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出一种新型的钢筋混凝土部分叠合板,厚度为100mm,预制底板形式采用局部部分预制和局部全预制板厚的组合方式,且在全预制板厚中考虑预埋孔洞措施。新型钢筋混凝土部分叠合板与全截面整体式叠合板相比,能减少构件自重,施工工艺较简单,节省施工材料,提高劳动工效,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工程建造成本。  相似文献   

2.
PC构件现场吊装和连接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最关键的施工工序。以某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项目为依托,基于其预制率高、预制构件类型多的特点,针对框架柱、叠合梁、叠合板等多种PC构件,对其现场检验、吊装技术以及套筒灌浆连接、后浇混凝土连接等节点连接技术进行研究,有效控制PC构件现场施工质量,为类似高预制率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叠合楼板是在预制薄板上现浇一层混凝土而形成的一种装配整体式楼板结构。它具有一般预制板所不能起到的连续板作用,整体性好,施工安装方便。预制薄板代替模板,板底平整,可减少现场浇捣混凝土工作量和装修工程湿作业,加快施工进度。特别适用于对整体性和防火要求高、有抗震要求的高层建筑和大开间房屋的楼板。叠合楼板在法国、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预制板、梁的现场施工效率,提出了带外伸齿条的预制板。开展了4个预制装配再生块体混凝土板-梁试件和2个整浇再生块体混凝土板-梁试件的受弯试验,考察了制作方式、板厚及外伸齿条数量对板-梁连接负弯矩区受弯行为的影响,并在某办公楼建筑中对该板-梁连接技术进行了试点应用。试验结果及工程实践表明:预制装配板-梁试件的最大裂缝出现位置与整浇板-梁试件不同;预制装配板-梁试件的极限荷载要高于整浇板-梁试件,但板端外伸齿条数量对极限荷载影响很小;相比于整浇板-梁试件,板厚增加对预制装配板-梁试件极限荷载的提高幅度偏小;与传统预制板、梁的现场拼装相比,带外伸齿条的预制板与预制梁拼装时无需板下临时支撑,可提高施工效率,节省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5.
桁架钢筋叠合板是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常用预制混凝土构件,在施工安装过程中会产生一些质量问题,对桁架钢筋叠合板施工安装的整体式接缝混凝土质量,钢筋保护层厚度质量,钢筋碰撞问题研究,提出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措施,减少质量常见问题,确保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叠合板施工质量是装配式建筑工程楼板质量控制的要点和难点。通过对某公司办公综合楼工程施工的现场跟踪记录,详细分析了叠合板安装定位的施工过程,包括安装要求、工艺流程、操作要点、质量控制标准和措施等,尤其着重分析了预制梁、板接触面不平整采取的施工措施,总结了将预制板与预制梁接触的梁面粗糙面打磨平整,采用聚乙烯棒填充预制梁、板接触面及预制板拼接缝,采用水泥砂浆抹成倒角等保证和提升施工质量的施工技术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7.
装配式建造技术是我国建筑产业数字化和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装配式建筑项目中,主要的装配式构件包括预制叠合板、预制楼梯和预制叠合梁等。由于预制叠合板生产过程中存在钢筋桁架高度控制不到位的情况,导致叠合楼板施工完成后的板厚超过设计值。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装配式建筑叠合板压筋法控制钢筋桁架高度的施工技术,该技术能够有效防止钢筋桁架因混凝土而上浮,避免因叠合板钢筋桁架高度超高而出现工程质量问题,降低装配式建筑的质量风险。  相似文献   

8.
装配式建筑楼盖中,叠合板预制率低下,全预制板方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案,但装配部位的整体性问题限制了全预制板方案的推广.为解决这一问题,通过综合考虑施工顺序和节点钢筋避让,对全预制板的连接结构点做法进行研究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全预制板拼接处平面内抗剪承载力、结构整体指标均能满足计算和规范要求.相比叠合板,全预制板可减少支撑,提高吊装效率,并有较薄的板厚,可减轻结构自重,在造价上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9.
《砖瓦》2017,(5)
随着装配式建筑的不断发展,预制混凝土构件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其中预制混凝土叠合板作为目前最常用的预制混凝土构件之一,对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的研究越来越多。通过对预制混凝土叠合板挠度的研究,表明合理的生产工艺,不仅能够满足产品的力学性能要求,还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最终找到了最优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0.
带桁架钢筋的预制叠合板采用底筋外伸,在设计上可实现直接搭接传力,但在工厂生产和现场装配施工时存在较多弊端,直接导致带有外伸钢筋的叠合板生产和装配效率低。取消叠合板外伸底筋、采用四面不出筋的预制叠合板是实现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化、生产自动化、流水作业机械化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提高装配式结构施工现场高效建造的重要途径。以工程案例中不出筋叠合板实际应用为基础,主要探讨叠合板不出筋的设计、生产、施工技术,在考虑工厂生产难度和施工现场装配难度下,实现对叠合板不出筋技术推广应用,提高生产和施工装配效率,同样也符合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4块170 mm厚预应力混凝土空心叠合板进行结构性能试验,得出该类构件结构性能的相关结论,并对该类构件结构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作底板的装配整体式叠合楼盖的工程应用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采用混凝土叠合板可在保证结构受力性能的同时,有效地提高结构的装配率。受限于板的整体厚度和相关规范中对现浇层厚度的要求,预制层的厚度通常不能满足刚度需求。国内常采用在预制板中布置桁架钢筋的方法提高预制板刚度。然而目前却没有规范给出桁架钢筋预制板刚度的计算方法,此外,我国应用的桁架钢筋板厚度较薄,尺寸较小,刚度提升效果十分有限,采用桁架钢筋提升板的刚度可能并不经济。为此,通过跨中两点弯曲试验研究桁架钢筋对预制板受力性能的影响,并基于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提出了预制板刚度计算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桁架钢筋对预制板刚度的提升有限,60 mm厚桁架钢筋板的刚度可能无法满足施工要求;桁架钢筋对混凝土板有效受压面积的削弱将导致混凝土板受弯承载力明显降低,上弦钢筋的屈曲将导致预制板达到极限状态后承载力迅速下降。基于试验结果的参数分析显示,取消桁架钢筋,适当增加预制板厚度,不仅能有效提升预制板的刚度和承载力,还能降低楼板钢筋用量达26%左右。  相似文献   

