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颈椎病颈前路手术后气道阻塞发生情况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方法纳入2012年1月~2018年1月行前路手术治疗的528例颈椎病患者,记录术后气道阻塞再插管情况,将25例术后发生气道阻塞者设为阻塞组,其余患者设为非阻塞组,调查两组患者病历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术后气道阻塞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发生气道阻塞的25例中,发生于术后48 h内20例,迟发性气道阻塞5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节段数、吸烟史、合并高血压、手术方式、术后肺部感染、年龄、手术史、手术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合并糖尿病、体重指数、术中出血量、疾病种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节段≥3个(OR=2.876)、吸烟史(OR=2.214)、合并高血压(OR=2.178)、ACCF手术(OR=2.087)、术后肺部感染(OR=2.021)是颈椎病颈前路手术后气道阻塞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手术节段≥3个、吸烟史、合并高血压、ACCF手术、术后肺部感染,均是引起颈椎病颈前路手术后气道阻塞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手术后早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9-05-2014-07开展的颈椎前路手术110例,其中颈椎骨折、脱位34例,颈椎病44例,颈椎结核17例,颈椎肿瘤15例;采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37例,前路减压植骨融合+AO钢板内固定25例,前路减压植骨融合+Orion钢板内固定29例,前路减压植骨融合+蝶形钢板内固定19例。手术范围:单节段手术61例,2节段27例,3节段15例,4节段7例。并依据早期并发症发生与否,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病程,术前神经功能障碍情况,合并症,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手术节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信息作为自变量;以患者术后是否出现早期并发症作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疾病类型(x~2=10.782,P=0.013)、神经功能障碍情况(x~2=15.789,P0.01)以及术前有无合并症(x~2=40.205,P0.01)、手术方法(x~2=9.819,P=0.02)这4项指标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这4项指标与颈椎前路手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的手术方式(β=1.712,S.E.=0.563,P=0.005)与疾病类型(β=1.725,S.E.=0.758,P=0.026)是影响颈椎前路术后早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颈椎前路手术后出现早期并发症,主要与手术方式和疾病类型有关:行单纯减压植骨融合术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偏高,颈椎外伤、肿瘤和结核患者术后可能更易发生早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颈椎病患者经颈前路减压融合手术后吞咽困难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4月于本院行颈前路减压融合手术的195例颈椎病患者,按照术后是否发生吞咽困难将其分为吞咽困难组(56例)和非吞咽困难组(139例)。收集所选患者基线资料及围术期相关资料,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影响术后吞咽困难的危险因素。结果 吞咽困难组女性、年龄≥60岁、有吸烟史、病程≥8个月、手术节段为多节段、手术时间≥2 h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非吞咽困难组(P0.05);经多元Logisitic回归分析,上述因素均为颈椎前路术后发生吞咽困难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女性、年龄≥60、有吸烟史、病程≥8个月、手术节段为多节段的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减压融合手术后发生吞咽困难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手术后出现早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05-2014-07开展的颈椎前路手术110例,其中颈椎骨折、脱位34例,颈椎病44例,颈椎结核17例,颈椎肿瘤15例;采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37例,前路减压植骨融合+AO钢板内固定25例,前路减压植骨融合+Orion钢板内固定29例,前路减压植骨融合+蝶形钢板内固定19例。手术范围:单节段手术61例,2节段27例,3节段15例,4节段7例。并依据早期并发症发生与否,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病程,术前瘫痪情况,合并症,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手术节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信息,作为自变量;以患者术后是否出现早期并发症作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疾病类型(x~2=10.782,P=0.013)、瘫痪情况(x~2=15.789,P0.01)以及术前有无合并症(x~2=40.205,P0.01)、手术方法(x~2=9.819,P=0.02)这4项指标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这4项指标与颈椎前路手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的手术方式(β=1.712,S.E.=0.563,P=0.005)与疾病类型(β=1.725,S.E.=0.758,P=0.026)是影响颈椎前路术后早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颈椎前路手术后出现早期并发症,主要与手术方式和疾病类型有关,行单纯减压植骨融合术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偏高,颈椎外伤与肿瘤、结核患者术后可能更易发生早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前路手术后气道阻塞再次插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年1月~2016年6月774例颈前路手术的病史及随访资料,以是否并发气道阻塞将患者分为两组,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有无合并糖尿病、慢性咽炎、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病程时间、手术方式、术前JOA评分、手术节段位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节段数、术中神经损伤。将上述可能与并发气道阻塞相关的因素先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再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其与颈前路手术后气道阻塞再插管的关系。