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和甘露醇对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CPB心脏手术后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甘露醇组、依达拉奉联合甘露醇组(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同时分别于术前及主动脉开放后2、4、12和24 h时测定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含量.结果 CPB术后各组血CK-MB、cTnI、MDA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依达拉奉组、甘露醇组及联合组术后各时间点的血CK-MB、cTnI、MDA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均P<0.05或0.01);各组患者血SOD水平在开放主动脉后均较术前下降,依达拉奉组、甘露醇组及联合组在术后各时点的血SOD下降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依达拉奉和甘露醇均可以提高心肌细胞血SOD活性,减少血MDA的产生,从而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效的保护心肌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米力农在伴有肺动脉高压的婴幼儿体外循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30例伴有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室间隔缺损婴幼儿随机分成米力农组和对照组.米力农组在主动脉阻断前15min静脉输注米力农负荷量,然后静脉维持;对照组以同样方法注入生理盐水.所有患儿均于麻醉诱导后开胸前(T1),主动脉开放后0.5h(T2)、3h(T3)、6h(T4)、24h(T5)采桡动脉血测定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用电镜观察两组体外循环前后心肌超微结构变化,并记录分析心脏自动复跳率、机械通气时间及ICU监护时间.结果 与T1比较,两组其余各时点CK-MB、cTnI、MDA值均升高,SOD降低;在主动脉开放后米力农组cTnI、CK-MB、MDA低于对照组,而SOD高于对照组.组织学上米力农组心肌损伤明显轻于对照组.米力农组心脏自动复跳率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监护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米力农能减轻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中的心肌损害,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七氟醚预处理对体外循环(CPB)下行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预处理组(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5例。七氟醚组于手术开始后持续吸入1.1%七氟醚,至CPB开始时结束;对照组不用任何吸入性麻醉药。分剐于麻醉前、主动脉开放后30min、1h、术后8h和24h抽取桡动脉血,检测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以及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两组患者术前MDA、SOD、cTnI、CK与CK.MB均在正常范围,MDA、cTnI、CK与CK.MB在主动脉开放后各观察时点明显升高(P〈0.05),SOD则明显下降(P〈0.05);七氟醚组血清中MDA和cTnI在各观察时点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SOD、CK和CK-MB比较没有明显差别。结论七氟醚预处理可以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赵晓刚  王维俊  周嘉  陈长志 《上海医学》2005,28(11):945-948
目的应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评价体外循环中辅酶复合物(贝科能)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20例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术前无心脏传导阻滞)随机均分为两组.试验组开胸前静脉滴注辅酶复合物(1支/10kg),术后1 d起静脉滴注2支/d,共3 d;对照组不用药.分别在麻醉期(基线值)、主动脉阻断后30 min、开放后10 min、停机时及术后24、72、120 h采集动脉血检测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的变化.结果两组在缺血再灌注后,cTnI含量均明显升高,24 h达到峰值,术后120 h高于正常值;试验组cTnI含量在开放后10 min、停机时及术后24、72 h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再灌注后CK-MB含量均较基线值明显升高,24 h达到峰值,术后120 h降至正常值;试验组在开放后10 min、停机时及术后24 h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TnI峰值浓度与主动脉阻断时间呈正相关.结论辅酶复合物可有效地清除自由基,减少cTnI及CK-MB的释放,在细胞水平起到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cTnI是预测心肌损伤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围术期持续输注小剂量异丙酚对房或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40例择期行房或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儿,随机分成两组(n=20):异丙酚组和对照组。异丙酚组在麻醉诱导后靶控持续小剂量输注异丙酚0.5 mg.kg-1.h-1至术后4 h。分别在术前、开放主动脉后1 h、术后24 h、48 h从中心静脉采取血样,测定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与术前比较,开放主动脉后1 h、术后24 h、48 h两组患者血清CK、CK-MB、cTnI、MDA均升高(P<0.05),SOD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在开放主动脉后1 h、术后24、48 h时,异丙酚组血清CK、CK-MB、cTnI、MDA均降低(P<0.05),SOD升高(P<0.05)。结论:围术期持续输注小剂量异丙酚对房或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依达拉奉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心脏手术体外循环(CPB)中心肌酶、肌钙蛋白Ⅰ(cTnI)和自由基代谢水平的变化及应用依达拉奉(MCI-186)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40例风湿性心脏病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MCI-186组(M组)20例,对照组(C组)20例。M组接受MCI-1860.5mg/kg一次性加入心脏停搏液中,C组不接受MCI-186。分别于术前、术毕、术后6h、24h测量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TnI水平,记录心脏复跳及术后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 ①CK-MB术后6h,cTnI、LDH术后28h最高;组间比较M组LDH、CK-MB、cTnI术后24h,CK-MB术毕,cTnI术后6h均低于C组(P〈0.05)。②MDA术后各时相均升高,术后6h、24hM组低于C组(P〈0.05);SOD在术毕、术后6hM组明显高于C组(P〈0.05)。③升主动脉开放后心脏自动复跳率M组为80%,C组为55%。M组术后24h多巴胺平均最大剂量少于c组(P〈0.05)。结论 MCI-186可提高心肌细胞SOD活性,减少MDA产生,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7.
