培养是现代许多护理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问题。我校自 1 996年开始试行在护理专业开设《护理美学》课程。通过几年的实践 ,我们提出 :《护理美学》课程不仅能激发学生热爱护理专业 ,增加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成绩 ,而且能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在护理专业中开设《护理美学》课程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陈果  舒勤  胡俊琳 《护理研究》2010,24(9):2289-2291
[目的]分析护理本科生参与《护理科研》第二课堂活动的行为特点,探讨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77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无志同道合的同学参与""兴趣""其他学习的压力""对今后工作的有益程度""课余时间的多少"等是影响学生是否参与《护理科研》第二课堂活动的主要因素;性格不影响学生参与《护理科研》第二课堂活动的行为决定,而态度、团队和学习策略对学生是否参与《护理科研》第二课堂活动起重要作用。[结论]教师应深入分析不同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制订针对性的学习策略,发挥教师在《护理科研》第二课堂活动中的组织、引导和推进作用,通过多种方式提升护理本科生的科研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李玲  沈翠珍  沈勤 《护理研究》2010,24(6):1578-1580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业成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尝试在护理专业《成人护理学》和《健康评估》课程中进行学习策略教学干预,比较干预前后学生学习策略得分情况扣理论考试成绩,发现此方法可明显提高学生学习策略水平和《成人护理学》考试的成绩,有助于学生在专科护理及日后的学习工作中应用学习策略方法,有利于指导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5.
目的开设《护理伦理学》课程,全面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品学兼优、高素质的应用型护理工作者。方法利用院校联合办学模式,强化教师队伍,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结果通过问卷调查,98.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护理伦理学》课程;93.9%的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增加了对护理专业的学习兴趣,普遍提高了学习成绩。结论该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学生将护理伦理理论真正内化为自身行为,全面提升了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开设《护理伦理学》课程,全面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品学兼优、高素质的应用型护理工作者.方法 利用院校联合办学模式,强化教师队伍,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98.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护理伦理学》课程;93.9%的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增加了对护理专业的学习兴趣,普遍提高了学习成绩.结论 该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学生将护理伦理理论真正内化为自身行为,全面提升了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生物技术制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这是由现代生物技术的特点决定的.该学科的迅速发展充分体现了现代生物技术在制药领域的潜在应用前景[1].生物医药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为适应培养制药产业复合型研发人才的需求,我们参照国内其他院校的生物技术制药实验课程设置及经验[2-5],在为药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理论课的同时进行了一定学时的实验教学,包括动物细胞工程制药、基因工程制药、抗体工程制药涉及的基本实验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效果.本文重点阐述了我们在抗体工程制药实验教学中在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与动手能力、结合多媒体教学等方面的体会,为进一步完善生物技术制药实验教学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开设《护理伦理学》课程对护理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开设《护理伦理学》课程,全面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品学兼优、高素质的应用型护理工作者。方法利用院校联合办学模式,强化教师队伍,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结果通过问卷调查,98.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护理伦理学》课程;93.9%的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增加了对护理专业的学习兴趣,普遍提高了学习成绩。结论该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学生将护理伦理理论真正内化为自身行为,全面提升了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和延伸,其作用是第一课堂不可替代的。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学习《关怀与照护》课程后,学生的关怀知识、态度、行为情况,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使《关怀与照护》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方法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方法:在《关怀与照护》课程结束后1周,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本学期参加本门课程学习的105名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学生关怀知识、关怀态度、关怀行为得分较高;男女学生、不同年级学生、不同民族学生、是否独生子女学生在关怀知识总分、态度总分和行为总分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学专业和非护理专业学生在态度维度、知识总分的评分无明显差异,在总分、行为总分方面,护理学专业的评分低于非护理专业;学生知识总分、态度总分、行为总分、总分之间存在着相关性。结论:开设《关怀与照护》课程对本科生树立关怀意识、培养关怀态度和践行关怀行为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护理学基础》是一门护理基础课程,对于护理专业学生而言,在课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实用性很强,对于临床护理工作有非凡的指导意义。针对现实的教学条件、教学现状及教学效果,通过改革实训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显得非常必要。