[结果]744例患者中14例出现术后气道阻塞再插管,颈前路术后气道阻塞的发生率为1.81%(14/774)。14例颈前路术后气道阻塞再插管患者中,12例(85.71%)术后48 h内出现气道阻塞再插管,2例(14.29%)为迟发性术后气道阻塞再插管,迟发性颈前路术后气道阻塞出现时间为术后9~11 d。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病例在年龄、吸烟、体重指数、高血压、慢性咽炎、JOA评分、手术方式、手术节段位置、手术时间、手术节段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烟、高血压、慢性咽炎、JOA评分、体重指数、手术时间、手术方式、节段位置及手术节段数是颈前路术后气道阻塞再插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吸烟、体重指数、高血压、慢性咽炎、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手术节段数及手术节段位置是诱发颈前路术后气道阻塞导致再次插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单节段颈椎前路手术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2-01-2016-01在医院行单节段颈椎前路手术治疗的1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后是否发生吞咽困难分为吞咽困难组(n=38)与非吞咽困难组(n=102),收集所有患者基线资料及围术期相关资料,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引起术后吞咽困难的危险因素。结果 (1)本组共纳入140例患者,术后发生吞咽困难38例,占27.14%。(2)吞咽困难组女性、年龄60岁、有吸烟史、病程12个月、混合型颈椎病、手术节段为C_(4-5)节段所占比例均高于非吞咽困难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分析发现:性别、年龄、病程、手术节段是导致单节段颈椎前路手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龄、女性、病程12个月、手术节段为C_(4-5)节段的颈椎疾病患者行单节段颈椎前路手术术后吞咽困难发生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7.
颈椎前路术后吞咽困难的相关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术后发生吞咽困难的相关原因。方法 :对2011年7月至2013年10月进行颈前路手术的32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57例,女171例;年龄28~81岁。手术方式包括颈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术、颈前路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颈椎体次全切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颈椎间盘置换。术后1个月根据Bazaz食道功能标准对患者进行评价,将所有患者分成吞咽困难组和吞咽正常组,比较两组年龄、性别、手术节段数、颈前路钛板使用率。结果:术后1个月共有63例患者出现吞咽困难,男19例,女44例,男女性别之间吞咽困难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9.1×10-280.05);吞咽困难组:年龄38~81岁,平均年龄65.0岁;吞咽正常组:年龄28~73岁,平均年龄53.6岁;发生吞咽困难组与吞咽正常组之间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4×10-80.05);63例吞咽困难患者均使用钛板内固定,而21例吞咽正常患者均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未使用颈前路钛板固定),应用颈前路钛板固定与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的吞咽困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0.05);手术单节段3例,双节段24例,3节段及3个以上节段36例,3节段及3个以上节段钛板内固定组与单、双节段钛板内固定组吞咽困难发生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6×10-330.05)。结论 :颈前路术后吞咽困难的原因较多,其中应包括女性、高龄、钛板内固定的应用以及多节段手术等因素,临床医生在进行颈前路手术时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后出现钛网下沉的主要原因,以及钛网下沉对手术疗效是否有所影响。方法随机选择了2013-09-2015-09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的51例患者,术后均获得1年以上随访,其中17例术后出现钛网下沉。依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钛网下沉,将其分为两组:下沉组和未下沉组。对两组患者的术后JOA评分(17分制)改善率进行组间对比,同时统计其性别、年龄、手术节段分布、椎体撑开角度等相关指标,进行组间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手术节段及椎体撑开角度均与术后钛网下沉的发生有明显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手术节段、椎体撑开角度均为独立的危险因素。末次随访时,下沉组术后JOA评分改善率仅为(54.8±6.1)%,显著低于未下沉组的(67.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后出现钛网下沉现象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年龄偏高、手术节段多、椎间撑开角度过大,均是独立的危险因素;同时,钛网下沉对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危险因素,为防治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4-12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诊治的103例颈椎前路手术,采用单因素分析性别、年龄、民族、病程、瘫痪情况、术前合并症、手术方法、手术节段、麻醉方式、手术时间、出血量、病种等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发生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03例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6个月。103例中发生并发症12例,发生率为11.65%。单因素分析发现,病种(χ2=28.540,P0.001)、瘫痪情况(χ2=19.529,P0.001)、术前合并症(χ2=11.936,P=0.001)、手术方法 (χ2=12.718,P=0.005)与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有关。对病种、瘫痪情况、术前合并症、手术方法 4个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瘫痪情况和手术方法是影响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颈椎前路手术时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从而避免或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ADS)后路长节段固定融合手术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后路长节段固定融合手术AD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中和术后6周内是否出现早期并发症(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切口感染、胃肠道反应或不完全性肠梗阻、硬脊膜破裂、胸腔积液、心律失常、肝功能损害和休克)分为早期并发症组和无早期并发症组。