依达拉奉在联合瓣膜置换术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MCI-186,Edaravone)在联合瓣膜置换术中对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30例风湿性心脏病行二尖瓣及主动脉瓣联合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MCI-186组(M组)15例,对照组(C组)15例。M组接受MCI-1860.5mg/kg一次性加入心停搏液中,C组不接受MCI-186。分别于术前、术毕、术后6h、24h测量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水平,记录心脏复跳、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①CK-MB术后6h,cTnI术后24h最高;组间比较M组CK-MB、cTnI术后24h,CK-MB术毕,cTnI术后6h均低于C组(P<0.05)。②MDA术后各时相均升高,术后6h、24hM组低于C组(P<0.05);SOD在术毕、术后6hM组明显高于C组(P<0.05)。③升主动脉开放后心脏自动复跳率M组高于C组。M组术后24h多巴胺平均最大剂量少于C组(P<0.05)。结论:MCI-186加入心停博液中可提高心肌细胞SOD活性,减少MDA产生,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地佐辛预给药对下肢缺血再灌注诱发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下肢远端骨折患者40例,ASAI或II级,随机分为两组(n=20):地佐辛组(B组)和对照组(C组)。所有患者均选择硬膜外麻醉,B组在上止血带前15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注射液0.1mg/kg,C组以生理盐水代替。两组分别于上止血带前(T0),第二次松止血带后5 min(T1)、2h(T2)、6h(T3)、12h(T4)及24h(T5)颈内静脉血采血5ml,检测血清CK-MB、cTnI、TNF-a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与T0时比较,C组CK-MB水平T2~5时点明显升高,cTnI、MDA及TNF-a水平T1~5时点明显升高(P〈0.05),B组CK-MB水平T3,4时点明显升高,TNF-a水平T1~3时点明显升高,cTnI水平T1~5时点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B组CK-MB水平T2~5时点降低,cTnI、TNF-a水平T1~5时点明显降低,MDA水平T1~4时点明显降低(P〈0.05)。结论:地佐辛预给药可以降低血清CK-MB、cTnI升高幅度,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导致的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矫治术患儿围手术期血清肌钙蛋白Ⅰ(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浓度变化,判断cTnI在评价心肌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0例先天性心脏病小儿患者随机分为心脏不停跳组(组Ⅰ,n=20)和冷晶体心脏停搏组(组Ⅱ,n=20),全部患者分别于切皮前和开放升主动脉后(组Ⅰ为缝合右房壁后)1、8~12、24、48、72和96 h取患者中心静脉血,测定cTnI和CK-MB的血清浓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cTnI和CK-MB的血清水平均不同程度升高,cTnI血清浓度术后24 h达峰值,术后各时点组ⅡcTnI明显高于组Ⅰ(P<0.05).两组患者血清CK-MB浓度于术后8~12 h达峰值,术后1、8~12、24、48 h组ⅡCK-MB浓度明显高于组Ⅰ(P<0.05).结论 cTnI作为判断心肌损伤的指标,较CK-MB更为特异,更能准确反映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心肌损伤程度,可作为评价心脏直视术心肌损伤程度、监测病情、观察疗效和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不停跳术式在保护心肌损伤方面可能优于心脏停搏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大鼠给予不同部位远端缺血预处理(remote is-chemia preconditioning, RIPC),观察其对心肌IRI保护作用的差异,并探讨抗氧化作用在其中的机制。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配成5组:对照组、股动脉对照组(无预处理措施,暴露双侧股动脉)、股动脉组(行双侧股动脉阻断的IPC)、主动脉对照组(无预处理措施,暴露主动脉)和主动脉组(行主动脉肾下水平阻断的IPC),预处理措施为3个循环的5 min阻断和5 min再灌注,之后建立心肌IRI模型(30 min缺血180 min再灌注)。实验结束后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清和心肌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MB,CK-MB),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 Ⅰ,cTnⅠ),取心脏标本行梗死面积、HE染色和TUNEL荧光染色,计算凋亡指数。结果:各组大鼠平均动脉血压基础值和缺血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缺血后,除对照组,其余4组的平均动脉血压均有不同程度地下降(P<0.05),主动脉组血压下降最明显和心肌梗死面积最大(P<0.05)。与对照组比,其余4组血清的MDA增高(P<0.05),SOD、LDH、CK-MB和cTnI降低(P<0.05),心肌组织的MDA增高(P<0.05),SOD降低(P<0.05),其中主动脉对照组血清的MDA增高最明显(P<0.05),SOD、LDH、CK-MB和cTnI降低最明显(P<0.05),心肌组织的MDA增高最明显(P<0.05),SOD降低最明显(P<0.05)。对照组大鼠心肌细胞配列紧密,横纹清晰,其他4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肌细胞排列紊乱、血管扩张、炎性细胞浸润、出血,其中主动脉组的病变最明显。股动脉组和主动脉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IPC可能通过降低机体的脂质过氧化程度来发挥心肌IRI保护作用,但扩大RIPC的范围却并不能增大这种保护作用,表现为机体的抗氧化水平亦相应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1.
