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介入治疗对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对72例成功进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和支架术的冠心病患者,计算手术前后12导联同步心电图QTd及校正后QTd(QTcd)。结果冠心病不同类型和冠状动脉病变不同支数术前QTd及QTcd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QTd及QTcd均较术前显著下降[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QTd为(49±20)msvs(57±24)ms、(46±18)msvs(61±18)ms、(48±18)msvs(61±20)ms,P<0.05;QTcd为(56±28)msvs(68±25)ms、(56±18)msvs(71±20)ms、(59±20)msvs(69±22)ms,P<0.05];单支病变组术后QTd、QTcd较其他病变组下降显著[术后单支血管病变与2支病变、3支病变的比较为QTd(38±18)msvs(50±24)msvs(52±16)ms,F=15.86,P<0.01;QTcd(45±20)msvs(56±18)msvs(58±27)ms,F=9.60,P<0.01]。结论介入治疗前冠心病患者QTd及QTcd与受累病变血管支数无关,在介入治疗后随着心肌缺血及心室复极不均一性的改善而降低。  相似文献   

2.
窦性心动过缓患者阿托品试验前后QTd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迷走神经对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观察 12 2例窦性心动过缓者阿托品试验前后QTd和QTcd的变化。结果 注射阿托品后 3分钟内单纯窦性心动过缓组QTd和QTcd虽然缩短 ( 19.72± 12 .82ms对 2 5 .99± 10 .33ms ;17.5 4± 10 .18ms对 2 2 .84± 11.34ms) ,但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急性胆囊炎组明显缩短 ( 16 .6 6± 10 .0 0ms对2 8.89± 13.33ms ,P <0 .0 5 ;15 .0 9± 11.18ms对 2 4.35± 8.92ms ,P <0 .0 1) ;胆囊炎并缺血性心脏病组则显著延长 ( 6 6 .9± 14 .18ms对 2 9.78± 12 .5 4ms ;6 4.2 1± 15 .0 6ms对 2 6 .10± 10 .10ms ,P <0 .0 5 )。结论 提示迷走神经兴奋对缺血性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急性冠状动脉介入疗法 (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 ,PCI)与静脉溶栓疗法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 (ST segmen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 ,STEMI)QT离散度 (QTdispersiion ,QTd)影响的对比研究 ,探讨上述两种不同措施早期开通梗死相关冠状动脉 (infarct relateceartery ,IRA)后对QTd的影响。 方法 对于发病 12小时以内STEMI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即急性PCI组与静脉溶栓组。观察急性PCI组、静脉溶栓组在IRA开通前及术后 2 4小时的QTd变化 ,同时对两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急性PCI成功组QTd从术前的 (84 .2± 11.7)ms降至术后的 (4 2 .7± 6 .2 7)ms(P <0 .0 0 1) ,溶栓成功组QTd从由溶栓前的 (83.6± 10 .5 )ms降至溶栓后的 (6 0 .4± 7.4 )ms(P<0 .0 0 1)。结论 对于STEMI患者急性PCI降低QTd优于静脉溶栓疗法 ,QTd可以作为一种简单、可靠的判定IRA开通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剂量胺碘酮和倍他乐克联合治疗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对 3 5例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 ,给予胺碘酮和倍他乐克口服治疗 ,并对 QTmax、QTmin、QTd进行治疗前后的测量。结果治疗后 ,总有效率为74.3 % ,QTmax由治疗前的 (4 11± 3 6) ms延长到治疗后 (4 15± 42 ) ms(P>0 .0 5 ) ,QTmin由治疗前 (3 12± 3 3 ) ms延长至 (3 5 1± 41) ms(P<0 .0 1)。QTd由治疗前 (96± 3 2 ) ms缩小至 (64± 2 1) ms,无心功能恶化。结论本方法疗效确切 ,且方便、安全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老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QTd与心室晚电位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晏  张蕴 《临床荟萃》2000,15(7):291-291
目的 :探讨 QT离散度 (QTd)和心室晚电位之间的关系 ,以及它们对预测定性心律失常发生的意义。方法 :分别检测 34例老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 ,30例正常老年人的 QTd和心室晚电位 (VL P)。结果 :正常组和心律失常组患者的QTd值分别为 (76 .94± 2 2 .19) ms和 (38.88± 11.46 ) ms,具有显著性差异。VL P阳性人数分别为 6例和 2 0例 ,有显著性差异 ,而 VL P阳性者和阴性者 QTd值分别为 (6 2 .72± 30 .6 7) ms和 (43.86± 17.39) ms,经检验 ,t<3.143,P<0 .0 0 5。结论 :VL P和 QTd结合起来对预测老年室性心律失常 ,乃至猝死的发生均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静息心电图正常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静息心电图正常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特征。方法 分析 86例静息心电图正常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冠脉病变情况 ,并与同期 330例静息心电图异常冠心病患者相比较。结果 与静息心电图异常冠心病患者相比 ,静息心电图正常冠心病患者以单支病变多见 [5 2 .3% (4 5 / 86 )对 38.79% (12 8/ 330 ) ,P =0 .0 38],多血管病变较少 [4 7.7% (4 1/ 4 5 )对 6 1.2 1% (2 0 2 / 330 ) ,P =0 .0 4 3],平均冠脉病变支数较少 [(1.6 7± 0 .80 )对 (1.95±0 .85 ) ,P =0 .0 0 6 ],Gensini积分低 [(38.1± 30 .78)对 (5 4 .4 4± 38.79) ,P <0 .0 0 1]。在 4 5例单支病变中 ,以前降支病变多见 [6 6 .6 7% (30 / 4 5 ) ];在 4 1例多血管病变中 ,有 31例 (75 .6 1% )血管狭窄部位相互对应。结论 静息心电图正常冠心病患者以单支血管病变多见 ,冠脉病变不太严重 ;在多血管病变中 ,大部分血管狭窄部位相互对应  相似文献   