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骨密度、合并症;术前风险评估指标,包括麻醉风险分级、营养风险筛查、深静脉血栓风险分级、手术风险评估;术前影像学测量指标,包括主弯冠状面Cobb角、冠状面平衡距离、脊柱失状位轴;术中相关指标,包括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固定节段数、手术椎间融合节段数、减压节段数、术中截骨分级、术中失血量和输血量;术后相关指标,包括患者住院输血总量、住院输血次数、术后血红蛋白最低值、术后白蛋白最低值、住院时间。比较两组间各指标差异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发现潜在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发生早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纳入研究的64例患者,男性23例,女性41例,平均年龄60.8±7.9(50~78)岁,早期并发症发生率32.8%(21/64)。有合并症(57.1%vs 25.6%)、术前营养风险筛查≥1分(42.9%vs16.3%)、手术风险评估≥2分(52.4%vs 25.6%)和手术时间(279.3±97.8min vs 238.8±59.3min)、手术固定节段数(8.1±1.6 vs 6.9±2.1)两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性别、年龄、骨密度、冠状面Cobb角、CBD、SVA、术前麻醉风险分级、深静脉血栓风险分级和术中失血量、术中输血量、椎间融合节段个数、减压节段个数、截骨等级以及术后血红蛋白最低值、术后白蛋白最低值、住院时间、住院输血总量、住院输血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将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营养风险筛查分值、术前手术风险评估分值、手术时间、手术固定节段数是早期并发症的潜在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营养风险筛查分值和手术时间是ADS长节段固定融合手术早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营养风险筛查分值每增加1分(OR=3.114,P=0.032)、手术时间每增加1min(OR=1.010,P=0.033),发生手术早期并发症的风险分别增加2.11倍和0.01倍。结论: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术前营养风险筛查分值、缩短手术时间,对降低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长节段固定融合手术相关早期并发症有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策略及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06-01-2011-01我院脊柱科收治的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9例,根据手术适应证采取个体化手术方案,进行颈前路手术治疗,术后随访,行脊髓损伤水平(ASI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颈脊髓功能评分,并对术后近期及远期并发症进行记录分析。结果 69例平均随访时间36个月,术后ASIA、VAS和JO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优良率为86%,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14%,晚期并发症19%。结论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可靠疗效,但应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案,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相邻节段退变对颈椎前路手术后远期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相邻节段退变对颈椎前路节段性融合手术后远期效果的影响。[方法]对128例颈椎前路手术后患者进行长期有效的随访,通过复查颈椎MRI观察颈椎前路融合术后其相邻节段的退变情况、颈髓受压及变性情况、生理曲度的变化及颈椎稳定程度等,并根据退变情况加以分型,对退变患者保守治疗无效且进行性加重及退变较重且神经受损症状明显患者35例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骨成形手术治疗。[结果]随访1.5年~11年6个月,平均5.6年。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手术后其相邻节段退变发生率为91.4%,颈椎前路手术后1.5年发现有相邻节段椎间盘信号的异常改变,显示早期退变征象。随访病例中由于相邻节段退变而再次行后路手术的比例约27.3%,这种退变与手术患者的年龄、手术时相邻节段间盘的退变情况、融合节段的长短、颈椎生理曲度的变化、术后的自我保健、工作性质等有直接关系。[结论]相邻节段退变是颈椎前路手术主要的远期并发症,正确的手术方式及术后有效的康复指导可以预防或减缓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ADS)后路长节段融合固定术后早期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了216例在我院行后路长节段(≥4节段)固定融合术的AD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6周内是否出现并发症分为早期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资料,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腰腿症状时间、既往内科病病史、是否吸烟、骨质疏松T值、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麻醉风险分级等;手术资料包括手术时间、固定融合节段数、截骨分级、术中失血量等;术后资料包括患者术后是否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具体情况、术后引流量、患者术后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量等。比较两组间各指标差异并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发现潜在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发生早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89例患者纳入早期并发症组,127例患者纳入无并发症组。腰痛病程(P=0.034)、术后第1天红细胞计数(P=0.017)、麻醉时间(P0.001)、手术时间(P0.001)、固定融合节段数量(P0.001)、术中行截骨术(P=0.027)、不同截骨级别(P=0.002)、截骨节段(P=0.049)、术中失血量(P=0.048)、术中尿量(P=0.022)、术中总输入液体量(P=0.005)、自体血回输量(P=0.022)、术后总引流量(P0.001)、住院时间(P0.001)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固定融合节段长、手术时间长、术中失血量多、术中总输入液体量多、3级及以上截骨术、自体血回输量多、术后总引流量多、术后第1天红细胞计数较低为早期并发症的潜在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较多的术后总引流量、3级及以上截骨为术后早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3级及以上截骨患者出现早期并发症的风险为进行3级以下截骨或未进行截骨患者的4.577倍(P=0.041);术后引流量每增加100ml,其出现早期并发症的风险增加12.7%(P0.001)。