不阻升主动脉低温室颤法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与评价不阻升主动脉低温心室颤动状态下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 选择首次接受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病人 4 0例。随机分为低温室颤组 (HF组 )和冷晶体停跳液组 (CC组 ) ,每组 2 0例病人 ,分别行心内直视手术。分别于 6个时点抽取外周静脉血 ,测定并比较两组心肌肌钙蛋白 (cTnI)、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 MB)、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脂质过氧化物产物丙二醛 (MDA)在围手术期浓度变化。取心肌电镜标本 ,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HF组和CC组术后 4种酶学指标都升高 ,CC组的cTnI,CK MB ,MDA在大多时点都较HF组升高明显(P <0 .0 5 ) ,其中以cTnI值最为显著 (P <0 .0 1) ,而SOD值低于HF组 (P <0 .0 5 )。心肌超微结构显示HF组心肌损伤较CC组轻。结论 不阻升主动脉低温室颤法与常规阻升主动脉心脏停跳法都可引起心肌损伤 ,但低温室颤法损伤程度明显轻于停跳法 ,可以推荐为一种安全、可行的心肌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复合辅酶加预充液及心肌保护液对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30例心脏瓣膜病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不给药,实验组在麻醉诱导后预充液及心肌保护液中加入复合辅酶,主动脉阻断前后不同时点采桡动脉血测定围术期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丙二醛(MDA)、红细胞压积(HCT),停体外循环后15 min采右心房心肌组织,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主动脉开放后cTnI、CK-MB、MDA值显著升高,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超微结构示实验组心肌损伤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预充液及心肌保护液中应用复合辅酶可减轻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3.
心肌肌钙蛋白Ⅰ对心内直视手术心肌损伤的判定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对心内直视手术心肌损伤的判定价值。方法40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冷晶体停跳液组(A组),温血停跳液组(B组)每组20例,分别于围术期多时点采取中心静脉血,测定血清cTnI、CK及CK-MB的水平。结果术前两组的cTn l、CK及CK-MB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开放主动脉后l h至术后24 h达峰值,其后缓慢下降。术后24 h、48 h温血停跳液组cTnI水平明显低于冷晶体停跳液组(P<0.05),CK-MB在开放主动脉后1 h温血停跳液组低于冷晶体停跳液组。cTn l峰值浓度与主动脉阻断时间呈直线正相关。结论cTn l判定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心肌损伤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明显优于CK、CK-MB,对围术期心肌缺血损伤的诊断、预后及心肌保护效果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冠状动脉搭桥术(CPB-CABG)与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对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冠心病患者,按是否应用心肺转流(CPB)随机分为体外循环组(CPB-CABG组,n=30)和非体外循环组(OPCABG组,n=30)。于术前、术后2、6、24h采集血标本,Olympus AU1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检测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ELISA法测定心肌钙蛋白(cTnI)含量。结果:术前两组间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2、6、24h各时点pCK-MB、cTnI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或P<0.05)。与CPB-CABG组相比,OPCABG组术后2、6、24h各时点CK-MB、cTnI明显降低(P<0.05)。结论:与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相比,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能显著减轻对心肌的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心肌损伤的判定价值.方法40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冷晶体停跳液组(A组),温血停跳液组(B组) 每组20例,分别于围术期多时点采取中心静脉血,测定血清cTnI、CK及CK-MB的水平.结果:术前两组的cTnl、CK及CK-MB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开放主动脉后l h至术后24 h达峰值,其后缓慢下降.术后24 h、48 h温血停跳液组cTnI水平明显低于冷晶体停眺组(P<0.05),CK-MB在开放主动脉后1 h温血停跳液组低于冷晶体停跳液组.cTnl峰值浓度与主动脉阻时间呈直线正相关.结论:cTnl判定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心肌损伤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明显优于CK、CK-MB,对围术期心肌缺血损伤的诊断、预后及心肌保护效果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浅低温体外循环不阻断主动脉心脏手术中发生长时间室颤病人的心肌损害程度。方法将在不阻断主动脉心脏不停跳心脏手术中发生长时间室颤20例(A组)与心脏保持跳动下完成手术的40例(B组)的各时点冠状静脉窦血和术后静脉血CK、CK-MB、CTnl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A、B两组相应各时点CK、CK-MB、CTnl的检测值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两组无死亡病例,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及血管活性药用量差异无显著性,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不阻断主动脉心脏手术中即使发生长时间室颤,对其心肌仍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重组腺病毒低氧诱导因子-1α双突变体基因(Ad-HIF-1 α-564/402)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36只雄性SD大鼠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Saline组,n=12)、腺病毒空载体组(Ad-Null组,n=12)、Ad-HIF-1 α-564/402组(n=12),分别在术后即刻肌肉注射0.1mL生理盐水、Ad-Null、Ad-HIF-1 α-564/402,病毒滴度1.0×108PFU.