本文通过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护理学基础》实训课改革的探讨,以达到实现提高护理实训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强、发展全面的高质量护理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在护理学专业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实验教学加强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培养了学生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能的能力。在《护理学基础》的实验教学中,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实验考核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实践证明,此次教学改革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护理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有助于护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健康评估》是一门桥梁课程,对于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业基础和岗位能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课程标准是教师授课、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为降低教与学的难度,强化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对《健康评估》课程标准进行研究,探寻适合护理专业中高职贯通教育的课程标准,并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牛耿  李晓惠 《现代护理》2006,12(17):1655-1657
目的评价《护理学基础》课程改革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训练的效果。方法采用多元评价法,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采取学生自评、任课教师评价及实验室教师评价,对65名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效果调查,其中实验班32人,对照班33人。结果实验班护生认为通过《护理学基础》课程的学习,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认可的程度与对照班相比在学习目标定向能力提高、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查阅和利用资源能力提高3个方面统计学有差异(χ2=5.298,P<0.05;χ2=11.00,P<0.01;χ2=13.010,P<0.01)。实验班3种形式的学生自我能力评价中学生和任课教师评分统计学无差异(P>0.05);实验室教师评分统计学有差异(P<0.01)。结论在《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进行自主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切实可行,符合高职教育理念。学生的自主能力的提高,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整个教学体系的支持和配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护理学基础第二课堂活动的应用方法及对提高护理本科生核心胜任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作用.方法 以学习理论基础为指导,设计第二课堂活动方案,在2008级护理本科生中实施.结果 参与人数最多的活动是病例收集、技能比赛、课件比赛.参与的学生认为该活动使基本知识和技能得到了巩固和提高,提高了信息获得能力和学习兴趣.同时,也提出了缺乏教师指导、没有时间、信息资源缺乏、活动难度过大等问题.结论 护理学基础第二课堂活动有助于巩固学生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培养职业核心胜任力.应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第二课堂活动的设计.  相似文献   

16.
《临床检验仪器与技术》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该课程是仪器分析与医学检验技术的交叉学科,是联系基础医学、工程学与医学检验技术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也是医学检验技术其他主干课程的基础课程。根据南京医科大学"系科合一"的特点,该课程授课老师由各检验医学亚专业和临床工程学专业的教师进行授课。该课程已经开展多年,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选择2012~2014级医学检验技术本科专业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其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授课教师安排是否合理及授课学时安排是否合理等。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该课程兴趣一般;《医用物理学》、《医用电子学》和《分析化学》这几门基础课程的开展对学好该课程至关重要;77.5%学生认为目前授课模式可很好地发挥本课程与检验其他主干课程的紧密联系程度,不需要调整;在对目前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是否合适进行调查,52.11%的学生认为比例合适,不需要调整。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医学教育如何将人文精神内化于心,为医疗实践提供思路和方向。方法以《惠世医学人文素养》课程为载体,将心理营养教育融入人文教育,整体化教学整合人文和医学;应用Kirkpatrick模型从反应、学习、行为和结果等4个层次分析课程的教学效果。结果学生对课程满意度高;课程学习后学生增强了信息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等,提高了专业认知度,加强了职业认同感,在技能考核中展现了良好的人文关怀精神和优良的职业素质。结论《惠世医学人文素养》课程作为医学人文教育模式创新的有益尝试,有助于提高医学人文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8.
第二课堂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它可以弥补第一课堂教学的局限与不足,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基础文化素质和道德行为习惯。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不断完善第二课堂体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彭小燕  黄文杰  黄宜娥 《护理研究》2010,24(7):1769-1771
[目的]探讨《护理人际沟通》课程的考核方法及其效果。[方法]根据《护理人际沟通》课程的性质和特点,考核采用平时考核、实践环节考核、课程总结相结合,课程教学结束后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268名学生进行《护理人际沟通》课程考核的改革效果调查。[结果]90.7%学生赞成开放性综合考核方法,84.3%学生认为新的考核方法能激发学习兴趣,85.8%学生认为能锻炼沟通交流能力,85.1%学生认为能增强团队协作精神,有助于发挥团队的创造力。[结论]《护理人际沟通》课程考核采用平时考核、实践环节考核、课程总结相结合方法,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培养新型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医患纠纷的不断增多,护理人文素质的薄弱已日益显现.护理专业《病理学》课程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发掘和利用好潜在人文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获得人文知识的补充,可以较好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