对潜在危险因素应用标准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值(the 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得出,手术时间≥244min,固定融合节段≥6个节段,术后总引流量≥1745ml对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预测具有一定准确性。结论:术后引流量多、进行3级及以上截骨与术后早期并发症密切相关,减少手术时间、选择合适的固定融合节段对减少术后早期并发症有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腰椎退行性疾病行腰椎融合手术后,发生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segment degeneration,ASD)的相关因素。方法自2011-09-2014-09,共纳入287例行腰椎后路融合手术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均由同一组医师进行腰椎融合手术,术后随访37-60个月。依据其术后是否发生ASD,将其分为ASD组23例和非ASD组264例,统计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术中是否进行椎板切除、是否行悬浮固定,邻近节段椎间盘再术前是否存在退变等相关数据。将上述数据作为自变量,并将ASD发生与否作为因变量,进行与ASD相关的组间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手术方式、术前邻近节段有椎间盘退变,均与之关系密切;而进一步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手术方式为PLIF、术前有邻近节段的椎间盘退变、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均是术后发生ASD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为P0.05)。结论在腰椎融合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中,年龄在60岁以上、采用PLIF术式、术前邻近节段有退变者,其术后发生ASD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颈前路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1—2015-12诊治的112例累及4节段(C3~7)的脊髓型颈椎病,49例采用颈前路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前路组),63例采用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后路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椎间高度、颈椎生理曲度C值、JOA评分。结果 11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4.3(18~28)个月。前路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椎间高度、颈椎生理曲度C值、JOA评分方面均优于后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前路组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与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相比,颈前路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能更有效增加病变节段椎间高度,恢复颈椎生理曲度,改善术后脊髓神经功能,而且手术创伤更小。  相似文献   

16.
苏日罕  包亮 《颈腰痛杂志》2021,42(4):466-469
目的 探讨重度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临床特点及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2015年1月-2020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急性重度外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457例,按照早期死亡(30 d内)与否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统计其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致伤因素、损伤节段、AISA分级、合并伤、基础疾病、是否手术、手术时机等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其早期死亡危险因素.结果 457例患者30 d以内死亡83例,病死率为18.16%,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损伤节段、APACHEⅡ评分、受伤至手术时间、肺部感染、气管插管、低钠血症、血白蛋白等因素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低白蛋白血症(OR=1.906,P=0.016),高APACHEⅡ评分(OR=9.643,P=0.004),肺部感染(OR=4.976,P=0.038),高损伤节段(OR=10.933,P=0.045),低钠血症(OR=2.103,P=0.021)是急性重度颈脊髓损伤患者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及早手术(OR=0.887,P=0.013)是其保护性因素.结论 高损伤节段、APACHEⅡ评分、肺部感染等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和并发症的相关指标,对患者早期死亡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而及早手术能够降低早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后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3年2月~2016年2月行ACDF术的133例颈椎病患者,随访30~50个月。依据术后发生ASD与否,将患者设为ASD组(40例)与非ASD组(93例)。调查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以及手术前后弧弦距、椎间撑开高度等影像资料。经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术后AS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ASD组与非ASD组年龄、术后弧弦距、椎间撑开高度、术后椎体边缘与钢板距离、融合节段数、术后融合节段Cobb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2.103)、术后弧弦距(OR=1.981)、椎间撑开高度(OR=2.321)、术后椎体边缘与钢板距离(OR=2.201)、融合节段数(OR=1.875)是颈椎病ACDF后AS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颈椎病ACDF后ASD发生率较高,年龄、术后弧弦距、椎间撑开高度、术后椎体边缘与钢板距离、融合节段数均是其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颈前路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和Zero-p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5—2019-05诊治的55例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26例采用颈前路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观察组),29例采用Zero-p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邻近节段退变数,比较2组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JOA评分、NDI指数、伤椎Cobb角、C_(2~7)活动度、C_(2~7)颈椎曲度、手术节段活动度、上位相邻节段活动度、下位相邻节段活动度。