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笏园位于潍坊市,原为缙绅府邸,光绪十一年(1885年)丁善宝购得废宅,营造宅院。汲取南北园林精华,“汰其废厅为池”,堆山叠石,点缀亭榭花木,“以其小而易就之,亦以其小而名之也”,曰十笏园。园以小尺寸小空间取胜,全园整体尺度缩小,漪岚亭面积仅2.3m^2,成为全园尺度核心。十笏园师承郑板桥书画风格,标新立异,简约自然,不求其大但求其精。园内景物命名无不高雅含蓄,匾额楹联皆出于名家之笔,建筑古拙素雅,仿竹斜撑和三折屋面是园中一绝。  相似文献   

2.
十笏园,又名丁家花园,位于山东潍坊市胡家牌坊街,面积2000平方米.地处山东平原的潍坊县在清代是一个商业活动频繁的地方.这里曾经有十六座古园.在清光绪年间建成的十笏园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座,也是仅存的一座.由于潍坊处于南方和北方的交界地.故园林的风格也显出南方和北方两种风格.  相似文献   

3.
针对潍坊市十笏园历史街区的开发再利用进行了探讨,结合其现状,分析了十笏园历史街区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和限制性因素,提出了保护与旅游、商业振兴并举的几项具体措施,以期促进十笏园历史街区的振兴。  相似文献   

4.
刘庭风 《园林》2004,(10):4-5
十笏园,又名丁家花园,位于山东潍坊市胡家牌坊街,面积2000平方米。地处山东平原的潍坊县在清代是一个商业活动频繁的地方。这里曾经有十六座古园。在清光绪年间建成的十笏园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座,也是仅存的一座。由于潍坊处于南方和北方的交界地.故园林的风格也显出南方和北方两种风格。这里的商人、文人既可南下苏杭,也可北上京都。两处各具的优  相似文献   

5.
山东名园潍坊十笏园兼有江南园林的柔媚与北方园林的浑厚,堪称融合南北园林风格的典范。本文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研究十笏园各时期园林时代背景、不同园主人地位与性格特点,初步总结出十笏园的建园历史。并对十笏园的总体布局以及建筑单体也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十笏园是在原有"颓园"基础上修建而成,并对其造园艺术特点再次进行了总结。十笏园的造园手法对于中国园林史以及园林艺术的研究意义非凡,在研究南、北方园林的相互融合以及山东地区私家园林的特色方面,无疑是一处比较有价值的实物例证。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潍坊市十笏园街区位于中心城区的白浪河西侧,其范围包括十笏园、关侯庙和传统民居所组成的核心街区及周边区域。根据用地现状、历史文化资源等现状分析,围绕功能分区及用地布局,规划历史文化游览区及民俗、风雅文化区等六个功能区,突出了以十笏广场为中心、由南入口至北端关侯庙为“一路”等的“一心、一路、三街、五点”独特的规划构思;并把戏台设置为本项目整个街区布局的灵魂。  相似文献   

7.
十笏园     
十笏园座落在潍坊市胡家坊街,原为丁善宝宅园,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以十块笏板命名,意在形容庭园之小巧,其总面积仅2000平方米。园内建有亭台楼榭24处,房屋67间,该园虽系在旧址上改建,受空间的限制,但国内假山、池塘、曲桥、游廊等布置紧凑,是当时城内诸国之冠。十笏园水面约754平方米,池中建水榭名四照亭,与十笏草堂、砚香楼构成轴线,分左右景序列展开。池东岸列湖石假山,蔚秀亭、漪岚亭、落霞亭成犄角之势拱托出四照亭;池北由三孔拱桥连四照亭,接游廊,加深了空间层次变化;池西岸为单面游廊,北可穿漏墙月  相似文献   