13.
采用混凝土叠合板可在保证结构受力性能的同时,有效地提高结构的装配率。受限于板的整体厚度和相关规范中对现浇层厚度的要求,预制层的厚度通常不能满足刚度需求。国内常采用在预制板中布置桁架钢筋的方法提高预制板刚度。然而目前却没有规范给出桁架钢筋预制板刚度的计算方法,此外,我国应用的桁架钢筋板厚度较薄,尺寸较小,刚度提升效果十分有限,采用桁架钢筋提升板的刚度可能并不经济。为此,通过跨中两点弯曲试验研究桁架钢筋对预制板受力性能的影响,并基于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提出了预制板刚度计算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桁架钢筋对预制板刚度的提升有限,60 mm厚桁架钢筋板的刚度可能无法满足施工要求;桁架钢筋对混凝土板有效受压面积的削弱将导致混凝土板受弯承载力明显降低,上弦钢筋的屈曲将导致预制板达到极限状态后承载力迅速下降。基于试验结果的参数分析显示,取消桁架钢筋,适当增加预制板厚度,不仅能有效提升预制板的刚度和承载力,还能降低楼板钢筋用量达26%左右。  相似文献   

14.
张铁山  刘洋  于海涛  郭雄伟  张文广 《建筑施工》2021,43(10):2063-2064,2067
为控制叠合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板厚,通过对比传统施工采用的人工插扦法、后置板厚控制器法等的效果,研究控制板厚的要点,并研发了一种新型的板厚控制器,可减少浇筑完成后,因板厚偏薄造成的打凿重新浇筑及板厚偏厚产生的刨地坪的费用.新方法为在叠合板生产时放入一定数量的板厚控制器,与预制板作为整体运往现场进行施工.实践证明,新型板厚控制器的应用提高了板厚的合格率,确保了施工质量,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可为同类型工程提供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5.
某工程位于城市郊区,总建筑面积66643.7m~2,包括4栋高层住宅,底层商业及周边地下车库,物业配套用房等。其中9#、13#楼为高层装配式住宅,预制构件主要包含预制外墙、预制叠合板、预制阳台及预制楼梯,单体工程预制率为52%。装配式结构施工类似"堆积木",构件间的有效连接处理是重中之重。以预制叠合板为例,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后浇混凝土观感及与预制叠合板交界处施工质量尤为重要。结合工程实际特点,该工程预制叠合板施工时采用了一种新型施工技术,能显著降低叠合板后浇带错台率,提高施工质量,减少二次剔凿人工及时间成本。本文对该工程采用的预制叠合板施工技术进行归纳总结,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预制带肋底板叠合楼板是一种新型的装配整体式楼板。某高层公寓楼主要楼板采用了预制带肋底板叠合板,在施工中发现了预制带肋底板尺寸误差较大、临时支撑较多、管线敷设及开洞不方便等问题。经分析后指出,预制带肋底板叠合板应按照预制构件的方式进行设计和施工,严格控制预制带肋底板制作和施工的尺寸误差,构件制作和设计、施工密切配合。最后分析了预制带肋底板叠合板的工期和造价,结果表明,与现浇板相比,预制带肋底板叠合板可节省工期15%,其造价约为现浇板的35%。  相似文献   

17.
在建筑工程中,叠合板施工工艺得到了大量的应用。而如何降低预制板构件安装的难度、如何提高预制板构件安装的质量等,则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技术一举解决了叠合板施工的诸多难题,为后续叠合板施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装配式建筑底部加强区保温一体化叠合外墙系统主要包括在构件厂内使用"正打工艺"预制而成的PCF板,以及在现场使用干湿操作相结合的施工方式。PCF板由外叶板和保温板组成,外叶板是用钢筋网+混凝土+预埋件浇筑而成;保温板一般采用XPS或EPS保温板。  相似文献   

19.
在建筑工程中,叠合板施工工艺得到了大量的应用。而如何降低预制板构件安装的难度、如何提高预制板构件安装的质量等,则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技术一举解决了叠合板施工的诸多难题,为后续叠合板施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为推动建筑工业化,某学校建筑创新的使用了一种大跨度免支撑施工的装配式组合钢桁架混凝土叠合板,该叠合板通过在板的受力方向加设角钢,做成半预制板后,在施工现场进行现浇混凝土成为楼板,既能够满足叠合板在现场施工的承载力要求,也可以实现大跨度免支撑施工,大幅度减小整楼自重,大幅度缩短施工工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