术后7d,行心脏超声检查,了解心功能情况;检测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Ⅰ(cTnI)含量;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法(TT℃)评价心肌梗死面积.结果 基因转染后7d,心脏超声结果显示,Ad-HIF-1 αα-564/402组心功能指标中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优于Saline组和Ad-Null组,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line组和Ad-Nul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HIF-1d-564/402组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大于其他两组,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K-MB、cTnI在Ad-HIF-1α-564/402组含量较其他两组为低,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line组和Ad-Nul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TC法评价心肌梗死面积,结果示Ad-HIF-1d-564/402组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数小于其他两组,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line组和Ad-Nul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HIF-1α-564/402能减轻心肌梗死大鼠近期心肌损伤,减小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手术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行心内直视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心脏不停跳法)和对照组(心脏停跳法)。两组分别在术前、停机即刻、术后6h、术后24h四个时点采静脉血测定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含量、心肌肌钙蛋白I(cTnI)含量。结果两组CK、CK-MB、AST、cTnI转机后均升高,CK、CK-MB、AST停机即刻、术后6h,对照组高于实验组,24h逐渐恢复。对照组停机即刻至24h cTnI均高于实验组,两组高峰期均出现于术后6h,术后6~24h两组相比差异更明显(P<0.01)。结论不停跳手术对心肌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前列腺素E1在心内直视术中对再灌注心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PGE1)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中对细胞因子IL-6,IL-8,IL-10的影响及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收治30例单纯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膜病变且需在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PGE1组(经静脉内滴注Lipo-PGE1 0.04 pg.kg-1.min-1,从手术开始直到结束,n=15)和对照组(未应用PGE1,n=15).通过测定围手术期5个时间点血清细胞因子(IL-6、IL-8、IL-10)和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水平,研究细胞因子(IL-6、IL-8、IL-10)和CK-MB及cTn-T的变化情况与PGE1对细胞因子和再灌注心肌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的血清IL-6、IL-8、CK-MB和cTn-T水平在升主动脉开放后均有明显升高,尤其在主动脉开放后2 h,但对照组明显高于PGE1组P<0.05;血清IL-10水平也明显升高,但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IL-6、IL-8水平和CK-MB水平相关(r2=0.40,r2=0.38;P>0.05).IL-6、IL-8水平和cTn-T水平相关(r2=0.56,r2=0.14;P>0.05).结论: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中,PGE1通过抑制IL-6、IL-8的释放,下调促炎因子/抗炎因子间的平衡,减轻心肌的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丙泊酚静脉麻醉、七氟醚吸入麻醉及丙泊酚、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三种全程麻醉维持方式对二尖瓣瓣膜置换术患者体外循环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影响。方法选择45例患者,随机分丙泊酚组(P组)、七氟醚组(S组)、丙泊酚复合七氟醚组(PS组),每组15例,分别采用丙泊酚、七氟醚、丙泊酚复合七氟醚全程维持麻醉。在诱导后、体外循环前、体外循环后、手术结束即刻分别记录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在手术前(T0),升主动脉开放后2 h(T2)、4 h(T4)、8 h(T8)、24 h(T24)、48 h(T48),采集动脉血测定心肌肌钙蛋白I(cTnI)、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三组各时点HR、MAP、CV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血浆cTnI、CK-MB在T2、T4、T8、T24、T48明显升高,P组、PS组于T8达高峰,而S组于T4达高峰。与P组、PS组相比,S组cTnI在T2、T4、T8、T24、T48明显降低(P<0.05),CK-MB在T2、T4、T8、T24、T48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于在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瓣膜置换术的患者,与全程丙泊酚或丙泊酚复合七氟醚维持麻醉相比,全程七氟醚维持麻醉有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