8.
十笏园位于潍坊市,建于明代,为清代文人首富丁善宝购得废宅,营造宅院。汲取南北园林精华,"汰其废厅为池",堆山叠石,点缀亭榭花木,"以其小而易就之,亦以其小而名之也",曰十笏园。园以小尺寸小空间取胜,全园整体尺度缩小,园内水木清华、布局新巧。其假山、荷池、楼台、亭榭、客房书斋等高低错落,从对称中寻求高低变化,从玲珑秀丽中求其高雅别致,可谓南北罕见。从大自然山水中选取素材,突破了狭隘的有限空间,通过概括、提炼和艺术加工创造出"虽由人作,宛自天成"的效果,创造了丰富变幻的空间形式,并体现了低碳理念。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7)
十笏园在一方袖珍天地中融北方园林之浑厚与江南园林之玲珑于一体,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园林界的一朵奇葩,被誉为"鲁东明珠"。该文从十笏园建成环境角度出发,由表及里,剖析其当时所处地理位置、商业经济、造园风气、文人氛围、儒家文化、造园技艺的综合历史环境,探索北方古典私家园林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0.
毛宝江  李永基  樊朝金 《山西建筑》2010,36(26):117-118
针对潍坊市十笏园文化街区项目基坑周边环境复杂,对基坑变形要求相对敏感的特点,提出采用“预应力锚杆肋梁+桩锚+旋喷桩止水帷幕”的复合支护结构,最终使基坑周边的变形控制在了设计较小的范围内,为同类工程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1.
潍坊市区深基坑开挖涉及的土层以粉土、粉砂为主,地下水位以上用土钉墙支护是一种成功的方法,但当周边环境对基坑位移和沉降要求严格时,土钉墙仅能控制位移在3‰H之内,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采用造价较高的桩锚支护。文章结合潍坊市十笏园文化街区项目基坑支护工程的实际情况,介绍一种可以替代桩锚支护结构的支护技术,供同行们选择支护方案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铁山园是山东现存园林中建造时间最早的一座,具有重要的学术、历史和艺术价值,但罕见专文论及。本文详细梳理了铁山园的历史沿革:该园始建于明中期,并在嘉庆年间由第73代衍圣公孔庆镕改建,定名为铁山园。该园风格与这两个时期密切相关:第一段时期作为孔府附属花园,其东中西三路的布局、明确的轴线和规整的风格,都体现了王府的规制;第二段时期受到孔庆镕个人风格的影响,他雅擅诗文,兼工书画,常在园中以文会友,从而使园中的假山、水池表现出浓郁的文人色彩。  相似文献   

13.
刘大卫  汤永强  张宁 《安徽建筑》2013,20(1):58-59,84
油漆彩绘施工在现代仿古建筑施工中是一项复杂而又颇具争议的施工内容,南北的差异性和规范的局限性给施工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而且目前仿古工程施工国家尚无统一的正式的施工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仿古建筑的施工方法和所使用的材料等均可以采用新科技或新材料,从而降低施工难度并减少成本。文章结合潍坊市十笏园文化街区项目古建筑施工现场对油漆彩绘施工技术进行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4.
张宁  丁明亮  陈涛 《安徽建筑》2013,20(1):43-45
文章结合十笏园古建筑施工现场,对仿古建筑施工工艺及提高仿古屋面瓦的施工质量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5.
<正>文章标题为"结园"有两层含义,设计师十年前因为地缘的关系选中了这块地,初见到它时,他心目中的设计蓝图便和现在园子建成后的形态一模一样,此为"结缘"。而园中的一草一木都是设计师夫妇二人一手打造的,他们将地底挖出的各种巨石保留下来装点园中的各个角落,营造了漂亮的景观,增加了整个住宅的趣味性。意外发现的涌泉,让他们有了自造一条小溪的灵感,如此一来如同中国古典园林的景致便一一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相似文献   

16.
<正>圆明园遗址公园复建长春园宫门,对圆明三园遗址的保护,对扩大公园遗址的游览,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均能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长春园全盛时,在宫门左边修建一座园中之园,名曰"如园"。在如园南侧修建了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21)
<正>2019年10月20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靳尚谊艺术基金会、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时代的印记——靳尚谊油画与素描作品展"和"百年油画的轨迹——大都美术馆油画藏品展"在潍坊十笏园文化街区3号美术馆与全国书画名家展示馆开幕,展出靳尚谊油画及素描作品41件和大都美术馆馆藏作品133件。在"时代的印记"中,靳尚谊的部分油画风格典雅、形式纯正、色彩丰富,刻画出当代人物生动的情态,代表了他这代油画  相似文献   

18.
愚公谷,明代邹迪光建于无锡惠山东麓的一座奇园。园中依自然山水,设计并营造数十胜景。"玉荷浸"、"温凉沼"为园中并置相通的双池,是一处妙境。研究依据邹迪光《愚公谷记》中清晰详细的记录,从设计的角度对此处景致进行分析,并揭示了蕴含在景象背后的物理逻辑。依据此例,研究提出了对以物理成胜的设计方法的两点认识。  相似文献   

19.
长春园在圆明三园中建造较晚,建造这座皇家园林目的明确,是专供皇室优游而设的园林。它总结圆明园造园中的优点和缺点,仍承继中国山水园林布局以水为主体的形式;山环水抱,景中设景,园中有园,点面呼应,注意时间、空间、境界互相之间的构成关系,有所创新。在具体空间安排上,克服北海、福海、昆明湖等园林水面过大、景点分散、缺乏有机联  相似文献   

20.
绿化规划结构 公园绿化可概括为"一轴、两带、三区、两条、三季、十园"."一轴"即汾河作为城市绿化轴,"两带"即东、西两岸绿化带,"三区"即北、中、南三个区;"两条"即滨河东、西路两条道路绿化带,"三季"即春景区、夏景区和秋景区,"十园"即十个专类园:柳溪园、桃园、槐园、蔷薇园、梨园、五谷园、百果园、温室花卉园、松柏坡和杏花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