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至少24个月的随访。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邻近节段退变数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2组疼痛VAS评分、JOA评分、NDI指数、伤椎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_(2~7)活动度、C_(2~7)颈椎曲度、手术节段活动度、上位相邻节段活动度、下位相邻节段活动度较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前路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和Zero-p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均能改善脊髓功能,增加颈椎活动度,颈前路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在维持颈椎活动度、减少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等方面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颈前路减压Zero-P融合固定术后吞咽困难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1年1月~2016年12月行颈前路减压Zero-P融合固定术且至少1年以上的115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66例,女49例。采用电话或门诊随访的方式,以Bazaz评分系统评估术后3d吞咽困难程度,根据是否存在术后吞咽困难将所有患者分为吞咽困难组(轻、中、重度吞咽困难患者)和无吞咽困难组,分析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糖尿病、高血压、吸烟、饮酒、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椎前软组织肿胀程度(术后软组织厚度与术前软组织厚度的差值)、术后O-C2角度、术后C2-7角度、手术最高节段、手术节段数等因素与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的相关性,并重点探讨术后C2-7角度这一因素。两组间定量变量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进行比较,定性变量差异进行卡方检验。为排除混杂因素影响,将单因素分析中P0.2的因素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汇总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验证术后C2-7角度与吞咽困难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吞咽困难组18例,男11例,女7例;无吞咽困难组97例,男55例,女42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后O-C2角度、术后C2-7角度及椎前软组织肿胀程度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性别、BMI、糖尿病、高血压、吸烟、饮酒、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最高节段、手术节段数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中P0.2的因素包括年龄、BMI、术中出血量、术后O-C2角度、术后C2-7角度及术后椎前软组织肿胀。将单因素分析中P0.2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C2-7角度及椎前软组织肿胀与术后发生吞咽困难呈显著相关(P0.05),年龄、BMI、术中出血量和术后O-C2角度与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吞咽困难组术后C2-7角度为9.17°~36.39°(19.14°±6.73°),无吞咽困难组为1.59°~20.45°(10.88°±5.36°),吞咽困难组术后C2-7角显著大于无吞咽困难组(P0.05)。将C2-7角≥12°时的吞咽困难发生率(26.2%,16/61)和C2-7角12°时吞咽困难的发生率(3.7%,2/54)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18例吞咽困难患者(轻度16例,重度2例)的术后C2-7角度与吞咽困难等级进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两者不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颈前路减压Zero-P融合固定术后C2-7角度及椎前软组织肿胀对患者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有重要的影响,术中注意C2-7角度的调整及控制术后的椎前软组织肿胀可降低患者术后发生吞咽困难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评价椎间撑开与传统非撑开颈前路减压植骨术对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1年4月-2004年8月,应用传统环锯颈前路开窗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53例(A组).其中男30例,女23例;年龄31~69岁.病程7个月~15年,1个节段22例,2个节段24例,3个节段7例.应用颈前路自动拉钩及Caspar椎体问撑开器系统,采用单节段单纯椎间盘切除,经椎间隙入路或多节段分别行椎间盘切除、椎管潜式扩大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68例(B组).其中男48例,女20例;年龄33~74岁;病程5个月~18年.1个节段23例,2个节段34例,3个节段11例.X线片及MRI示不同程度椎间盘退变、突出,颈髓受压.统计比较手术时间、失血量、颈椎病变节段单位手术前后高度差、椎体融合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前、术后脊髓功能采用JOA评分标准评定改善率.结果 有92例获随访3~5年,平均3.5年;A组42例,B组50例.A组手术时间、失血量、椎体融合时间、颈椎病变节段单位手术前后高度差以及脊髓功能改善率分别为(76.80±28.41)min、(564.00±181.96)mL、(12.10±3.58)周、(1.30±0.67)mm和0.49%4±0.14%,B组分别为(57.90±15.01)min、(317.50±136.92)mL、(9.75±1.36)周、(3.00±0.56)mm和0.71%±0.1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A组脊髓损伤、钢板螺钉松动移位、植骨块松动各1例,髂骨区功能障碍4例;B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以椎间撑开颈前路椎间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整体疗效显著优于传统术式,并进一步完善了颈前路椎间减压植骨内固定术,使其更为科学、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