7.
我们使用超敏CRP试剂盒测定血浆CRP ,观察体外循环及因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引起的CRP水平的改变。1 研究对象和方法1 .1 研究对象 冠脉搭桥术 (CABG)组 :CABG患者 2 3例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 2组 ,第一组 (CABG1 )在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 ,共 1 3例 ,均为男性 ,平均年龄 (6 0 .6± 2 .3)岁。采用正中切口 ,常规体外循环方法 ,平均转机时间 (89.1± 36 .4 )min ,阻断时间 (5 1 .2 1± 32 .6 )min ,冠脉病变支数 (2 .92± 0 .2 8)支 ,搭桥支数 (3.0 8± 0 .76 )支。第二组 (CABG2 )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 ,共 1 0例 ,…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索他洛尔对心肌梗死 (MI)患者心率变异性 (HRV)、QT间期离散度 (QTd)的影响及对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方法 观察索他洛尔治疗 4周时MI患者的HRV、QTd改变及室性心律失常情况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索他洛尔治疗组 (42例 )治疗 4周时 ,多项HRV指标异常程度减轻、HRV昼夜节律恢复、QTd减少 [(5 5 2± 2 5 4 )ms与 (43 6± 1 6 )ms,P <0 0 1) ]。 2 4h缺血次数减少 (2 4 1± 7 7与 2 0 5± 6 8,P <0 0 5 ) ;2 4h缺血总负荷减小 [(95 1± 2 5 7)mm/min与 (380± 14 3)mm/min ,P <0 0 1];2 4h室性早搏次数减少 (2 0 74± 832与 92 0± 345 ,P <0 0 1)。结论 小剂量索他洛尔可使MI患者HRV异常减轻、QTd减小、心肌缺血负荷减轻 ,从而减少室性心律失常及相关心脏事件。  相似文献   

9.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对QT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 (PTCA)及支架植入术 (stenting)后QT离散度 (QTdispersion ,QTd)的变化。方法 :对 6 8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管腔狭窄≥ 75 %而成功行PTCA和stent植入术前 ,术后 (4h、2 4h、1周 )进行同步 12导联心电图检查 ,测量QTd和QTcd ,还同期测量了 6 2例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术前、术后 (4h、2 4h、1周 )的QTd和QTcd。结果 :(1)冠状动脉造影组 :冠状动脉造影后 (4h、2 4h、1周 )与冠状动脉造影前的QTd和QTcd比较均无明显改变 (P >0 .0 5 )。 (2 )PTCA和stent植入术组 :PTCA和stent植入术后 (4h、2 4h、1周 )与术前的QTd和QTcd比较均明显缩短(P <0 .0 5 ) ,但术后 4h、2 4h、1周之间的QTd和QTcd比较均无明显改变 (P >0 .0 5 )。亚组分析表明 :多支病变组QTd、QTcd较单支病变组明显延长 (P <0 .0 5 )。单支病变组术后 (4h、2 4h、1周 )与术前QTd、QTcd比较均明显改善 (P均 <0 .0 5 ) ,但术后 4h、2 4h、1周QTd、QTcd相互比较无明显变化 (P均 >0 .0 5 )。单支病变组术后 (4h、2 4h、1周 )与术前比较QTd、QTcd改善率为 78% ,恶化率 15 % ,无变化者 7%。多支病变组术后 (4h、2 4h、1周 )与术前比较QTd、QTcd均无明显变化 (P均 >0 .0 5 )。多支病变组术后 (4h、2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超声心动图对比观察研究急诊再灌注治疗对急性右室心肌梗塞 (RVMI)心功能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临床确诊急性心肌梗塞患者 86例 ,其中 5 8例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检查平均 (6 .1±2 .6 )天。符合 WHO关于急性心肌梗塞标准 ,所有病例均合并左室下壁心肌梗塞 ,其中同时合并左室前壁和前间壁心肌梗塞 2 3例。将 86例患者分为两组 ,急诊再灌注治疗成功患者为组 A (n=2 8例 ,11例急诊 PTCA,17例急诊溶栓 ) ;常规治疗为组 B (n=5 8例 )。结果 :两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平均病变血管支数无明显差异 (组 A平均 1.5 7支 ,组 B平均 1.36支 )。分别计算两组左、右心室异常节段室壁运动记分 (L VWMS,RVWMS) ,组 A和组 B有显著差异 (RVWMS:4 .0± 2 .7和 4 .3± 4 .3,P<0 .0 5 ;L VWMS:8.9± 6 .1和 10 .0± 7.3,P<0 .0 5 )。右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容积 (RVEDV和 RVESV) ,组 A与组 B存在显著差异性 (32 .8± 17.0和 4 2 .4± 2 6 .7;13.8± 6 .7和 2 2 .3± 17.6 ,P<0 .0 1)。右室射血分数组 A大于组 B(5 3.6± 18.1和 4 5 .6± 18.6 ,P<0 .0 1)。左心各项指标 (左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容积、左室射血分数 )组 A亦明显好于组 B(P值均 <0 .0 1)。近期临床恶性并发症 ,组 A无一例发生。组 B发生率 8%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